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活动要素。为此,搞好以突出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先进文化及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使城市建设既有城市的特点与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城市风貌。做为一名园林绿化工作者,现就园林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谈一下个人看法,愿同业界同仁共同商榷。
1、城市公园建筑文化与园林景观配置
1.1园林建筑文化。一般来讲,园林的规模有大有小,内容有繁有简,但都包含着四种基本要素,即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城市公园文化做为园林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不例外。土地和水体是地貌基础,这里从文化的角度,就建筑和植物做以简要阐述。
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中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城市公园文化中,建筑的运用应注意两点:第一,把建筑做为整个公园的“眉目”来对待,它有画龙点睛的主要作用,置以建筑做为点景的精华;第二,建筑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少,它是经人工提炼,又与人工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要充分表现人的创造和智慧,体现文化意境,并使景物更为典型和突出。如:素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的永济市有两大广场一个是舜帝广场,永济历史上曾是舜帝耕作的乐土,在建筑舜帝广场时,对建筑“舜帝像”我们着从三点上进行突破。第一,在舜帝像的周围用石绘刻出舜帝历山耕作时具有代表性的图画;第二,将舜帝在位时“天下一人饿则我饿,天下一人寒则我寒”等体察民间疾苦的典型感言撰刻在帝像前,生动折射出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结合图画,达到图文并茂,从而使广场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第三,借助举办舜帝后裔归乡游活动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新加坡华侨姚治腾先生主动捐款修建,广场中心位置设立“舜帝后裔勉言”,共同激励海内外的华夏子孙,给人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和力量所在。另一个是樱花园,它以博大高雅的气势、充满人性化的设计领无数感到惊诧,这样一个县级市惊有如此的环境让人感慨,加上现代的音乐喷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数以千计的居民和游客在此流连忘返。空阔的樱花园内呈丘陵状跌起伏,错落有致,将满眼的翠绿随意播撒。樱花园的一角,有个翠绿掩映的樱花茶社,让人回味无穷。
1.2园林景观配置。植物的形式也有意义,它就像“设计需要和环境质量一样,是文化的特征属性”(拉谱卜特《建筑环境的意义》)绿化植物不仅是公园的物质组成之一,对形成公园整体文化特色起到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承担了其中的主题角色,本身就表达了设计意念和审美追求。作为城市公园文化景观中的一种中间因素,绿化植物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生命,能生长变化。它们随季节的生长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叶丛密度等,这些特性都使得绿化植物在承担物质功能的同时,更加富于自然的意味。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植物在一季节中的变化情况和功能,还要了解掌握植物一年四季以及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可以这样说,现代园林中,植物已逐渐成为园林的主角,植物材料在园林中的地位也愈加突出了。如永济柳园,是为了纪念柳宗元心系百姓的政治改革家,在永济市政府和永济电机厂共同倡导下,由永济电机厂自筹资金建造的一处景观园林,是以柳园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采用中式园林设计手法,围绕着柳文化,以柳子湖为中心,为加重“柳宗元”这一文化氛围,大胆将柳树移进广场,将垂柳环湖碧波荡漾别有一番景观。
如永济市蒲园,在景观规划上采用仿唐式传统山水园林。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蒲园中除大量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草,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其次,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然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蒲园在园路设计和景观布置上遵循了这一手法,曲曲折折,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运用“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把蒲园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蒲园正是吸收了唐代建筑的精华,将建筑与文化也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建筑成为园中的一大亮点。
2、园林绿化功能
2.1构成空间。在地平面上,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虽然不具有实体的实现障碍,却暗示了空间的边界和空间范围的不同。在垂直面上,树干如同伫立于广场中的柱子,以暗示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实体来限制着空间。植物的叶丛是影响广场空间围合感的另一個因素。叶丛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而落叶植物的封闭程度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可以构成开敞空间;高灌木与地被植物搭配则可形成半开敞空间;而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可构成一种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它的枝叶犹如广场的天花板,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绿色走廊”就是由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冠交错遮荫而成的。而多种植物的综合使用,又可以塑造出更多不同类型的空间。地被植物在设计中则既可以暗示空间边缘,又可以衬托主要景物,还可以将广场上其他相互独立的因素联系为一个整体。
2.2与地形结合。植物可以与地形结合,强调或消除由于地平面上地形的变化而形成的空间感。如:为了增强由于地形构成的空间效果,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就是将植物种植在凹地形顶端或高地上;与之相反,如果把植物种植在地或谷地的底部或周围斜坡上,它们将减弱或消除地形起伏所形成的空间感,同样,植物也可以与其他构筑物结合,对其他孤立的因素所构成的空间进行围合。或运用线型种植植物的方式,将孤立的因素有机地连接起来。
2.3框景和障景。植物在公园中的框景和障景作用包括作为景点、限制观赏线、完善其它设计要素、在景观中作为观赏点或背景等。植物树冠的通透程度不同,障景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使植物最有效地起到障景的作用,设计者需要分析观赏者的行动位置,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以及地形高差等因素。由此也可以利用阻挡人的视线的植物,对一定区域进行围合,将空间与其环境隔离,进一步控制公园环境的私密程度。
3、综述
植物在公园中应用,一应注重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生态与发展相结合,城市公园的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的过程,而是与自然协同演进;二应注重以乡土植物为主,以自然式片植为主要手法,通过植物布置,自然片植,自然片植有机的划分空间,构成自然的有原生态的感觉。
