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Blog的特点、使用方法和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详细论述Blog在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Blog;知识管理;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144-02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Blog//Zhou Hui, Li Shun, Geng Li, Zhao Wei, Yang Lu, Zhang Xiang
Abstract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ses of Blog, the main conten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s of Blog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 words Blog; knowledge management; socialization; externalization; combination
Author’s addres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Rizhao, Shandong, 276826, China
1 Blog的特点
Blog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和信息交流方式。其具有3大特点:1)即时编辑性,Blog可以以日志的形式即时记录下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并对其进行清晰、有序的管理;2)共享性,使用Blog不仅可以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思想共享”;3)交互性,借助Blog的评论、留言等功能,使用者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互动。
2 知识管理
2.1 知识管理的内涵英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波拉尼(Polanyi)在1958年出版的著作《个人知识》中提出知识的二分法,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显性知识是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数字等清楚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可编码化、易于整理与存储。隐性知识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知识,是存储于个人头脑中的隐含于过程和行动当中的知识,比如个人所拥有的难以言传的经验、诀窍、技巧、心智模式等,此类知识难于觉察,难于编码,也难以交流与共享。显性知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隐性知识则是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绝大部分。
传统的信息管理关注的是对显性知识进行收集、编码和分类存储,忽视对占个体知识绝大部分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共享和利用。与信息管理不同,知识管理不仅要实现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深度共享与交流,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应用。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应着重强调采用与实施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工具,保障组织内部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播共享渠道的畅通,促进组织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从而提升组织智慧。这个组织可能是由一群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人临时自发组建的“弱”联系的组织,也可能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强”联系的组织。如何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如何将个体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理论的中心课题。
2.2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组织智慧。
知识通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不断创造增长的过程称为知识的转化。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于1995年提出组织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1](图1)。他们从知识螺旋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的产生过程,认为知识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中形成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并将2种知识相互转化的4个过程定义为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内隐化。
1)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称为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人间分享体验、共享隐性知识的过程,是知识创造的起点。社会互动是共享经验,促进隐性知识传播与转化的重要途径。隐性知识的获得依赖于动态的交互过程,需要知识共享双方积极地相互交流、不断地试验与反馈。
2)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称为外在化。外在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明晰表达,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知识的社会化阶段,个体通过积极的对话和对话基础上的深刻反思,自身隐性知识不断充实和扩展,但这种学习仍然停留在个人层面,无法被其他人所共享,只有通过外在化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才能为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提供重要保障。
3)结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称为结合化。外在化阶段形成的显性知识通常是比较零碎的,分散于组织的各个角落,结合化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过程。通过结合化,个人知识就上升为组织知识,从而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
4)内隐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称为内隐化。内隐化是个体经过学习将组织知识内在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其为下一轮知识创新做准备。
3 Blog在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Blog作为一种网络出版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外在化;Blog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能很好地支持个体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实现知识的社会化;Blog群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支持知识的结合化。
3.1 写Blog日志,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Blog具有及时编辑和发布、以时间为序自动管理、便于修改、易于查找等特点,使用者可以以Blog日志的形式随时记录下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并对其进行清晰、有序的管理。Blog提供3种知识组织分类方法。
1)时间顺序组织法。Blog日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最新发表的日志排在最前面,依此类推,同时每月和每年都建立索引,最后按照时间顺序归档形成索引文件。时间顺序排列提供查找的便利,可以根据时间来确定日志的写作背景以及其他情况等。
2)分类组织法。分类组织也是基于Blog的知识组织的一种方式。在发表日志时需要给每一篇日志归类,一个主题划为同一类目。类目根据个人的知识关注来决定。这种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也很方便于用户的查找。
3)标签(tag)分类法。标签是指一件事物的关键字,是一种更为灵活、无序自由的分类方式。使用者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标签,并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
3.2 通过Blog进行交流与共享,实现知识的社会化通过写Blog评论、引用通告等方式,使用者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与共享,以实现知识的社会化。
1)写评论。写评论是利用Blog进行知识交流的主要手段。Blog的每篇日志下方都有一个“回复”或“评论”框,通过写评论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与共享。这种评论对读者的身份不附带任何限制,读者既可以注册用户名后发表评论,也可以以过客的身份匿名评论。
2)引用通告。如果写的日志是根据其他人Blog中的日志而作出的延伸或评论,可以通知对方,这就需要用到引用通告。引用通告的用处就是通知被引用的日志,这样Blog之间就通过引用通告互相连接起来,因此有人将之称为“思想的桥梁”。
3)组建好友团。可以将与自己有相同研究兴趣的人添加为好友,好友与好友之间可以方便地发送站内短信,共享资源,交流思想。好友之间还可以共享私密日志。有些Blog页面还可以使用RSS阅读器进行订阅,只要将页面添加到自己习惯使用的RSS阅读器中,一旦页面有更新就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使用者。
