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拉片分析》属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一方面联系影视艺术的相关理论原理,又一方面体现具体案例操作的技艺手法,再一方面关系到实践应用与实用教学的基本需求。总的来讲,这一课程整合了影视理论、案例分析、技艺探讨、实验演练与实践创作等一系列实用性教学的具体内容,是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影视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构成。然而,《拉片分析》课程虽在践行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在地方院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课程规划中仍未获得明晰的定位设计;鉴于此,笔者对从实践教学第一线出发,结合课程自身特点与地方院校的具体情况,展开对《拉片分析》课程建设的研究。
关键词:《拉片分析》;地方院校;教学实践;特色教育
一、《拉片分析》的课程概述
1.教学活动的视角
《拉片分析》是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的导演专业、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等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类专业学生进行“基础性原理研究”、“應用性理论探讨”、“技艺性实践研习”、“综合性实践构思”的等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是最终实现影视艺术创作实践的关键环节。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能为之后学生创作影视艺术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从教学活动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窥得《拉片分析》之重要性的一斑。
2.实践创作的视角
长期以来,地方院校学生的影视作品往往存在文化艺术水平一般、影视理论原理欠缺、影像思维逻辑紊乱、影像语言条理不清、经典叙事结构欠缺、细节处理与整体架构不佳等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地方院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的作品层次不高、精品不多、专业性不强,困扰这一创作实践问题的症结其实就在于《拉片分析》课程的开展没有得到良好地落实。在当今业界和学界高度重视“拉片分析”活动,国内外诸多电影大师、知名导演都是在“拉片分析”的瀚海孤舟漂泊、旷世漫渡,经历了无数影像的涤荡、众多情节的净化、万千情景的陶冶才度达彼岸、开创辉煌、成就大器。由是,从实践操作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领略《拉片分析》之巨大作用的风采。
3.科研创新的视角
《拉片分析》的开展不仅为创作实践活动提供了修炼的道场,也为影视艺术学科的科研创新开创了另一处洞天福地。法国新浪潮主将、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曾经在图书影像资料馆中夜以继日地开展拉片活动,忘我地投入影片、沉寂于影像。通过对近三千余部影片的潜心观摩、悉心剖析、精心研习,戈达尔最终拍摄了《精疲力尽》、《芳名卡门》、《随心所欲》等一大批惊世骇俗之作;同时,在经历了拉片分析的洗礼后,戈达尔在《电影手册》等电影理论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精彩评论、经典论文。为此,学界往往将法国电影界,划分为“前戈达尔时期”和“后戈达尔时期”两个阶段。由此可见,《拉片分析》对影视艺术类学科之科研创新有着无与伦比地功效。
下面我们将从地方院校、教学实践与特色教育等三个方面就《拉片分析》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更进一步地探讨。
二、基于地方院校发展规划的探讨
在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应用型教育宏观规划蓝图的指引下,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往往基于区域发展的需要与满足地方建设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对服务区域社会、适应地方环境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及各级用人部门之间展开“联合办学”、“合作培养”、“实践教育”的立体教育。在“立足地方自身情况”和“适应长远发展形势”的前提下,将“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增强实用效果”的应用性人才教育思路,注入到各自的办学理念;把区域社会发展、地方人民生活需要的“教学质量水平、科研创新方向、人才培养层次、特色建设目标”作为“立校、兴校、强校、名校”的基本方略。具体来讲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规划方略展开讨论。
1.开设实用性专业为基础
地方院校的建设和发展需从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出发,开设实用性强、实效性强的学科专业。随着我国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总体形势的蓬勃发展,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消费市场的空缺,呼唤文化传媒艺术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开设与配备。对扎根地方、融入地方的院校而言,虽然不能深入到地方文化市场每一个细胞,但从结构层面调控和服务地方文化消费市场的专业设置还是可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满足地方需要的。就当地的文化影视传媒行业而言,对地方民众的文化消费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于是,相关专业的开设就成为更进一步增强服务效果的必由之路;继而,由于文化传媒专业的开设,又催生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的诉求。此时,以实用性专业为基础与实践类课程为路径的地方院校建构,成为解决地方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最佳方案。
2.开发实践类课程为路径
实践类课程的建设,是旨在完善专业的实用性特质,最终能培养高效能干、专业会干的实用性人才,以此来服务地方社会需要、实现地方高校在新时期的综合建设目标。以传媒学科为主导的实用性专业建设,对地方院校服务职能的达成起到了关键地作用;而此时,影视传媒学科专业课程的打造,成为完成该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开发实践类课程的道路上,《拉片分析》作为凝集了“基础性原理研究”、“应用性理论探讨”、“技艺性实践研习”、“综合性实践构思”等内容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其课程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该路径的最终显效。
