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缺乏丰厚天然资源的条件下,设计产业往往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创意资源。
观诸近年来所谓的“荷兰设计”俨然享誉全球,已是当代前卫创作者眼中的时尚主流之一,乃至成了挑战传统、致力于革新实践的具体象征,举凡从Droog Design的前卫设计到Moooi的创意品牌,从Marcel Wanders和Maarten Baas的时尚家具到Tord Boontje的剪纸艺术,新一代的荷兰年轻设计师每每不乏以其独特的视野,在世界设计版图上找到自身的立足点,诚可谓百舸争流、人才辈出。
端看这几年台湾出版界所引进的设计类书籍,除了前阵子掀起一波波热潮的北欧设计之外,其次最夯的便属身处欧陆北缘、无论地理环境或产业历史皆与台湾相仿的荷兰了,此间一般在书市常见如《荷兰嬉设计》、《新荷兰学:荷兰强大幸福的16个理由》、《荷兰不唬烂》等书籍,皆属个中之选;甚至包括西方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画家林布兰、梵谷、蒙德里安,以及同样根源自荷兰的De Stijl风格派绘画也都对后世发展艺术及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过去,彼时荷兰一度风起云涌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最早发轫于二十世纪初期,约莫二三十年代由著名画家凡·杜斯堡(1883~1931)、建筑师里特维德(1888~1965)以及艺术家蒙德里安(1872~1944)等核心人物所共同引领一场名为De Stijl(风格派)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并透过其成员编纂的同名杂志《De Stijl》月刊为媒介,据以发表交流各自的美学观念,广泛影响了当时的工业设计、绘画和建筑。
当时,正值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随之而来的社会革新氛围与前卫艺术新思潮宛如雨后春笋般勃然丛生,相对也成为孕育新一代设计界风云人物的温床:一位来自阿姆斯特丹邻近小镇赞代克(Zaandijk)学建筑的年轻人开始进入隶属荷兰风格派团体成员之一——建筑师Jan Wils的事务所担任绘图员,虽然原本接受的是正规建筑师的专业教育,但是后来却在图像设计领域逐渐闯出名号,成为国际间声誉鹊起的平面设计大师,他的名字叫彼特·兹瓦特(Piet Zwart,1885~1977)。
彼特·兹瓦特早昔学生时代就读阿姆斯特丹应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素描、建筑与应用美术等技艺,待修业完成后曾一度专注于家具制作、布纹装饰和室内设计。1919年,决心脱离先前投入的建筑设计与工艺领域,三十三岁的彼特·兹瓦特初次接触荷兰“风格派”作品,并与这个现代设计团体成员往来酬祚。某次因缘际会让他结识了当年创办《De Stijl》并担纲首期封面设计的匈牙利画家暨建筑设计师胡萨尔(1884~1960),他们经常交流彼此有关建筑规画与图像设计的想法,同时他也被凡·杜斯堡所宣扬建构抽象乌托邦世界的风格派基进理念所深深吸引,并且极为着迷于那时一度风靡的达达主义(Dadaism),以及源自俄罗斯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的前卫艺术。其影响所及,从他在1920年代初期替Vickers House建设公司设计一系列的平面广告(海报)作品中所呈现各种尺度纵横错落、自由排列宛如跃动的字体符号,以及独特鲜明的版面留白手法便可窥见端倪。
1921年,彼特·兹瓦特担任荷兰建筑师贝拉赫(1856~1934)的助手,陆续参与了基督教理科教堂、海牙市政博物馆等规划案,并还尝试运用六边形和圆形造型设计了一套早餐杯具组。1923年通过贝拉赫的引介,彼特·兹瓦特辗转前往台夫特市区的NKF公司工作。往后十多年间,他不断以活版印刷形式来进行各种实验探索,持续制做出数以百计富有开创性的平面广告海报和书籍装帧设计,甚至还从他负责设计印制NKF公司广告型录的印刷厂资深工人身上学到了不少印刷知识,遂得以深入了解自由地运用不同大小的文字、圆和矩形等元素来进行各种造型试验,并懂得有效利用强烈的对角线、基本原色组合以及谨慎的不对称构图形式来强化他所要传达的视觉讯息。
彼时随着摄影照片的出现日渐普及,彼特·兹瓦特欣然拥抱这个新媒介,且将之大幅运用在平面设计上。诸如1926年他率先于NKF商品目录图册设计当中首度完成长达八十页全彩的照相排版实验,包括使用高度对比的负片摄影图像拼贴,搭配彩色油墨迭印,剪裁成几何形状等(自1928年起他买了一台相机开始自行搜集摄影素材,并很快学会各种基本摄影技术),彼特·兹瓦特意欲将看似对立的两种现代艺术风格:达达主义和构成主义结合起来,类似这些表现方式在他后来(1931年)设计一系列《Filmkunst》(电影艺术丛刊)杂志封面时更颇见其异曲同工之妙。
自承出身建筑背景、大半辈子未曾受过专业平面设计训练的彼特·兹瓦特,总是戏谑地对外宣称他自己是Typotekt(排印建筑家),意即typographer(编排印刷师)和architect(建筑师)两者的综合体。据说向来对工作极其狂热的他,在深夜三点钟以前工作室的房间通常是不熄灯的,而且平常也很少去度假,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作台上。
