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的数学概念要经过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获取。围棋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棋类艺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启迪思维,锻炼头脑。围棋子作为一种低结构材料,就和普通积木一样,玩起来没有负担和压力,孩子可以随便摆弄、拿取,是小班幼儿喜爱的操作材料。自推行原本化的围棋课程研究以来,根据《指南》对幼儿数学认知的要求,作者尝试将围棋与小班幼儿的数学认知有效结合,在激发围棋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数学认知能力。
关键字:数学认知;量的比较;形状和空间
一、以围棋为载体,掌握量的比较
所谓量的比较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量的比较即根据物体特征或属性,探寻两种事物或几组事物之间的关系。《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应理解有关大小、多少和高矮的概念,并能准确使用这些术语。
1.掌握“大小”的概念
教师把教学用的大棋子和幼儿学棋用的小棋子放在一起,可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大小的量的关系。教师可以把这些大小不一样的棋子装进口袋,投放到益智区。在操作时,可以在袋子中任意摸出两枚棋子,通过触摸的方式,感受两个棋子的大小,有趣又新颖。
2.渗透“多少”的知识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应该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数数是儿童早期数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小班幼儿掌握基数概念,教师可以摆出一些简单的棋形,如:跳,碰,老虎口,征吃,拆边,让幼儿数一数,摆出这些棋形需要几颗棋子,让幼儿说出总数。
点数还可以结合“气”的概念,在中间一颗棋子有四口气,边上有三口气,角上只有两口气。棋子摆放的位置不同,它的“气”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将“气”这一抽象的概念做成可爱的“云朵”图片,放在操作盒中。在区域活动的时候,一位幼儿可以当小老师,来摆放棋子,另一位幼儿来摆放围棋的“气”,再由出题的幼儿数数摆放的是否正确,以此来提高数学点数的能力。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能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也就是说,只有把物体摆放成一一对应时,孩子们才会用这种方法来比较。教师可以很自如地应用黑白二色棋子,让幼儿进行数概念的比较。如A幼儿可以先抓取一把黑色棋子,B幼儿抓取一把白色棋子。然后两人在交叉点上把这些棋子整齐地摆成两列,接着就能用目测的方法看出数目的多少。
3.习得“高矮”的比较
在数学活动《排排队,找春天》过程中,目标要求幼儿能比较4个物体的高矮,并排序。在活动导入时,教师请4个高矮不同的幼儿排队,按照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结合本园特色,笔者将4个幼儿换成由围棋拼成的4个高矮不同的围棋宝宝图片,并创设了“围棋宝宝去春游”的情境,请幼儿帮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当幼儿完成这一操作后,遵循这一游戏情境,摆出由围棋拼成的高矮不同的花朵、树木,让幼儿观察比较并排列幼儿在多次比较的过程中掌握了“高矮”是相对的这一概念。
二、以围棋为钥匙,开启“形状与空间感知”的大门
1.感知“形状”的不同
儿童很早就开始接触各类几何形状,小班幼儿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能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到了下学期他们认识的形状数量增长到六七种。小班幼儿能注意到物体比较明显的特征,如桌子是方的,太阳是圆的,衣架是三角形的等。教师可以运用围棋盘上的多个交叉点,运用围棋子把这些图形进行各种变换摆放。如果孩子能够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辨认出这些图形,那么孩子们就已经具备了形状的概念。
2.发展“空间”的概念
空间能力的发展是指幼儿能对空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描述、命名和解释并学习运用这些概念。《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应能感知物体基本的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围棋中“跳”和“碰”的术语就要求幼儿能够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根据一个既定的棋子,进行空间推理,摆放出其它棋子。
三、以围棋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增长数学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由于数学是一种抽象知识,所以情境性学习对于幼儿尤为重要。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加入一定的游戏情境,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教师可以以围棋这一元素来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根据数学活动《大大小小的树叶》改编的数学活动《黑棋宝宝和白棋宝宝》。教师可以创设黑棋和白棋要进行表演的情境,请幼儿帮它们排排队。教师可顺势引出排队方法,如“一个黑棋一个白棋”的顺序排列会很好看或“一个黑棋两个白棋”的顺序排会更有趣等,幼儿会在这样的情境中快乐地习得数学排序知识。
在《认识高矮》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两两一组,扮演“黑棋宝宝”和“白棋宝宝”的角色。我发出不同的指令,如黑棋宝宝要比白棋宝宝高哦,只见孩子们一会儿垫着脚,一会又蹲下来,有的甚至还想到了站在小椅子上的方法,本来枯燥的课堂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这样有趣的情境还可以渗透在角色游戏中。如在银行游戏中,教师可以创设“黑棋白棋来帮忙”的情境,告诉幼儿,今天银行的ATM机坏掉了,不能取钱了,但是围棋宝宝愿意来帮大家这个忙,一颗围棋子就代表一块钱。那么,孩子在去超市买东西、去小吃店吃东西的过程中,都将用到“点数”,无形中也是在复习抽象的数学知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围棋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绝对是非常“得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尝试,将围棋这门博大的艺术融入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中,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提高儿童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徐莹.围棋入门(修订版)[M].金盾出版社.20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