三、基于进行特色教育建设的探索
地方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如果不能立足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进行富有地域风情、或时代风貌、抑或学科风采的特色教育,那么该专业的学生就很难适应当地的文化市场需求,在将来也不易顺利地在当地就业。对于一门功课而言,若能在体现学科专业风采、反映时代文化风貌、映射地域人文风情等方面具有涉猎,并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将所在学科特色支撑起来,那么该以课程为基础的特色教育将得到良好地建设。 就《拉片分析》而言,不同院校的定位设计体现了各自的思考。在美国的纽约电影学院,该课程以类型片为主的拉片实训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对各类型影片之“故事框架、情节线索、叙事风格、情结特点、主题建构、人物设置、画面构成、音效创意、摄像技艺、后期特效”等内容程式化的研习。在国内类似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重点影视专业院校而言该课程的核心环节放在对各时代主流电影运动和导演之实践创作、艺术风格、技艺手法的探讨。而某些地方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将本课程设置为一门影片分析的强化版,忽略了其在引导深入解剖、强化创意构思、启迪创作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地方院校而言,我们没有一流的拉片实验设备、缺乏完整的影像资料储备、缺少必须的创意手法模拟实训设施,我们无法和国内外一流高校在硬件方面比拼,但我们却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扎根基层、深入地方、贴近底层、反映实际需要。这些为我们打造特色课程、建构特色专业建构、树立特色学科、开展特色教育提供了无与伦比地资源条件。
总的来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对于地方院校的《拉片分析》而言,一者,要多多设置与地方文化相适应、同区域传播媒介相切合的影像分析实验和创作实践活动;这是确立其地域特色的主要突破口。二者,要多多设计分析新媒体影像、剖析全媒体视频实验内容,这是该课程反映时代传媒特色的重要基点。三者,将拉片实训与创意实践、创新设计、创作实验相结合,把探讨基本原理、研讨实用理论、模拟大师技艺、演练经典手法的实验,同具体的影视创作实践相贯通,这是该课程完善本学科特色建设的核心所在。
四、结语
对于《拉片分析》课程而言,其核心意义不在于传授纷繁的理论知识、也不在于探讨高深的学术问题,其主旨应该立意于为影像创作服务,为影视创意实践做辅助与提升作品质量。用较为学术的表达来讲,就是要力图建构影像的史诗。此外,该课程需要有一个立足的基本点,对于地方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而言,其教育的基点在于地方媒体、区域文化需求;同时,《拉片分析》课程的建设,需要明确其培养的人才是满足地方需求的实用性、操作性、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的课程应该更多地体现实用技能的研习、创意实验的演练与区域文化内容的实训练习,以此强化专项课程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刘森尧译.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法]雅克·奧蒙著,吴珮慈译.当代电影分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焦雄屏译.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程青松著.青年电影手册[C].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张杰、党超亿: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
张然: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关键词:《拉片分析》;地方院校;教学实践;特色教育
一、《拉片分析》的课程概述
1.教学活动的视角
《拉片分析》是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的导演专业、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等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类专业学生进行“基础性原理研究”、“應用性理论探讨”、“技艺性实践研习”、“综合性实践构思”的等教学活动的核心构成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是最终实现影视艺术创作实践的关键环节。提高该课程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能为之后学生创作影视艺术精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从教学活动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窥得《拉片分析》之重要性的一斑。
2.实践创作的视角
长期以来,地方院校学生的影视作品往往存在文化艺术水平一般、影视理论原理欠缺、影像思维逻辑紊乱、影像语言条理不清、经典叙事结构欠缺、细节处理与整体架构不佳等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地方院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的作品层次不高、精品不多、专业性不强,困扰这一创作实践问题的症结其实就在于《拉片分析》课程的开展没有得到良好地落实。在当今业界和学界高度重视“拉片分析”活动,国内外诸多电影大师、知名导演都是在“拉片分析”的瀚海孤舟漂泊、旷世漫渡,经历了无数影像的涤荡、众多情节的净化、万千情景的陶冶才度达彼岸、开创辉煌、成就大器。由是,从实践操作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领略《拉片分析》之巨大作用的风采。
3.科研创新的视角
《拉片分析》的开展不仅为创作实践活动提供了修炼的道场,也为影视艺术学科的科研创新开创了另一处洞天福地。法国新浪潮主将、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曾经在图书影像资料馆中夜以继日地开展拉片活动,忘我地投入影片、沉寂于影像。通过对近三千余部影片的潜心观摩、悉心剖析、精心研习,戈达尔最终拍摄了《精疲力尽》、《芳名卡门》、《随心所欲》等一大批惊世骇俗之作;同时,在经历了拉片分析的洗礼后,戈达尔在《电影手册》等电影理论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精彩评论、经典论文。为此,学界往往将法国电影界,划分为“前戈达尔时期”和“后戈达尔时期”两个阶段。由此可见,《拉片分析》对影视艺术类学科之科研创新有着无与伦比地功效。
下面我们将从地方院校、教学实践与特色教育等三个方面就《拉片分析》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更进一步地探讨。
二、基于地方院校发展规划的探讨
