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西两部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有着相同的主题但是在故事情节设置、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表演活动呈现上都迥然不同,根本原因是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审美接受习惯不同。以审美形式为核心对比分析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找到中国戏曲日渐没落的内在原因,有利于建立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戏曲审美价值判断。
关键词:戏曲;审美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本差异呈现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中国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西方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同为悲剧爱情主题,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不同,两部作品在文本构思上不同,本文从它们的故事情节设置、人物形象设定反观中西方对爱情的表达、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以此来探寻戏曲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背后承载的思想意识。两部悲剧作品情节相似,都写两对年轻恋人深深相爱,最终都遭到家庭的反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写聪明美丽、任性而有主见的乡绅小姐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万松书院读书,结识了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寒门书生梁山伯,梁祝十八里相送,英台被迫嫁给富家子弟,而此时的梁山伯终于意识到自己深爱着祝英台,悲痛不已之下,死于相思。而祝英台嫁人当天跑到梁山伯坟前,纵身跳入自动裂开的坟墓,最终两人以化蝶结局。而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描写了世仇家族一对热恋的男女双双殉情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舞会上相识相爱,在罗密欧被逐出城后,朱丽叶被迫嫁与他人。为逃避婚事朱丽叶喝下安眠药假死,归来的罗密欧不明真相信以为真,便喝下毒药追随朱丽叶而去,朱丽叶醒后毅然用短剑结束自己的生命捍卫他们的爱情。从故事情节中就可以看出中西在对待爱情的态度、对于爱情的表达以及捍卫爱情方式的不同,彰显出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人的个体意识不强,严守道德伦理,所以梁祝二人的情感表达非常含蓄,同窗三年两人都心生好感却没有开口,离别之际也没有道破,这为后来的爱情悲剧埋下祸根。对比之下,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热情似火地表达了对彼此的爱意。梁祝的爱情是细水长流式的,从相知到相爱,在生活与学习中彼此了解,建立友谊之后发展为爱情,他们的爱情有根基,很稳定也很成熟,这是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念。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从激情、热情开始的,一见钟情式的轰轰烈烈的浪漫。因此,在对爱情的捍卫上也大不相同,梁祝的反抗是被动压抑的,他们背负着深深的道德伦理,在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整个封建礼教的反抗而不是单纯地为自己的幸福做抗争,他们死于忍受退让,而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勇敢毫无顾忌地去捍卫,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人的精神魅力。前者表达的是婚姻的自由,而后者表达的是个人的抗争。
从两部爱情悲剧的结局来看,也可以发现中西审美心理的不同,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世界是客体对象,人是主体存在,二者之间是对立的关系。中国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作为本体在中国古代社会至少是在春秋之前都是与天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独立的解释,人与自然是一体,天人合一是主导思想。这种世界观的不同体现在戏剧结局上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主人公死后化蝶,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男女主人公经过奋力的抗争后彻底毁灭。这种彻底的悲剧是西方悲剧特有的艺术手法,似乎只有这种彻底的悲剧才能使观者得到快感。这种悲剧更贴合现实生活,这种现实性也是中西艺术表现的最大不同,中国艺术讲求意境、韵味、心领神会,而西方艺术要求写实,对于生活精准地模仿,因此这种死亡结局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但是中国戏曲会加入神秘色彩,总是留有一丝希望,其实这可以看作是农耕文明下劳苦大众的美好期望,希望借助艺术暂时逃离生活的苦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两部同属爱情悲剧的作品无论是在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或者故事结局上,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
二、表演形式反映观众审美接受习惯
