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站在三尺讲台上已匆匆度过了十七年,这一路走来,有欢笑,有忧伤,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从容淡定,一路思索一路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主体者的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说来简单的角色转变,对教育来说是一种创新,对教师来说却是一种挑战。对这种转变,我深有感悟。
1 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刚参加工作时,没有带班主任,所以对德育这个词很陌生,在课堂上只要讲好自己的学科知识就可以了,德育则是政教处和班主任的责任。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发展,德育摆在了首要的地位,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学科教育中处处渗透德育教育。包括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变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就包括“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所以,我在课堂上从以前单纯的学科教学,转变到了处处渗透德育教育。
我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近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澎湃是梦想“自由”的力量牵引着美国人不懈奋斗,最终使自由之声轰响,梦想的力量如此巨大,它可以给前进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梦想是黑夜里的航标灯,可以指引着我们的方舟躲过暗礁,驶向成功彼岸;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太阳,能驱走云霾,让心空朗照。
人生可以没有财富,但是人生不可以没有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理想就有了期望,有了理想的人生,才会不为一时小利所趋;有了理想的人生,才会不为一时小碍所挡;有了理想的人生,会咬定梦想不放松;有了理想的人生,会风雨无阻,风雨兼程;有了理想的人生,才会笑对坎坷,所向披靡。
我给学生树立的榜样和其他学科不同,也是独特的,因为我给学生树立的榜样是和信息技术学科有联系的,在信息技术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如求伯君、王江民、马云、比尔·盖茨等,利用他们走过的艰难历程来告诉学生,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曾经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但因为他们有理想的激励,所以他们无所畏惧,他们勇往直前,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永不气馁,最后他们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以这些名人为榜样外,我还将学生身边的人作为榜样来鼓励学生。每节课上,我都会留一个学生作品展示的时间,来比一比,评一评,看一看,让同学们自己去找出这节课学得最棒的学生,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身边的榜样,来鼓励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做榜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着成功的喜悦,体验着退步的沮丧,体验着发现的快感,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2 用爱心的力量促成学生学会快乐的成长
曾经的师道尊严让学生学会了畏惧,学会了服从,学会了唯唯诺诺而失去了自我。刚踏上讲台时,我也曾经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学会了端起师长的架子,我得到了他们的绝对服从和尊敬,但失去了和他们做朋友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让教师从教育的主导者变成了教育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换成了学生的主体者。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思考,怎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做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让他们在尊敬我的同时,也信任我,让我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呢?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爱满天下。我们教师就是爱的使者,我们的任务是真诚地将我们的爱心的雨露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心之春水流进每位学子的心田,让他们在爱的浸润中,学会爱屋及乌,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对手;爱我们的自然的一草一木,让人与自和谐相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重要的是爱每位学生,爱每一片绿叶,哪怕是有斑点的。真正的使我们的教育做到为了每位学生的终生持续向上的发展奠基!让“爱”这个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时时荡漾在我们的蓬勃校园!让学生们在爱的怀抱中幸福成长,再把爱的火花散布到美丽的人世间!
3 用竞争的方式催化学生学会牵手与合作
在《没有人能独自成功》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面对鲜活灵动的教育对象,这些对要求我们从教者要学会合作,合作双赢。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重要,没有人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那些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好,因为大多有兄弟姐妹,所以性格开朗,同学之间相处也很愉快。学校春季和秋季都会开展春游和秋游活动,他们会带好厨房用具,炒一些简单的菜来分给同学和老师们吃,零食也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但现在很少看到有学校开展春游和秋游活动,这让学生的学校生活少了很多乐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都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宠上了天,长辈们生怕他们受到伤害,哪怕是一丝丝的委曲也舍不得。在家里孩子们不需要帮父母们分担家务,有好东西都是独享,长此以往,他们都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不让分毫的个性,这对教育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怎样让他们学会分享,学会牵手,学会合作呢?
