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精品式教学内容创新中的几个关系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品式教学内容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原理出新与前沿引入、前提界定与分析框架、理论知识与方法工具、基础内容与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关系,能有效促进该课程教学的深化与提高,
  关键词:精品式教学内容;基本关系;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在培养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北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开设该课程,在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以精品化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新认识突破创新,探索处理以下四种关系。
  
  一、原理出新与前沿引入的关系
  
  作为一门以市场经济实践为源泉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内容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随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而更新,因而形成以基础理论为主、术语概念林立、体系庞大的内容特征。近年来许多新教材大量增加新理论和前沿领域进展,但相对忽视对经典原理的现代诠释,因而造成初学者的极大困惑。为此,我们在充分引入前沿内容的基础上,着力强调深入浅出和推陈出新,通过课堂讨论、读书笔记、论文写作,形成复合式教学体系,为经典理论增加新意,使学生体会到从“熟知”到“真知”的认识过程。
  以“效用”这一历史悠久的经典概念为例,传统看法认为效用是可衡量的,后来研究发现消费者即使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仍可以说出偏好顺序,于是出现序数效用基础上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但较新研究发现不确定条件下以基数效用为基础的期望效用概念也是合理的,基数效用概念复归并向博弈论和金融学延伸。由于偏好不能直接观察,于是有人根据价格、收入等数据,发展为显示偏好、消费者剩余等来倒推偏好和确定效用函数,进而预测选择行为、对税收政策等进行评估。可见,效用分析并非如初学者误解的那样是脱离现实的智力游戏,它因较好描述人们的经济行为“持久而弥新”。我们注重从历史发展中将序数效用、基数效用、显示偏好等概念的内涵变迁、外延扩展和认识递增讲清楚,结合证券组合分析、保险市场设计方面的应用性事例说明其生命力,再从理解概念变迁脉络中要求学生泛读精选的指定材料,从消除疑惑出发开展教师指导下的针对性课堂讨论,以准确把握知识点为目的辅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并择优由作者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上宣讲,其他学生提问讨论,作者修改形成学年论文,讨论者完善读书笔记提交课程作业,这就形成了一个促进经典概念出新用活的完整教学周期和复合式教学体系,有助于使学生深刻领会经典原理的丰富内涵,而不是盲目追逐前沿、流行与奇异。
  
  二、前提界定与分析框架的关系
  
  在一定假设前提下进行问题分析和构建模型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一方面,假设前提的界定和选择对于解释经济现实具有关键意义,另一方面,分析框架是讨论现实问题的出发点或参照系,对更好理解现实不可或缺。经常听到的一种误解是,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不符合现实,因此结论没有意义。但实际上许多科学理论的前提假设必须易于处理,在此基础上用真实的前提代替想象的世界,才会得到一些恰当描述经验现实的命题。为此,要重视对基本前提的内涵、作用和局限进行准确阐述,然后对分析框架的重要性给予充分说明,使学生理解正是假设与框架的有效重复互动才能提供讨论现实问题的参照系和标尺。比如传统理论一直假设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没有交易成本的,虽然这一假定明显不符合现实,但却有助于积累和发展边际分析、均衡分析、比较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研究工具,而当后人提出交易成本为正的真实前提,并且将组织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与交易成本相联系时,再运用边际分析之类的技巧,就可以得到许多可验证命题,在理解企业、合同、组织等复杂问题中取得关键进展。我们在企业理论、市场结构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首先对零交易成本假设的作用(简化分析提炼出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工具)和局限(现实中存在交易成本)加以说明,再阐述放松基本假设而发展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过程(从新古典理论到新制度学派),并提供这一框架应用于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组织结构设计等现实问题的事例,通过精细化讲解、逻辑性展示、针对性练习、情景性模拟、应用性延伸等体系化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解理论模型发展渐进性和体系结构完整性(现代企业和产业理论),充分把握假设前提与分析框架的有机联系,养成科学的研究意识、思维习惯和思维规范,坚决避免片面强调模型推导或单纯否定前提的简单化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的合理性不仅是真实与否的问题,而且与经济环境、行为特征、制度安排密切相关,本课程中有些假设由于忽视中国现实中的具体因素,对于阅历简单、社会实践有限的学生容易带来不必要的误解与困惑。以经济人假设为例,如果过于强调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分离,忽视制度、意识形态差异,根本不涉及伦理评价,容易造成学生行为利益化与交易化的不良定式和倾向。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作针对性的批判说明,说明经济人假设的现实局限性,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对假设前提重要性的认识,而不是照搬国外有关结论。
  