无论是中国戏曲还是西方戏剧两者都属于舞台表现艺术,但是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中国戏曲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表演中心是唱、念、做、打,艺术表现手段极其丰富。西方戏剧集音乐、文学、舞蹈、美术和戏剧表演为一体,以歌唱为主导,音乐结构是推进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中国戏曲的舞台空间是开放的、自由的,它涵天盖地,讲求情景交融。西方戏剧的舞台空间则是封闭的、固定的,局限于一固定时空,舞美是写实的。表演形式是一门艺术的中心和生命,戏曲之所以称为戏曲有它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而从中也可以见古代社会的审美接受习惯。众所周知戏曲有三大特征:虚拟性、程式化、动作化。从戏曲诞生之初看,它仅仅是作为一门娱乐活动,受到社会水平以及表演道具限制,戏曲演员会通过模仿式的虚拟动作展现真实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动作,这些固定下来的动作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了程式性的表演形式。这种程式性将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加以提炼、加工,使其成为唱念和身段,并与音乐节奏相和谐,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方式。例如各种唱腔板式、音乐旋律,各种行当不同的表演技术等等。与程式密切相关的是程式动作,是把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进行提炼与美化,经过表演实践逐步形成并确立的具有一定含义的规范性表演动作,例如“趟马”“走边”“圆场”“起霸”等等。另外戏曲表演中有很多舞蹈性的表演,这使得枯燥乏味又冗长的故事讲述更加生动精彩,所以这些戏曲表演的形式就在历史岁月中积淀下来成为戏曲的独有特征。虚拟包括动作虚拟以及场景虚拟,前者是指演员在表演时借助部分实物或不借助实物,虚拟地表演生活化的动作,比如常见的有以鞭代马、以桨代船、以酒壶代酒宴等。正如梅兰芳大师所要求的虚拟的要点是表演时心中、眼中都有那朵花,也就是说,要动作虚而心不虚。虚拟骑马,心中要有马;虚拟行船,心中也要有船。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的歌舞化的本体审美特征,无动不舞是戏曲表演的中心,所以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戏曲表演都是极尽动感地展现戏曲舞蹈的美。这些特征都是传统社会人们情感需要以及生命表达的体现,但这些也必定会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母题还在但是戏曲这个形式不为人们接受。与戏曲相反西方戏剧是强调一种客观表现,在审美判断力上表现的是具体表象,演员在塑造形象时追求对现实的摹写,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升华和提炼,主体心态是理性判断为主导,因此带入感更强。以“三一律”为代表的创作规律,要求每一幕戏都固定在一时一地,因此在表演时演员也就囿于一时一地,这是表演的局限,也是优点,因为这种表演短小精悍,故事矛盾冲突集中,情节紧张曲折,在表演中能够吸引观众集中注意力关注情节的发展。因此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表演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从一见钟情到果敢抗爭直到悲壮殉情的紧凑情节,丝毫没有拖沓,而戏曲对戏剧性本身没有太大的追求,故事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观众已熟知故事的发展,内心没有期许,欣赏的焦点集中于唱腔和演员的身段表演。于是在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戏曲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地方戏曲剧种只能作为“遗产”被保护起来。 三、现代社会大众审美体验需求
戏曲成为“非遗”并不是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减损而是由于现代社会变革引起大众审美接受能力提升,当下观众的普遍审美是需要激烈的冲突。今天大众审美观念、审美趋向、审美表达都产生变化。《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背景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制度下,有情人私定终身的故事,中国文化在对待情感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时, 强调伦理道德对情感的规范制约作用。故事中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情, 但不可能直抒心迹,只能多方暗示,但受封建思想影响梁山伯也意识不到祝英台会女扮男装求学,就算最终他们可以私定终身,但是两人内心敌不过道德伦理的谴责,最终只能以死反抗,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积极地采取措施,缺乏果断,所以都只能含恨而终。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人公勇敢地进行抗争,他们身上闪现的是人性的独立意志,是为个人幸福而抗争,不做制度與法规牺牲品的精神。前者是为封建伦理的压迫而呐喊,后者是对个人爱情的歌颂。应该提倡把戏剧、戏曲从单一的剧场模式和单一的镜框式舞台中解放出来。中西悲剧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结局,中国悲剧以大团圆方式为结局,而西方悲剧结局是主人公的彻底毁灭。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仍可以化为彩蝶“比翼双飞”,完成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即生死相恋的愿望,而西方戏剧结局血腥悲壮,罗密欧服毒自杀,朱丽叶举剑自刎,以主人公的死给观众强烈的震撼。21世纪的审美习惯是个体享受,观者通过网络自媒体欣赏艺术。正是这些审美心理的改变使得古典戏曲在现在社会日渐低迷,戏曲虽也在不断革新,但从现实来看也只能作为“非遗”,作为纪念性的仪式在大众心中存在。
四、结语
现代社会显然不能再把戏曲作为普遍的大众娱乐看待,因为它的观众群在流失,但是戏曲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内涵仍然是现代创作的灵感来源,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孕育着现代艺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古典唯美、质朴无华、委婉含蓄都生发自古典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审美形式不能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心理有着历史必然性。艺术自身也会革新,戏曲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之所以成为“非遗”也是因为人们看到戏曲自身的价值受到威胁或是伤害,想要以此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并重视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史玉云.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2015(12).
[2]宋文文.戏剧的泾渭——试论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审美差异[J].美与时代:下,2009(9).
[3]赵敬莎.中国戏曲为什么会陨落?——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之比较[J].戏剧之家,2016(5).
