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油印套色木刻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探索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印套色木刻在新世纪发展中寻求变革,不仅需要在版画的种类中取长补短,同时也需要将目光放一部分到其他艺术形式上,在保证自身艺术核心不变的同时,扩大影响力以增强自身创造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油印套色木刻;艺术衍生品;融合
  一、中国版画的历史轨迹
  中国版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从《金刚经》扉画开始,我们的先人至少在公元868年时,就已经相对完整地掌握了木版画的制作。在历史缓缓前进的历程中,我们复杂且多元的国情变化使得版画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波澜起伏。从生机盎然,到行将就木,再到迸发无限活力。它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和国情的变化而变化着。
  到了近代,虽然祖国母亲命途多舛,但如今的祖国却日益强大,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思想的巨变,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厚积薄发,获得了爆发式生长,迸发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
  新中国的版画是从鲁迅先生倡导版面运动开始进入新纪元的。从近代最初的服务于政治,到完成历史使命后成为单纯的艺术表达形式,艺术史也忠实地记录了这一曾担当了重任的艺术种类的生长轨迹。
  进入现代,信息爆炸式增长使得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变化就代表着机遇,版画这一古老又年轻的艺术类型又再次有了新的生机。
  网络使得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变得极其便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世界上任何位置的人取得联系,这其中当然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网络自媒体”队伍的壮大让各种艺术形式拥有了更多受众。大众对于艺术品的接受程度日益增加,推崇度也随之提升。版画也受益于此,扩大了受众群。
  二、油印套色木刻
  (一)什么是油印套色木刻
  木版画是指在木板上绘图,依据图形进行刻制,在产生凸形或凹形线条的板材上使用油性或水性颜料进行着色,通过拓印将凸形或凹形线条上附着的颜料转印到画纸上,所以传统木版画都是以纸张为载体向大众进行传播的。
  现代木版油印是将制作好的成稿进行镜像翻转后,通过绘制或UV喷印的方法将画面转移到处理好的木板或PVC板材上,在有图像的板材上进行刻制,后通过墨滚打墨,将油墨均匀地滚在板材上,将纸覆盖在上好墨的板上,用马莲或木蘑菇等工具进行拓印,将印制好的纸揭下之后画面就完成了。如果是使用分版制画,那么印制这个过程还会相应地多进行几次,最后画纸上留存的画面就是最终呈现的作品了。
  需要明确的是,油印套色木刻单纯指的是“使用油墨进行印制”的木版画,例如使用油印和水印相结合印制的版画就不能算作“油印”,而应该算作“凸版”。
  (二)油印套色木刻的优势
  在表达上,油印木刻与其他种类的画之间有一个极大的不同—需要使用转印媒介。它要求制作者先在木板或其他板材上进行刻画,之后通过油墨、纸张和马莲的配合进行印制,成品画面的各个颜色之间具有较大的对比度,这是其他的画种所难以做到的,例如油画,因为画笔材质和颜料的特殊性,它的画面中各个色块间边界是很模糊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明确地区分色块之间的边界线,整体也会显得更加柔和。但油印版画不同,油印版画是使用单版或多版(多数在四至五版)进行画面表达。各个色层之间的明度相差很大,这种大的差异往往会让画面呈现出单纯、质朴、纯净的特点。
  油印木刻不仅可以表现出强而有力的线条,同时在表现柔和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大道至简”是先人的智慧,对于今天的版画创作也同样适用。近年来流行的“极简风”就是很鲜活的例子。化繁为简正是版画工作者擅长的事情。木版画的画面表现可以做到既简洁又具体,在进行实际商业产品生产时更方便操作,成品相对来说也更加贴近原作。
  在商业应用方面,油印木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是如果使用纯手工印制,油印所使用的油墨在完全干透之后不易被清洗或剐蹭掉,在衍生品的使用年限上要高于其他材质;易于保存的同时对于宣传艺术家的作品也有着正向影响。其二是如果不使用板材,直接印制,在大规模工业制作方面也会相对轻松,不易出错,这有利于确保衍生品完整地表现出原作的各种细节。
  (三)其他版种版画与设计、生产之间的结合实例
  丝网版画在日用品的装饰运用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了,当然,比起油画和雕塑来说丝网依旧只在起步阶段。艺术家通过丝网印刷将作品图案转印到布料上,然后将其制作成衣服或者包。铜版画在制作书签等小物件上能达到的精细程度也相当妙。既然丝网版和铜版能将自己的作品画面融合到实际的工业生产当中,那么对木版油印来说也未尝不可。