在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应用型教育宏观规划蓝图的指引下,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往往基于区域发展的需要与满足地方建设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对服务区域社会、适应地方环境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及各级用人部门之间展开“联合办学”、“合作培养”、“实践教育”的立体教育。在“立足地方自身情况”和“适应长远发展形势”的前提下,将“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增强实用效果”的应用性人才教育思路,注入到各自的办学理念;把区域社会发展、地方人民生活需要的“教学质量水平、科研创新方向、人才培养层次、特色建设目标”作为“立校、兴校、强校、名校”的基本方略。具体来讲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培养实用性人才的规划方略展开讨论。
1.开设实用性专业为基础
地方院校的建设和发展需从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出发,开设实用性强、实效性强的学科专业。随着我国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总体形势的蓬勃发展,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消费市场的空缺,呼唤文化传媒艺术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开设与配备。对扎根地方、融入地方的院校而言,虽然不能深入到地方文化市场每一个细胞,但从结构层面调控和服务地方文化消费市场的专业设置还是可以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满足地方需要的。就当地的文化影视传媒行业而言,对地方民众的文化消费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于是,相关专业的开设就成为更进一步增强服务效果的必由之路;继而,由于文化传媒专业的开设,又催生对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的诉求。此时,以实用性专业为基础与实践类课程为路径的地方院校建构,成为解决地方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最佳方案。
2.开发实践类课程为路径
实践类课程的建设,是旨在完善专业的实用性特质,最终能培养高效能干、专业会干的实用性人才,以此来服务地方社会需要、实现地方高校在新时期的综合建设目标。以传媒学科为主导的实用性专业建设,对地方院校服务职能的达成起到了关键地作用;而此时,影视传媒学科专业课程的打造,成为完成该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开发实践类课程的道路上,《拉片分析》作为凝集了“基础性原理研究”、“应用性理论探讨”、“技艺性实践研习”、“综合性实践构思”等内容的综合实践类课程,其课程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该路径的最终显效。
三、基于进行特色教育建设的探索
地方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教学如果不能立足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进行富有地域风情、或时代风貌、抑或学科风采的特色教育,那么该专业的学生就很难适应当地的文化市场需求,在将来也不易顺利地在当地就业。对于一门功课而言,若能在体现学科专业风采、反映时代文化风貌、映射地域人文风情等方面具有涉猎,并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将所在学科特色支撑起来,那么该以课程为基础的特色教育将得到良好地建设。 就《拉片分析》而言,不同院校的定位设计体现了各自的思考。在美国的纽约电影学院,该课程以类型片为主的拉片实训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对各类型影片之“故事框架、情节线索、叙事风格、情结特点、主题建构、人物设置、画面构成、音效创意、摄像技艺、后期特效”等内容程式化的研习。在国内类似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重点影视专业院校而言该课程的核心环节放在对各时代主流电影运动和导演之实践创作、艺术风格、技艺手法的探讨。而某些地方高校的相关专业却将本课程设置为一门影片分析的强化版,忽略了其在引导深入解剖、强化创意构思、启迪创作实践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地方院校而言,我们没有一流的拉片实验设备、缺乏完整的影像资料储备、缺少必须的创意手法模拟实训设施,我们无法和国内外一流高校在硬件方面比拼,但我们却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扎根基层、深入地方、贴近底层、反映实际需要。这些为我们打造特色课程、建构特色专业建构、树立特色学科、开展特色教育提供了无与伦比地资源条件。
总的来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对于地方院校的《拉片分析》而言,一者,要多多设置与地方文化相适应、同区域传播媒介相切合的影像分析实验和创作实践活动;这是确立其地域特色的主要突破口。二者,要多多设计分析新媒体影像、剖析全媒体视频实验内容,这是该课程反映时代传媒特色的重要基点。三者,将拉片实训与创意实践、创新设计、创作实验相结合,把探讨基本原理、研讨实用理论、模拟大师技艺、演练经典手法的实验,同具体的影视创作实践相贯通,这是该课程完善本学科特色建设的核心所在。
四、结语
对于《拉片分析》课程而言,其核心意义不在于传授纷繁的理论知识、也不在于探讨高深的学术问题,其主旨应该立意于为影像创作服务,为影视创意实践做辅助与提升作品质量。用较为学术的表达来讲,就是要力图建构影像的史诗。此外,该课程需要有一个立足的基本点,对于地方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而言,其教育的基点在于地方媒体、区域文化需求;同时,《拉片分析》课程的建设,需要明确其培养的人才是满足地方需求的实用性、操作性、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的课程应该更多地体现实用技能的研习、创意实验的演练与区域文化内容的实训练习,以此强化专项课程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法]克里斯蒂安·梅茨著,刘森尧译.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法]雅克·奧蒙著,吴珮慈译.当代电影分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焦雄屏译.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程青松著.青年电影手册[C].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张杰、党超亿: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
张然: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