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发展,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本文介绍了融资的概念以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优缺点,从数据分析融资结构趋势的变动,预测我国未来的融资结构。
关键词:融资结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体现出来的,能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方式的选择。
一、融资的相关含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根据融资过程中资金供应方与资金需求方是否具有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融资可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构成了不同的金融体系,分别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机构作为资金融通的中介,资金闲置方与资金需求方通过直接协议实现资金转移,主要以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进行;而且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指以直接融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政府是保证金融体系健康运作的基本要素。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长期融资以资本市场为主,银行更专注于提供短期融资和结算服务。
间接融资是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首先通过存款等方式暂时将社会闲置资金歸集,然后再通过向金融中介机构贷款的形式进行,资金供应方与资金需求方并没有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同金融中介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并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其中金融中介机构既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主要是银行信贷。而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以银行间接融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发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发挥主要作用。
两大融资方式各自的优点分别有,间接融资:第一、间接融资方式中的金融机构可方便迅速低廉地获取必要的情报;第二、使交易双方获得低成本的交易服务,享受规模收益的好处;第三、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第四、间接融资工具流动性相对高而风险相对小,可满足许多谨慎投资者的需要。 直接融资:第一、能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第二、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推动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三、具有加速资本积累的杠杆作用,使社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推动资金的积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的融资趋势
图1、图2分别为2002至2016年15年间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走势,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呈折线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到2015年间,比重增加了将近一倍,于2016年直接融资比重达24.63%;而间接融资比重与此相对应则呈整体下降趋势,2015年末间接融资比重降至75.37%,触历史最低。
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直接融资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其占比仍然很小,间接融资的占比很大,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主导型,间接金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在不断鼓励直接融资。在2017年7月25日全国金融会议上,习主席也明确提出金融工作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展开,特别强调,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17年8月11日央行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改善间接融资结构。2017年9月14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提出稳步发展股权融资,加速资本形成,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数量质量协调发展,丰富直接融资工具。
三、直接融资是大势所趋
世界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间接融资比重逐步降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已是大势所趋。
直接融资的发展对银行的主要影响在于融资企业可对更多的融资手段进行比较选择,而非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本应获得的储蓄存款大量分流入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市场,例如P2P、众筹、消费金融等,银行吸收存款的功能逐渐被弱化,同时,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市场的持续发展完善也逐渐取代了银行的贷款功能。银行信贷功能的双重弱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选择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逐渐摆脱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这也促使我国间接融资比重不断降低,而直接融资比重持续升高。
当前我国社会融资依然以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渠道为主,融资结构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制具有结构性缺陷,例如对创新支持仍不足,对传统产业和大企业支持过多;对新常态的适应力不足,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倾向于同业融资以控制信用风险;杠杆率较高。这些缺陷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而,要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需要从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两个方面去改善融资结构。既要优化银行贷款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又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发挥好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融资体系。
四、结论
我国金融体系高度依赖商业银行的格局未能改变,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仍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和产业形态相对简单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法治、诚信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并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有关。从长远发展来看,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全球金融体系发展的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协同发展场内和场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债券和期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融资结构研究[D].王思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融资结构视觉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问题研究[J].于济.金融经济.2013(02).
关键词:融资结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体现出来的,能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方式的选择。
一、融资的相关含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根据融资过程中资金供应方与资金需求方是否具有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融资可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构成了不同的金融体系,分别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机构作为资金融通的中介,资金闲置方与资金需求方通过直接协议实现资金转移,主要以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进行;而且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是指以直接融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政府是保证金融体系健康运作的基本要素。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长期融资以资本市场为主,银行更专注于提供短期融资和结算服务。
间接融资是指金融机构作为中介,首先通过存款等方式暂时将社会闲置资金歸集,然后再通过向金融中介机构贷款的形式进行,资金供应方与资金需求方并没有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同金融中介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并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其中金融中介机构既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主要是银行信贷。而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是以银行间接融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发达,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间接融资,银行在动员储蓄、配置资金、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发挥主要作用。
两大融资方式各自的优点分别有,间接融资:第一、间接融资方式中的金融机构可方便迅速低廉地获取必要的情报;第二、使交易双方获得低成本的交易服务,享受规模收益的好处;第三、分散投资、减少风险;第四、间接融资工具流动性相对高而风险相对小,可满足许多谨慎投资者的需要。 直接融资:第一、能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第二、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推动资金的合理配置;第三、具有加速资本积累的杠杆作用,使社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从而推动资金的积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的融资趋势
图1、图2分别为2002至2016年15年间我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走势,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呈折线上升趋势,尤其是2013到2015年间,比重增加了将近一倍,于2016年直接融资比重达24.63%;而间接融资比重与此相对应则呈整体下降趋势,2015年末间接融资比重降至75.37%,触历史最低。
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直接融资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其占比仍然很小,间接融资的占比很大,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主导型,间接金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在不断鼓励直接融资。在2017年7月25日全国金融会议上,习主席也明确提出金融工作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展开,特别强调,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2017年8月11日央行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改善间接融资结构。2017年9月14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提出稳步发展股权融资,加速资本形成,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数量质量协调发展,丰富直接融资工具。
三、直接融资是大势所趋
世界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提高,间接融资比重逐步降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已是大势所趋。
直接融资的发展对银行的主要影响在于融资企业可对更多的融资手段进行比较选择,而非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本应获得的储蓄存款大量分流入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市场,例如P2P、众筹、消费金融等,银行吸收存款的功能逐渐被弱化,同时,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市场的持续发展完善也逐渐取代了银行的贷款功能。银行信贷功能的双重弱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选择在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逐渐摆脱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这也促使我国间接融资比重不断降低,而直接融资比重持续升高。
当前我国社会融资依然以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渠道为主,融资结构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制具有结构性缺陷,例如对创新支持仍不足,对传统产业和大企业支持过多;对新常态的适应力不足,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倾向于同业融资以控制信用风险;杠杆率较高。这些缺陷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而,要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需要从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两个方面去改善融资结构。既要优化银行贷款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又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升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发挥好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融资体系。
四、结论
我国金融体系高度依赖商业银行的格局未能改变,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仍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欠发达和产业形态相对简单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法治、诚信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并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有关。从长远发展来看,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全球金融体系发展的趋势,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协同发展场内和场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债券和期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融资结构研究[D].王思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融资结构视觉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问题研究[J].于济.金融经济.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