  在实际生产中,有设计师将浮世绘图案进行处理,并运用到各类日常生活用品上,如衣服、家具、摆件,甚至是首饰。在实际的运用中,油印版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各大博物馆或者各位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来开拓思路。
  (四)其他艺术家已經进行融合的实例
  当代杰出的女性艺术家草间弥生女士,将波点与南瓜结合组成了新的艺术品。大型的《南瓜》系列雕塑是装置艺术的一种。她的版画《南瓜》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单纯的黑白配色使得画面具有简洁而直接的表现力,与雕塑的表现力相比起来也完全不逊色。由此可见,版画与雕塑等类型的实体装置艺术之间也是具有共通性的。艺术家完全可以跳开形制的束缚进行创作,拓宽创作面的同时扩大自身或作品的影响力。
  吉林艺术学院的王岩教授,在制作丝网版画的同时运用综合材料将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思维发散,使用不同材料和媒介进行再次创作,也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这说明版画是可以与不同艺术形式进行语言转换的。版画不再仅依靠纸张作为自己发展壮大的媒介,可以充分地运用新媒体以及新兴媒介作为发展的助推器,依靠木版画的表现优势和技巧优势将版画艺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艺术应该贴近生活,它诞生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最终需要重新进入生活。   以上两位艺术家在作品表现与思想传达方面都进行了融合和探索,成果都是非常喜人的。他们不仅是在做艺术品,也是在为其他艺术家探路。
  (五)木版油印与商业活动之间的交汇点
  消费数据增长的同时促进了生产发展,大众在消费时开始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审美取向而不仅仅是实用价值,这对于从事艺术行业的工作者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基础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后,人们会自然地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归属与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欣赏艺术品属于精神层面的享受,但不是所有想欣赏艺术品的人都方便到博物馆参观或有足够的财力购买艺术品,此时艺术衍生品就有了用武之地。
  事实上,存在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各类商业活动。木版画在现世之初就已经附带了商业功能—作为实现印刷功能的一种工具。例如荣宝斋和朵云轩,作为著名的商社,他们不仅售卖版画,同时也自己刊印版画。他们在传承传统木版画刻印技巧的基础上多加改良和推进,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还将水印木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版画出现起就并不是单纯地作为艺术门类而存在。长久以来,版画在制作复制品进行传播方面的价值和功能要远远超过其自身作为艺术品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功能。作为传播和保存文化的重要一环,不论是水印还是油印,木版画发挥过极大的作用。中国木版画在精美复制上已经到了极致的程度。
  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版画来承担复制这一职能,它已经发展壮大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了。脱离了复制这一本质属性后,并不意味着木版画就失去了价值,恰恰相反,独立后版画的价值在飞速上升。在国内,版画的整体价格比不上油画或国画,但它的可复制性在传播上又稍占优势。随着人民精神层面日渐上升的需求,艺术品迎来新的春天,相信版画真正的价值也一定会被更多人发现。
  (六)万变不离其宗
  虽说版画已经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实际上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归根结底都是相似的,大家都是在表达一些东西:或情绪、或寄托、或隐喻。艺术是相通的,而藝术最终总是要服务于生活,可谓万变不离其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大概也是艺术的必经之路吧。
  在将艺术作品服务于大众生活方面,服装行业的工作者们可谓个中翘楚。服装行业的设计者们将绘画艺术与实际生活用品结合到极致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木版油印也完全可以与像其他类型的艺术品一样制作衍生的工艺品,例如摆件、书签、胸章、挂件、包以及服装等。我们不应该被各类所谓的形式束缚住,在原有的艺术形式基础上应拓宽思路,将木版画的各种可能性发掘出来。
  在工业化已日趋完善的现代社会,返璞归真和回归自然是很热门的话题。简洁明了,去除那些繁复的琐碎细节,对工艺进行归纳、融合,将“大道至简”发挥到极致将会是我们版画工作者未来创作的一个大趋势。
  作者简介
  胡玉曼,1997年生,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木版画。
  参考文献
  [1]孙世亮.木版画教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5.
  [2]于维范.多彩的黑白世界[N].中国画廊报,2018-06-12.
