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念鲁
当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处于牛市时,对股市是否存在泡沫,一直成为官方、业界、学界、股民、基民谈论的焦点。如何衡量泡沫、如何看待泡沫、如何应对泡沫,更成为人们关注、探讨的话题。
如何衡量泡沫
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理性的股票市场,从其发展演进的历史来看,认为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平均处在15~20倍的水平是合理的、健康的。如果超过20倍,即存在泡沫,如果超过的倍数越大,泡沫的成份就越多。一般来说,在泡沫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泡沫可能会通过市场自我调整,自我价值回归;也可能导致破裂,造成严重后果,乃至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海A股的市场平均市盈率已达60~70倍,如按发达国家市场的标准衡量,我国股市的确存在泡沫。对此,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市盈率是按GDP每年增长率3%的情况下测算出来的。而我国GDP的增长率每年都在8~10%,按此计算,我国股市的市盈率60~80倍并不算高,还是合理的。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严格来说,仍然是一个封闭的市场,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资金不能自由流动。虽然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购买人民币股票或债券,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QDII购买香港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股票,但是都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不能任意兑换其它货币和购买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因此,如果简单地用GDP增长率来测算,是不可比的。对此,笔者认为,目前的60~70倍,就我国封闭市场而言,在一定条件、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接受和容纳的。但有的股票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价值,存在泡沫。从趋势来看,平均市盈率应该减少,而不应扩大,扩大必然带来危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同时,我们也应分析造成市盈率高企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股市的特征
当前,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在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必然崛起。
(一)去年10月底,股市市值已超过30万亿元,证券化率超过GDP的100%,为GDP的130%,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值规模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流通股仅占1/3多,与全流通还有一定差距。
(二)我国已有五家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按市值计算已登上全球十强榜,这种现象与市盈率高企有关,从其利润及其他经营指标来看,与其他世界五强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股权分置改革,使大股东利益与中小股东利益具有一致性,增强了股东的责任感,也增大了市场的成熟与理性。
(四)股市结构得到调整,金融股、能源股等占股指成分已接近70%,优质蓝筹股对股市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去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上海A股回归上市,股市形成新的一轮调整。从整体上看,积极因素将会大于消极因素。
(五)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约占流通市值的一半,这是市场成熟稳定的体现,但是基于基金大多重仓蓝筹股,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蓝筹股的泡沫。
(六)去年9月底,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已达1571家,开户股民已达1.3亿,表明市场日益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让老百姓安全、放心、明白地拥有财产和赚取财产性收入,从股市中直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当然,必须加强对投资人的风险教育。
(七)随着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的理顺,促使资产价格重估有了一个倍增的基础。
资本市场发展大势未变
(一)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不断改进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经济每年能保持8~10%的增长率。经济总量短期内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贸易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三。为此,需要一个相适应的资本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崛起和壮大。
(二)企业盈利,特别是大型蓝筹股企业在深化法人治理的情况下,利润能保持较好的增长,这也是股市看好的基础。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别是外贸顺差近年内不会逆转,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多,与此同时,储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的大势也不会停止。因此,流动性过剩的态势,近年内不会改变。这些资金必然流向资本市场。
(四)人民币升值预期近年内仍然存在,国外资本净流入的格局不会改变。
(五)在我国迈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当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不足20%,而日、德、美等发达国家的占比分别为50%、57%、70%。为此,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必然增加。
(六)金融资产的扩张、财富效应刺激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不仅受到重视而且会日益显现。
优化市场结构 缩小泡沫
(一)必需进一步优化股市结构。不断调整上市公司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更多有发展前景、与国民经济关联度高、业绩稳定、治理结构完善的蓝筹企业上市,增加扩容对象,拓展上市资源;大力吸引海外新兴国家企业及发达国家企业来中国上市。同时,不断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建立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二)及时推出股指期货、期权交易,丰富产品结构,增加交易方式,使做多、做空得以制衡,避免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严重滞后。因此,需大力扩展和完善债券融资,特别是公司债的融资,这对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有积极作用。
(四)加强对QFII和QDII的引导与监管,有助于股市的有序运行。应针对资本流动的流向和规模,进行阶段性的总量调整和控制。
(五)资本项目完全放开必须有序、审慎地进行。因为一旦放开,必然加大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当条件尚不成熟时,极可能产生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当然,不排除从局部试点取得经验,及时调整,逐步推开,并保留资本管制的权限,一旦发现问题时,可重新运用一些资本项目管制措施,这在国际上也是有例可循的。资本项目完全放开,监管能力必须跟上。资本项目放开,必须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物价政策的改革相互协调配合进行,不宜单兵推进,必须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进程步调一致,积极稳妥地推进。
(六)要充分认识到股票市场越趋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今后企业的盈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报酬将趋于市场平均水平,股票价格也像金融资产一样必须遵循其定价规律,在暴涨过后严重脱离其自身价值时,必然会实现自我调整和理性回归。
(七)必须充分估计资本项目放开后对股市的冲击。一旦资本项目完全放开,我国的股市将从封闭的市场走向开放的市场与国际接轨。届时H股A股价格必然趋同。如果市场平均市盈率仍然维持50~60倍,泡沫肯定会破裂。虽然距离资本项目的完全放开还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官方明确表示没有时间表。但是,在这个进程中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抓紧优化资本市场结构,让股市的泡沫不断自我调节、不断缩小,使我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更健康、稳定、繁荣地发展。
作者简介:
吴念鲁,著名国际金融专家。曾任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主编,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行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大等多家高等院校兼职教授。
