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应对措施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学;困难和应对措施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实施将近两年。在这将近两年时间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既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欣喜和参与其中的动力,又产生了一些教学困难和面对教学困难无所适从的烦躁,时时反思,经常与同行探讨,并初步制订了一些应对措施,与广大教师共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困难
  1.新旧课程编排模式的不同,而对历史教学产生的困难
  普通高中新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历史分为历史(I)、历史(II)、历史(III)三个学习模块,而选修历史四个模块可根据教学实际任意选择三个模块。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有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民主、人物等,采用了贯通古今、中外历史合编的专题编排模式,其以开放性强、专题突出、知识容量大、教学目标高为特点,与旧教材以时序性为主的通史编排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而这对于长期从事通史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带来极大的困难。教师要按要求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必须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查阅资料,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进行备课,尽管如此,在把握和驾驭教材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而言,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组织专题史的新课程历史教学,短时间内对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难以接受,不易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也很难让他们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2.新课程的要求与学生认识水平不同,对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
  由于很多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基础知识薄弱,习惯于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尚未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历史素养,对探究性的专题学习缺乏了解,其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都不足以在新课程教学中发挥出“主体”的作用,加之一些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显得不太适应。
  3.新课程知识容量大、教学难度高,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困难
  知识容量大、探究性强是历史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则是课时严重不足,按照新课程的课时要求,高一历史每周两课时,高二高三各三课时。但由于新课程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补充内容多,一个课时要完成新课导入、授课、讲练习、复习巩固等教学环节,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难度实在较大。
  4.落实探究性学习方式有较大的困难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对历史教师而言,落实探究性学习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是班额人数多,分成若干小组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时,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二是探究性学习耗时过多,势必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造成经常拖堂的现象。
  二、应对措施
  1.积极钻研教学理论,灵活处理教材
  广泛订阅《中学历史》《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参》等教学理论性强的报纸杂志。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转变教学方法,灵活处理教材,力求做到“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必须储备一桶水”的态度对待教学。课程标准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指针,作为历史新课程的执行者,高中历史教师应努力钻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增补,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调整专题教学的顺序,以解决专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2.加强备课力度,用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历史新课程知识容量大、学术性强,加之课时紧张等因素,以往那种历史教师各自备课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迫使历史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在历史教研组活动时提出,群思群策,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解决。
  3.紧抓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工作,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
  高中历史新课程针对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提出了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势必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工作,该项工作不仅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工作,也是促使学生以此为平台,实现基本技能和三维目标的核心工作,脱离了这项工作,一切历史教学工作都是无源之水、空口而谈。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适量的识记教学内容,包括时间、人物、事件原因、性质、过程等,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其次,教师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定期检查、督促,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工作的完成情况。检查成绩作为学生平时学习的学分。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解决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东乡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工业生产随着社会的需要开始走向批量化生产的轨道,以往的人工作业也变成了机器流水线,这个突破的科学技术支撑就是工业电气自动化。这项新的技术的应用,必然推动工业的迅速发展
《煤矿电工学》是煤矿相关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路、电机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
本文总结了锚杆(索)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指出锚固长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锚固段的剪应力分布。通过六种不同函数形式的剪应力分布模型,对锚固段剪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讨论,对比了
电力事业的高度发展催生了以提供供电服务为主的供电企业的出现。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供电企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供电企业中,
小学英语教育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并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摘 要] 工业化生产已经发展了200多年的历程,传动的机械加工一直伴随着制造业的成长,在数控机床出现之前并没有突破性进程,机床只是一台普通意义上的生产工具,时刻离不开人的操纵不具有智能性,它只能替代人们的体力劳动,而替代不了人们的脑力劳动。当计算机出现以后时间进入五、六十年代数控技术的出现机床有了突破性发展,从单纯的机械运动发展到了具有智能的运动机器,它不仅替代人们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能替代人们的脑
小学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所以,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应高度重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愉悦的写作心理。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孩子们学习起来乐而忘倦,欣而忘食。作文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使教与学得到和谐统一。下面笔者就小学生年龄阶段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对小学音乐的情境教学途径做若干尝试。  一、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指运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教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给学生,以调动他们的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
测井井下爬行器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从英国SONDEX公司引进的专用于大斜度生产井或固井质量等套管井测井的辅助设备。由于设计者将仪器只定位在单芯仪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需要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不断地进行优化,实现自身持续发展就必然要适应新形势并合理利用,进行自身的经济管理创新,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