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以山东邹城为个案,探究民俗体育的变迁与传承。邹城是一个具有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城市,孕育了许许多多民俗体育活动,其中阴阳板、峄山古会、平阳寺火虎、山头花鼓戏等是邹城民俗体育的典型代表,传承了长久以来邹城的地域文化与精神。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科技的发展,峄山古会等民俗体育活动曾迎来低迷期,因此选择此个案具有普适性。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等方法,对邹城峄山古会等民俗体育活动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现状及其传承发展进行初步探索,让人们意识到传承和保护传统民俗体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俗体育 邹城 文化生态 变迁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217-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is paper takes Zoucheng Shandong as a cas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sports. Zoucheng is a with profound folk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ity, and gave birth to many folk sports activities, the Yin and Yang board, Yishan ancient, Pingyang Temple fire tiger, Mountain Flower Drum Opera,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Zoucheng folk sports and heritage of the long Zoucheng reg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Yishan ancient will wait for the folk sports has ushered in a downturn, so the choice of this case is universal.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view,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Zoucheng Yishan ancient will wait for the folk sports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ocial status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make peopl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folk sports.
Key Words:Folk sports;Zoucheng;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The change and inheritance
山東民间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丰富的内涵和特色的地域,而峄山古会等属于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峄山古会等民俗体育活动历经变迁,先后经历辉煌、低迷,再到如今的日趋活跃。如何在保护民俗体育原生态的前提下传承和发展,开采其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亦是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
1 邹城民俗活动
邹城作为一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自然拥有一些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民俗活动,像峄山古会、平阳寺火虎、阴阳板、山头花鼓戏等是邹城民俗活动的典型代表,传承了长久以来邹城的地域文化与精神。峄山自古就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其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加上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游玩,尤以每年二月初二的峄山古会最是吸引人。而平阳寺火虎因其表演的特殊性、危险性,大多只在邹城市太平镇的平阳寺村表演,但前几年经政府的重视开发之后,该表演相对来说熟识度提高了不少。峄山古会作为邹城传统节日的一种,原本就妇孺皆知,在经过政府大力开发后,迎来新的旅游高峰。邹城市委最近几年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做出了极力冲破文化旅游业的策略,持续加大对峄山古会的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赶会。
2 文化生态学的内涵及与民俗体育的关系
斯图尔德在《文化变迁论》中认为,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特定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民俗体育发展至今,社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极大地影响了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故此,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探究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注重民俗体育与相关文化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其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从而掀开民俗体育特色体育文化真正内涵的面纱。
3 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
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在其变迁过程会受到物资、精神、制度等层面的影响。3个层面也构成了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其变迁会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及相应的民族内发展起来的,任何民俗体育文化都是特定地理环境孕育的产物,倘若没有这样的独特地理环境,民俗体育文化及其特征也就无从谈起。地理环境对邹城市民俗体育文化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邹城市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自古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孟子的故里,因此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产出都会深受其影响。由于邹城市地下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成为本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提升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迅速,对该地群众的物质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当地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对该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产生了严重性的破坏。由于人们的意识是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如果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意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必定会会影响到该地区民俗文化的发展。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讲,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必定会受到该地区物质层面变化的影响。 物质层面的变化必然会受到制度层面变化的影响。无论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多么的稳定,但也并非是绝对不变的,它的现代变迁在体育项目和当地人民思想认识的变迁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不同的的生产方式必然会造就不同的社会形态,也就会使得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与之相应的变化,也会对该地的民俗体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该市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发生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该市平阳寺火虎的演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该地特有的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该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此因素为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因。
民族精神理念、家庭结构、思维方式、传承方式、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构成精神层面,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受到精神层面的变化影响。比如,该地区的“平阳寺火虎”兴起于200多年前并且传承到现在。“火虎”作为一种杂技在该地区诞生,在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耀眼的瑰宝,曾十分受人瞩目。但是,由于此项目精通者稀少、危险性过高且“火虎”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所以这项具有两百多年的民俗体育文化目前平时并不能轻易见到。另外,近年来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我国民俗体育的关注度逐渐减少。由此可见,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外因便是西方外来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冲突。
4 传承价值
