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霉”到“莓”:莓茶产业的生态价值与风险

来源 :福建茶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家界罗塔坪乡的土家族将显齿蛇葡萄制成茶饮已有悠久历史,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偶然“发现”使得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霉茶”的植物以“莓茶”之名走入公众视野,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缓慢发展。在产业扶贫的推动下,湘西北地区大量推广莓茶种植,在莓茶产业迅速扩张的同时,这种本土性知识发掘出的药材逐渐转为一般性知识指导下的商品。随着莓茶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潜在的生态风险也逐渐显露。
其他文献
民猪不仅是世界宝贵的种质资源,还是发展优质绿色猪肉产业的优选猪种。在非洲猪瘟常态化和畜禽品种资源日趋匮乏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民猪的保护和利用凸显重要。文章就民猪的概况、繁殖性能和杂交利用等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民猪的保护、利用及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为了促进食品安全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禁止在饲料中使用促生长抗生素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的饲料禁抗相关法规的推行,饲料企业被严格禁止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加入抗生素,这也导致了猪场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的高发,而仔猪肠道发育未完全,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腹泻甚至死亡。文章对几种常见的仔猪细菌性腹泻疾病进行了回顾,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讨论了它们的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为猪场在防控这些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同阶段的猪感染后可能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而且容易发生连续感染,增加治疗难度,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文章从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提供借鉴。
猪舍环境直接影响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猪舍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和管理。文章在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河北省208个规模猪场为例,对猪舍环境控制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规模猪场的猪舍环境控制中,通风控制和光照时长控制效果良好;环控设备和能源亟需更新;夏季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方式有待改进。针对河北省规模猪场在猪舍环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养猪场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