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乌兰夫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民族团结复兴和祖国统一繁荣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本文则以妥善安置三千孤儿为例着重阐述。
【关键词】乌兰夫;名族团结;三千孤儿
1 三年自然灾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大面积旱灾,波及范围广,蝗虫泛滥,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以及生长。粮食的大幅度减产给人民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威胁。
2 南方孤儿的艰难处境
在浙江、江苏、上海等一些省市的孤儿院中,有三千多名孤儿因为没有食物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康克清等人知道后万分焦急,开会后决定向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席乌兰夫同志求助。尽管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的形式也不容乐观,人民也在忍饥挨饿,奶粉厂的奶粉也所剩无几,但是乌兰夫还是当即为南方的孤儿们凑了几千罐奶粉。这些奶粉运到南方后有效的帮助了孤儿院的孩子们,但这些奶粉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是长期有效的办法。对此,乌兰夫紧急召集内蒙古相关干部进行紧急会议,商讨帮助南方孤儿的办法,大家商量了一个对策,那就是把南方的孤儿接到内蒙古。会议过后,乌兰夫迅速将这个想法报告给中共中央,周恩来十分赞同这个想法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得到了周恩来的允许,乌兰夫立即派人到上海做联系和准备工作。
3 各相关部门的充足准备
这些孤儿的平均年龄仅仅在三到四岁。为了将这些孤儿顺利接到内蒙古,乌兰夫带领各相关的领导干部做了万全的的准备,在各个盟市和旗县区的医院里设置多张病床,备好各种药品,以做好孩子的健康体检和治疗工作,还专门配备专业的保育员来抚养孤儿们。此外,还买了很多的被褥,以及孩子的衣服等。对于孤儿的移入,乌兰夫还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重要指示,要确保一个不少安全到达目的的。
4 长途跋涉
由于路途遥远需要多次换乘,加上温度突变,很多孩子们出现身体不适,有的孩子半夜发高烧,出现支气管炎,咳嗽,腹泻等,负责接送的医护人员对每一孩子都细心照料,及时用药,对于患病严重的孩子有专人护理。经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孩子们都转危为安,并开始进食恢复了活力。接送人员平均每天要照顾三四个孩子,还有些人需要夜以继日的工作,身体也遭受着巨大的挑战,熬红了眼睛,嘴上起了水泡。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孩子们顺利到达了内蒙古自治区。
5 悉心照料
怕这些孩子不适应内蒙古的气候和食物等,所以将孩子统一都安置在保育院一起照顾,这些保育院也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兴蒙。寓意着人丁兴旺,也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健康成长。不仅如此,保育院还为孩子们制定了最健康的食谱,根据资料记载,这是当时呼伦贝尔保育院的一份食谱:
4-6个月的婴儿:早上2时牛奶;6时牛奶;10时牛奶;下午2时牛奶加菜水和米汤;下午6时30分牛奶粥;晚十时牛奶。
7-12月的幼儿:早上2时牛奶;6时牛奶;7时30分牛奶、馒头;10时30分牛奶;晚6时30分牛奶粥;晚十时牛奶。
大班孩子;一日三餐;每天一次早点;一次水果。
从这份食谱不难看出,在当时灾情同样严重的内蒙古,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当地人民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慢慢地,当这些孩子逐渐习惯了内蒙古水土环境之后,他们就离开了保育院,被送到了大草原,去找他们的蒙古额吉(母亲)。
6 草原额吉
这三千孤儿在内蒙古也有着特殊的称呼“国家的孩子”。当时牧民们听说了领养孩子的消息之后,驾着车,骑着马,赶往保育院去领养孩子。最少的领养了一个,最多的领养了六个孩子。牧民们对孩子非常好,就像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并留一下了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张凤仙是内蒙古镶黄旗卫生院里一名普通的卫生员,在牧民领养完孤儿之后,还剩下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她与丈夫商量之后,将这六个孩子一并领回了家。当时内蒙古也处在困难时期,要想养活六个孩子也并非易事,张凤仙为此也累弯了腰。一次粮食局给各家发放30斤大米,张凤仙徒步去领,却不想下了大雪,张凤仙差点冻死在路上。张凤仙自己没什么文化,却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读书,不惜一切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恢复高考之后,6个孩子都各有出息,大儿子巴特尔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小妹考上了南开大学;两个男孩参军,留在了草原,当了干部。
