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乐”之美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一门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舞蹈门类,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艺术特征,并非单一的古代舞蹈复辟,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中国古代特色舞种的现代复兴,与之匹配的钢琴伴奏音乐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本文笔者将通过对近四十余年间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出版物的整合研究,试析此类舞蹈钢琴伴奏音乐的历史变化,再结合笔者本人近十年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实践体验,浅探此类钢琴伴奏音乐的音乐特性及艺术审美倾向,并讨论其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钢琴伴奏;中国古典舞伴奏;音乐特性;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82-03
  【本文著录格式】雷雨虹.舞“乐”之美——浅探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之特性与发展[J].北方音乐,2020,10(19):82-84.
  恒古至今,对美的追求,在艺术殿堂里一直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一切艺术形式在建立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对美有着极高的要求。中国古典舞作为一门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的高雅艺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均表现出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内涵。在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及部分演出中,钢琴伴奏担任了至关重要的音乐伴奏角色。对中国古典舞钢琴音乐伴奏的研究,是中国古典舞学科审美提升、积极发展的重要部分。受学科较为新兴、史料较为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的实践与研究尚处于浅层阶段。本文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的历年变化,研究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的艺术特性及审美倾向,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舞蹈钢琴伴奏实践经验,试析中国古典舞未来学科发展路径的数种可能。
  一、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的历年变化
  首先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建立和发展略作说明。中国古典舞其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舞蹈。但在历史流变中因朝代更迭、内外战争、以及其艺术形式保存的局限性等多种原因,古代各类舞种本身未得到完善传承。新中国成立之后,舞蹈工作者们通过对戏曲、武术等舞蹈素材的提取,参考西方芭蕾舞的系统模式,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古典舞系统。1954年,随着北京舞蹈学院的成立,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开始逐步发展。到1978年,北京舞蹈学院改制为高等学校,并于同年确立了新的中国古典舞体系,建立了独立的学科门类,逐步发展出基训、身韵、身袖、身剑等小专业方向,并在各艺术院校中发展壮大。在中国古典舞教学和部分演出中,因其音域宽广,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变等乐器特色,舞蹈音乐常选择以钢琴伴奏的形式体现出来。伴奏音乐和舞蹈教学相辅相成,完善了舞蹈教学和部分演出过程。
  1978年学科重建至今四十余年间,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的发展是有曲折的。笔者在近九年的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教学和实践中,学习研究了数十本现今各大音乐艺术学院中常用的钢琴伴奏谱集,通过比对分析,总结出近年来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摸索时期,约为1978年学科精神重新创立起,到1991年两本标志性教材《中国古典舞基训》(由郜大琨、张勇、韩国跃编著)及《中国古典舞身韵》(由李正一、唐满城、黄嘉敏编著)的出版为止。这一阶段处于新学科建设初期,相应的钢琴伴奏音乐部分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创作和出版。对现存的这一时期已出版谱集研究后发现,在这期间的钢琴伴奏音乐大多为综合曲谱,所有小专业类型集中于一本曲谱中,基训内容和身韵类内容平分秋色,各占一半左右。音乐创作中倾向于创作以民族调式调性为主的音乐作品,或提炼截取经典中国古典舞舞剧音乐及中国古代音乐选段。比较典型的伴奏谱集有1979年由北京舞蹈学院王瑜璇编撰的《中国古典舞基训伴奏教材》,及1984年由北京舞蹈学院钢琴教研室编著出版的《中国古典舞基训钢琴伴奏曲选》。其后者的大部分曲谱,至今仍是各大音乐艺术院校中国古典舞教学中伴奏音乐不可或缺的素材。