关键字:数学认知;量的比较;形状和空间
一、以围棋为载体,掌握量的比较
所谓量的比较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量的比较即根据物体特征或属性,探寻两种事物或几组事物之间的关系。《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应理解有关大小、多少和高矮的概念,并能准确使用这些术语。
1.掌握“大小”的概念
教师把教学用的大棋子和幼儿学棋用的小棋子放在一起,可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大小的量的关系。教师可以把这些大小不一样的棋子装进口袋,投放到益智区。在操作时,可以在袋子中任意摸出两枚棋子,通过触摸的方式,感受两个棋子的大小,有趣又新颖。
2.渗透“多少”的知识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应该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数数是儿童早期数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小班幼儿掌握基数概念,教师可以摆出一些简单的棋形,如:跳,碰,老虎口,征吃,拆边,让幼儿数一数,摆出这些棋形需要几颗棋子,让幼儿说出总数。
点数还可以结合“气”的概念,在中间一颗棋子有四口气,边上有三口气,角上只有两口气。棋子摆放的位置不同,它的“气”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将“气”这一抽象的概念做成可爱的“云朵”图片,放在操作盒中。在区域活动的时候,一位幼儿可以当小老师,来摆放棋子,另一位幼儿来摆放围棋的“气”,再由出题的幼儿数数摆放的是否正确,以此来提高数学点数的能力。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能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也就是说,只有把物体摆放成一一对应时,孩子们才会用这种方法来比较。教师可以很自如地应用黑白二色棋子,让幼儿进行数概念的比较。如A幼儿可以先抓取一把黑色棋子,B幼儿抓取一把白色棋子。然后两人在交叉点上把这些棋子整齐地摆成两列,接着就能用目测的方法看出数目的多少。
3.习得“高矮”的比较
在数学活动《排排队,找春天》过程中,目标要求幼儿能比较4个物体的高矮,并排序。在活动导入时,教师请4个高矮不同的幼儿排队,按照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结合本园特色,笔者将4个幼儿换成由围棋拼成的4个高矮不同的围棋宝宝图片,并创设了“围棋宝宝去春游”的情境,请幼儿帮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当幼儿完成这一操作后,遵循这一游戏情境,摆出由围棋拼成的高矮不同的花朵、树木,让幼儿观察比较并排列幼儿在多次比较的过程中掌握了“高矮”是相对的这一概念。
二、以围棋为钥匙,开启“形状与空间感知”的大门
1.感知“形状”的不同
儿童很早就开始接触各类几何形状,小班幼儿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能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到了下学期他们认识的形状数量增长到六七种。小班幼儿能注意到物体比较明显的特征,如桌子是方的,太阳是圆的,衣架是三角形的等。教师可以运用围棋盘上的多个交叉点,运用围棋子把这些图形进行各种变换摆放。如果孩子能够不受图形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辨认出这些图形,那么孩子们就已经具备了形状的概念。
2.发展“空间”的概念
空间能力的发展是指幼儿能对空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描述、命名和解释并学习运用这些概念。《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儿应能感知物体基本的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围棋中“跳”和“碰”的术语就要求幼儿能够理解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根据一个既定的棋子,进行空间推理,摆放出其它棋子。
三、以围棋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增长数学知识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由于数学是一种抽象知识,所以情境性学习对于幼儿尤为重要。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加入一定的游戏情境,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教师可以以围棋这一元素来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根据数学活动《大大小小的树叶》改编的数学活动《黑棋宝宝和白棋宝宝》。教师可以创设黑棋和白棋要进行表演的情境,请幼儿帮它们排排队。教师可顺势引出排队方法,如“一个黑棋一个白棋”的顺序排列会很好看或“一个黑棋两个白棋”的顺序排会更有趣等,幼儿会在这样的情境中快乐地习得数学排序知识。
在《认识高矮》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两两一组,扮演“黑棋宝宝”和“白棋宝宝”的角色。我发出不同的指令,如黑棋宝宝要比白棋宝宝高哦,只见孩子们一会儿垫着脚,一会又蹲下来,有的甚至还想到了站在小椅子上的方法,本来枯燥的课堂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这样有趣的情境还可以渗透在角色游戏中。如在银行游戏中,教师可以创设“黑棋白棋来帮忙”的情境,告诉幼儿,今天银行的ATM机坏掉了,不能取钱了,但是围棋宝宝愿意来帮大家这个忙,一颗围棋子就代表一块钱。那么,孩子在去超市买东西、去小吃店吃东西的过程中,都将用到“点数”,无形中也是在复习抽象的数学知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围棋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绝对是非常“得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尝试,将围棋这门博大的艺术融入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中,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提高儿童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徐莹.围棋入门(修订版)[M].金盾出版社.20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