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些年的行程,大概都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最大的两个点是从家乡来到北京,也就是在列车时刻表上的从甲地到乙地。都是火车带着我来来回回,并没有想过要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走一次,因为习惯了铁路,习惯了这种客观存在的安排。想来这种安排具有何等的威力,现在有多少人能真的认识一条从甲地到乙地的路呢(倘若这两地之间距离足够短还好说)?人在这方面的能力要远远逊色于飞鸟或走兽,不然,去年春节的雪灾也就不可能把那么多人困在火车站了。几年来,是火车把我从家乡运到远方,又是火车把我从远方运回了家乡。在异乡异地的日子,我最期盼的事情就是回家(我指的是故乡的老家)。直到我在这个异乡异地有了自己的家。
明确地讲,身在异乡,要告别那种“为异客”的感觉,分界线就是你的居住状态。单身打拼的人,有一间自己住的房子,也别管这房子是租来的还是贷款买的,只要是完完全全地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就可看作是有家了。这将是你在所容身的城市里的最重要的一个点,也是你在这座城市中一切行程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在这座城市里,将有无数个点来跟这个点连接,连接起你的大部分行程。
对我来说,两点一线的状态持续了很多年,从家到单位,或者从单位到家,就是我在这个城市中的大部分行程。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不认路。因为大部分的出行是靠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并没有用脚去走,所以根本谈不上用心,这便导致我既不记路又不认路。加上我天生糟糕的方向感(站在长安街上都分不清东西),“路盲、路痴”的“美名”在朋友和同事中绝对叫得响。遇到开会或采访,只要是我没去过的地方,我都习惯性地问朋友或者同事怎么走,我把要经过的桥,要上下的环路出入口都在小本子上记下,等到出租车司机问我怎么走的时候我便很有把握地为他“指明方向”,这往往让我有一种满足感,能让我一时间忘记对这个城市的陌生。但是,常常会有路跑得很熟的司机师傅提出带我走一条新路,每每这时我就很矛盾,不知道该不该听,于是就把选择权交给他们,我只说“如果你说的路近就按你的走吧”。当然最后的结果往往有走捷径也有绕远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自己不认识路呢。我最羡慕那些到哪里都能认识路的人,最起码人家能保证大方向不错,而我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不止一个朋友对我说过,你这么没有方向感,将来可怎么开车呀?我就说我这辈子都不开车。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还好没有为此发誓。去年年底的时候,爱人买了一辆车给我,我成了一个新司机。从家到单位,再从单位到家,这条路爱人陪着我走了几个来回,他放心了。谁知道第一天独自回家,就因走错了车道违章被罚款一百元。回家我就埋怨他,谁让他在陪练时连在哪里该并线都告诉我呢,我只用手脚不用脑,结果到单独开车的时候就忘记了。他说那我就给你一百块钱吧,算我违章。后来有没有落实我忘了,想想人家那么负责地陪练,我还哪好意思追讨呢?
经过近两个月的早出晚归,我总算把上下班的路开熟了,确切地说是熟悉了另外一种走路的状态。开车其实就是另外一种走路的状态。同坐车相比,开车倒是你亲自参与到走路这件事中来了,因为要用心,所以跟徒步时的状态基本是一样的,方向、位置都得自己找,只不过是把两只脚换成了四个轮子。或许还比徒步更费心劳神,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安全。人就是不容易满足,坐地铁的时候我倒是从来没有为不认路而汗颜,现在自己开车,倒慢慢开始有想法了。记得年初单位在好苑建国饭店举办一个活动,我不认路,没敢开车,是坐同事车去的,晚上则由爱人去接我。心里觉得自己真是窝囊。
现在,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力争多认几条路,力争将“开车打车”的频率降到最低。所谓“开车打车”就是开车到一个地方去,事先虽查好了线路,但转来转去就是找不着,最后只好打个出租车在前面带路,自己开车跟着。多么污染环境呀!要还首都一个蓝天,不仅要限号上路,还要限“开车打车”的路盲上路!
