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的赞歌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父母1956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建设青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们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支边来到青海。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听我母亲说,初来青海的时候,他们带着铺盖、家当坐火车先到兰州,后又坐了一天的汽车,一路颠簸来到西宁。那时的西宁条件很艰苦,光秃秃的山上没有树,街上没有柏油马路,到处都是土路和石头路,四周是用黄土垒起来的泥墙和房屋,晚上点的是煤油灯,早晨起来牛羊在路中穿梭,每天下午黄土风刮得铺天盖地,许多外地人初到西宁,由于气候不适应,嘴唇干裂发紫,由于缺氧喘不上气来。老一辈人在这里,为建设青海默默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
  上世纪60年代我出生在这里,也亲眼目睹了青海发生的巨大变化。16岁我考入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习唱歌,实现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夙愿,并有幸去大城市北京、上海学习深造。2001年我毅然放弃了调往杭州的机会,因为青海培养了我,青海的山水养育了我,我舍不得离开这里,正像有一首歌唱的那样:“人是这里的人最豪放,情是这里的情最真挚……”我在大学里从事声乐教学及演唱近30年,在这期间,积累了一些我省词曲作家的创作歌曲,一直在省内外各类音乐会上演唱。可喜的是青海昆仑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河湟情——张连葵演唱专辑》,在这张专辑中,体现了我省词曲作家创作风格的多样性,他们的感情淳朴、富有激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歌颂了青海这片美丽的土地,赞美了河湟人民的勤劳和善良,生动地描绘了大美青海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在演唱中运用美声唱法演绎这些作品,这在我省也是首例,具有一个新的突破。本人借助《群文天地》这个杂志的平台,浅谈我对这些歌曲的演唱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青海大,大青海,
  走遍天涯我最爱,
  大江大河大气派,
  大峡大谷大胸怀,
  走遍天涯我最爱。
  青海大,大青海,
  生死相依我最爱,
  大器大贵大抱负,
  大智大勇大气概,
  生死相依我最爱。
  你看那大草原辽阔无边,
  层层叠叠向远方伸展,
  你看那大盐湖纯净自然,
  神奇美丽如少女容颜。
  你看那大雪山高耸云端,
  坚定圣洁如不倒的丰碑,
  你看那大戈壁千里绵延,
  如今已变成碧绿的良田。
  遥远的冰山盛开雪莲,
  滚滚春潮温暖了家园。
  高原的儿女多么豪迈,
  挥洒汗水建设着家园。
  
   这首《大青海》由杨全玮作词,更噶才旦作曲。我首次演唱是在青海师范大学50年校庆的舞台上。歌曲舒展、熱情、奔放、豪迈、紧凑、有力,三拍子节奏贯穿始终,结束部分旋律在高声区回荡,把全曲推向高潮。如今的青海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强卫书记在《大美青海》一书中对青海是这样描述的:“青海地大物博,是我们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在72.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既可以看到麦浪滚滚、果树飘香的田园风光,亦可以体验风吹草低、牛羊遍野的草原牧歌。这里山川壮美,生态重要,不仅有青藏高原的博大壮美和瀚海大漠的广袤雄浑,亦有河湟谷地的繁荣富庶和江南水乡般的旖旎多姿,到处呈现着一派雄浑磅礴的壮丽之美。”
  
   倒淌河在青海日月山脚下,天下河流向东流,有一股清澈的河流永无休止地向西流淌,流入浩瀚的青海湖。关于倒淌河的来历据民间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更加想念家乡和思念父母,顿时悲恸不止,流泪西行……从此公主的眼泪汇成了这条倒淌河。这首《倒淌河之歌》由许德清作词,相西源作曲,是我1988年在青海剧场、西北音乐周《西海音乐会》上演唱的。歌曲一开始节奏自由、舒展流畅,曲作者运用了起、承、转、合的音乐构思,共有十处使用了三连音。“归大海”是这一段落的高潮部分,由低到高运用了十一度音域,在高音ff之后,马上转弱p处理,演唱时,要求声音具有很好的爆发力和气息控制能力。
  
   清清的倒淌河,
  请你告诉我,
  千条江河归大海,
  你为什么奔向青海湖的碧波?
  问浪花,
  浪花含笑离去,
  问河水,
  河水闪闪躲躲,
  你不停留,
  也无回答,
  依然唱着欢乐的歌。
  问浪花,
  浪花向前涌去,
  问河水,
  河水轻轻倒淌,
  你不停留,
  也无言语,
  永远唱着优美的歌。
  河面的鸥鸟告诉我,
  河畔的风车对我说,
  高原给了你生命,
  你要报答高原的恩泽,
  你要把青春献青海,
  倒淌河我把你赞美,
  献上我心中深情的歌。
  
