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研究学生未来必须面对的工作系统,提炼工作过程的关键环节、关键活动、关键要素,结合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与方法,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围绕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在选定的学习领域,选择、整合恰当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 职业能力
  
  引言
  当今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和劳动组织方式不断变革,传统职业岗位的消亡,新的职业岗位的诞生,现代人除要掌握快速变化和不断深入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发现、评估和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一个持续过程,传统的学科体系,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变得无能为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了,推广使用这种方法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的主流发展趋势。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几十年,有许多感受与思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作过一些赏试与探索。
  一、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三大核心要件之一。一所好的学校除了有优秀的教师,先进的设施之外,还必须有优质的课程。“设计”是指建立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的深思熟虑的精心规划和预先制定。
  (一)课程设计的特点
  1)目标为导向。确定目标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清楚地说明目标有助于保证目标的价值和参与者的正确理解;
  2)提高成功的可能性。设计使一些可能的问题得到预先的分析和解决;
  3)节省时间和精力。一些价值不大的计划、方案、环节、内容在实施前就被淘汰,设计要选择的是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案或最佳途径;
  4)减少压力。精心的设计会使实施者更得心应手,充满信心。设计是以问题的研究为起点,以解决问题的实施计划或方案为终点。
  因此,课程设计是一个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项独立于课程实施的工作,它表现为一位优秀教师内在的教学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做什么?
  课程设计要做课程的实质性结构,确定课程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性质、组织形式和安排,基本要素应包括目标、内容、活动及评价,它是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但也有学者提出: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学习者、执行者、教学策略都应包含在课程要素中,我们认为抓住核心要素更为关键。对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的课程要素,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借助一定的教学技术,来构建不同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的基本思路。
  1)确立目标。目标就是方向,课程涉及的内容、活动、评价都必须符合目标的要求,按目标来组织课程要素,有利于课程有效地服务于培养目标。
  2)选择内容。内容是课程优劣的主要表现,也是教师把握培养目标与培养对象的水准,优秀课程首先体现在对内容的选择与裁剪上。
  3)设计活动。课程的内容必须有恰当的活动形式来表现,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对象其活动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教学活动既能表现内容本质又能符合对象的需求,这是一种艺术。
  4)考核评价。课程的内容是否被学习者所接受,必须要有衡量标准,而标准是来自于课程目标的,评价就是要衡量实现目标的程度。
  因此,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构建一门课程的形式与结构。它是基于对两种不同的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这两种层次指的是广义层次和具体层次。广义的层次主要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和主要的技术环节;具体的层次主要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本文只就广义的层次依据我们的研究展开论述,关于具体的层次将以一门课程具体的执行模式在另文中探讨。
  二、什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一)什么是“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赵志群),它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我们的理解,工作过程就类似于工作流程。按照流程的定义,它是一个或一系列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出现——单个或一系列连续的操作。简单地说,流程就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活动。那么在这个动态的工作过程中,“有规律的行动”的“规律”是什么?“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的“确定方式”又是什么呢?根据姜大源的解读,处于相对确定的是: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这六个环节(步骤)始终显性或隐性地存在于一切人的一切工作过程中。尽管由于工作(职业)的不同,它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可能是10个或8个步骤,也可以是3个或4个步骤,但这6个基本的或者说普遍存在的步骤,却是不变的,它代表着人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始终指挥着每一个人去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而人的具体行动的完整性,也就以这6个步骤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就是“有规律的行动”的“规律”和“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的“确定方式”。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方法,即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它不强调知识学科的系统性,更重视“案例”和“解决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其一道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凯泽斯劳滕大学的啊诺尔德教授等将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划分为“接受任务”,“有产出的独立工作”,展示成果和“总结谈话”等4个必须经历的学习环节。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传统的课程把教材视为教科书、教师依据教科书来组织教学,而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教材是为学生精心准备的,与学生要求相适应的和学习情境相支持的有关材料和信息,来源于典型工作,职业过程,专业领域内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教学究竟教什么?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培养目标是依托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而达成,课程目标提供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
  何谓综合职业能力呢,它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工作本领,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个人情景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动的热情和能力,是有效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从能力的组成要素上看,职业能力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①专业能力是指对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更具体的表现为某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专门技术。②方法能力,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抽象与概括,决策与判断,学习和再学习的科学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是指个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③社会能力,就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控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有效從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之总和。
