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急性期IL-38和IL-1β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a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IL-38和IL-1β表达水平,分析IL-38和IL-1β与KD急性期炎症反应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KD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冠状动脉损伤(CAL)组21例,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19例;另外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儿童和19例感染发热患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和发热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IL-38和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L-1β和IL-38分别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甘油三酯(TG)和血总胆固醇(TC)的相关性。结果 KD患儿急性期血清IL-3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但高于发热对照组(P<0.05);CAL组和NCAL组IL-3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患儿急性期IL-1β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与发热照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和NCAL组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细胞因子IL-1β和IL-38与其他炎性指标(CRP、ESR、PCT、IL-6、NT-Pro BNP)及血脂(TG、TC)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细胞因子IL-38参与KD急性期炎症反应且可能发挥与IL-1β促进炎症反应相反的抗炎作用,二者与KD伴冠状动脉损伤发生均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事做好,越是做不好。这在心理学上属于"目的颤抖",也叫"穿针心理"。正如古人所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一件事
期刊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体重47.5kg,未婚。因“无月经初潮”至本院就诊。入院诊断:17α-羟化酶缺乏症,男性假两性畸形。查体:BP 180/130 mmHg,体温、呼吸均正常;体形偏瘦,乳房
目的总结在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治疗中,使用阴道镜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方法通过对使用阴道镜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50例的临床研究分析。结
目的比较川崎病(KD)不同诊断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以"发热"就诊、临床拟诊为KD的300例病儿,按照不同标准分别进行诊断。以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和随访最后确诊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