有朋友建议我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还能有错?他哪里知道,一旦道路有变,整个就成了盲人骑瞎马。现在首都建设日新月异,真不敢说条条大路都已定型。几个月前我和妹妹一家人到秦皇岛去,出京的时候,他们车上的GPS竟然在一条笔直的封闭高速路上提示:前方300米请向右转弯。简直拿人命当儿戏呀——没有抓紧升级的GPS!我那6岁的小外甥直嚷:白痴巨无霸!超级大傻瓜!
打消了安装GPS的念头,我还是老老实实地认路、记路吧!在公路上行驶,学会看路标是认路的关键。但是,并不像说说这么简单,最难的是看完路标之后马上做出具有正确预见性的反应,稍一犹豫,就会与你要的那个路口失之交臂,只能眼睁睁与它擦肩而过。如果没有及时并线或拐弯、掉头,你只能被滚滚的车流裹挟着继续奔向前方,只能盼望快点到下一个出口,而到了那里该怎么走又是另一回事,路就是这么糊里糊涂地迷掉的。最后没招儿了,只能“开车打车”,加重环境污染。
惭愧啊!深深地惭愧啊!路啊路,你们真的让我痛苦!如此折腾了几次,我决定在摆脱“路盲”的称谓之前,不再轻易开车出行,到陌生的地方去,要有路熟的“领航员”陪驾。呵呵,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诚心诚意地说,两人行就有我师。当然,爱人是摆脱不了“领航员”的光荣使命的,不管他愿不原意,他就是我的人工版GPS!记得我学车时他曾说过,3年之内不坐我开的车,因为他知道我有多笨。学车也是他替我报的名,连跟我商量都没有就给我报了自动档的。在驾校,学自动档的90%是老头老太太,我很“荣幸”地混迹其中。开始我很不服气,对他严重低估我能力的做法很是懊恼,但摸了几次车之后,我还是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他的安排了,悄悄地在心中感叹:操心到这份儿上,不容易啊!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违背了当初的决定坐到我身边担当起GPS的重任的?我现在就爱在车里放那首老歌:“爱的路千万里,我们要走过去,别彷徨别犹豫,我和你在一起……”算是共勉吧。他放心领路,我用心认路,我们安安全全地穿梭于我们生活的城市的大街小巷,把我们要去的那些点和我们的家连接起来。每当华灯初上,夜色撩人,行驶在车水马龙、时塞时畅的路上,我的方向的卫星、情感的卫星、生活的卫星,都把我定位在一个点:我们家。
其实生活并不复杂,我的感受是:生活就是走路,从家里出发,再回到家里。可是生活有时并非像“小孩儿打醋,直来直去”,迂回前进或绕道而行是少不了的。比如上周日我们到电影学院去,去的时候走的是三环路,回家走的是四环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原路去原路回来的情况很少,在首都北京尤其如此。
去电影学院并非有什么事要办,因下周要到那里开一个会,不认路,让爱人带着先走一遍。走了一遍就不一样了,电影学院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成了和我们家连接的一个具体的点了。两点之间的路线是这样的:上了北三环,一直开到蓟门桥出口,出来向右转再向北顺着辅路开两三百米就到了。虽说很简单,但心里还是有成就感的,我又认识了一条新路。在电影学院门口停了一会,我问他:“回去呢?回去怎么走?”他说:“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北,然后上四环,到安惠桥出口下去不就到家了吗?很简单的,你肯定认识。咱们现在去中关村吧,那里正办美食节。”“不行,”我说,“你得先带我回家去,然后再出来都行,我还是不明白怎么走。”“没见过这么笨的啊!”他边说边发动了车子。
一点不错,真是挺好走的,上了四环没多久我就认识了。但我可不觉得这是在走冤枉路,只要不是从原路返回。像我这样的路盲还是笨人笨办法的好,条条路都给它坐实了。从家到某地,再从某地回到家,虽说不是原路往返,但对我来说,这只算是一条路,不能算两条。我是这么计算的:起点——中点——终点(如:家——电影学院——家),起点和终点相同,殊途同归,只能算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