当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处于牛市时,对股市是否存在泡沫,一直成为官方、业界、学界、股民、基民谈论的焦点。如何衡量泡沫、如何看待泡沫、如何应对泡沫,更成为人们关注、探讨的话题。
如何衡量泡沫
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理性的股票市场,从其发展演进的历史来看,认为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平均处在15~20倍的水平是合理的、健康的。如果超过20倍,即存在泡沫,如果超过的倍数越大,泡沫的成份就越多。一般来说,在泡沫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泡沫可能会通过市场自我调整,自我价值回归;也可能导致破裂,造成严重后果,乃至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海A股的市场平均市盈率已达60~70倍,如按发达国家市场的标准衡量,我国股市的确存在泡沫。对此,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市盈率是按GDP每年增长率3%的情况下测算出来的。而我国GDP的增长率每年都在8~10%,按此计算,我国股市的市盈率60~80倍并不算高,还是合理的。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严格来说,仍然是一个封闭的市场,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放开,资金不能自由流动。虽然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购买人民币股票或债券,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QDII购买香港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股票,但是都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不能任意兑换其它货币和购买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因此,如果简单地用GDP增长率来测算,是不可比的。对此,笔者认为,目前的60~70倍,就我国封闭市场而言,在一定条件、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接受和容纳的。但有的股票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价值,存在泡沫。从趋势来看,平均市盈率应该减少,而不应扩大,扩大必然带来危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同时,我们也应分析造成市盈率高企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股市的特征
当前,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在向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必然崛起。
(一)去年10月底,股市市值已超过30万亿元,证券化率超过GDP的100%,为GDP的130%,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市值规模居世界第四位。目前,流通股仅占1/3多,与全流通还有一定差距。
(二)我国已有五家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按市值计算已登上全球十强榜,这种现象与市盈率高企有关,从其利润及其他经营指标来看,与其他世界五强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股权分置改革,使大股东利益与中小股东利益具有一致性,增强了股东的责任感,也增大了市场的成熟与理性。
(四)股市结构得到调整,金融股、能源股等占股指成分已接近70%,优质蓝筹股对股市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去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上海A股回归上市,股市形成新的一轮调整。从整体上看,积极因素将会大于消极因素。
(五)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约占流通市值的一半,这是市场成熟稳定的体现,但是基于基金大多重仓蓝筹股,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蓝筹股的泡沫。
(六)去年9月底,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已达1571家,开户股民已达1.3亿,表明市场日益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即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让老百姓安全、放心、明白地拥有财产和赚取财产性收入,从股市中直接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当然,必须加强对投资人的风险教育。
(七)随着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的理顺,促使资产价格重估有了一个倍增的基础。
资本市场发展大势未变
(一)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不断改进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经济每年能保持8~10%的增长率。经济总量短期内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贸易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三。为此,需要一个相适应的资本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又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崛起和壮大。
(二)企业盈利,特别是大型蓝筹股企业在深化法人治理的情况下,利润能保持较好的增长,这也是股市看好的基础。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别是外贸顺差近年内不会逆转,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多,与此同时,储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的大势也不会停止。因此,流动性过剩的态势,近年内不会改变。这些资金必然流向资本市场。
(四)人民币升值预期近年内仍然存在,国外资本净流入的格局不会改变。
(五)在我国迈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当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不足20%,而日、德、美等发达国家的占比分别为50%、57%、70%。为此,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必然增加。
(六)金融资产的扩张、财富效应刺激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不仅受到重视而且会日益显现。
优化市场结构 缩小泡沫
(一)必需进一步优化股市结构。不断调整上市公司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更多有发展前景、与国民经济关联度高、业绩稳定、治理结构完善的蓝筹企业上市,增加扩容对象,拓展上市资源;大力吸引海外新兴国家企业及发达国家企业来中国上市。同时,不断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建立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拓宽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二)及时推出股指期货、期权交易,丰富产品结构,增加交易方式,使做多、做空得以制衡,避免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严重滞后。因此,需大力扩展和完善债券融资,特别是公司债的融资,这对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有积极作用。
(四)加强对QFII和QDII的引导与监管,有助于股市的有序运行。应针对资本流动的流向和规模,进行阶段性的总量调整和控制。
(五)资本项目完全放开必须有序、审慎地进行。因为一旦放开,必然加大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当条件尚不成熟时,极可能产生对经济金融的负面影响。当然,不排除从局部试点取得经验,及时调整,逐步推开,并保留资本管制的权限,一旦发现问题时,可重新运用一些资本项目管制措施,这在国际上也是有例可循的。资本项目完全放开,监管能力必须跟上。资本项目放开,必须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物价政策的改革相互协调配合进行,不宜单兵推进,必须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进程步调一致,积极稳妥地推进。
(六)要充分认识到股票市场越趋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今后企业的盈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报酬将趋于市场平均水平,股票价格也像金融资产一样必须遵循其定价规律,在暴涨过后严重脱离其自身价值时,必然会实现自我调整和理性回归。
(七)必须充分估计资本项目放开后对股市的冲击。一旦资本项目完全放开,我国的股市将从封闭的市场走向开放的市场与国际接轨。届时H股A股价格必然趋同。如果市场平均市盈率仍然维持50~60倍,泡沫肯定会破裂。虽然距离资本项目的完全放开还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官方明确表示没有时间表。但是,在这个进程中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抓紧优化资本市场结构,让股市的泡沫不断自我调节、不断缩小,使我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更健康、稳定、繁荣地发展。
作者简介:
吴念鲁,著名国际金融专家。曾任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主编,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行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大等多家高等院校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