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寻求城镇化的金融突破

来源 :中国地产总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chengsh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普遍认可的市场预计是到 2030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 65-70%,届时将有大约 10亿人生活在城市,它意味着与之相伴的地产开发和公共服务等融资需求总量非常大,需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跨时空的资金匹配机制来实现。
  中国已经有超过 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目前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城镇化推进速度。现在通常认可的市场预期是:预计到 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 65~70%,届时将有大约 10 亿人生活在城市,它意味着与之相伴的地产开发和公共服务融资需求总量非常大。因此,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必然需要一个大规模的资金跨时空匹配机制来支撑。《中国地产总裁》杂志对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进行专访时,他就业内很关注的一些问题解释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从目前的趋势观察,为了实现更有效率、环境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国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将逐步从高铁、高速公路等转向地铁、城际交通网等公共设施以及大量的保障性、类保障性住房。然而,在当前融资和财税体制下,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依然存在诸多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融资工具创新、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土地制度改革等,从而打造可持续的城市融资方式。”
  中国要采取新的城镇化模式
  《中国地产总裁》 杂志: 您一直在关注城镇化问题,并认为城镇化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一把钥匙,中国应该采取新的城镇化模式。您的依据是什么?
  巴曙松: 关于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其实可以从以往的数据中得到一些端倪。1978-2012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 18%提高到 52.7%,城市人口从 1.7亿提高到 7.1亿,每年城市人口平均增加量超过 1500 万。这种举世瞩目的城镇化速度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贫困陷阱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20~25 年里,中国的城镇化将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的后半段,意味着城镇化率将从50%提升到 70%,而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将面临着进入高收入国家还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性拐点。
  因此为使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成功转变,并使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更有效率、更加包容和更可持续,中国需要采取一种新型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新模式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关键点:其一是使集聚效应和分工效应在生产率提升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其二是使人口城镇化居于更核心的地位。其三是使人口在不同区域、城市之间的流动更为便利,以实现人口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在所期望的地方就业。
  这种新型的城镇化模式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基础设施、城市开发和公共服务的新需求,而这种新需求则需要财政和金融部门来响应和提供。这种新需求主要体现在几个关键领域:第一是促进集聚效应和分工效应最大限度发挥的交通网络一体化建设基础设施需求。第二是有助于促进人口城镇化、促进社会包容性以及环境可持续的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等需求。第三是有助于推动人口城镇化的保障性、类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未来的保障房建设仍然需要为外来流动人口和城市最低收入家庭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为城市“夹心层”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过渡性住房、为城市棚户区家庭提供回迁和安置住房。
  新城镇化产生融资需求
  《中国地产总裁》杂志:您认为中国采用新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与以往不同的融资需求,而解决好这些需求会给城镇化更有效率的外部环境。您能解释下您看到的不同融资需求都有哪些吗?
  巴曙松:这些由于新城镇化模式带来与以往不同的融资需求,其实很容易理解。只要看新城镇化带来的变化就可以。
  首先,虽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空间仍然存在,然而,下一个十年,既不会有像 20 世纪80年代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大量历史欠债造成道路、电力、通讯、港口等普遍短缺的现象出现;也不会有 20 世纪 90 年代末的新一轮“投资拉动内需”、加入WTO与外需强劲增长时的处处基建需求。未来,为了使基础设施投资更为满足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需求,基础设施投资需要转变思路。投融资主体需要转变,融资方式需要转变,而且不再走过去“遍地开花”的老路,需要更多考虑地方的产业转移、人口流动等因素。所以,投资的区域、领域、行业都将会因各地已有的存量建设、未来的要素变化、以及更为重要的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而有所差异化。
  其次,尽管经过近年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考虑到下一阶段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持续推进,仍将产生进一步的建设需求。目前来看,长珠三角的城市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最高、中部地区远远落后,但即便是长三角地区也尚不及欧盟国家 1990 年的水平。比较来看,长珠三角地区当前的存量也仅仅与美国 1972 年 、加拿大1979 年和日本 1976 年水平相当,落后了发达国家 40 年;而西部、环渤海以及中原地区更是远远落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较大的差距意味着,从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总量上看,可以大致测算 2012~2020 年的不同区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总量将达 40 多万亿,同时看到中部地区的投资需求最大,达到19 万亿,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另外,从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结构上看,中国铁路建设相对滞后,依然存在较大投资空间。并且随着基本的道路、桥梁等建设完善之后,政府的社会公共职能就愈显重要,城市污水的处理、燃气管道的铺设、城市绿化、垃圾处理、公园的建设等公共设施投资续期加大。
  第三,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空间依然存在,这也是促进人口流动、缩短通勤时间的重要举措。有研究表明,城市的拥堵正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未跟上人口发展所致。以北京为例,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都市,运营的地铁总长度仅 372公里,人均不到2厘米,天津、重庆更是缺乏,这些离国际尚有较大差距,纽约市公共交通占总交通量的53%,市区铁路共 27 条,长 443 公里,所有车站通宵服务。
  最后,农民工的市民化将带来教育、医疗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均等化投资需求。随着户籍制度的推进,现居城市的无户籍从业者将主要带来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的均等化需求。大致测算来看,对于现有流动人口,有至少1万所小学、400 个剧场和 50 万张医院床位需要投资建设。   从这些新城镇化模式的内容可以看出融资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将会更多偏向民生领域,而这些也是政府和老百姓最关注的方面,解决好这些问题,能成为很多官员最大的业绩,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以改革寻求新的融资方式
  《中国地产总裁》杂志:您提出要以改革寻求城镇化新的融资方式,在您看来哪些方面进行改革能对新城镇化模式的融资提供帮助?您又是如何设想的?