对于我来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条一条地认。出发之后,无论去到哪里,最后还不是要回到家吗?稍有疏忽,找不着家可就麻烦了。近在同城,远至出国,莫不如此!路盲这样想:一个人只装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而忘记了给自己留一条回家的“后路”,那他可真是个愣头青。
明确地讲,身在异乡,要告别那种“为异客”的感觉,分界线就是你的居住状态。单身打拼的人,有一间自己住的房子,也别管这房子是租来的还是贷款买的,只要是完完全全地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就可看作是有家了。这将是你在所容身的城市里的最重要的一个点,也是你在这座城市中一切行程的出发点和结束点。在这座城市里,将有无数个点来跟这个点连接,连接起你的大部分行程。
对我来说,两点一线的状态持续了很多年,从家到单位,或者从单位到家,就是我在这个城市中的大部分行程。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不认路。因为大部分的出行是靠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并没有用脚去走,所以根本谈不上用心,这便导致我既不记路又不认路。加上我天生糟糕的方向感(站在长安街上都分不清东西),“路盲、路痴”的“美名”在朋友和同事中绝对叫得响。遇到开会或采访,只要是我没去过的地方,我都习惯性地问朋友或者同事怎么走,我把要经过的桥,要上下的环路出入口都在小本子上记下,等到出租车司机问我怎么走的时候我便很有把握地为他“指明方向”,这往往让我有一种满足感,能让我一时间忘记对这个城市的陌生。但是,常常会有路跑得很熟的司机师傅提出带我走一条新路,每每这时我就很矛盾,不知道该不该听,于是就把选择权交给他们,我只说“如果你说的路近就按你的走吧”。当然最后的结果往往有走捷径也有绕远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自己不认识路呢。我最羡慕那些到哪里都能认识路的人,最起码人家能保证大方向不错,而我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不止一个朋友对我说过,你这么没有方向感,将来可怎么开车呀?我就说我这辈子都不开车。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还好没有为此发誓。去年年底的时候,爱人买了一辆车给我,我成了一个新司机。从家到单位,再从单位到家,这条路爱人陪着我走了几个来回,他放心了。谁知道第一天独自回家,就因走错了车道违章被罚款一百元。回家我就埋怨他,谁让他在陪练时连在哪里该并线都告诉我呢,我只用手脚不用脑,结果到单独开车的时候就忘记了。他说那我就给你一百块钱吧,算我违章。后来有没有落实我忘了,想想人家那么负责地陪练,我还哪好意思追讨呢?
经过近两个月的早出晚归,我总算把上下班的路开熟了,确切地说是熟悉了另外一种走路的状态。开车其实就是另外一种走路的状态。同坐车相比,开车倒是你亲自参与到走路这件事中来了,因为要用心,所以跟徒步时的状态基本是一样的,方向、位置都得自己找,只不过是把两只脚换成了四个轮子。或许还比徒步更费心劳神,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安全。人就是不容易满足,坐地铁的时候我倒是从来没有为不认路而汗颜,现在自己开车,倒慢慢开始有想法了。记得年初单位在好苑建国饭店举办一个活动,我不认路,没敢开车,是坐同事车去的,晚上则由爱人去接我。心里觉得自己真是窝囊。
现在,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就是力争多认几条路,力争将“开车打车”的频率降到最低。所谓“开车打车”就是开车到一个地方去,事先虽查好了线路,但转来转去就是找不着,最后只好打个出租车在前面带路,自己开车跟着。多么污染环境呀!要还首都一个蓝天,不仅要限号上路,还要限“开车打车”的路盲上路!
有朋友建议我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还能有错?他哪里知道,一旦道路有变,整个就成了盲人骑瞎马。现在首都建设日新月异,真不敢说条条大路都已定型。几个月前我和妹妹一家人到秦皇岛去,出京的时候,他们车上的GPS竟然在一条笔直的封闭高速路上提示:前方300米请向右转弯。简直拿人命当儿戏呀——没有抓紧升级的GPS!我那6岁的小外甥直嚷:白痴巨无霸!超级大傻瓜!
