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作为一门基础课,应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方法激活历史课堂,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使历史学习充满乐趣,从而发挥出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关键词:激活 补充 主体作用 课堂语言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历史学习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给予历史学科应有的重视。人们一直把历史放在副科的位置之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怎样组织课堂教学,以做好历史教学工作,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以知激趣,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初中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力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初涉浩瀚无际的历史海洋,由于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2、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中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复习“国共合作”时,设问学生,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一下子议论纷纷。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时,学生便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或是情绪激动,据理力争;或是平心静气,阐明因果;或是通情达理,一分为二。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引动学生情感生发,思维开启。
再如一些同学非常羡慕西方发达国家高技术,高收入,高享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针对这一现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资料,说明近代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掠夺和血腥性;同时解释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近代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外国侵略造成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此来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积极的情感。
3、以境动情,运用形象生动的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丰富的语言有启发性和情感色彩。而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历史这一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知历史,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一·二八”事变中,提到十九路军英勇抗日时:“日寇五千人向上海北郊中国军队蕴藻浜阵地发起疯狂进攻。蔡廷锴将军挑选了一百名战士组成敢死队,他们中胸前背后都捆上炸弹,并用火油浇遍全身,然后分几路潜入敌阵,冲到敌人密集的地方,猛地扑倒在地,一声巨响,战士们粉身碎骨,鬼子也被炸得血肉横飞。差不多在同一时刻,敌军阵地上爆炸声四起,日军以为中国援军开到,纷纷溃退,十九路军战士们乘势追击十多里,杀得敌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上海军民团结抗战,打死打伤日军一万多人,使日军更换三个指挥官。但是,中国政府却拒绝援军,扣压军火,侵吞捐款,暗中资敌,十九路军弹尽援绝,被迫撤退……”。通过这一情意真切的讲述,使学生对十九路军官兵产生了由衷敬意,同时在内心深处发出对爱国者的钦佩的真实情感,对卖国者的痛恨……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再如在讲《甲午战争》时,我用生动、激昂的语言讲述黄海海战,学生们听后群情激愤,既被爱国官兵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又对清政府的腐败切齿痛恨。此时只要稍加点拨,爱国主义激情就会被熊熊点燃。
4、情景再现,运用多媒体教学。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努力创造条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激活课堂,使历史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历史知识的研究,从而有效的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烈山.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中) 2014年12期
[2] 崔伟.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 学苑教育 2015年13期
[3] 肖国强. 初中历史复习的教学核心:关系要素探讨[J]. 新课程(中学) 2015年06期
[4] 姚尊香.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中学) 2015年08期
关键词:激活 补充 主体作用 课堂语言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历史学习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给予历史学科应有的重视。人们一直把历史放在副科的位置之上,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怎样组织课堂教学,以做好历史教学工作,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以知激趣,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初中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力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初涉浩瀚无际的历史海洋,由于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2、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中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复习“国共合作”时,设问学生,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一下子议论纷纷。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时,学生便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或是情绪激动,据理力争;或是平心静气,阐明因果;或是通情达理,一分为二。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引动学生情感生发,思维开启。
再如一些同学非常羡慕西方发达国家高技术,高收入,高享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针对这一现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资料,说明近代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掠夺和血腥性;同时解释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近代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外国侵略造成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此来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积极的情感。
3、以境动情,运用形象生动的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丰富的语言有启发性和情感色彩。而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历史这一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知历史,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讲“一·二八”事变中,提到十九路军英勇抗日时:“日寇五千人向上海北郊中国军队蕴藻浜阵地发起疯狂进攻。蔡廷锴将军挑选了一百名战士组成敢死队,他们中胸前背后都捆上炸弹,并用火油浇遍全身,然后分几路潜入敌阵,冲到敌人密集的地方,猛地扑倒在地,一声巨响,战士们粉身碎骨,鬼子也被炸得血肉横飞。差不多在同一时刻,敌军阵地上爆炸声四起,日军以为中国援军开到,纷纷溃退,十九路军战士们乘势追击十多里,杀得敌人血流成河,尸骨成山。上海军民团结抗战,打死打伤日军一万多人,使日军更换三个指挥官。但是,中国政府却拒绝援军,扣压军火,侵吞捐款,暗中资敌,十九路军弹尽援绝,被迫撤退……”。通过这一情意真切的讲述,使学生对十九路军官兵产生了由衷敬意,同时在内心深处发出对爱国者的钦佩的真实情感,对卖国者的痛恨……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再如在讲《甲午战争》时,我用生动、激昂的语言讲述黄海海战,学生们听后群情激愤,既被爱国官兵的英雄壮举所感动,又对清政府的腐败切齿痛恨。此时只要稍加点拨,爱国主义激情就会被熊熊点燃。
4、情景再现,运用多媒体教学。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努力创造条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激活课堂,使历史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历史知识的研究,从而有效的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石烈山.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课程(中) 2014年12期
[2] 崔伟.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J]. 学苑教育 2015年13期
[3] 肖国强. 初中历史复习的教学核心:关系要素探讨[J]. 新课程(中学) 2015年06期
[4] 姚尊香.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 新课程(中学) 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