   雪莲多生长在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通常生长在高山雪线以下,虽然环境条件恶劣,气候多变,冷热无常,它却能够在这种高山严酷的条件下开花、结果。雪莲的这种适应高山环境的特性是它长期在高山寒冷和干旱的条件下形成的。与雪莲相比,牡丹太过于娇贵,荷花太不经风雨,桃树和柳树都无法承受严寒的打击,与像高山雪莲品格一样的人相比,我们都显得太平庸和渺小。我赞美雪莲不畏风雨、不畏严寒的坚强气质,我更赞美具有这种精神的人。这首《雪莲的歌》由崔炎作词,相西源作曲。是我1990年随青海演出团赴新疆乌鲁木齐,参加西北音乐周《天山音乐会》上演唱的。歌曲旋律性强、曲调优美,要求高音具有共鸣的高位置,尤其是感叹词“啊”,音域跨度大,由前面六度音上升到十度,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表现力。
  
   在茫茫的高原,
  生长着一朵朵雪莲,
  迎着那阵阵风雪,
  绽开了秀美的花瓣。
  啊!雪莲,
  美丽的雪莲,
  你比那梅花俏美,
  你比那春花娇艳,
  我们热爱你。
  在皑皑的雪山,
  盛开着一朵朵雪莲,
  散发着缕缕清香,
  迎着那生活的春天。
  啊!雪莲,
  美丽的雪莲,
  你多么纯洁美丽,
  你多么无比坚强,
  我们赞美你。
  
  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指流经西宁城北黄河的重要支流。当春夏之际,湟水河上游冰雪消融,大地回春,水源充足,流向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和南川河等地,是西宁古城的八景之一。随着人们爱护环境意识的提高,这条西宁人民的母亲河,也逐渐显示出她的风姿,只要湟水流过的地方,到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湟水静静地流》由杨全玮作词,王建忠作曲。歌曲优美抒情、节奏舒缓,曲作者运用了一些临时变化音,别有特色。
  
   湟水,
  我故乡的水,
  静静地流。
  从春流到秋,
  一日也不休,
  流尽了往日的忧和愁,
  带来了今朝的山河秀丽。
  流得麦苗绿油油,
  流得红杏压枝头。
  流到哪里,
   啊里就是一片好锦绣,
   流到哪里,
  哪里就是一片大丰收。
  湟水,
  我梦中的水,
  静静地流。
  从昼流到夜,
  一刻也不休,
  流尽了父兄的血和泪,
  焕发了河湟的青春。
  浇灌出姑娘好年华,
  浇灌出小伙子壮志酬。
  流到哪里,
  哪里的山乡歌悠悠,
  流到哪里,
  哪里的田野唱丰收。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各族群众居住在这里,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而且有丰富的文学内容。这首《一朵浪花一支歌》由高鹏作词,施观林作曲。音乐创作借鉴了青海“花儿”风的特点,(哎嘿嘿)跳音之后,“河”字声音归韵要求准确到位,先由弱渐强,又迅速回到弱音,(噢呀)由弱音又推向强音,在咬字上强调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体现了“花儿”的高亢、嘹亮、悠长、豪放的声音特点和韵味。衬词的运用在歌曲里情绪的表达、艺术特色的形成以及增加情趣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更加独特、鲜明。
  
   向东奔流的湟水河,
  湟水河里浪花多,
  一朵浪花一支歌。
  浪赶浪来波连波,
  波连波,歌连歌,
  奔腾万里入江河。
  不怕岁月消磨,
  不怕征途坎坷,
  激流滚滚浪花飞,
  唱不尽高原上各族人民心上的歌。
  
  尕斯湖,翰海戈壁,一望无际,看不到人烟,它是青海省海北工业石油基地,然而这里却留下生命在这片翰海创造的奇迹,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引人注目的亮点。半个世纪以来,青海石油工人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的条件下苦战寒暑,在青藏高原实现了石油工业的从无到有,并迅速崛起,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智慧和热血,呕心沥血、艰苦拼搏,一代代的青海石油工人在这里奉献着无悔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科技兴油的五彩华章,收获了累累硕果,描绘着一幅幅壮美画卷。这首《尕斯湖啊我爱你》由高鹏作词,黄瑞科作曲,在1989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青海赛区青海电视台的舞台上,我演唱了这首歌曲。全曲结尾部分出现渐慢,我从心底呼唤了三次“尕斯湖”后,第四次呼唤时,节奏由三拍子变成四拍子,由弱渐强,演唱时要求声音连贯、感情饱满、一气呵成推向全曲的最高潮,突出了歌曲主题,此处也是全曲的亮点和闪光之处。
  