其他文献
摘要:博物馆陈列展览承载的是国家和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精髓,更是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展品兼具思想与观赏价值,而如何提高展品展览水平,吸引民众进博物馆陈列展览参观,并且在参观过程中获得较好的体验,关系着中国文化传承和新时代社会文化建设质量。本文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思想性与观赏性角度,分析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现状,并就如何提高陈列展览质量提出一些建议,为博物馆事业
期刊
摘要:明初的书法,基本上为元人书风所笼罩,大体上脱不开赵孟頫与康里子山的影响。明初的“三宋”“二沈”及陈璧等书名最著,尤其是“三宋”中的宋克,他的草书成就极高。本文将宋克的草书艺术风格分为四类进行分析,将其风格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关键词:宋克;草书;艺术风格  明初的书坛,元代的复古潮流依然未尽,深受元代遗风的影响,多数书家或继承元人的风格、或为元风所囿,多保持了元代人的风轨,代表有“三宋”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中国绘画及中国画论就离不开形与神的讨论。“形神”是中国画论最主要的范畴之一,同样也是长期影响中国画发展的核心要素。“形”是指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客观事物外形的描摹,本文围绕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女性绘画题材展开,探讨构成绘画中“形”与“神”的几点要素,其在传统女性绘画题材中表现“形神”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关键词:形与神;体态;色彩;服饰;传神写照;颧颊  中国画偏爱女性题材,从古至今
期刊
摘要:“比德”是中国古代有关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绘画中的“比德”就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寄托人们理想的伦理道德、通过艺术表现人们追求的精神品格。本文从中国历代的花鸟画入手,浅析“比德”对中国传统花鸟画创作和鉴赏的影响。  关键词:道德;比德;传统花鸟画  一、“比德”的产生与发展  “比德”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的有关自然美的观念。从字面意思看,比即比较,是指艺术家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的内在
期刊
摘要:罗马尼亚画家柯尔内留·巴巴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将油画引入中国后,巴巴的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油画艺术手法对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反映中国油画曲折进步的客观里程碑。油画创作的道路也是我们思考现代中国油画发展的有力参考。本文主要分析柯尔内留·巴巴的艺术作品,进而探究艺术家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从而分析巴巴对中国油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柯尔内留·巴巴;当代油画;启示 
期刊
摘要:磁器口古鎮坐落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下游,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重庆文化历史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器口古镇作为具有西南地区显著特征的山地建筑风格古镇,是重庆保留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古镇,其建筑装饰具有明显的巴渝地域特征。本文对磁器口古镇的历史背景和建筑装饰进行简要的探析,同时阐述磁器口古镇建筑装饰的现状以及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磁器口古镇;建筑;装饰  一、磁器口古镇的历史概述  磁器口古
期刊
摘要: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和技术高度发达、传统制瓷工艺空前繁荣的时代,创造出无数的陶瓷艺术珍品。绞胎瓷以独特的胎变装饰造型独树一帜,代表了我国北宋陶瓷生产过程中充满探索性的胎变装饰艺术形式的领先。最突出的是北宋时期北方最大的当阳峪窑址烧制出的极具地域特色的绞胎瓷。文章旨在总结归纳北宋当阳峪绞胎瓷纹饰的造型、表现手法及瓷中君子的特殊审美内涵,为探索胎变装饰的制瓷手法、弘扬绞胎瓷文化提出可供借鉴的经
期刊
摘要:林容生的山水画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学、书法和篆刻等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积累。他的绘画不拘一格,形式独特,画面中除了画还有诗,书画结合,呈现给观者一幅田园诗歌般的画面,在宁静中留给观者无尽的冥想。  关键词:山水画;房屋;田园诗歌;宁静  一、山水画中的房屋选景  在山水画选景中,除了大自然中或巍然耸立,或绵延不断的山峰,或一望无际的江海,或蜿蜒无声的小溪,或大自然中生长的各种各样的树木林草外,房屋的
期刊
摘要:岩彩材料创作的岩彩画拥有一种古老而质朴的材质美,使用独特的矿物质颜料来表现色彩的浑厚,独具特色,历史悠久;岩彩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受沉浮,在世界艺坛占有一席之地。岩彩艺术的发展尤以敦煌壁画为代表,作为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石窟壁画的发展经历了“西域画风”的中早时期和逐渐本土化、中原化的中后期。本文以岩彩艺术为出发点,通过对敦煌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图》的现状
期刊
摘要:麻显钢多年的艺术实践将个人对社会的关注融入了各时期的油画创作之中,他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尝试以多样的表现手法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本文通过对麻显钢各时期作品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如何以个性化的手法反映对社会独特的个人理解以及对创作学习的有益启发。  关键词:麻显钢;油画创作;社会关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是中国社会的特殊转型期,这时艺术的形态随着当时的局势和人们意识的转变发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