  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当职业发生变更,或企业组织发生变革时,从业者所具备的这两种能力依然存在,因此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在西方,人们把它称为“人格”或“人性”能力,也有人称它为职业成功的关键能力。
  知识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知识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它注重来源于“工作过程”的知识,也就是“用什么学什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综合性,不要求课程内容的面面俱到,更不考虑学科层次的知识结构或知识体系,只求能在“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和实际需要。这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必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即如何选择课程的内容,或者说教师依据什么来选择课程的内容。原有科学体系课程关注的是陈述性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关注更多的是过程性的知识,是关于经验、策略的知识,经验是怎样做的知识,它涉及到方法论;策略是涉及到怎样做得更好的问题。即课程要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例如:如何提升高职生的管理能力,就可以从提出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排除非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分析 ——>形成解决方案的这个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来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再例如:如何让高职生具备数据库设计的应用能力,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从收集信息(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信息)——>标识对象(即实体,找出与系统相关的关健对象)——>标识每个对象(实体)需要存储的详细信息——>标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实现(选择具体的数据库进行物理实现)。是什么可以讲一些,特别是理论上的为什么就应不讲或少讲。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所决定的。
  应用知识就要具备技能,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往往又是不平衡的,我们不能把对技能的理解局限于动作技能,应该还有心智技能的存在。对职业教育来说也是有层次性的,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恰当教学方法,这就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必须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初职、中职、高职对综合职业能力的不同部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初职和中职应着重于工作过程中专业操作能力的培养训练,重在动作技能;而对于高职来说,应侧重于工作过程中专业决策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及处理人际关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在综合技能。我们非常赞同姜大源的观点:“中职主要解决经验层面的技能,而高职要解决策略层面的技能。策略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是对经验的系统化和结构化”。不同职业教育层次的技能划分如下图:
  
  
  
  
  
  
  职业教育围绕着学生的职业能力来展开,在课程体系中,针对不同的能力类型和能力要素、设计不同的学习课程,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就是设计不同的学习领域,每一个学习领域就相当于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每个学习领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情境,这又类似于传统课程的章节划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就是一个特定的学习领域,通过对这个学习领域,设计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有不同的主题(任务),学生通过完成或执行这些不同的行动任务来达到某方面的能力训练,实现课程的目标。
  三、怎样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与环节
  每一门课程都有它为实现培养目标的特定内容,而对这些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必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而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完成课程的特定内容就决定了课程实现培养目标的效果,这是任何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两个核心问题。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参照姜大源提出的两维“矩阵”。纵向是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相当于传统学校各专业的课程;横向是学习情境,即课程的主要环节或内容,每门课程可以设计M个学习情境,从而形成M个主题单元,“纵向排列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横向的学习情境相当于学习单元,每个学习情境,即每一单元都是独立的,并且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那么一门课程应该设计几个主题单元或学习情境呢?在每个主题单元中,具体选择哪些项目、任务、案例、设备、现象、产品……来承载教学任务,是每门课程设计的关键。①为了更有效地选择学习情境的主题,教师必须熟悉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工作过程的全部内容,这就必须到工作现场做实地调研,获得来源于实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工作过程的边界与范围,关键过程和关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输入工作过程的资讯,工作过程的主要活动和工作过程结束产出的结果。②分析研究工作过程,寻找关键过程和关键环节。依据管理学的2/8原理,企业80%的成功决定于20%的产品、20%的市场、20%的制度,这个20%就是企业的关键产品、关键市场、关键制度。毫无疑问,企业必须把80%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这些关键上面,否则就不会成为成功的企业。任何工作过程都会输出一个工作结果,我们必须研究确认怎样的工作过程能够输出满意的结果,能够输出满意结果的工作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或关键环节,每个关键环节有怎样的关键活动,这些活动的行动要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就会知道该选什么项目来训练这些行动要素,或是该选择哪些案例来激活思维创新,给学习情境的主题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有了这些第一手的分析结果,就能比较有效地选择不同的学习情境来覆盖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例如项目管理中的刘易斯16步流程,这16个步骤就是项目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而每个环节中又有主要的活动内容和完成每项活动的关键技术。这些就是在一门课程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工作过程的主要环节、主要活动、主要技术……确定了,课程的教学主题的选择就迎刃而解了。一门课程设几个学习情境和每个学习情境的主题(任务)确定了,则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就基本构成,那么怎样更好地完成这些设计好的课程内容,就是课程设计的第二个关键问题,也就是如何选择与主题(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教学方法