   尕斯湖啊我爱你,
   碧波荡漾多美丽。
  你像一位温柔的姑娘,
  把彩云的发辫梳理,
  展开你绿色的嫁衣,
  使沙漠充满生机,
  增添春意。
  尕斯湖啊我爱你,
  湖光山色多美丽。
  你像一位多情的少女,
  注视着开拓者的足迹,
  在你那清澈的心底,
  映出了开钻的欢呼,
  喷油的狂喜。
  戈壁滩掌上的明珠,
  昆仑山脚下的碧玉。
  尕斯湖啊尕斯湖,
  石油工人热爱你。
  
   孟达天池坐落在青海省东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东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景色秀丽、群峰倒影、芳草鲜美、林木茂盛,池水清澈碧澄与蓝天一色,水鸟在这里飞翔,鱼儿在这里舒然游动,犹如一颗晶莹美丽的明珠,熠熠生辉,使人感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它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这首《撒拉的遐想》由李建国作词,刘嘉骏和多杰仁宗作曲。1990年西北音乐周《天山音乐会》,我在新疆人民剧院演唱了这首歌曲。歌曲一开始曲作者运用了撒拉族“花儿”的音乐素材,把现代的创作技法与本土民间音乐有机结合,旋律自由流畅、优美含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欢快的三拍子节奏,在歌曲的中部出现,轻快活泼。在演唱的润腔上,我吸取了藏族山歌喉头颤音的演唱技巧,华丽的花腔演唱技巧一直贯穿到歌曲结束。
  
   为什么千里迁徙的句号,
  只是一眼涓细的淙淙鸵泉?
  为什么满山遍野的花儿,
  装不满黄河里那羊皮小筏?
  为什么搏击浊浪的水族,
  不染孟达山顶那幽池碧波?
   为什么吐纳山川的气魄,
  竟来自这娴静的水村山郭?
  是生命的泉,
  奔腾的河,
  美丽的天池遐想多,
  恒古的皮筏,
   载负着悠长深情的歌。
  
  《世界的青海》由李玉成作词,李国顺作曲,2007年我在西北地区高校研讨会上唱了这首歌。全曲节奏采用了三拍子的力度,使歌曲具有颂歌性及舞蹈性的律动感。演唱运用了花腔跳音,演唱技巧性高,气息的支点要求准确到位、跳音的颗粒丰满、富有弹性,高、中、低三个音区要求音色统一。从“中国的青海,世界的青海”开始,曲作者加入了四声部男女混声合唱,使全曲在辉煌的高音上结束。
  
   你有世上最高的湖面,
  我在你的湖边升起祖母的炊烟,
  你有世上最大的高原,
  我在你的马上接过父辈的牧鞭。
  你有世上最长的江河,
  我在你的源头吮足一生的甘甜,
  你有世上最新的变幻,
  我在你的变换中获得最美的体验。
  拥有你,
  我就拥有了世界,
  拥有你,
  我就拥有了未来。
  中国的青海,
  世界的青海。
  你是我的千金不换,
  你是我的至亲至爱。
  
   青海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大美青海》一书中赞美青海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黄河奔流而下,母亲河的乳汁滋养了中华大地,哺育了华夏文明。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高天厚土,神奇伟岸,屹立于世界第三极。这里是千水之源、万山之宗,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纵横南北。这里是诗歌的沃土,汇集天地之灵气,彰显出一种原生态、多样性的大气之美、磅礴之美、神奇之美。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五彩的经幡,高耸的佛塔,承载着诚挚的祈祷。这里是“花儿”的故乡,优美、嘹亮、豪放的“花儿”,回响在青山绿水之间,传唱于田间地头。这里是民族大家园,各民族和谐共处,亲如一家。这里汇聚了大自然的神功造化,恢弘博大、高旷雄奇,充满着新奇感、神秘感、粗矿感和原始感。”
  近几年来,青洽会、国际自行车赛、国际诗歌节等活动在青海成功举办,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前瞻二十一世纪,西部大开发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音,青海经济也将驶入加快发展的轨道,青海各族人民正踌躇满志,描绘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新青海。此时,《大青海》这首歌的旋律又回响在我的耳边……
  
