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类比思想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对学生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多数教师面对新课标一时手足无措,那么,有没有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呢?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类比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高中数学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于类比思想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通过类比,可以探究新的知识、方法,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探索数学规律。
  【关键词】价值;数学思维能力;类比;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57-02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思想的必要性
  1.类比的价值和意义
  类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而对于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关注及应用则较为欠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对学生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多数教师面对新课标一时手足无措,那么,有没有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呢?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类比了。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高中数学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于类比思想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通过类比,可以探究新的知识、方法,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探索数学规律。由于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的一种猜测、推理,从一个已知的领域去探索另一个领域,而这正符合学生的好奇、愿意了解陌生世界的心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新的知识。
  2.类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提出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当学生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当有了类比的意识,他会联想一个在形式或方法上较为熟悉的问题来进行类比,发现其内在联系,架起桥梁,沟通知识与知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关联,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类比,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旧知识能够引出新知识,而通过新知识的学习能够巩固旧知识,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相似性与可比性进行分析,可以利用旧知识进行高效学习,同时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类比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一种大胆而合理的推理手法,类比思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类比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思想的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高中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与系统性,使得高中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与日常联系较少,而要对高中数学中的抽象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理解吸收,就必须经过“再创造”。在现代教学中,数学通常作为已经成型的知识体系被摆上课堂,通过对这一学科进行形式化的演绎,让学生了解其运算过程。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扰。从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分析,我们发现,必须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再创造”,让学生通过思考、假设、求证等过程高效而深入地认识数学问题。教师应将自己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最终相对独立地完成数学思维的建构活动。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数学教学使学生受到強烈的感染,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数学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活动的内在乐趣。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和追求,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的源问题,将即将学习的知识作为目标问题,而教师则在其中合理地设置问题衔接,让学生通过对源问题的发散与深入发现并解决目标问题,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效连接,通过对类比条件的探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效类比,从而达到学生教学主体的效果,同时运用成功机制,提高学生的类比能力。科学的类比,可以使我们的结论更加接近真理;类比猜想,可以丰富人们直觉思维中的“知识组块”,训练人们的直觉类比能力。所以加强类比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力。固然,欧拉从有限到无限的类比,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并不意味着类比总是可靠的。类比既具有引导人们走向成功的一面,也有能把人们引入歧途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类比,既要大胆地使用类比,又要严格证明。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类比思想进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同时也是对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类比思想为基础,抓住两系统间的相似之处,利用类比这座雄伟的桥梁,将信息不断地过渡,并不断地证明,使其科学化,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升华,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
  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应该改变以前只注重知识的课堂传授的教学观,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专业,教学中渗透专业理念,促使学生在学习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能在实践中验证书本知识和理论学说,积极参与各种现实活动,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分析课堂教学与现实的距离,研究、解决主观或客观世界存在的问题,达到素质能力的实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丽华.浅谈解答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3,09:76.
  [2]张献科.浅谈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24:51.
  [3]滕汉千.浅析中考数学中的阅读理解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3:84-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自学分制实施以来,我校学生进行细胞生物学自主学习的整体现状。[方法]:基于自主学习态度、实施状况、困难解决、效果评价、环境影响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2015级临床等专业的398名学生细胞生物学自主学习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我校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认知合理,但是其自主学习的实施状况和效果并不理想,方法也不得当,同时学生希望教师开展自主学习引导。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以外的历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开发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显得非常重要,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融入地方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又如何渗透地方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也是以后学习化学的基础,此时的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最容易培養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如果在这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他们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利用积
期刊
进入本世纪以来,诸暨市职业教育紧紧围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诸暨区域经济发
【摘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政府开始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对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收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在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如何做到平衡,并有效融合,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哪些不足,本文进行浅要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学校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针对教育哲学的研究早已有之,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在技术哲学基础上所做的研究工作还相对较少且零散。为了保证电化教育实践的蓬
【摘要】听力考试改革是2016年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重点,这次改革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极强指导性,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听力习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考试;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46-01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听力考试逐步与国级接轨,新题型的应用性与难度系数有所提升,不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