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课普遍不受重视,学生对历史课也觉得乏味。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历史课充满生机活力,成为灵活的课堂?也许这是许多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觉得通过课堂提问来激发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比如讲授八年级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时,在导入部分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图片及相关的材料后,出示了几个问题:(1)在片子中你看到了什么?(2)对毒品的危害你想说什么?又该怎么做?当讲到鸦片大量输入中国,给清政府带来深重灾难,清政府在禁烟问题上存在两派意见时,笔者适时抛出问题:假如你是大清的官员,你会当林则徐吗?为什么?当讲到鸦片战争时又可以这样提问:是否可以认为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讲到鸦片战争的结果时不妨这样提问学生:是否可以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战败是必然的?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你认识到了什么?
当时之所以想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来讲授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不仅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且能更好地去感受、感悟、思索那段历史。令笔者没想到的是,学生随着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情绪也在发生变化,从一开始惊讶于毒品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与危害到完全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因中国人民饱受侵略而不平,因英国的侵略行为而痛恨,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痛心。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他把课上活了。的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以激活课堂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妨选用以下几个办法。
1.激发兴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方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求知欲。笔者曾碰到一位学生,他的语、数、外成绩平平,但他的历史学得非常好,问其原因说是由于喜欢历史,喜欢思考历史老师问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利用教科书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导读卡”“导读框”等知识,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温故而知新法。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内容,使知识形成系统,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利于他们达到比较牢固的记忆目的,更重要的是为新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温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知新”,教师运用这种方法设计问题时应把立足点放在使学生利用掌握的旧知识,激起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3.设置疑难法。历史课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疑难问题的解答过程,教师在教学时故意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以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比如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认识到两宋并没有统一全国,与它并立的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
4.论证评价法。历史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所以历史课不应是史料的堆砌,也不是历史事件的拼凑,更不是良莠不分地全盘地继承历史遗产,而是让学生学习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好地认识世界。比如讲到隋炀帝和隋大运河时,可这样提问:皮日休曾有过这样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你怎样看待隋炀帝?请同学们讨论。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把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做法,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一评价,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做学习的主人翁的乐趣,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13~15岁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他们思维活跃,且好表现自我,他们的逻辑、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而且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有不同的个性、思维能力,因此设计问题时应注意:
一是遵循启发性原则。怎样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尽情地徜徉遨游,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思维性,一些简单的、无意义的问题尽量少出现。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二是关注量力原则。既然初中学生在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历史课又会回到那种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状态中。
三是注意兴趣性原则。“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设计问题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惟有改变学生原有认知平衡的状态,方能调动学生情绪,冲破学生思维的束缚。
四是鼓励反向提问原则。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着眼于提出问题,更应学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己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责任编辑 庞丹丹)
比如讲授八年级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时,在导入部分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图片及相关的材料后,出示了几个问题:(1)在片子中你看到了什么?(2)对毒品的危害你想说什么?又该怎么做?当讲到鸦片大量输入中国,给清政府带来深重灾难,清政府在禁烟问题上存在两派意见时,笔者适时抛出问题:假如你是大清的官员,你会当林则徐吗?为什么?当讲到鸦片战争时又可以这样提问:是否可以认为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讲到鸦片战争的结果时不妨这样提问学生:是否可以认为中国在鸦片战争战败是必然的?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你认识到了什么?
当时之所以想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来讲授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不仅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且能更好地去感受、感悟、思索那段历史。令笔者没想到的是,学生随着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情绪也在发生变化,从一开始惊讶于毒品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与危害到完全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因中国人民饱受侵略而不平,因英国的侵略行为而痛恨,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痛心。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他把课上活了。的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以激活课堂教学,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不妨选用以下几个办法。
1.激发兴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方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求知欲。笔者曾碰到一位学生,他的语、数、外成绩平平,但他的历史学得非常好,问其原因说是由于喜欢历史,喜欢思考历史老师问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利用教科书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导读卡”“导读框”等知识,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温故而知新法。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内容,使知识形成系统,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利于他们达到比较牢固的记忆目的,更重要的是为新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温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知新”,教师运用这种方法设计问题时应把立足点放在使学生利用掌握的旧知识,激起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3.设置疑难法。历史课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疑难问题的解答过程,教师在教学时故意设置疑问,制造悬念,以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比如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教师可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最后让学生认识到两宋并没有统一全国,与它并立的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
4.论证评价法。历史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所以历史课不应是史料的堆砌,也不是历史事件的拼凑,更不是良莠不分地全盘地继承历史遗产,而是让学生学习透过纷繁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好地认识世界。比如讲到隋炀帝和隋大运河时,可这样提问:皮日休曾有过这样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你怎样看待隋炀帝?请同学们讨论。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把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的做法,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一评价,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做学习的主人翁的乐趣,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13~15岁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他们思维活跃,且好表现自我,他们的逻辑、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而且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有不同的个性、思维能力,因此设计问题时应注意:
一是遵循启发性原则。怎样让学生在思维的空间尽情地徜徉遨游,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思维性,一些简单的、无意义的问题尽量少出现。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二是关注量力原则。既然初中学生在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历史课又会回到那种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状态中。
三是注意兴趣性原则。“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设计问题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惟有改变学生原有认知平衡的状态,方能调动学生情绪,冲破学生思维的束缚。
四是鼓励反向提问原则。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着眼于提出问题,更应学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己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