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艺文成大功者,始之神于好,继之精于勤,至之成于悟”当代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此言道尽从艺大成者必由之路。汪派山水瓷画的创立者,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先生的艺术人生也是如此。幼好绘事,一生勤奋、静心感悟,终在瓷画艺术上有所建树,可谓领一时之风范。其瓷画艺术风格受到数代人的喜爱,传世作品也为收藏家所青睐。由于人生际遇及艺术修养的改变,艺术家们不同时期绘画技法,审美取向也在不断地变化。汪野亭先生瓷画风格的变化亦然。在此,拟就汪野亭先生早、中、晚期瓷画风格的不同审美意蕴试作评述,并进一步探讨其山水瓷画的审美价值,以供后学者之借鉴。
一、早期:师法王翠、沈周,崇尚儒家“文以载道”的艺术观。以青绿工笔山水设色技法绘瓷,彰显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风貌。
汪野亭敏而好学,幼时在传芳村私塾中、熟读“四书、五经”。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青年时期,由于对绘画的挚爱,放弃在家乡私塾的执教生涯,
考入波阳江西省立窑业学堂学习,师从潘匀宇、张晓耕等老师学习中、西方绘画理论及技法,艺术秉赋在学习中突显,受到师生的刮目相看,为其以后的绘画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优秀成绩毕业后,到景德镇专事绘瓷,很好地继承了浅绛彩瓷画家的中国文入画传统,能文、能诗、能书、擅画。此时期其瓷画创作多师法清四王之中的王晕,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以传统文人画的旨趣入瓷画,“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力主在瓷画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改变了景德镇以往瓷绘匠人以版画、年画等形式装饰陶瓷的手法,为景德镇瓷画注入了文人的书卷气息和雅趣。瓷画创作力求运用中国画笔墨、意境和诗词题跋等手法,与陶瓷彩绘有机地结合,从陶瓷装饰世代相传的窠臼中脱颖出来。在继承浅绛彩瓷画家工艺技法的同时,在长期的陶瓷绘画实践中,有感于浅绛彩绘制手法的粗率及工艺材质的缺陷。在传统粉彩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粉彩颜料,进行调配,并探索适于山水瓷画创作的技法,使粉彩便于瓷上绘制国画山水。经长期的不断探究和完善,使中国画青绿山水用笔设色在陶瓷绘画中得以很好的再现,使中国绘画风骨与陶瓷工艺融为一体。结合陶瓷器型,首创陶瓷通景山水画的装饰形式,其特点是绕瓷瓶一周360°,画面连贯,观者欣赏瓷瓶时,每个角度都是一个完整的画面,妙趣横生。使观画者冥想“山水源头无觅处,游子信步山水中”的意境。此时期汪氏遵循王翠,“凡设青绿、体要严谨,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的主张。画面构图层次丰富,用笔工细严谨,线条细长,很少皴擦,设色清新秀丽,体现了汪野亭“皴擦不可多,厚在神气”的瓷绘山水旨准。题款以行书入画,增添画面的写意性,并使书画的个性特征溢于瓷上,形成了汪野亭先生早期雅俗共赏的青绿山水画风。由于粉彩通过烘烧后的玻化作用,瓷上颜料产生鲜明的色彩效果,光亮度又能与瓷质的釉面相一致,并能长期保存,永不退色,逐渐取代了浅绛彩瓷在景德镇山水瓷画装饰中的地位,成为瓷上绘画的主流。
二、中期:绘画技法娴熟,心仪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精神,感悟自然之美,而诉诸笔端,体现道家“回归山林”的艺术观。