  第二阶段,稳步完善时期,约起始于1991年中国古典舞标志性教材出版,至2003、2004年高校进行专业扩招为止。这期间全国各大艺术专业院校及各综合高校陆续成立中国古典舞专业,一定数量的中国古典舞专业训练课程促使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继续发展完善。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中,竟难以找出现今仍在大量广泛应用的出版曲谱,仅剩2004年由北京舞蹈学院杨洪涛主编出版的《中国舞基本功训练钢琴伴奏谱集》还常在使用。而这本中国古典舞专用钢琴伴奏书籍,也可以作为第三阶段大量书籍出现的开端。综合来看这一阶段中对曲谱的编汇创作是较为缺失的,但有幸于录音录像等科技设备的更新运用,一部分这一时期带伴奏音乐的舞蹈视频被保存下来,对往后学者的研究学习有了一定借鉴。
  第三阶段,百花齐放时期,为2005年至今。随科技进步,再加之受到时代审美更迭的影响,近十五年间,古典舞伴奏音乐曲谱的出版呈井喷式发展。各地艺术院校的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从业者及研究者经过前期沉淀后,开始逐渐加入出版发行曲谱教材的行列。这一时期,曲谱类型逐渐细化,特别是身韵、身袖、身剑等小专业方向均出现整套规范专业钢琴伴奏曲谱的出版,而其中不乏优秀的著作,如2010年上海舞蹈学院林龙编著出版的《中国古典舞基训钢琴伴奏曲选》,2014广州大学舞蹈学院江琳编著出版的《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曲選袖舞、剑舞》等。这些作品随着各院校之间加深交流与学习,被更加广泛地运用到了更大范围的教学研究实践中。
  二、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的音乐特性
  鉴于中国古典舞舞种形成的特殊性,其钢琴伴奏音乐相应的也具有特殊的音乐特性。笔者在对三个阶段伴奏音乐进行分析研究后,对其音乐特性归纳有三: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历史性,既具有中国古代音乐特性。民族性,既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如西方音乐)的音乐内涵。时代性,既符合当代音乐审美倾向,并不断发展、创新。三者的共同作用,才能使舞蹈和伴奏音乐协调统一,并完整体现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性。   (一)历史性
  中国古典舞这门学科虽然较为新兴,但其基础是建立在中国古代舞蹈风格之精髓上的。与之匹配的,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也遵从这一历史特性,从调式调性到和声色彩,均在中国古代音乐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加以创作,“历史性”这一音乐特性也将贯穿整个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之中。
  (二)民族性
  中国古典舞集中华民族古代舞蹈之大成,其民族特性是其核心精神,不可替代,钢琴伴奏音乐也同样遵循于此。近十年间,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博众家之长丰满自身专业建设,但 “民族性”这一音乐特性,依然是每一首伴奏作品的核心创作要求。
  (三)时代性
  对不同阶段的伴奏音乐出版物进行分析研究可看出,可大致看出其显著的时代特性。跟随时代更迭,此类钢琴伴奏音乐也不断发展创新。
  中国古典舞学科重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这一时期,经济水平处于较为艰难的阶段,但舞蹈音乐工作者并未受制于学科基础极其薄弱、学科人才明显匮乏等客观因素影响,对音乐创作赋予了极大学术热情。比如1984年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的钢琴伴奏音乐曲谱中,每首作品均有极为考究的和声对位,部分作品思想深度与技术难度已超过当时艺术院校学生的平均独奏演奏水平。但在音乐风格倾向上,整本作品就呈现出非常强烈的中国戏曲音乐风格。因当时古典舞学科还未完全脱离中国戏曲舞蹈和武术的影响,相应的钢琴伴奏音乐也非常符合当时艺术风格的审美倾向。
  到学科建设中期,中国古典舞彻底脱离对戏曲和武术的依赖,其伴奏音乐也同时转变发展。虽然教材的出版数量较少,但录像科技的大量使用使得部分带钢琴伴奏的录像被保留下来。从现存的录像资料来看,这一时期音乐风格开始尝试使用较为通俗但明显具有中国民族调式调性色彩的音乐素材,展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
  而近十余年间,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其钢琴伴奏音乐也飞速发展,对伴奏音乐功能性的追求逐渐转变为发展伴奏音乐素材的丰富性,类型的细致化等。这些发展规律十分贴合近十年间科技进步,思维爆炸式碰撞,信息迅速增长等时代特色。
  综合看来,以古代音乐为基础,以中国民族特性为核心,顺应时代发展,就构成了现今中国古典舞音乐形成与发展中的音乐特性。
  三、初探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未来发展路径
  确立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音乐的三大音乐特性的同时,笔者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经种种探索后,分别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出以下发展路径。
  (一)在理论研究中,重视伴奏曲谱的规范化整合
  古往今来,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几乎都是建立在有书面文献记载保存的基础上。中国古代舞蹈因记载的局限性导致大部分舞蹈无法复原,但音乐有幸因各类记谱法的灵活应用而被大量保存下来。虽然伴奏音乐具有强烈的即兴性,就学科建设的深度和发展来说,规范记谱才可以达到一定标准之上的音乐传承,在这一标准之上再进行即兴演奏或二度创作,才能将伴奏音乐的艺术特征和理论深度持续发展下去。虽然近十年来中国古典舞钢琴音乐伴奏的出版谱例逐渐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今各高校的中国古典舞教学实践中,仍有大量的伴奏音乐尚处于纯即兴演奏或简易的手抄记录中,提高对规范记谱的重视程度势在必行。