终其一生,他仅只为了能够做好一件事而努力:要将读者从过去平淡枯燥的印刷版面设计当中解放出来。
观诸近年来所谓的“荷兰设计”俨然享誉全球,已是当代前卫创作者眼中的时尚主流之一,乃至成了挑战传统、致力于革新实践的具体象征,举凡从Droog Design的前卫设计到Moooi的创意品牌,从Marcel Wanders和Maarten Baas的时尚家具到Tord Boontje的剪纸艺术,新一代的荷兰年轻设计师每每不乏以其独特的视野,在世界设计版图上找到自身的立足点,诚可谓百舸争流、人才辈出。
端看这几年台湾出版界所引进的设计类书籍,除了前阵子掀起一波波热潮的北欧设计之外,其次最夯的便属身处欧陆北缘、无论地理环境或产业历史皆与台湾相仿的荷兰了,此间一般在书市常见如《荷兰嬉设计》、《新荷兰学:荷兰强大幸福的16个理由》、《荷兰不唬烂》等书籍,皆属个中之选;甚至包括西方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画家林布兰、梵谷、蒙德里安,以及同样根源自荷兰的De Stijl风格派绘画也都对后世发展艺术及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回顾过去,彼时荷兰一度风起云涌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最早发轫于二十世纪初期,约莫二三十年代由著名画家凡·杜斯堡(1883~1931)、建筑师里特维德(1888~1965)以及艺术家蒙德里安(1872~1944)等核心人物所共同引领一场名为De Stijl(风格派)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并透过其成员编纂的同名杂志《De Stijl》月刊为媒介,据以发表交流各自的美学观念,广泛影响了当时的工业设计、绘画和建筑。
当时,正值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随之而来的社会革新氛围与前卫艺术新思潮宛如雨后春笋般勃然丛生,相对也成为孕育新一代设计界风云人物的温床:一位来自阿姆斯特丹邻近小镇赞代克(Zaandijk)学建筑的年轻人开始进入隶属荷兰风格派团体成员之一——建筑师Jan Wils的事务所担任绘图员,虽然原本接受的是正规建筑师的专业教育,但是后来却在图像设计领域逐渐闯出名号,成为国际间声誉鹊起的平面设计大师,他的名字叫彼特·兹瓦特(Piet Zwart,1885~1977)。
彼特·兹瓦特早昔学生时代就读阿姆斯特丹应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素描、建筑与应用美术等技艺,待修业完成后曾一度专注于家具制作、布纹装饰和室内设计。1919年,决心脱离先前投入的建筑设计与工艺领域,三十三岁的彼特·兹瓦特初次接触荷兰“风格派”作品,并与这个现代设计团体成员往来酬祚。某次因缘际会让他结识了当年创办《De Stijl》并担纲首期封面设计的匈牙利画家暨建筑设计师胡萨尔(1884~1960),他们经常交流彼此有关建筑规画与图像设计的想法,同时他也被凡·杜斯堡所宣扬建构抽象乌托邦世界的风格派基进理念所深深吸引,并且极为着迷于那时一度风靡的达达主义(Dadaism),以及源自俄罗斯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的前卫艺术。其影响所及,从他在1920年代初期替Vickers House建设公司设计一系列的平面广告(海报)作品中所呈现各种尺度纵横错落、自由排列宛如跃动的字体符号,以及独特鲜明的版面留白手法便可窥见端倪。
1921年,彼特·兹瓦特担任荷兰建筑师贝拉赫(1856~1934)的助手,陆续参与了基督教理科教堂、海牙市政博物馆等规划案,并还尝试运用六边形和圆形造型设计了一套早餐杯具组。1923年通过贝拉赫的引介,彼特·兹瓦特辗转前往台夫特市区的NKF公司工作。往后十多年间,他不断以活版印刷形式来进行各种实验探索,持续制做出数以百计富有开创性的平面广告海报和书籍装帧设计,甚至还从他负责设计印制NKF公司广告型录的印刷厂资深工人身上学到了不少印刷知识,遂得以深入了解自由地运用不同大小的文字、圆和矩形等元素来进行各种造型试验,并懂得有效利用强烈的对角线、基本原色组合以及谨慎的不对称构图形式来强化他所要传达的视觉讯息。
彼时随着摄影照片的出现日渐普及,彼特·兹瓦特欣然拥抱这个新媒介,且将之大幅运用在平面设计上。诸如1926年他率先于NKF商品目录图册设计当中首度完成长达八十页全彩的照相排版实验,包括使用高度对比的负片摄影图像拼贴,搭配彩色油墨迭印,剪裁成几何形状等(自1928年起他买了一台相机开始自行搜集摄影素材,并很快学会各种基本摄影技术),彼特·兹瓦特意欲将看似对立的两种现代艺术风格:达达主义和构成主义结合起来,类似这些表现方式在他后来(1931年)设计一系列《Filmkunst》(电影艺术丛刊)杂志封面时更颇见其异曲同工之妙。
自承出身建筑背景、大半辈子未曾受过专业平面设计训练的彼特·兹瓦特,总是戏谑地对外宣称他自己是Typotekt(排印建筑家),意即typographer(编排印刷师)和architect(建筑师)两者的综合体。据说向来对工作极其狂热的他,在深夜三点钟以前工作室的房间通常是不熄灯的,而且平常也很少去度假,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工作台上。
终其一生,他仅只为了能够做好一件事而努力:要将读者从过去平淡枯燥的印刷版面设计当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