(1)文化价值。峄山古会主要以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方式传承,因为它主要是在邹城市峄山镇峄山脚下,所以为研究邹城民俗体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峄山古会有其本身的精神遗产,且其极具特色,峄山古会中还具有极高观赏性的艺术表演,很好的开展峄山古会可以增强个人和老乡们、家族们的情感,也能够满足当时人们内心的需要。通过开展峄山古会可以有效地使各村之间联系在一起,增强凝聚力以及体现民众的精神风貌,加强了各村之间的联系,也会排除不良风气,有利于现在和谐农村的发展。民俗体育传承的价值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但是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特色的精神文化。
(2)教育价值。峄山古会、平阳寺火虎等都是传统的民间体育的一部分,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中华民族文化,在特定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像峄山古会、火虎等这一类体育非物质文化,能够使生活在现在资源信息多元化社会下的新一代年轻人从中感受到传统的民俗风气,希望新一代年轻人能够在传承和保护这些民俗体育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健身价值。峄山古会等民俗体育还具有健身的价值,民俗体育的健身价值是它得以保留至今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像是平阳寺火虎表演时“火虎”各种动作的完成对表演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面有提到过平阳寺火虎对表演者的要求很高,它要求表演者身体灵活并且整体的力量很强,同时也是观赏者调节身心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峄山古会及火虎表演等有健身、防身和陶冶情操等诸多的功能。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和振奋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民俗体育。
5 结语
民俗体育在物质层面上的变化深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民俗体育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发生变迁又受生活和生产变化的影响;民俗体育项目由于受到自身传承方式以及外来外来体育文化的影响使得其在精神层面上发生了变迁。对于民俗文化传承,有如下建议:第一, 努力向地方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地方政府对民俗体育的重视程度,努力使得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构建;加大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的投资力度,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及保护。第二,积极地保护民俗体育项目在自然生态中的生存环境。当地有关体育部门应制定出更有利于保护民俗体育项目的法律法规,使得民俗体育文化在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上拥有更优越的条件。第三,青少年对本地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应该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传承发展本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使其重新绽放特有光芒,并且使人民群众意识到保护民俗体育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传承意识。第四,尽可能使更多的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到一起,并且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要使用更多的传承方式。促使民俗体育项目的传人努力把该民族的体育文化踵事增华。
参考文献
[1] 覃林,刘朝猛.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民俗体育扩布现象及其成因的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4):93-96.
[2] (美)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Haynes Steward).文化变迁论: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Z].
[3] 闫艺,孙世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4):31-36.
[4]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119-120.
[5]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69.
[6] 百家.试论人类体育与地理环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2):1-5.
[7]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580.
[8] 张华影.文化生态视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变迁与应对[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13(6):140-143.
[9] (美)斯图尔德.王文华,译.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 世界民族,1998(6).
[10]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1] (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潘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2).
关键词:民俗体育 邹城 文化生态 变迁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217-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this paper takes Zoucheng Shandong as a cas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sports. Zoucheng is a with profound folk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ity, and gave birth to many folk sports activities, the Yin and Yang board, Yishan ancient, Pingyang Temple fire tiger, Mountain Flower Drum Opera,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Zoucheng folk sports and heritage of the long Zoucheng reg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Bu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Yishan ancient will wait for the folk sports has ushered in a downturn, so the choice of this case is universal.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view,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Zoucheng Yishan ancient will wait for the folk sports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ocial status and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make peopl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folk sports.
Key Words:Folk sports;Zoucheng;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The change and inheritance
山東民间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丰富的内涵和特色的地域,而峄山古会等属于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峄山古会等民俗体育活动历经变迁,先后经历辉煌、低迷,再到如今的日趋活跃。如何在保护民俗体育原生态的前提下传承和发展,开采其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亦是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
1 邹城民俗活动
邹城作为一座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自然拥有一些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民俗活动,像峄山古会、平阳寺火虎、阴阳板、山头花鼓戏等是邹城民俗活动的典型代表,传承了长久以来邹城的地域文化与精神。峄山自古就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其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加上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游玩,尤以每年二月初二的峄山古会最是吸引人。而平阳寺火虎因其表演的特殊性、危险性,大多只在邹城市太平镇的平阳寺村表演,但前几年经政府的重视开发之后,该表演相对来说熟识度提高了不少。峄山古会作为邹城传统节日的一种,原本就妇孺皆知,在经过政府大力开发后,迎来新的旅游高峰。邹城市委最近几年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做出了极力冲破文化旅游业的策略,持续加大对峄山古会的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赶会。
2 文化生态学的内涵及与民俗体育的关系
斯图尔德在《文化变迁论》中认为,文化生态学就是研究特定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民俗体育发展至今,社会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极大地影响了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故此,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探究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注重民俗体育与相关文化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对其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从而掀开民俗体育特色体育文化真正内涵的面纱。