随着绘画技艺的提高,艺术观念的改变,此时期汪野亭先生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深有同感。不满足只在名家画谱中吸取创作的营养,他走出画室,足迹遍布景德镇周边的山山水水,师山师水,得造化之功,集天然意趣,有感之景熟记于心,构思作画。在瓷画创作中,融宋人山水之严谨、明沈周之豪放、清王晕之清丽厚实为一炉,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瓷画特征。此时期其多以草书笔法入画,少细长线条,笔法老辣,精到,连勾带皴一气呵成。设色明净秀雅,画面意境深幽意趣天成。作品题材多取渔、樵、耕、读、文人雅集、隐士、林泉等。体现了中国文人高风亮节,回归山林的人格精神,也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相交融的人生观、艺术观的表现,其时汪氏笔法疏松,颇有逸气,纵横之势于轻松的漫笔中,山石、树木结构严谨不乱。在山石与树木关系的处理上,虚实、强弱、浓淡井然有序,特别是点景之人物,用笔精到,姿态生动,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期山水画家无人能出其右。此时期作品画面的意境开阔渺冥,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姿,淋漓酣畅,在气概与风神上面自具独特面貌,深得文人山水画之精髓。
在中国美术史上,自从文人画概念的提出,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书卷气,逐渐形成了一种既具鲜明的审美特色,又具浓厚文化气息的艺术形式。诗、书、画、印在画幅中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和补充,构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审美形式,大大地丰富了作品中的审美内涵,文人画的书卷气,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审美作用。文人气十足的汪野亭先生,其作品的创作也时刻体现此审美旨趣,如他在作品中题诗:“秋色苍茫草木凋,霜薪采得半肩挑,深深落叶迷行径,山月随人过野桥”。隐逸之气跃然瓷上。汪野亭先生瓷上山水画,那种文人隐逸超然的意境美随处可见。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主观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而汪野亭此时期瓷画作品,正体现了中国绘画中关于主客体的统一、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三、晚期:时局动荡,家事忧烦,多有出世之心,参惮悟道,心仪佛教。山水瓷画多香静清寂,观之如身临其境而有超尘脱俗之感。
烟水苍茫叠叠山,孤云未许俗人攀;
闲中每喜寻僧语,静里常思学驻颜。
(王大凡诗记汪野亭)
此诗乃汪野亭先生晚年真实写照,晚年心依佛门,取号传芳居士,喜交僧友道人,平日念经打坐,致力于修身洁行。每有闲暇必往山寺小住,与僧友参惮悟道。远离尘俗,感受寺庙之灵气,佛门之清静,品尝清淡斋食;静研画理,感悟生命,挥毫题诗作画,在画作中让世人领悟一番离凡俗,纳清雅的理想情怀。
何谓美?
《管子,五行》言:“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画家要以虚静之心面对自然物象,去感受在“真机相触”之时,即创作主体的情怀,与自然对象相碰合时,艺术创作灵感的火花才能产生出来。晚年汪野亭先生历经世态炎凉,参惮悟道,画风大变,多作雨景泼墨及墨彩山水瓷画。爱画古木枯枝,笔法简练而苍劲,构图倾于疏简,设色幽淡明润,意境多清幽隽永、冷寂荒寒。晚年多作墨彩瓷画,崇尚老子“五色乱目,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瓷画只作水墨而不设色,尽显汪氏水墨国画韵味。其墨彩不是如前人以艳墨单色作画,首创粉彩单色画。即用油调生料,多种皴法并用,染擦浓淡画墨稿,再以雪白平罩,高温烧成后,仍见一层淡雅的紫色保护画面,使画面特别柔和清雅,层次丰富,韵味盎然,颇有佛家推崇的静穆之气,很好地体现了汪野亭先生参惮理佛的心境。
汪氏晚年,瓷画作品受到世人的推崇,在瓷画作品中已从有法达无法之境,信笔而挥直抒胸中意气,笔法灵动,疏简,境界清旷,题款行书圆润厚实,笔力苍劲,亦多书钟鼎文,尽显古雅之风。
汪野亭先生作为一代文人瓷艺家,幼习儒家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在绘画创作中以道家遁隐的文人画风格、旨趣入画,晚年参惮信佛,作品中多静穆之气。虽有出世思想但行为多为入世之举,作为以卖画、卖瓷为生的艺人,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在雅、俗之间寻找契合点。在瓷画创作中,每作一器,必深思熟虑,胸有成竹后,大胆挥写,一气呵成。传世瓷画作品均为其殚精竭虑之作。汲古不忘创新,在气概与风神上自具独特面目,于豪放中寓有静穆之气。山水瓷画作品构图简约,画面疏朗,用笔老辣,线条洒脱,设色艳而不俗,具有一种后人无法达到的凝重感,此种瓷画风格被后人尊为“汪派山水瓷画”。其独具特色的粉彩青绿山水瓷画风格,首创以通景山水装饰瓷瓶的形式,以粉彩技法表现中国画水墨神韵的墨彩,深受世人所推崇,为后世瓷艺家在瓷画创作中广为采用和效仿。