[4]姜玉香.浅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审美差异[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
关键词:戏曲;审美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本差异呈现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中国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西方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同为悲剧爱情主题,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不同,两部作品在文本构思上不同,本文从它们的故事情节设置、人物形象设定反观中西方对爱情的表达、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以此来探寻戏曲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背后承载的思想意识。两部悲剧作品情节相似,都写两对年轻恋人深深相爱,最终都遭到家庭的反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写聪明美丽、任性而有主见的乡绅小姐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万松书院读书,结识了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寒门书生梁山伯,梁祝十八里相送,英台被迫嫁给富家子弟,而此时的梁山伯终于意识到自己深爱着祝英台,悲痛不已之下,死于相思。而祝英台嫁人当天跑到梁山伯坟前,纵身跳入自动裂开的坟墓,最终两人以化蝶结局。而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描写了世仇家族一对热恋的男女双双殉情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舞会上相识相爱,在罗密欧被逐出城后,朱丽叶被迫嫁与他人。为逃避婚事朱丽叶喝下安眠药假死,归来的罗密欧不明真相信以为真,便喝下毒药追随朱丽叶而去,朱丽叶醒后毅然用短剑结束自己的生命捍卫他们的爱情。从故事情节中就可以看出中西在对待爱情的态度、对于爱情的表达以及捍卫爱情方式的不同,彰显出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人的个体意识不强,严守道德伦理,所以梁祝二人的情感表达非常含蓄,同窗三年两人都心生好感却没有开口,离别之际也没有道破,这为后来的爱情悲剧埋下祸根。对比之下,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热情似火地表达了对彼此的爱意。梁祝的爱情是细水长流式的,从相知到相爱,在生活与学习中彼此了解,建立友谊之后发展为爱情,他们的爱情有根基,很稳定也很成熟,这是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念。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从激情、热情开始的,一见钟情式的轰轰烈烈的浪漫。因此,在对爱情的捍卫上也大不相同,梁祝的反抗是被动压抑的,他们背负着深深的道德伦理,在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整个封建礼教的反抗而不是单纯地为自己的幸福做抗争,他们死于忍受退让,而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勇敢毫无顾忌地去捍卫,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人的精神魅力。前者表达的是婚姻的自由,而后者表达的是个人的抗争。
从两部爱情悲剧的结局来看,也可以发现中西审美心理的不同,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世界是客体对象,人是主体存在,二者之间是对立的关系。中国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作为本体在中国古代社会至少是在春秋之前都是与天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独立的解释,人与自然是一体,天人合一是主导思想。这种世界观的不同体现在戏剧结局上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主人公死后化蝶,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男女主人公经过奋力的抗争后彻底毁灭。这种彻底的悲剧是西方悲剧特有的艺术手法,似乎只有这种彻底的悲剧才能使观者得到快感。这种悲剧更贴合现实生活,这种现实性也是中西艺术表现的最大不同,中国艺术讲求意境、韵味、心领神会,而西方艺术要求写实,对于生活精准地模仿,因此这种死亡结局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但是中国戏曲会加入神秘色彩,总是留有一丝希望,其实这可以看作是农耕文明下劳苦大众的美好期望,希望借助艺术暂时逃离生活的苦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两部同属爱情悲剧的作品无论是在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或者故事结局上,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
二、表演形式反映观众审美接受习惯
无论是中国戏曲还是西方戏剧两者都属于舞台表现艺术,但是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中国戏曲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表演中心是唱、念、做、打,艺术表现手段极其丰富。西方戏剧集音乐、文学、舞蹈、美术和戏剧表演为一体,以歌唱为主导,音乐结构是推进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中国戏曲的舞台空间是开放的、自由的,它涵天盖地,讲求情景交融。西方戏剧的舞台空间则是封闭的、固定的,局限于一固定时空,舞美是写实的。表演形式是一门艺术的中心和生命,戏曲之所以称为戏曲有它独具特色的审美特征,而从中也可以见古代社会的审美接受习惯。众所周知戏曲有三大特征:虚拟性、程式化、动作化。从戏曲诞生之初看,它仅仅是作为一门娱乐活动,受到社会水平以及表演道具限制,戏曲演员会通过模仿式的虚拟动作展现真实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动作,这些固定下来的动作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了程式性的表演形式。这种程式性将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加以提炼、加工,使其成为唱念和身段,并与音乐节奏相和谐,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方式。