  三、理论知识与方法工具的关系
  
  在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发展过程中,相应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基本方法,为此,我们在准确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掌握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重要性,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与学术规范为目的,选择好典型例子,提炼出主要方法加以剖析,通过方法论的讲解,综合采取以延伸练习、小组交流、课堂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方法工具掌握与理论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例如均衡作为经济学中的经典概念早已被普遍接受,但又是定义不断精细化和动态化、使用领域不断延伸的分析性工具。博弈论研究发现,不同于上策均衡,古诺一纳什均衡是更一般的概念,而前者不过是特例,但因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点,需要剔除、筛选、精练;经济人理性要求按贝叶斯规则更新信念和对信息理性处理,于是发展出完美贝叶斯博弈分析;不确定条件下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行为人决策必然有隐藏性,决策不可预测性导致信息不对称。这些内容系统展示了均衡方法合理性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提供了一系列对经济学问题深入分析的实例,我们在对其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趣味性和应用性的延伸练习、模拟实验、游戏互动、课堂讨论、现身演示等方法,将其拓展到受教育年限等学生切身问题的决策分析中,把“接受一机械式”学习改造为“发现一有意义”学习,鼓励从现实中挖掘基本方法所蕴涵的经济现象,从而激发求知欲、旺盛学习热情、提高洞察能力,使其深刻理解科学方法在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时的强大威力。
  传统教学过程中相比较而言,更重视基本理论但轻视基本方法。实际上科学方法同样是解决经济社会问题 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经济学教学中需要体现的重要环节。当然,我们突出基本方法的目的是把方法的科学思想融于基本原理中,通过掌握方法以提高认识和加深理解,“授人以渔”,达到自觉应用的境界,并不是要把方法当成一个独立的内容,不宜“为方法而方法”。
  
  四、基础内容与案例分析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往往表现为抽象化的理论和实证化原理,这是学生最头疼的难点所在,而案例教学以现实问题为对象,通过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典型”激发兴趣,吸引其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这一难题的解决。为此,在抓好基础内容教学的同时,我们强调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典型现象的剖析。首先是运用基础原理对当今时代的一些新现象、新动态进行解剖。无须讳言,微观经济学的个别内容距离当代现实较远,缺乏时代感,结果导致学生难以发现有效应用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但事实上不少基本原理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逻辑上升性,能够促进应用研究和政策分析,是分析现实问题的基本先导和源泉。比如影响深远广泛的信息革命本身就是经济革命,但对于信息经济时代的一些重要问题并不需要新的分析工具,为此,我们利用经典的偏好、技术和市场结构理论,以互补品概念为基础,运用“锁定”、“网络外部性”原理,展示对知识产权管理、电子商务等当代问题的经济分析,建立“现象+原理+验证”的学习模式,启发学生寻找复杂前沿问题的根基或“基本点”,在抽象与具体的循环往复中感受了基础原理的分析价值。
  重视面对中国的实际或国情,把中国案例引入课堂,解释中国现象和解决中国问题,是精品式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我们特别强调案例分析的本土元素,以提高学习过程的真实感。首先,要选择好与基本理论或概念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如在讲完“厂商理论”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我国彩电市场的价格战”问题,通过情景再现模拟学生身边的商业竞争,使博弈论原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具有应用性。其次,有选择评介全世界关注和研究的中国问题。比如近年来国际上分析中国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屡见不鲜,指出家庭联产责任制、承包制等实际上类似于最优激励机制,目的在于扩展激励机制设计等新兴理论,而中国面临着自身文化、社会传统与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于是引入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能深化对约束条件的认识,以更宽阔的视野把握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社会背景、难点所在和创新突破,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三是强调思考中国问题必须创造性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比如,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有两种不同但互补的观点:一是强调政企分开,将企业置于市场竞争压力下,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改进作用。二是强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或激励合同的重要性,强调如何调动经营者积极性和怎样对其进行监督。我们以这一问题为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凭借切身感受和材料阅读积极进行辩论与对话,然后由教师提供相关的主要理论解释,由学生尝试综合这些理论解释来提出对策建议,最后与国企改革中的实际举措相比照,帮助其深刻理解中国实践在改革策略、内容等方面的创新性所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案例教学更强调讨论过程和分析方法,而不是单纯提出对策建议。焦点在于建立书本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实现案例分析与基本教学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据悉,最近科技部和财政部已完成了2006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第一批项目的审定工作。本批项目涉及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资源
十年来重庆医科大学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建设了超声治疗课程群,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开拓国际视野。以企业为纽带使本科教学紧密联系社会,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
冲击作用下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是工程力学、材料、武器物理和空间物理中的重要课题,其位错的产生和演化、绝热剪切带的形成、界面的冲击熔化和微层裂等,是我们研究的热点。以上
(2018年10月8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实际和群众需求,动员全市上下,共同
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级无机化学的建设过程中,根据B-Learning教学理念,以结构先进的内容体系为基础,构建起“纸质教材——学习辅助光盘——网络学习平
呼政发[2018]19号2018年4月8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在高校的广泛应用,高校的办学形式日趋多样,特别是学分制的引入与深化,给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学分制
尊重并突破传统的史学教学模式,以文学文本为基础,关系到文学学科定位的根本问题,也是教学理念更新的前提。尊重并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以美育阐释为基础,关系到文学教学规律的
据媒体报导,新科、康佳等几家著名企业商标就是被某俄罗斯公司抢注一事日前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又一次提醒国内企业,商标保护意识的淡薄是国内企业应警醒的一个重要问题。
王守仁1955年出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