张凤仙把孩子都培养成了人,自己却积劳成病,她一直都不让孩子叫她妈妈,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是国家的孩子,你们的妈妈在上海,你们叫我阿姨。”所以直到去世孩子们都叫她“阿姨”。蒙古族的习俗是去世后不立碑,但是张凤仙去世后,孩子们坚持给她立了一座碑,刻着:母亲张凤仙之墓,孩子们在墓前也终于喊了一声妈妈。事后孩子们说:我们知道蒙古族没有立碑的习俗,可我们真的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在这里有我们最伟大的母亲。
这样的故事其实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乌兰夫与三千孤儿的故事也被拍成了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以及出版了《乌兰夫与三千孤儿》一书。
三千孤儿在国家困难时期出生,的确是孩子们的不幸,但是他们遇到了草原人民,是他们的万幸,虽然他们的人生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一直幸福温暖的生活,健康的成长,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吗?
短评
本文是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时代背景,以妥善安置南方三千孤儿作为具体事例,来论述乌兰夫的民族团结思想,具有说服力。文章将妥善安置三千孤儿的背景,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后续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描述,让读者一目了然。文章整体结构清晰,内容紧扣主题。
参考文献
[1]乌兰夫文选(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吴仕民.中央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贾东海.名族精神研究专论(修订本)[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4]内蒙古乌兰夫研究会.乌兰夫论民族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5]乐拓.乌兰夫与三千孤儿[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高丽然(1992-)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内蒙古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1517
【关键词】乌兰夫;名族团结;三千孤儿
1 三年自然灾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经历了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大面积旱灾,波及范围广,蝗虫泛滥,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以及生长。粮食的大幅度减产给人民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威胁。
2 南方孤儿的艰难处境
在浙江、江苏、上海等一些省市的孤儿院中,有三千多名孤儿因为没有食物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康克清等人知道后万分焦急,开会后决定向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席乌兰夫同志求助。尽管当时内蒙古自治区的形式也不容乐观,人民也在忍饥挨饿,奶粉厂的奶粉也所剩无几,但是乌兰夫还是当即为南方的孤儿们凑了几千罐奶粉。这些奶粉运到南方后有效的帮助了孤儿院的孩子们,但这些奶粉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是长期有效的办法。对此,乌兰夫紧急召集内蒙古相关干部进行紧急会议,商讨帮助南方孤儿的办法,大家商量了一个对策,那就是把南方的孤儿接到内蒙古。会议过后,乌兰夫迅速将这个想法报告给中共中央,周恩来十分赞同这个想法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得到了周恩来的允许,乌兰夫立即派人到上海做联系和准备工作。
3 各相关部门的充足准备
这些孤儿的平均年龄仅仅在三到四岁。为了将这些孤儿顺利接到内蒙古,乌兰夫带领各相关的领导干部做了万全的的准备,在各个盟市和旗县区的医院里设置多张病床,备好各种药品,以做好孩子的健康体检和治疗工作,还专门配备专业的保育员来抚养孤儿们。此外,还买了很多的被褥,以及孩子的衣服等。对于孤儿的移入,乌兰夫还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重要指示,要确保一个不少安全到达目的的。
4 长途跋涉
由于路途遥远需要多次换乘,加上温度突变,很多孩子们出现身体不适,有的孩子半夜发高烧,出现支气管炎,咳嗽,腹泻等,负责接送的医护人员对每一孩子都细心照料,及时用药,对于患病严重的孩子有专人护理。经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孩子们都转危为安,并开始进食恢复了活力。接送人员平均每天要照顾三四个孩子,还有些人需要夜以继日的工作,身体也遭受着巨大的挑战,熬红了眼睛,嘴上起了水泡。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孩子们顺利到达了内蒙古自治区。