一、早期:师法王翠、沈周,崇尚儒家“文以载道”的艺术观。以青绿工笔山水设色技法绘瓷,彰显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风貌。
汪野亭敏而好学,幼时在传芳村私塾中、熟读“四书、五经”。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青年时期,由于对绘画的挚爱,放弃在家乡私塾的执教生涯,
考入波阳江西省立窑业学堂学习,师从潘匀宇、张晓耕等老师学习中、西方绘画理论及技法,艺术秉赋在学习中突显,受到师生的刮目相看,为其以后的绘画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优秀成绩毕业后,到景德镇专事绘瓷,很好地继承了浅绛彩瓷画家的中国文入画传统,能文、能诗、能书、擅画。此时期其瓷画创作多师法清四王之中的王晕,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以传统文人画的旨趣入瓷画,“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力主在瓷画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改变了景德镇以往瓷绘匠人以版画、年画等形式装饰陶瓷的手法,为景德镇瓷画注入了文人的书卷气息和雅趣。瓷画创作力求运用中国画笔墨、意境和诗词题跋等手法,与陶瓷彩绘有机地结合,从陶瓷装饰世代相传的窠臼中脱颖出来。在继承浅绛彩瓷画家工艺技法的同时,在长期的陶瓷绘画实践中,有感于浅绛彩绘制手法的粗率及工艺材质的缺陷。在传统粉彩的基础上,自行研制粉彩颜料,进行调配,并探索适于山水瓷画创作的技法,使粉彩便于瓷上绘制国画山水。经长期的不断探究和完善,使中国画青绿山水用笔设色在陶瓷绘画中得以很好的再现,使中国绘画风骨与陶瓷工艺融为一体。结合陶瓷器型,首创陶瓷通景山水画的装饰形式,其特点是绕瓷瓶一周360°,画面连贯,观者欣赏瓷瓶时,每个角度都是一个完整的画面,妙趣横生。使观画者冥想“山水源头无觅处,游子信步山水中”的意境。此时期汪氏遵循王翠,“凡设青绿、体要严谨,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的主张。画面构图层次丰富,用笔工细严谨,线条细长,很少皴擦,设色清新秀丽,体现了汪野亭“皴擦不可多,厚在神气”的瓷绘山水旨准。题款以行书入画,增添画面的写意性,并使书画的个性特征溢于瓷上,形成了汪野亭先生早期雅俗共赏的青绿山水画风。由于粉彩通过烘烧后的玻化作用,瓷上颜料产生鲜明的色彩效果,光亮度又能与瓷质的釉面相一致,并能长期保存,永不退色,逐渐取代了浅绛彩瓷在景德镇山水瓷画装饰中的地位,成为瓷上绘画的主流。
二、中期:绘画技法娴熟,心仪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精神,感悟自然之美,而诉诸笔端,体现道家“回归山林”的艺术观。
随着绘画技艺的提高,艺术观念的改变,此时期汪野亭先生对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深有同感。不满足只在名家画谱中吸取创作的营养,他走出画室,足迹遍布景德镇周边的山山水水,师山师水,得造化之功,集天然意趣,有感之景熟记于心,构思作画。在瓷画创作中,融宋人山水之严谨、明沈周之豪放、清王晕之清丽厚实为一炉,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瓷画特征。此时期其多以草书笔法入画,少细长线条,笔法老辣,精到,连勾带皴一气呵成。设色明净秀雅,画面意境深幽意趣天成。作品题材多取渔、樵、耕、读、文人雅集、隐士、林泉等。体现了中国文人高风亮节,回归山林的人格精神,也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相交融的人生观、艺术观的表现,其时汪氏笔法疏松,颇有逸气,纵横之势于轻松的漫笔中,山石、树木结构严谨不乱。在山石与树木关系的处理上,虚实、强弱、浓淡井然有序,特别是点景之人物,用笔精到,姿态生动,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期山水画家无人能出其右。此时期作品画面的意境开阔渺冥,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姿,淋漓酣畅,在气概与风神上面自具独特面貌,深得文人山水画之精髓。