3.3 建立Blog群,实现知识的结合化Blog群,也称“圈子”。在个人Blog中,访问者只可以对日志进行评论。相对于个人Blog与外界的“弱”联系,Blog群则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聚集大批兴趣相同的人,针对大家感兴趣的主题,每个Blog成员都可以上传相关资源,记录心得体会。Blog群的建立为知识的结合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关键词 Blog;知识管理;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21-0144-02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Blog//Zhou Hui, Li Shun, Geng Li, Zhao Wei, Yang Lu, Zhang Xiang
Abstract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ses of Blog, the main conten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s of Blog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 words Blog; knowledge management; socialization; externalization; combination
Author’s addres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Rizhao, Shandong, 276826, China
1 Blog的特点
Blog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和信息交流方式。其具有3大特点:1)即时编辑性,Blog可以以日志的形式即时记录下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并对其进行清晰、有序的管理;2)共享性,使用Blog不仅可以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思想共享”;3)交互性,借助Blog的评论、留言等功能,使用者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互动。
2 知识管理
2.1 知识管理的内涵英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波拉尼(Polanyi)在1958年出版的著作《个人知识》中提出知识的二分法,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显性知识是能够用语言、文字、图表、数字等清楚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可编码化、易于整理与存储。隐性知识是与特定情境相关的知识,是存储于个人头脑中的隐含于过程和行动当中的知识,比如个人所拥有的难以言传的经验、诀窍、技巧、心智模式等,此类知识难于觉察,难于编码,也难以交流与共享。显性知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隐性知识则是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绝大部分。
传统的信息管理关注的是对显性知识进行收集、编码和分类存储,忽视对占个体知识绝大部分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共享和利用。与信息管理不同,知识管理不仅要实现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与利用,更重要的是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深度共享与交流,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应用。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应着重强调采用与实施什么样的策略、方法、工具,保障组织内部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播共享渠道的畅通,促进组织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从而提升组织智慧。这个组织可能是由一群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人临时自发组建的“弱”联系的组织,也可能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强”联系的组织。如何实现个体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共享,如何将个体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是知识管理理论的中心课题。
2.2 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促进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组织智慧。
知识通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不断创造增长的过程称为知识的转化。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于1995年提出组织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1](图1)。他们从知识螺旋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的产生过程,认为知识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中形成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并将2种知识相互转化的4个过程定义为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内隐化。
1)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称为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人间分享体验、共享隐性知识的过程,是知识创造的起点。社会互动是共享经验,促进隐性知识传播与转化的重要途径。隐性知识的获得依赖于动态的交互过程,需要知识共享双方积极地相互交流、不断地试验与反馈。
2)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称为外在化。外在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明晰表达,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知识的社会化阶段,个体通过积极的对话和对话基础上的深刻反思,自身隐性知识不断充实和扩展,但这种学习仍然停留在个人层面,无法被其他人所共享,只有通过外在化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才能为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提供重要保障。
3)结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称为结合化。外在化阶段形成的显性知识通常是比较零碎的,分散于组织的各个角落,结合化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的过程。通过结合化,个人知识就上升为组织知识,从而方便地为更多人共享。
4)内隐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称为内隐化。内隐化是个体经过学习将组织知识内在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其为下一轮知识创新做准备。
3 Blog在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Blog作为一种网络出版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外在化;Blog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能很好地支持个体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实现知识的社会化;Blog群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支持知识的结合化。
3.1 写Blog日志,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Blog具有及时编辑和发布、以时间为序自动管理、便于修改、易于查找等特点,使用者可以以Blog日志的形式随时记录下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并对其进行清晰、有序的管理。Blog提供3种知识组织分类方法。
1)时间顺序组织法。Blog日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最新发表的日志排在最前面,依此类推,同时每月和每年都建立索引,最后按照时间顺序归档形成索引文件。时间顺序排列提供查找的便利,可以根据时间来确定日志的写作背景以及其他情况等。
2)分类组织法。分类组织也是基于Blog的知识组织的一种方式。在发表日志时需要给每一篇日志归类,一个主题划为同一类目。类目根据个人的知识关注来决定。这种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也很方便于用户的查找。
3)标签(tag)分类法。标签是指一件事物的关键字,是一种更为灵活、无序自由的分类方式。使用者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标签,并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
3.2 通过Blog进行交流与共享,实现知识的社会化通过写Blog评论、引用通告等方式,使用者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与共享,以实现知识的社会化。
1)写评论。写评论是利用Blog进行知识交流的主要手段。Blog的每篇日志下方都有一个“回复”或“评论”框,通过写评论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与共享。这种评论对读者的身份不附带任何限制,读者既可以注册用户名后发表评论,也可以以过客的身份匿名评论。
2)引用通告。如果写的日志是根据其他人Blog中的日志而作出的延伸或评论,可以通知对方,这就需要用到引用通告。引用通告的用处就是通知被引用的日志,这样Blog之间就通过引用通告互相连接起来,因此有人将之称为“思想的桥梁”。
3)组建好友团。可以将与自己有相同研究兴趣的人添加为好友,好友与好友之间可以方便地发送站内短信,共享资源,交流思想。好友之间还可以共享私密日志。有些Blog页面还可以使用RSS阅读器进行订阅,只要将页面添加到自己习惯使用的RSS阅读器中,一旦页面有更新就可以第一时间通知使用者。
3.3 建立Blog群,实现知识的结合化Blog群,也称“圈子”。在个人Blog中,访问者只可以对日志进行评论。相对于个人Blog与外界的“弱”联系,Blog群则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聚集大批兴趣相同的人,针对大家感兴趣的主题,每个Blog成员都可以上传相关资源,记录心得体会。Blog群的建立为知识的结合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