  对伴奏曲谱的规范化整合记谱,可从“标准化”和“多样化”两方面加以深入研究。标准化记谱既使用五线谱制谱,多样化记谱既为使用简谱制谱。现今的伴奏曲谱中以五线谱记谱为主,但也不乏单旋律或无旋律仅保留节奏型的简谱记谱。两种记谱法各有其功用。钢琴的音域特点使得五线谱记谱仍然是最为完善的记谱方法。对绝大多数已成型的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一套规范的五线谱记谱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音乐伴奏。但因为舞蹈伴奏确实具有变化性,一些旋律性质类似的曲调可以通过配奏和速度等的改变,应用在很多舞蹈训练中。例如“小踢腿”“小弹腿”两个不同类型的训练,因为伴奏音乐风格相似,可以通过轻微调整速度和力度的处理,通用一个曲调;而“提沉”和“蹲”两种训练,因其舞蹈中气息和运动速度相似,也可在调整伴奏织体后通用一个曲调。简谱因其制谱精简的特性,非常易于即兴演奏,对经验丰富的伴奏工作者来说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适量的简谱创作也是可取的。
  (二)在实践运用中,重视伴奏音乐的艺术深度
  在前文中,笔者着重于研究伴奏音樂曲谱统一规范化,是伴奏音乐理论研究的范畴。但实际运用中,伴奏音乐的艺术价值需通过演奏者弹奏才能得以体现。演奏者本人的艺术造诣直接关系到伴奏音乐的艺术表达高度。演奏者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才能更全面得为伴奏音乐提升艺术及学术价值。
  演奏者提升艺术修养的方法众多,笔者认为可先从两大方向着手。一方面提升自身演奏技术,使得伴奏过程中各演奏要点能灵活应对。另一方面提升艺术审美,使得伴奏音乐与舞蹈之间更为契合,做到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提升演奏技术是舞蹈伴奏工作者常常忽视的部分。大多数舞蹈伴奏工作者自身仍会有误解,认为伴奏易于独奏,舞蹈伴奏又易于器乐伴奏及声乐伴奏,这是极其错误的认知。在器乐及声乐伴奏的行进过程中,主奏乐器或演唱者需同伴奏音乐共存于声音层面,是听觉上的单一艺术形式。而在舞蹈伴奏中,舞蹈和伴奏分别出现在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是对感官的双重艺术刺激。因听觉层面只有伴奏音乐的存在,舞蹈伴奏作品又可以被当做“独奏”作品来看。但这样的“独奏”作品在舞蹈过程中又必须与其完美融合,这样两个不同层面的和谐统一,使得演奏难度加大。而现今由于古典舞专业伴奏曲谱处于发展提升时期,出版曲谱专业质量参差不齐,仅仅学习并演奏一些简易的伴奏曲谱,的确会造成演奏者对舞蹈伴奏技术难度的误解。早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古典舞伴奏音乐中,就有多首高难度伴奏音乐,涉及多种钢琴演奏技巧。而现在,也有一些伴奏音乐,在演奏难度上已可比肩中高难度的专业钢琴独奏作品。因此,要对舞蹈伴奏音乐艺术做全方位提升,演奏技术的精进必不可少。
  舞蹈伴奏演奏技术不仅为单一的识谱演奏,还有大量即兴演奏的部分。舞蹈教学中因舞者能力差别等因素的影响,舞蹈伴奏存在一定数量的即兴编创需求。对完整音乐作品的即兴创作,是舞蹈伴奏的特殊要求。提高有中国古典舞特色的伴奏音乐创作能力,是舞蹈伴奏者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大量扩充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可增加创作可能;扩大各类难度、不同曲风的中国作品存量,取古乐之精华,可丰富舞蹈伴奏的艺术内涵。
  提升自身艺术审美能力,也是舞蹈伴奏者必须加强学习提升的重要方面。舞蹈伴奏音乐总体上同一般音乐有一些情绪表达方面的差别。语言不能满足表达的情感,可以用情绪更丰富的音乐来表达。而音乐仍不能满足表达的需求时,舞蹈是更夸张并直接的表达方式。因此,舞蹈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表现极为丰富的情感。要正确表达舞蹈音乐的情感,演奏者需要对舞蹈及音乐两部分均有极高的审美能力。对待不同舞蹈动作所匹配的音乐节奏及速度快慢,需有极高的敏感度;对音乐内在情绪的外化表达,要有生动准确的手指控制力。在音乐审美倾向上,要建立丰富的音乐舞蹈审美心理“联觉”,引领舞蹈者产生更为饱满的情绪,使音乐与舞蹈完美融合于一体,从而提升舞蹈整体艺术表现力,深化艺术内涵。
  归根到底,研究中国古典舞音乐伴奏的目的,是为提高其学科学术价值而服务。研究未来中国古典舞伴奏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有利于完善学科建设的同时,发扬了民族文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佩英.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舞蹈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申波.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郑锦扬.舞蹈音乐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李正一,李馨.求索:中国古典舞创建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雷雨虹,女,四川金堂人,四川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伴奏音乐。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学生受社会环境和学生学业水平较低的影响,并存在急功近利、浮躁、避难就易等心理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给文学课程的教学带来巨大挑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影响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根据问题分析,提出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和英美文学课程建设应采取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效率;对策  
期刊