  青海大,大青海,
   走遍天涯我最爱,
  大江大河大气派,
  大峡大谷大胸怀,
  走遍天涯我最爱。
  遥远的冰山盛开雪莲,
  滚滚春潮温暖了家园。
  高原的儿女多么豪迈,
  挥洒汗水建设着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予波.大美青海(为大美青海自豪·序)[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王予波.大美青海(青海是个十分可愛的地方)[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
  
  (作者简介:张连葵(1962-)女,汉族,辽宁人。现任中国声乐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主席,青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副主任、教授。)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将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一、网络科技的概念概述  严格讲,我们上面使用的网络科技概念与计算机科学中使用的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一概念更多的是我们日常意义上包含丰富人文意义的用法,是指以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时产生的所谓网络科技人文世界,与计算机科学中的网络科技概念有区别的。如果把计算
期刊
光影这一艺术的表现语言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和创新,通过艺术家的探索赋予它新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效果。皮影戏正是以独特的光影展现其艺术魅力,笔者通过对中国皮影戏和中西方的绘画领域里光影的应用提出独特的艺术见解。  皮影戏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流传区域广阔,凝结着中华民族憨厚淳朴的文化气息。谈起皮影戏,2006年春晚“俏夕阳”的节目仍记忆犹新,老年艺术团以舞蹈的形式展现出中华民族了
期刊
文章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校企合作这个的系统和传统的高校、企业两个系統的不同之处与特点。从多方面的分析校企双方的进行合作的动力入手,认为校企合作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共赢之举,并进一步谈到了从利益分配、产权归属等几个方面关注如何保护这个共赢机制的问题。  一、引言  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的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在工程和船舶及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中国使用校企合作教育一词始于
期刊
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内容、教法运用、目标确认以及学情的把握等基本内容。而对说课者进行量化或质性评价则是说课评价,是为了服务更高质量的教学。  历史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就说课来讲,其内容也就变了,包括教学设计、目标策略都要随之变化。最重要的是理念必须转变,变“重教”为“重
期刊
《写文化》一书以其犀利的后现代风格对传统民族志的研究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中几个关于民族志的著名悖论尤其引人注意。本文将试图探讨这些悖论及其背后的意义,以此说明反思在当代人类学和民族志中所起的作用。  《寫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于1986年问世。该书一经出版便在人类学界引发了巨大震动,其影响甚至波及到了其他人文学科,它以尖锐的语言和犀利的观点反思了传统的科学民族志和人类学研究范式。文章
期刊
现今的大学音乐教育已步入了普及教育之行列。声乐更为如此,年年扩招,我校的音乐专业中声乐课都是必修的,所学专业方向也不同以往是为专业声乐工作者培养的。音乐教育已从精英走向普及。这样就给我们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声乐课还能实施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吗?我经过多年的学习教学,认为可以设立声乐学习小组课,对高校或业余培训声乐课都是可行的,更适合声乐普及教育。但是音乐学院的精英专业声乐教学还是要以专为本,小组课是不适
期刊
一、“农家书屋”在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1、“农家书屋”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一种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它由政府规划主导,社会各方参与,农民自主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的问题,满足农民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明的愿望。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开
期刊
一、青海“花儿”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现状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五省(区)的经典民歌,由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九个民族共同传唱。我省河湟地区为其主要起源和传唱地,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且高原特色突出,与宁夏、甘肃等地的“花儿”有着明显区别,被称作“青海花儿”。史料记载,“花儿”在明代就已唱红,距今至少有六百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于我省的“花儿”曲令有二百多种,居
期刊
五、“花儿”的时间    在这里,我们不探究“花儿”形成的时间。关于“花儿”的起源,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考证过了,从远古时代的新石器人类开始,最直接的证据便是大通县上孙家寨村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上面有一组手拉着手跳舞的原始人类。就有专家学者说他们在一边跳舞一边唱“花儿”。又有学者反驳说那不是唱“花儿”,也可能在唱别的,或者是在祭祀、祷告、念咒语等等等等。反正彩陶盆上也没写着他们在唱什么,这就给后人留
期刊
2003年,杭州律师张子年购买了一张40元的电影《英雄》的电影票,观看时竟发现影片有长达10分钟的贴片广告,随后其以强迫消费者消费、损害消费者权益为由,将浙江翠苑电影大世界有限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这例中国首起有关电影贴片广告的消费者诉讼案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也使广告应如何恰当地与电影相融合这一问题成为新时期中国电影人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而这几年来,在电影前粘贴广告、在电影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