打消了安装GPS的念头,我还是老老实实地认路、记路吧!在公路上行驶,学会看路标是认路的关键。但是,并不像说说这么简单,最难的是看完路标之后马上做出具有正确预见性的反应,稍一犹豫,就会与你要的那个路口失之交臂,只能眼睁睁与它擦肩而过。如果没有及时并线或拐弯、掉头,你只能被滚滚的车流裹挟着继续奔向前方,只能盼望快点到下一个出口,而到了那里该怎么走又是另一回事,路就是这么糊里糊涂地迷掉的。最后没招儿了,只能“开车打车”,加重环境污染。
惭愧啊!深深地惭愧啊!路啊路,你们真的让我痛苦!如此折腾了几次,我决定在摆脱“路盲”的称谓之前,不再轻易开车出行,到陌生的地方去,要有路熟的“领航员”陪驾。呵呵,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诚心诚意地说,两人行就有我师。当然,爱人是摆脱不了“领航员”的光荣使命的,不管他愿不原意,他就是我的人工版GPS!记得我学车时他曾说过,3年之内不坐我开的车,因为他知道我有多笨。学车也是他替我报的名,连跟我商量都没有就给我报了自动档的。在驾校,学自动档的90%是老头老太太,我很“荣幸”地混迹其中。开始我很不服气,对他严重低估我能力的做法很是懊恼,但摸了几次车之后,我还是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他的安排了,悄悄地在心中感叹:操心到这份儿上,不容易啊!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违背了当初的决定坐到我身边担当起GPS的重任的?我现在就爱在车里放那首老歌:“爱的路千万里,我们要走过去,别彷徨别犹豫,我和你在一起……”算是共勉吧。他放心领路,我用心认路,我们安安全全地穿梭于我们生活的城市的大街小巷,把我们要去的那些点和我们的家连接起来。每当华灯初上,夜色撩人,行驶在车水马龙、时塞时畅的路上,我的方向的卫星、情感的卫星、生活的卫星,都把我定位在一个点:我们家。
其实生活并不复杂,我的感受是:生活就是走路,从家里出发,再回到家里。可是生活有时并非像“小孩儿打醋,直来直去”,迂回前进或绕道而行是少不了的。比如上周日我们到电影学院去,去的时候走的是三环路,回家走的是四环路。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原路去原路回来的情况很少,在首都北京尤其如此。
去电影学院并非有什么事要办,因下周要到那里开一个会,不认路,让爱人带着先走一遍。走了一遍就不一样了,电影学院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成了和我们家连接的一个具体的点了。两点之间的路线是这样的:上了北三环,一直开到蓟门桥出口,出来向右转再向北顺着辅路开两三百米就到了。虽说很简单,但心里还是有成就感的,我又认识了一条新路。在电影学院门口停了一会,我问他:“回去呢?回去怎么走?”他说:“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北,然后上四环,到安惠桥出口下去不就到家了吗?很简单的,你肯定认识。咱们现在去中关村吧,那里正办美食节。”“不行,”我说,“你得先带我回家去,然后再出来都行,我还是不明白怎么走。”“没见过这么笨的啊!”他边说边发动了车子。
一点不错,真是挺好走的,上了四环没多久我就认识了。但我可不觉得这是在走冤枉路,只要不是从原路返回。像我这样的路盲还是笨人笨办法的好,条条路都给它坐实了。从家到某地,再从某地回到家,虽说不是原路往返,但对我来说,这只算是一条路,不能算两条。我是这么计算的:起点——中点——终点(如:家——电影学院——家),起点和终点相同,殊途同归,只能算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
对于我来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条一条地认。出发之后,无论去到哪里,最后还不是要回到家吗?稍有疏忽,找不着家可就麻烦了。近在同城,远至出国,莫不如此!路盲这样想:一个人只装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而忘记了给自己留一条回家的“后路”,那他可真是个愣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