参考文献
[1]2010、8山西省永济市蒲园景观规划 陕西秦美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1、城市公园建筑文化与园林景观配置
1.1园林建筑文化。一般来讲,园林的规模有大有小,内容有繁有简,但都包含着四种基本要素,即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城市公园文化做为园林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不例外。土地和水体是地貌基础,这里从文化的角度,就建筑和植物做以简要阐述。
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中具有造景功能,同时又能供人游览、观赏、休息的各类建筑物。城市公园文化中,建筑的运用应注意两点:第一,把建筑做为整个公园的“眉目”来对待,它有画龙点睛的主要作用,置以建筑做为点景的精华;第二,建筑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少,它是经人工提炼,又与人工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要充分表现人的创造和智慧,体现文化意境,并使景物更为典型和突出。如:素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的永济市有两大广场一个是舜帝广场,永济历史上曾是舜帝耕作的乐土,在建筑舜帝广场时,对建筑“舜帝像”我们着从三点上进行突破。第一,在舜帝像的周围用石绘刻出舜帝历山耕作时具有代表性的图画;第二,将舜帝在位时“天下一人饿则我饿,天下一人寒则我寒”等体察民间疾苦的典型感言撰刻在帝像前,生动折射出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结合图画,达到图文并茂,从而使广场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第三,借助举办舜帝后裔归乡游活动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新加坡华侨姚治腾先生主动捐款修建,广场中心位置设立“舜帝后裔勉言”,共同激励海内外的华夏子孙,给人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和力量所在。另一个是樱花园,它以博大高雅的气势、充满人性化的设计领无数感到惊诧,这样一个县级市惊有如此的环境让人感慨,加上现代的音乐喷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数以千计的居民和游客在此流连忘返。空阔的樱花园内呈丘陵状跌起伏,错落有致,将满眼的翠绿随意播撒。樱花园的一角,有个翠绿掩映的樱花茶社,让人回味无穷。
1.2园林景观配置。植物的形式也有意义,它就像“设计需要和环境质量一样,是文化的特征属性”(拉谱卜特《建筑环境的意义》)绿化植物不仅是公园的物质组成之一,对形成公园整体文化特色起到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承担了其中的主题角色,本身就表达了设计意念和审美追求。作为城市公园文化景观中的一种中间因素,绿化植物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生命,能生长变化。它们随季节的生长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叶丛密度等,这些特性都使得绿化植物在承担物质功能的同时,更加富于自然的意味。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植物在一季节中的变化情况和功能,还要了解掌握植物一年四季以及随着年代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可以这样说,现代园林中,植物已逐渐成为园林的主角,植物材料在园林中的地位也愈加突出了。如永济柳园,是为了纪念柳宗元心系百姓的政治改革家,在永济市政府和永济电机厂共同倡导下,由永济电机厂自筹资金建造的一处景观园林,是以柳园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采用中式园林设计手法,围绕着柳文化,以柳子湖为中心,为加重“柳宗元”这一文化氛围,大胆将柳树移进广场,将垂柳环湖碧波荡漾别有一番景观。
如永济市蒲园,在景观规划上采用仿唐式传统山水园林。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蒲园中除大量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草,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其次,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然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蒲园在园路设计和景观布置上遵循了这一手法,曲曲折折,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运用“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把蒲园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深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蒲园正是吸收了唐代建筑的精华,将建筑与文化也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建筑成为园中的一大亮点。
2、园林绿化功能
2.1构成空间。在地平面上,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虽然不具有实体的实现障碍,却暗示了空间的边界和空间范围的不同。在垂直面上,树干如同伫立于广场中的柱子,以暗示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实体来限制着空间。植物的叶丛是影响广场空间围合感的另一個因素。叶丛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而落叶植物的封闭程度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可以构成开敞空间;高灌木与地被植物搭配则可形成半开敞空间;而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可构成一种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它的枝叶犹如广场的天花板,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绿色走廊”就是由道路两侧的行道树冠交错遮荫而成的。而多种植物的综合使用,又可以塑造出更多不同类型的空间。地被植物在设计中则既可以暗示空间边缘,又可以衬托主要景物,还可以将广场上其他相互独立的因素联系为一个整体。
2.2与地形结合。植物可以与地形结合,强调或消除由于地平面上地形的变化而形成的空间感。如:为了增强由于地形构成的空间效果,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就是将植物种植在凹地形顶端或高地上;与之相反,如果把植物种植在地或谷地的底部或周围斜坡上,它们将减弱或消除地形起伏所形成的空间感,同样,植物也可以与其他构筑物结合,对其他孤立的因素所构成的空间进行围合。或运用线型种植植物的方式,将孤立的因素有机地连接起来。
2.3框景和障景。植物在公园中的框景和障景作用包括作为景点、限制观赏线、完善其它设计要素、在景观中作为观赏点或背景等。植物树冠的通透程度不同,障景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使植物最有效地起到障景的作用,设计者需要分析观赏者的行动位置,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以及地形高差等因素。由此也可以利用阻挡人的视线的植物,对一定区域进行围合,将空间与其环境隔离,进一步控制公园环境的私密程度。
3、综述
植物在公园中应用,一应注重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生态与发展相结合,城市公园的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的过程,而是与自然协同演进;二应注重以乡土植物为主,以自然式片植为主要手法,通过植物布置,自然片植,自然片植有机的划分空间,构成自然的有原生态的感觉。
参考文献
[1]2010、8山西省永济市蒲园景观规划 陕西秦美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