因为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也因为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学生比较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因为学校硬件环境的关系,不能达到一人一机的要求,所以必须二人一组。在这种情况下,我花了很多心思来让学生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同时又可以巧妙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我强调这个二人组是一个整体,即在平常的学习、练习、评价、考核中,他们被看作是“一个人”。我每节课会有一个学生作品展示时间,在这个时间,会把二人这节课的所学展示给所有同学看,让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价,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收获最多,成果最大。这个二人组如果不合作,要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会很难,要想有创新,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则更难,在这咱情况下,每个组的成员要想获得同学们的高度评价,从而获得学习过程中成功的愉悦,就必须学会合作。其次,我要求两人合理分配学习、操作的时间,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对动手操作要求非常高,如果不动手,可能永远学不会,不允许一个人时时操作,另一人则在旁边干巴巴地看。其三,在教学评价环节,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吸取他人的经验来完善自己的作品,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 用学无止境的境界来规划师生的求学路
人生是有限的,是短暂的,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这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要说的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话。首先,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自己能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如果连这个基本的任务都不能完成,则有愧于人师。其次,随着时候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了终身学习时代,教师不断的学习意义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学生而学习,教师要通过阅读和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这部书比起课本对学生的影响要深刻和持久得多。为“学生而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为教学而学习,教师通过学习,可以汲取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自我而学习,它以完善人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为目的。这种学习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漫漫求学路上,师生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5 用学科教学的特点来让孩子们懂得学习的方法
陶行之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代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
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工具性更强。现在的各行各业,计算机无处不在,现在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计算机无不渗透,包括现在的各学科教学,计算机更是必不可少的帮手。针对这样一个特点,再加上这门学科动手操作性强的特点,我采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任务驱动式方法,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然后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它,可以有一种方法,也可有多种方法,但必须保证至少有一种方法来完成任务,可以自己看书摸索,可以凭过去的经验探索,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但前提是自己动手操作完成,而不是他人越俎代疱,最后再来通过学生成果、作品展示、演示进行课堂总结、评价、交流,在这种方法的长期训练下,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经常作一些创新性的尝试,我教会他们学习方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们只有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的方法,他们今后才能独立地进行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从而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但我认为不管教师怎样谆谆教导,苦口婆心地教其学习方法,其效果可能都不及孩子们亲身实践所上的这堂课,所谓“实践出真知”!
1 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刚参加工作时,没有带班主任,所以对德育这个词很陌生,在课堂上只要讲好自己的学科知识就可以了,德育则是政教处和班主任的责任。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发展,德育摆在了首要的地位,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学科教育中处处渗透德育教育。包括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变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就包括“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所以,我在课堂上从以前单纯的学科教学,转变到了处处渗透德育教育。
我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近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澎湃是梦想“自由”的力量牵引着美国人不懈奋斗,最终使自由之声轰响,梦想的力量如此巨大,它可以给前进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梦想是黑夜里的航标灯,可以指引着我们的方舟躲过暗礁,驶向成功彼岸;梦想是每个人心中的太阳,能驱走云霾,让心空朗照。
人生可以没有财富,但是人生不可以没有理想。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理想就有了期望,有了理想的人生,才会不为一时小利所趋;有了理想的人生,才会不为一时小碍所挡;有了理想的人生,会咬定梦想不放松;有了理想的人生,会风雨无阻,风雨兼程;有了理想的人生,才会笑对坎坷,所向披靡。
我给学生树立的榜样和其他学科不同,也是独特的,因为我给学生树立的榜样是和信息技术学科有联系的,在信息技术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如求伯君、王江民、马云、比尔·盖茨等,利用他们走过的艰难历程来告诉学生,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曾经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但因为他们有理想的激励,所以他们无所畏惧,他们勇往直前,他们百折不挠,他们永不气馁,最后他们获得了成功。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实现了他们的理想,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以这些名人为榜样外,我还将学生身边的人作为榜样来鼓励学生。每节课上,我都会留一个学生作品展示的时间,来比一比,评一评,看一看,让同学们自己去找出这节课学得最棒的学生,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身边的榜样,来鼓励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做榜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着成功的喜悦,体验着退步的沮丧,体验着发现的快感,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2 用爱心的力量促成学生学会快乐的成长
曾经的师道尊严让学生学会了畏惧,学会了服从,学会了唯唯诺诺而失去了自我。刚踏上讲台时,我也曾经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学会了端起师长的架子,我得到了他们的绝对服从和尊敬,但失去了和他们做朋友的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让教师从教育的主导者变成了教育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换成了学生的主体者。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思考,怎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做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让他们在尊敬我的同时,也信任我,让我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呢?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爱满天下。我们教师就是爱的使者,我们的任务是真诚地将我们的爱心的雨露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心之春水流进每位学子的心田,让他们在爱的浸润中,学会爱屋及乌,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对手;爱我们的自然的一草一木,让人与自和谐相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爱自己的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重要的是爱每位学生,爱每一片绿叶,哪怕是有斑点的。真正的使我们的教育做到为了每位学生的终生持续向上的发展奠基!让“爱”这个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时时荡漾在我们的蓬勃校园!让学生们在爱的怀抱中幸福成长,再把爱的火花散布到美丽的人世间!