  巴曙松:围绕城市地产开发和公共服务所产生的融资新需求以及当前融资体系无法有效满足的客观现实,中国的财政和金融系统如何通过改革来满足融资始终是一个极富挑战的问
  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建立一个透明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和风险预警机制可能是比较迫切的。再者,是否存在一套合适的运作机制,在让土地融资继续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又保证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目标相互协调发展?为此,土地指标是否可以和人口指标挂钩?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启动财政、金融和土地领域的改革。
  对于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克服财权-事权不对称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未来财政的关键在于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改革的路径则存在三个可能:财权改革、事权改革和转移支付体系改革。财权改革能重新界定各层政府间的税收关系,扩大较低层级政府征收税收的权利。事权改革的关键则是重新分配承担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责任,将责任从较低层级政府向较高层级政府转移。转移支付体系的改革则要求由较高层级政府向较低层级政府转移,以确保每一级政府拥有足够的收入以提供适当质量的基本服务。
  对于土地改革,主要是做到提升土地财政的使用效率。首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潜在方向是“直接入市”,核心是突破政府的垄断供地,实现土地供给市场的同地同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改革在实际操作层面有几个明显特点:(1)在确权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出让,绕开了政府征地环节;(2)在现有改革试点方案中,出让之后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用于工业、商业、旅游、服务业等经营性开发,但通常禁止进行商品住宅开发,这是一个关键的不同;(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可以是出让、出租、入股等,从而决定了土地增值收益的分享方式可以是出让金、租金、分红等,流转和收益方式更为多元化;(4)土地流转收益通常被要求用于农民社保、农村公开基础设施建设和现金分成几个方面。例如,广州市要求集体土地流转收益中,至少 50%的部分应存入规定的银行专户,专项用于集体成员的社会保障支出,不得挪用。
  其次是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这方面则是要在一次分配环节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占比,在二次收益环节,改革土地出让金的用途,以更大的比例用于城市转移人口的公共支出。二次收益环节方面,为了使地方政府有一定的激励将更大的比例用于城市转移人口的公共支出。
  最后是房产税。房产税作为一种财产税,本质上也是一种形式的土地财政,区别只是在于对于存量的土地征收,未来房产税需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房产税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税收来源,也是主体税种。从跨国对比来看,房产税占地方税收的比重在发达国家较高,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较低。换言之,通常伴随着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房产税对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也愈来愈重要。而对于中国而言,房产税可以改变土地收入的时间流,是改变中国目前过度“土地财政”进行城镇化建设融资的可选方案。现有的土
  地出让方式其实是将土地以及土地可能带来的收益一次性全部获得,是一种短期的行为,而房产税则是在房产建成以后无限期获得收入流,如果房产税收入用于城镇化建设,那么就匹配了两者的资金与收益的期限问题。
  对于金融改革,中国需要改革金融业从而使之可以更可持续地为未来的城镇化提供资金。从目前的背景来看,中国未来的 M2 增速预计难以有持续显著的增长,在这个约束条件下,为了使金融部门继续支撑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考虑的选择方案是扩大社会融资总量,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使企业债券、市政债券、中票等融资工具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体上中国城镇化的融资方式是比较成功的,中国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支撑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资。然而,考虑到未来 10 到 20 年,中国仍将有 3 亿新增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中国不仅需要消除城镇居民和现有转移人口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等,还需要为今后新增的转移人口提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未来财政体系也需要为满足全国统一的最低公共服务水平提供资金。只有通过适当改革,中国的财政和金融体系才能为即将到来的财政支出和融资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撑。
  而为了发挥财政和金融体系在未来城镇化融资中的作用,需要对整个体系进行全面系统性的一揽子改革。因为在当前的城镇化融资体系下,税收体系、财权和事权划分、土地财政、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和地方债务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往往是互相联系、彼此制约的,所以需要考虑一揽子改革方案中不同内容的协调配合以及对经济的总体影响。有些改革内容比较容易达到共识,也容易推进,可以先行一步,有些改革的影响比较广,则需要事前的充分试验,方可推广。
  来源:《中国地产总裁》杂志
