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研培结合”教研工作模式 突出地域体育教学特色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简称“黑”,地处祖国东北隅,东、北毗邻俄罗斯,边界长达三千千米。在这片4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2800多公里的水界和200多公里的陆界中俄边界线,是北魏和辽、金、清朝的发祥地。由于地域特点,天气寒冷,四季分明,石油与煤矿资源丰富,素有“北国之春,万里雪飘”的美誉。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体育精英,为推进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省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据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7号文件要求,按照国家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在学校开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艺体“2 1项目”要求,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使我省的学校体育工作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形成学校、家庭有机结合的工作格局,为此,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抓教师培训,促专业发展
  
  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教师?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我们不得不深入地进行思考,单凭爱岗敬业或是认真负责这两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多掌握不同的技能,例如:身体技能、写作技能、分析与研究技能、网络技能、心理健康调解技能等等。多年来我省实施了“研培结合”的教研工作模式,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以教研工作带动培训工作,弥补了培训不到位,学习不深入的问题,能够从体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解决当前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困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疑难问题,我们的工作角色既是培训者又是教研指导者,能够真正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排忧解难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再提高,接受更多的在岗知识更新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才能适应体育教学工作。从2002年至今,黑龙江省一直在做以下培训工作:
  1. 高中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
  2006年底,黑龙江省全面启动高中体育学科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截止至今参与人数达3000人次,培训内容主要分:通识培训、体育学科的实践与反思、教材培训、基于解决问题的培训等。2007-2009年高中学段的骨干教师培训与高中课改培训相结合,使参培的体育教师受益匪浅,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骨干与培训者作用。
  2. “国培”项目培训
  为缩短城乡差距,达到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按照国家规定在中西部地区进行“国培”项目培训,我省在2010年下半年正式启动,12月份举办了首期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50人,培训内容分为:课程教学理念与进展、学科教学研究与设计、教师发展理解与行动,使国培学员们有了从理念到实践、从宏观到学科、从个体到团队的成长变化,在培训的质量调研中,学员们一致认为本次国培学习收获大、体会深,促进了自身争做教学排头兵的信心。我们期待国培学员们走上研究型教师的道路,尽快发展为黑龙江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中坚力量。
  3.偏远地区培训
  偏远地区培训工作主要是针对大多数不能参加高中培训或“国培”项目培训的广大中小学农村体育教师所进行的覆盖式培训。以哈尔滨市为例,从2002年至今进行了第一轮的偏远地区培训工作,参训教师达千余人,培训内容以专家讲座、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等内容为主,教学实践以介绍新兴项目、民族传统,国家规定教材、跳绳、踢毽子等项目,以教学实际需要为主。通过这项培训工作使我省偏远地区的广大农村体育教师增长了见识,提升了业务水平,拓宽了教学思路,发挥了专业特长,增强了偏远地区体育教师工作意识,同时也带动了偏远地区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抓科研促教研,提升教研队伍科研水平
  
  科研工作是我省教研工作的生命线,教研工作要依托于科研工作,我省工作重点是研究中小学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指导和服务等工作,通过科研,为我省教、科研人员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并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为此我省分别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2项,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10项,参与省内外各类论文报告会和交流活动达十余次,有50余篇优秀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级一、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我省教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科研的热情。
  