3 用竞争的方式催化学生学会牵手与合作
在《没有人能独自成功》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面对鲜活灵动的教育对象,这些对要求我们从教者要学会合作,合作双赢。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重要,没有人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记得刚参加工作时,那些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好,因为大多有兄弟姐妹,所以性格开朗,同学之间相处也很愉快。学校春季和秋季都会开展春游和秋游活动,他们会带好厨房用具,炒一些简单的菜来分给同学和老师们吃,零食也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但现在很少看到有学校开展春游和秋游活动,这让学生的学校生活少了很多乐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都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宠上了天,长辈们生怕他们受到伤害,哪怕是一丝丝的委曲也舍不得。在家里孩子们不需要帮父母们分担家务,有好东西都是独享,长此以往,他们都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不让分毫的个性,这对教育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怎样让他们学会分享,学会牵手,学会合作呢?
因为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也因为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学生比较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因为学校硬件环境的关系,不能达到一人一机的要求,所以必须二人一组。在这种情况下,我花了很多心思来让学生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同时又可以巧妙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我强调这个二人组是一个整体,即在平常的学习、练习、评价、考核中,他们被看作是“一个人”。我每节课会有一个学生作品展示时间,在这个时间,会把二人这节课的所学展示给所有同学看,让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价,比一比,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收获最多,成果最大。这个二人组如果不合作,要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会很难,要想有创新,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则更难,在这咱情况下,每个组的成员要想获得同学们的高度评价,从而获得学习过程中成功的愉悦,就必须学会合作。其次,我要求两人合理分配学习、操作的时间,因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对动手操作要求非常高,如果不动手,可能永远学不会,不允许一个人时时操作,另一人则在旁边干巴巴地看。其三,在教学评价环节,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吸取他人的经验来完善自己的作品,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 用学无止境的境界来规划师生的求学路
人生是有限的,是短暂的,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这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要说的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话。首先,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自己能够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如果连这个基本的任务都不能完成,则有愧于人师。其次,随着时候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了终身学习时代,教师不断的学习意义尤为重要。教师要为学生而学习,教师要通过阅读和学习把自己打造成一部让学生百读不厌的书,这部书比起课本对学生的影响要深刻和持久得多。为“学生而读书”是教师阅读的第一推动力;为教学而学习,教师通过学习,可以汲取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自我而学习,它以完善人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为目的。这种学习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漫漫求学路上,师生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5 用学科教学的特点来让孩子们懂得学习的方法
陶行之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代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
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工具性更强。现在的各行各业,计算机无处不在,现在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计算机无不渗透,包括现在的各学科教学,计算机更是必不可少的帮手。针对这样一个特点,再加上这门学科动手操作性强的特点,我采用的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任务驱动式方法,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然后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它,可以有一种方法,也可有多种方法,但必须保证至少有一种方法来完成任务,可以自己看书摸索,可以凭过去的经验探索,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但前提是自己动手操作完成,而不是他人越俎代疱,最后再来通过学生成果、作品展示、演示进行课堂总结、评价、交流,在这种方法的长期训练下,学生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经常作一些创新性的尝试,我教会他们学习方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们只有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究和应用知识的方法,他们今后才能独立地进行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从而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但我认为不管教师怎样谆谆教导,苦口婆心地教其学习方法,其效果可能都不及孩子们亲身实践所上的这堂课,所谓“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