5 悉心照料
怕这些孩子不适应内蒙古的气候和食物等,所以将孩子统一都安置在保育院一起照顾,这些保育院也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兴蒙。寓意着人丁兴旺,也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健康成长。不仅如此,保育院还为孩子们制定了最健康的食谱,根据资料记载,这是当时呼伦贝尔保育院的一份食谱:
4-6个月的婴儿:早上2时牛奶;6时牛奶;10时牛奶;下午2时牛奶加菜水和米汤;下午6时30分牛奶粥;晚十时牛奶。
7-12月的幼儿:早上2时牛奶;6时牛奶;7时30分牛奶、馒头;10时30分牛奶;晚6时30分牛奶粥;晚十时牛奶。
大班孩子;一日三餐;每天一次早点;一次水果。
从这份食谱不难看出,在当时灾情同样严重的内蒙古,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当地人民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慢慢地,当这些孩子逐渐习惯了内蒙古水土环境之后,他们就离开了保育院,被送到了大草原,去找他们的蒙古额吉(母亲)。
6 草原额吉
这三千孤儿在内蒙古也有着特殊的称呼“国家的孩子”。当时牧民们听说了领养孩子的消息之后,驾着车,骑着马,赶往保育院去领养孩子。最少的领养了一个,最多的领养了六个孩子。牧民们对孩子非常好,就像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并留一下了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
张凤仙是内蒙古镶黄旗卫生院里一名普通的卫生员,在牧民领养完孤儿之后,还剩下几个年龄较大的孩子,她与丈夫商量之后,将这六个孩子一并领回了家。当时内蒙古也处在困难时期,要想养活六个孩子也并非易事,张凤仙为此也累弯了腰。一次粮食局给各家发放30斤大米,张凤仙徒步去领,却不想下了大雪,张凤仙差点冻死在路上。张凤仙自己没什么文化,却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读书,不惜一切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恢复高考之后,6个孩子都各有出息,大儿子巴特尔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小妹考上了南开大学;两个男孩参军,留在了草原,当了干部。
张凤仙把孩子都培养成了人,自己却积劳成病,她一直都不让孩子叫她妈妈,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是国家的孩子,你们的妈妈在上海,你们叫我阿姨。”所以直到去世孩子们都叫她“阿姨”。蒙古族的习俗是去世后不立碑,但是张凤仙去世后,孩子们坚持给她立了一座碑,刻着:母亲张凤仙之墓,孩子们在墓前也终于喊了一声妈妈。事后孩子们说:我们知道蒙古族没有立碑的习俗,可我们真的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在这里有我们最伟大的母亲。
这样的故事其实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乌兰夫与三千孤儿的故事也被拍成了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以及出版了《乌兰夫与三千孤儿》一书。
三千孤儿在国家困难时期出生,的确是孩子们的不幸,但是他们遇到了草原人民,是他们的万幸,虽然他们的人生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一直幸福温暖的生活,健康的成长,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吗?
短评
本文是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时代背景,以妥善安置南方三千孤儿作为具体事例,来论述乌兰夫的民族团结思想,具有说服力。文章将妥善安置三千孤儿的背景,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后续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描述,让读者一目了然。文章整体结构清晰,内容紧扣主题。
参考文献
[1]乌兰夫文选(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吴仕民.中央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贾东海.名族精神研究专论(修订本)[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
[4]内蒙古乌兰夫研究会.乌兰夫论民族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5]乐拓.乌兰夫与三千孤儿[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高丽然(1992-)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内蒙古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