例如各种唱腔板式、音乐旋律,各种行当不同的表演技术等等。与程式密切相关的是程式动作,是把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进行提炼与美化,经过表演实践逐步形成并确立的具有一定含义的规范性表演动作,例如“趟马”“走边”“圆场”“起霸”等等。另外戏曲表演中有很多舞蹈性的表演,这使得枯燥乏味又冗长的故事讲述更加生动精彩,所以这些戏曲表演的形式就在历史岁月中积淀下来成为戏曲的独有特征。虚拟包括动作虚拟以及场景虚拟,前者是指演员在表演时借助部分实物或不借助实物,虚拟地表演生活化的动作,比如常见的有以鞭代马、以桨代船、以酒壶代酒宴等。正如梅兰芳大师所要求的虚拟的要点是表演时心中、眼中都有那朵花,也就是说,要动作虚而心不虚。虚拟骑马,心中要有马;虚拟行船,心中也要有船。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的歌舞化的本体审美特征,无动不舞是戏曲表演的中心,所以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戏曲表演都是极尽动感地展现戏曲舞蹈的美。这些特征都是传统社会人们情感需要以及生命表达的体现,但这些也必定会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母题还在但是戏曲这个形式不为人们接受。与戏曲相反西方戏剧是强调一种客观表现,在审美判断力上表现的是具体表象,演员在塑造形象时追求对现实的摹写,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升华和提炼,主体心态是理性判断为主导,因此带入感更强。以“三一律”为代表的创作规律,要求每一幕戏都固定在一时一地,因此在表演时演员也就囿于一时一地,这是表演的局限,也是优点,因为这种表演短小精悍,故事矛盾冲突集中,情节紧张曲折,在表演中能够吸引观众集中注意力关注情节的发展。因此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表演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从一见钟情到果敢抗爭直到悲壮殉情的紧凑情节,丝毫没有拖沓,而戏曲对戏剧性本身没有太大的追求,故事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观众已熟知故事的发展,内心没有期许,欣赏的焦点集中于唱腔和演员的身段表演。于是在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戏曲的劣势就凸显出来了,地方戏曲剧种只能作为“遗产”被保护起来。 三、现代社会大众审美体验需求
戏曲成为“非遗”并不是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减损而是由于现代社会变革引起大众审美接受能力提升,当下观众的普遍审美是需要激烈的冲突。今天大众审美观念、审美趋向、审美表达都产生变化。《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背景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制度下,有情人私定终身的故事,中国文化在对待情感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时, 强调伦理道德对情感的规范制约作用。故事中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情, 但不可能直抒心迹,只能多方暗示,但受封建思想影响梁山伯也意识不到祝英台会女扮男装求学,就算最终他们可以私定终身,但是两人内心敌不过道德伦理的谴责,最终只能以死反抗,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积极地采取措施,缺乏果断,所以都只能含恨而终。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人公勇敢地进行抗争,他们身上闪现的是人性的独立意志,是为个人幸福而抗争,不做制度與法规牺牲品的精神。前者是为封建伦理的压迫而呐喊,后者是对个人爱情的歌颂。应该提倡把戏剧、戏曲从单一的剧场模式和单一的镜框式舞台中解放出来。中西悲剧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结局,中国悲剧以大团圆方式为结局,而西方悲剧结局是主人公的彻底毁灭。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仍可以化为彩蝶“比翼双飞”,完成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即生死相恋的愿望,而西方戏剧结局血腥悲壮,罗密欧服毒自杀,朱丽叶举剑自刎,以主人公的死给观众强烈的震撼。21世纪的审美习惯是个体享受,观者通过网络自媒体欣赏艺术。正是这些审美心理的改变使得古典戏曲在现在社会日渐低迷,戏曲虽也在不断革新,但从现实来看也只能作为“非遗”,作为纪念性的仪式在大众心中存在。
四、结语
现代社会显然不能再把戏曲作为普遍的大众娱乐看待,因为它的观众群在流失,但是戏曲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内涵仍然是现代创作的灵感来源,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孕育着现代艺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古典唯美、质朴无华、委婉含蓄都生发自古典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审美形式不能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心理有着历史必然性。艺术自身也会革新,戏曲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之所以成为“非遗”也是因为人们看到戏曲自身的价值受到威胁或是伤害,想要以此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并重视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史玉云.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J].戏剧之家,2015(12).
[2]宋文文.戏剧的泾渭——试论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审美差异[J].美与时代:下,2009(9).
[3]赵敬莎.中国戏曲为什么会陨落?——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之比较[J].戏剧之家,2016(5).
[4]姜玉香.浅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审美差异[J].中国校外教育,2009(9).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