其他文献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由原来高峰时的 8 万多家,经几年的时间数目降到了不足 5 万,说明现在市场分化明显,可以看出大型房地产企业越做越大,而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越做越难,人们发现很多中小型房企不是破产就是被并购。因此,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遇到了很大的危机,值得人们关注。  2014 年前 6 个月,如万科、恒大等大型房地产企业都完成了或者接近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半,而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则全面溃败。市场销售上两极分
期刊
政府对楼市不断调整,2014 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整体走势下滑,各地楼市均出现降价促销现象,且下半年形势将有可能持续低迷。难以回避的现状是,经历了“黄金十年”的房地产业,这次或许要进入史上最长的一次寒冬。  日前,各中小地产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力求度过寒冬。那些综合实力远远不如大型企业的中小开发商面临的将是如何平稳中求生存。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执行会长
期刊
2014 年的地产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中小房企纷纷被掐住了脖子,过得艰难无比。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房企只能一心一意,克服万难,转型应对谋得发展空间,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2014 年的地产市场,风云诡谲,波涛汹涌。从年初传来的政府要大力调整地产调控思路,到一二季度的销售低迷,再到各路媒体上蜂拥而出的地产崩盘声音,以及随后出现的几家中型地产商倒闭和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使得业内对 2014 年的地产市场
期刊
2014 以来,全国的开发商都不好过,成交率下降,库存剧增,资金无法快速回笼,4 月份也开始出现第一轮降价。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投入增长速度放缓,新开工的面积增长速度也在放缓,可以确定的是,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低速发展时期,或者说是较前几年的发展速度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有两点:第一,2009 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过度刺激现在到了修正时期,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放缓,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房地
期刊
当下的中国地产市场出现了很多异常波动,让人心惊胆战,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有些问题非常严重,需要开发商认真应对。在戴竹安看来,谋求转型是解决根本问题的举措。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面临着各种问题,怎么操作才能使企业实现有质量的持续增长,这已经给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江苏久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竹安在接受 《中国地产总裁
期刊
自 2006 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地产、低碳地产已经蔚然成风。尤其是在 2013 年国务院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之后,绿色建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多个省市将绿色建筑作为强制性标准。根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我国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 10 亿平方米;到 2015 年末,20%的城镇新
期刊
当下的中国地产市场,波动剧烈,各地纷纷传出“地方政府放开限购救市”的消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型地产企业相对大型房企,资源的整合能力和资金的支持力度都相差甚远,而恰恰这些中小型房企是地产市场的主流,一旦他们出现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就会发生颠覆。  中小型房企如何应对当下市场剧烈波动的局面?又如何破局而出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记者专门采访了
期刊
2014 年房地产市场动荡成为主流,观望中消费者购买的欲望逐渐减弱,因此,开发商基本上都在勉力维持,但这一切却凸显了地产市场变革的重要。  在当前的局面下,再迟钝的开发商都会把目光从住宅市场挪开,转而向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新的投资领域进军。其中绕不开的一个名字就是万达集团,那是国内商业地产的霸主,而王健林作为万达掌门人也开创了商业地产在中国的新时代。  王健林是商界奇才,用 20 年出头的时间就把
期刊
2014 年 6 月, 《中国房地产总裁》 杂志对 65 位中小地产企业进行了调查,从数据中能看出现在的地产市场呈下行整体动荡态势,让人不安,但是中小房企市场基本面稳定。  2014 年 6 月 20 日,在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班“旅游地产开发与运营”课程现场,《中国地产总裁》杂志就当前房地产业市场价格走势、中小型房企未来如何发展以及中小房地产企业该如何应对市场波动等问题向参加学习的地产总裁发出
期刊
2014 年的地产市场,“崩盘论”甚嚣尘上,媒体中关于开发商降价、跑路的传闻比比皆是,市场中弥漫着浓重的观望气氛,楼市整体销售情况不容乐观。阎占斌认为,越是这样越要加强企业管理。  当前,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受到的压力巨大,迫切想寻找新的市场发展方向。为此,《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记者采访了重庆博众房地产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阎占斌。他认为,现在中小型房企到了练好内功,向管理要效益的时候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