在中国美术史上,自从文人画概念的提出,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书卷气,逐渐形成了一种既具鲜明的审美特色,又具浓厚文化气息的艺术形式。诗、书、画、印在画幅中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和补充,构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审美形式,大大地丰富了作品中的审美内涵,文人画的书卷气,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审美作用。文人气十足的汪野亭先生,其作品的创作也时刻体现此审美旨趣,如他在作品中题诗:“秋色苍茫草木凋,霜薪采得半肩挑,深深落叶迷行径,山月随人过野桥”。隐逸之气跃然瓷上。汪野亭先生瓷上山水画,那种文人隐逸超然的意境美随处可见。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主观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而汪野亭此时期瓷画作品,正体现了中国绘画中关于主客体的统一、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三、晚期:时局动荡,家事忧烦,多有出世之心,参惮悟道,心仪佛教。山水瓷画多香静清寂,观之如身临其境而有超尘脱俗之感。
烟水苍茫叠叠山,孤云未许俗人攀;
闲中每喜寻僧语,静里常思学驻颜。
(王大凡诗记汪野亭)
此诗乃汪野亭先生晚年真实写照,晚年心依佛门,取号传芳居士,喜交僧友道人,平日念经打坐,致力于修身洁行。每有闲暇必往山寺小住,与僧友参惮悟道。远离尘俗,感受寺庙之灵气,佛门之清静,品尝清淡斋食;静研画理,感悟生命,挥毫题诗作画,在画作中让世人领悟一番离凡俗,纳清雅的理想情怀。
何谓美?
《管子,五行》言:“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画家要以虚静之心面对自然物象,去感受在“真机相触”之时,即创作主体的情怀,与自然对象相碰合时,艺术创作灵感的火花才能产生出来。晚年汪野亭先生历经世态炎凉,参惮悟道,画风大变,多作雨景泼墨及墨彩山水瓷画。爱画古木枯枝,笔法简练而苍劲,构图倾于疏简,设色幽淡明润,意境多清幽隽永、冷寂荒寒。晚年多作墨彩瓷画,崇尚老子“五色乱目,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瓷画只作水墨而不设色,尽显汪氏水墨国画韵味。其墨彩不是如前人以艳墨单色作画,首创粉彩单色画。即用油调生料,多种皴法并用,染擦浓淡画墨稿,再以雪白平罩,高温烧成后,仍见一层淡雅的紫色保护画面,使画面特别柔和清雅,层次丰富,韵味盎然,颇有佛家推崇的静穆之气,很好地体现了汪野亭先生参惮理佛的心境。
汪氏晚年,瓷画作品受到世人的推崇,在瓷画作品中已从有法达无法之境,信笔而挥直抒胸中意气,笔法灵动,疏简,境界清旷,题款行书圆润厚实,笔力苍劲,亦多书钟鼎文,尽显古雅之风。
汪野亭先生作为一代文人瓷艺家,幼习儒家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在绘画创作中以道家遁隐的文人画风格、旨趣入画,晚年参惮信佛,作品中多静穆之气。虽有出世思想但行为多为入世之举,作为以卖画、卖瓷为生的艺人,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在雅、俗之间寻找契合点。在瓷画创作中,每作一器,必深思熟虑,胸有成竹后,大胆挥写,一气呵成。传世瓷画作品均为其殚精竭虑之作。汲古不忘创新,在气概与风神上自具独特面目,于豪放中寓有静穆之气。山水瓷画作品构图简约,画面疏朗,用笔老辣,线条洒脱,设色艳而不俗,具有一种后人无法达到的凝重感,此种瓷画风格被后人尊为“汪派山水瓷画”。其独具特色的粉彩青绿山水瓷画风格,首创以通景山水装饰瓷瓶的形式,以粉彩技法表现中国画水墨神韵的墨彩,深受世人所推崇,为后世瓷艺家在瓷画创作中广为采用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