摘要:凝聚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古街巷由于城市建设而逐渐被废弃。尽管近年来部分古街巷被修复重建,但往往陷入困境,成为充满商业价值的旅游景点而丧失其更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将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南昌书院街为例对古街巷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古街巷;书院街;历史文化传承  古老的街巷承载着城市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的演变中更是记录了其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但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趋
期刊
摘要:2015年11月20日,《一个勺子》在全国上映。作品以写实的手法,通过拉条子救助傻子不得好报的故事,表达了导演陈建斌对社会转型期道德的叩问和批判,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在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一个勺子》;陈建斌;现实;道德  2014年第51届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上,演员陈建斌凭借导演的处女作《一个勺子》斩获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后于20
期刊
摘要:文学与影视是通过多样的语言形式创作出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学通过文字语言进行创作,影视则以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叙述故事,小说的影视化改编在近几年成为热点,小说也成为了影视界争夺的优质资源,无论是院线还是电视荧屏,都不乏拥有良好粉丝基础的文学作品改变成的影视剧。小说的影视改编, 一方面提高了影视的剧本丰富度,另一方面影视将小说以更为大众化的形式呈现,两者相辅相成。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进的不同表现赋予了
期刊
【摘要】厄恩斯特·克热涅克是20世纪音乐史上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善于自由地运用各种风格材料,不受趋势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克热内克《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分析研究,归纳了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思维与技法的内在逻辑。探索在无调性的前提下,如何体现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  【关键词】克热涅克;奏鸣曲;多种风格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組曲是巴洛克音乐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器乐体裁形式,根据衍变过程,可分为古组曲和新型组曲。本文将从曲式结构、旋律写作、调性关系方面分析巴赫的古组曲《D大调第三号组曲》与格里格的新型组曲《培尔·金特》第一组曲,探讨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组曲的风格特点,以期对组曲这一音乐体裁作更深刻的认知,希望能为中国音乐的创作,特别是组曲创作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D大调第三号组曲》;《培尔·金特》第一
期刊
【摘要】杜姆卡dumka可以翻译为“悲歌”,原是流行在乌克兰和中亚一带属于斯拉夫少数民族的一种民间浪漫主义叙事歌曲。因大多叙述英雄事迹,所以常带有忧伤和深思的浪漫主义意味。《杜姆卡》在1886年以“俄国乡村风景”作为题材呈献给了法国著名钢琴家马蒙泰尔。1885年时俄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制度极度腐朽的,没落沙皇的黑暗统治的阶段。柴可夫斯基同情广大的俄国苦难人民群众,想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帮助保护苦难人民
期刊
摘要:《小说月报》的“开放叙事”栏目在每一期都会刊载一篇短篇小说,并附有作家的“创作谈”,这一栏目的设置也成为《小说月报》与其他选刊类期刊区分开来的特色之处。本文通过对2016年1-5期“开放叙事”栏目刊载的小说进行分析,探究该栏目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 小说月报; 开放叙事; 隐喻; 想象; 叙述时间  《小说月报》的“开放叙事”栏目给自己所贴的标签是“不拘一格,向一切叙事的可能性开放”。纵观
期刊
【摘要】意大利艺术歌曲以品味优雅、风格含蓄成为瑰丽雄奇的音乐长河中芬芳美丽的鲜花之一,作曲家贝里尼的艺术歌曲创作在这一领域里更是独树一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贝里尼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高度的声乐价值,本文通过其创作的《游移的月亮》《小蝴蝶》这两首室内乐作品由点及面地对贝里尼艺术歌曲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梳理。  【关键词】贝里尼;艺术歌曲;演唱风格;艺术价值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多元思潮的兴起,将传统文化视为民族自我识别的基因理念正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竹笛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艺术形式,不但被中国人所认可,也逐步被世界所认可。也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各国都对本土音乐文化视若珍宝,视为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强烈符号。我国对民族器乐的发展尤为关注,本文以赣鄱竹笛音乐地域文化特点为背景,试图通过对赣鄱竹笛音乐艺术进行研究,期望为赣鄱竹笛艺术的繁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