  怎样把课程内容执行到位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通常来说教学方法至少有三个层次可供选择:①实验导向性教学方法。主要过程为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评价结果。目的主要是解决实际技术问题。②問题导向性教学方法。它的主要过程为理清问题实质,确定问题的结构,解决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应用结果。目的主要是培养技术思维能力。③项目导向性教学方法。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质量控制、评估反馈)进行,全面培养专业技术、方法、社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发展。具体选择应依据每个学习情境的特定内涵来决定。项目教学方法是几乎能够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所有要求的教学方法。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项目教学法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这是项目教学成败的基础。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一个围绕培养目标研究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点研究学生未来必须面对的工作过程是什么?必须具备的从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又是什么?你的课程能培养训练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把这些来源于现实的问题研究清楚了,就能找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方案,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心得。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开发漫谈,《人大复印资料 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2期
  [2]商务部培训中心编《现代企业内训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ISBN 7-5015-3268-0
  (作者单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对引起学生成绩不佳的个人及家庭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分析教学秘书与家长及学生关系,结合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的实践探索得出教学秘书视角的提高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率策略。  [关键词]教学秘书 学习成绩 毕业率    当今社会对全日制本科生就业率高度关注,而对学生毕业率关心却很少。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学生个体,能不能及时就业对他们的影响是暂时的,而能不能正常毕业给自己、家人造成的影响却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单片机类课程实验开放的现状,提出一种面向开放项目的单片机实验系统设计初步探索方案,并从开放性、兼容性、便携性、先进性及抗干扰能力等五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所具有的特性,以扩宽实验开放面,调动学生实验开放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开放实验 单片机 系统设计     一、实验开放现状分析  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是电类专业首选的硬件基础专业
期刊
[摘要]2011年10月13日至15日,江苏省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在宿迁市宿迁中学举行。来自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27名中学青年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优质课评比,全省各学校代表共600多位教师观摩了此次活动,这次活动规模大,选手之间竞争激烈,人才荟萃,专家云集。我有幸参加此次观摩活动,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让大家共同分享我的心得体会,期待我们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青年教师 优质课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铜川市借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开采战略,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一个重工业经济发展地区,当地教育发展水平,周边农村教育发展状况,市区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发展差距等一系列问题值得研究。为此,特以铜川市印台区高楼河乡为例进行调查,从其幼儿教育以及九年义务的教育现状抓起,并将其与铜川市相对应的平均水平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了其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子教室》的应用领域,详细介绍了《电子教室》的教学功能及操作步骤,简述了《电子教室》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 电子教室 教学    《电子教室》是用于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教学和培训,它集教、学、练、考等各种教学活动于一体,把传统的教学课堂与计算机结合而开发的一款教学软件。《电子教室》的宗旨是围绕“教学”二字,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出发,根据
期刊
[摘要]土壤地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随着土壤地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对土壤地理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作者针对土壤地理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三个方面进行土壤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探讨,提出土壤地理学课堂教学需结合最新的研究内容,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野外实习内容应完整,并注重结合现代的GIS技术;实验教学要立足传统实验方法,了解最新分析仪器并注重创新研
期刊
[摘要]本课程主要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机械类数控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以学生为中心,适应企业职业岗位新要求,进行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所有设备、企业提供相应的产品图纸,企业同时也赢得了部分的利益,学校也节省了部分实训耗材,通过和企业共同加工产品这个环节,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
期刊
[摘要]平台课程是面向本专业以外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学时有限,涵盖内容多。只是理论讲授,没有实验环节。教师只有紧紧围绕教学大纲、精心设计,利用典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艺术地教学、灵活互动,课后布置实习作业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平台课 课堂教学 文检学概论    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主旋律,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主题。重视教学质量重新成为各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重点大学的工作中心。课堂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对于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有的职业教育存在的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很多国家职业教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职业教育 学徒制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老年教育的定义,并依次展开了老年教育的规律、目的、教学原则等几个基本问题的论述。希望为建构适当的老年教育思想框架作引玉之砖。  [关键词]“老年教育”“定义”“规律”“目的”“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不可或缺部分。为了促进老年教育科学发展,应对老年教育进行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