3 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
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在其变迁过程会受到物资、精神、制度等层面的影响。3个层面也构成了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其变迁会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及相应的民族内发展起来的,任何民俗体育文化都是特定地理环境孕育的产物,倘若没有这样的独特地理环境,民俗体育文化及其特征也就无从谈起。地理环境对邹城市民俗体育文化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邹城市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自古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孟子的故里,因此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产出都会深受其影响。由于邹城市地下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成为本地经济的重要支柱,提升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迅速,对该地群众的物质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当地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对该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产生了严重性的破坏。由于人们的意识是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如果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意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必定会会影响到该地区民俗文化的发展。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讲,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必定会受到该地区物质层面变化的影响。 物质层面的变化必然会受到制度层面变化的影响。无论我国的民俗体育文化多么的稳定,但也并非是绝对不变的,它的现代变迁在体育项目和当地人民思想认识的变迁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不同的的生产方式必然会造就不同的社会形态,也就会使得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与之相应的变化,也会对该地的民俗体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随着该市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发生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该市平阳寺火虎的演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该地特有的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该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此因素为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因。
民族精神理念、家庭结构、思维方式、传承方式、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构成精神层面,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受到精神层面的变化影响。比如,该地区的“平阳寺火虎”兴起于200多年前并且传承到现在。“火虎”作为一种杂技在该地区诞生,在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耀眼的瑰宝,曾十分受人瞩目。但是,由于此项目精通者稀少、危险性过高且“火虎”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所以这项具有两百多年的民俗体育文化目前平时并不能轻易见到。另外,近年来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我国民俗体育的关注度逐渐减少。由此可见,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外因便是西方外来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冲突。
4 传承价值
(1)文化价值。峄山古会主要以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方式传承,因为它主要是在邹城市峄山镇峄山脚下,所以为研究邹城民俗体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峄山古会有其本身的精神遗产,且其极具特色,峄山古会中还具有极高观赏性的艺术表演,很好的开展峄山古会可以增强个人和老乡们、家族们的情感,也能够满足当时人们内心的需要。通过开展峄山古会可以有效地使各村之间联系在一起,增强凝聚力以及体现民众的精神风貌,加强了各村之间的联系,也会排除不良风气,有利于现在和谐农村的发展。民俗体育传承的价值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但是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特色的精神文化。
(2)教育价值。峄山古会、平阳寺火虎等都是传统的民间体育的一部分,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中华民族文化,在特定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像峄山古会、火虎等这一类体育非物质文化,能够使生活在现在资源信息多元化社会下的新一代年轻人从中感受到传统的民俗风气,希望新一代年轻人能够在传承和保护这些民俗体育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健身价值。峄山古会等民俗体育还具有健身的价值,民俗体育的健身价值是它得以保留至今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像是平阳寺火虎表演时“火虎”各种动作的完成对表演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面有提到过平阳寺火虎对表演者的要求很高,它要求表演者身体灵活并且整体的力量很强,同时也是观赏者调节身心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峄山古会及火虎表演等有健身、防身和陶冶情操等诸多的功能。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和振奋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民俗体育。
5 结语
民俗体育在物质层面上的变化深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民俗体育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发生变迁又受生活和生产变化的影响;民俗体育项目由于受到自身传承方式以及外来外来体育文化的影响使得其在精神层面上发生了变迁。对于民俗文化传承,有如下建议:第一, 努力向地方政府提出合理的建议,提高地方政府对民俗体育的重视程度,努力使得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构建;加大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的投资力度,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及保护。第二,积极地保护民俗体育项目在自然生态中的生存环境。当地有关体育部门应制定出更有利于保护民俗体育项目的法律法规,使得民俗体育文化在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上拥有更优越的条件。第三,青少年对本地民俗体育文化的认识应该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传承发展本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使其重新绽放特有光芒,并且使人民群众意识到保护民俗体育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传承意识。第四,尽可能使更多的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到一起,并且加大对其的开发力度。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要使用更多的传承方式。促使民俗体育项目的传人努力把该民族的体育文化踵事增华。
参考文献
[1] 覃林,刘朝猛.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民俗体育扩布现象及其成因的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4):93-96.
[2] (美)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Haynes Steward).文化变迁论: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Z].
[3] 闫艺,孙世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4):31-36.
[4]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119-120.
[5]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69.
[6] 百家.试论人类体育与地理环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2):1-5.
[7]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580.
[8] 张华影.文化生态视域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变迁与应对[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13(6):140-143.
[9] (美)斯图尔德.王文华,译.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 世界民族,1998(6).
[10]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1] (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潘艳,陈洪波,译.文化生态学[J].南方文物,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