  三、抓特色教研活动,促体育改革进程
  
  1.常规教研活动
  开展丰富的体育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驾驭课堂的组织能力和研究问题的实践能力,我省每年要进行优质课与录像课的评比活动、科研成果系列的评比活动;每两年交错进行的东三省体育教学研讨会、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比赛、课堂教学展示比赛、教师单项技能比赛:如健身操技能展示、轮滑技能比赛、中小学体育舞蹈比赛等,通过这些常规教研活动的开展,使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逐步提高,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体育名师与学科带头人。
  2.特色教研活动
  黑龙江省由于地域的特点,冬季寒冷,有些地区被称为高寒地区。如: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县、呼玛县等地被称为祖国的最北端,由于冬季气候时间长,就形成了以冬季体育教学为特色的教研活动,如:冬季体育课堂教学研讨会、冬季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冬季中小学体育教师单项技能比赛(滑雪技能比赛、冰上技能比赛)、冬季体育活动比赛和冬季体育教学研讨等。
  3.阳光体育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黑龙江省以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为载体,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通过大课间操、眼保健操、冬季长跑、课余、课后体育活动和校园体育节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
  2008年我省正式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各市、地区分别以冬、夏两季安排阳光体育活动内容。夏季以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大课间的内容有国家规定项目,校园集体舞、排舞等,其他内容有学校自编操、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冬季项目有课间跑步、冰雪活动、冰上课、冬季长跑等。
  “研培结合”教研工作模式是我省教研工作的职能。在培训中教研,在教研中培训,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能够通过教研员直接深入到学校了解实际教学现状,同时基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教研员可以及时帮他们解答,在观摩与实践过程中,参训教师有机会与作课教师交流与互动,共同探索与提高,这是其他培训机构所达不到的培训效果。相信在未来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以典型教师、典型课例引路,继续推出系列教研活动“送教下乡”、“名师讲坛”、“网络教研”等,充分发挥省级教研员的专业潜能,发挥集体教研的智能作用。促进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使我省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平稳发展。回顾过去我们收获与总结取得的改革成果,展望明天我们激情满怀,将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工作谱写新篇章。
其他文献
摘要:“课课练”对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课课练”质量,结合教学内容和器材,采用创设情境教学,创编游戏教学,进行组合练习,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练习,创新器材教学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课课练”质量;有效措施;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70-02  一、结合教学内容和器材,创设情境教学  在排球教学的“课课练”
对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这在本质上又决定了教师角色的非单一性与多元性。相对其它学科来说,体育教学不仅具备一般教学工作的复杂性,由于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又导致了教学情境的多变性,于是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角色转换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言,便显得尤为重要。反观我们过去的体育课堂,有的是单纯通过教师来主导课堂而忽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渐失学习兴趣;有的又是过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阳光新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23-01  在一片洒满阳光的操场上,有两支比较引人注目的队伍——阳光队和壁虎队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横向攀岩比赛。在一片呐喊声和助威声中,阳光队以略微的优势击败了壁虎队,取得了小胜。这是2013年9月24日北京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做阳光少年、展自我
隆隆冬日,挡不住体育人的脚步;瑟瑟寒风,吹不散体育人的热情。2010年12月29日-30日,由江苏省教研室主办的“江苏省首届体育特级教师论坛”在古城苏州草桥中学隆重举行。  30日上午9:00开始,来自南京市第四中学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嵇明海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节“育人育体同在,主导主体相融,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高效”的高一年级体育课——《武术(剑术)》。嵇老师以其创新的《连环整分式》教学设计,激情真
在中小学体育课上,安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应根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课的类型、学生实际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下面列举几个课堂教学实例片段,供广大同仁参考。  案例1:在两个基本教材结束后安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  初中二年级某节体育课,主教材——原地侧向推铅球,副教材——快速跑。教学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原地侧面推铅
湖北省麻城市华英学校是一所纯初中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体育教师9人。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自建校以来,每年秋季举办田径运动会,每年春季举办“阳光体育月”活动。“阳光体育月”开设有:拔河、篮球、乒乓球、象棋、齐心协力跳等项目,学生参与率基本上达到100%,学校每年的冬季长跑活动达100天以上。学校每年按要求对学生体质数据进行全面真实上报。学校每天三操
关键词:挑战;超越;长三角;教学研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18-01  2015年11月13日,以“传承、挑战、超越”为主题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共有600余名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以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我非常荣幸地代表江苏省在本次活动现场执教了一堂交流展示
宋尽贤(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长)  首先回顾一下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观摩展示活动的发展历程。2004年在肇庆,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主办第一届,目的是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从无锡的第二届起,改由体卫艺司委托我们学会主办,每两年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五届。针对前两届活动的不足,分别在大连、宁波举办的第三、四届增加了展示后的研讨,力图使观摩展示活动由关注方法和具体形式转向对体育课程改革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
自2007年5月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积极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的工作重点也是放在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上面。这也是本刊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要长期关注的话题;同时,本刊将长期密切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围绕体育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展开系列讨论。除此之外,阳光体育落实过程中的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半年的冬季长跑活动
动态系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 Peter Kugler,Scott Kelso和Michael Turvey三位研究者在哲学、生物学、工程学、非平衡力学以及生态学的原理基础上[1]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动作发展研究理论。该理论包括动力系统理论和生态学原理。  动力系统作为探讨动作发生原因的理论,它把人类的动作控制当作一种复杂的系统,其行为方式与复杂的生物系统与物理系统相似。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