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顶梁柱,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青年应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在青年树立志向的过程中体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使青年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青年坚定信念、不畏苦难、勇于担当、敢于竞争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体育;青年;远大志向
前言
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发展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新时代新青年的主题教育,青年的状态象征着繁荣发展。“青年怎样,国家的未来就怎样,要将这种意识深植于心,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起来,年轻人才能超越利己主义的格局,具有龙腾虎跃、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和不凡器局。”【1】在这样伟大的时代中,青年该树立一个远大志向,做一个有志青年。而现实却是青年们都在追求一种“舒适”的生活,舒适的现状使青年敢想不敢为,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体育运动能培养塑造青年的品质。
1. 体育对人的塑造
体育满足人的需求是其发展的原始动力。只有真正促进人和谐、完整发展的教育才能为人所接受。[2] 而体育是伴随人类起源和发展而形成身体实践的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理论越发成熟;延伸出很多与文化领域交汇融合的功能,形成交叉文化,体育锻炼有效的促进身体健康、锻炼人的意志力,而体育比赛的可以培养其心理素质。
青年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可以开阔眼界,探索新事物,能提高青年的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等;体育锻炼可为青年树立远大志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包含培养青年坚强的意志、调控情绪、形成合作意识、打造健康的体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1.1 体育运动对培养意志、调控情绪的影响
体育精神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正是塑造意志品质的良好机会,为此,通过设置具有挑战难度的任务目标来实现。[3] 体育运动中存在未知性,在运动中个体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坚持完成“任务”,例如在运动中克服“极点”反应;在练习或比赛遭遇挫折时仍继续努力;都是个体意志力的表现。青年在运动中正确认识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调整好心态,充满信心迎接挑战。现今的生活压力较高,在运动时消耗能量让身心先疲劳然后得到放松,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手段,它能消除内心的焦虑不安,同时运动宣泄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情绪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来至外界的刺激越丰富,引起的体验越强烈,运动中容易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情绪的变化导致处理事情的理性偏向。青年在运动中经过丰富的情绪体验使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发展,对自我的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自我评价和个人自控能力,提高个体的情绪调控能力。
1.2体育对合作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体育运动中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在追求实现同一目标时会协同配合。在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中,为了获得游戏的优胜与同伴进行沟通合作,在团队中积极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帮助其他同伴完成任务,树立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共进退、同荣辱;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在比赛中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为了集体的最终胜利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青年在活动中的合作体验提高个体的合作意识。
体育锻炼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适当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4] 现代社会生活“手机病”的泛滥,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匮乏。马塞等人(1971)经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使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之间产生和谐友好交流。
1.3体育给予人健康的体魄
体育的本质是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没有健康的体魄就如纸上谈兵,正如蔡元培所说:“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精神何由发达”;张伯苓:“有了好身体,才有坚强的意志,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身体形态会渗透影响到日常生活中,包含工作、学习和交际等。一般来说,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身体更健康、形态更优美,且在社交中都较自信。而一个驼背、皮肤松弛的人在社交中会产生自卑感,长时间还会对健康生活产生影响。
2.体育对青年树立志向的影响
2.1培养青年坚定信念、不畏困难的品质
王阳明先生曾言:“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即“思体”并行,缺一不可,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潮流中,争做一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的有志青年。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而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两者之间不谋而合。思想的探索需要以身体为基石,体育运动让身体强健,让青年意志更坚定,在探索中即便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不懈。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青年不止一代,而是一代代,更是大有作为的一代代。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青年肩上任务重,更多的是在压力中学习、进步。而压力导致心理健康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进行现代慢性病预防和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体育锻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运动中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疏导调控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控力,坚定信念,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
2.2培养青年勇于担当、敢于竞争的品质
树立青年使命意识,培养其勇于担当的品质。广大青年要结合自身进行合理定位,明白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社会进步的同时,青年也要共同进步。“竞争”就是培养青年有血性,敢于锐意进取。“有血性的年轻人,在于责任和担当,在过去几十年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5] 这正是有血性的民族表现力。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青年不愿意参军入伍、入伍后吃不了苦打退堂鼓;受不了学校的军训,太阳一晒就中暑天天生病。这是思想上的一种病态现象,利用体育锻炼培养他们“有担当、有血性”的品质成为必要。体育会赋予青年勇敢坚毅的品格、血性阳刚的魄力。
3.结束语
体育运动在本质上是通过“挑战”来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过程中会克服各种困难,这样既培养了意志又强健了体魄。身体基础打得厚,就能身体力行建立远大志向。青年当逆流而上,坚定信仰;有理想的青年当撸起袖子加油干,做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做事要勇于承担、敢于竞争,做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青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代代人接续努力才能实现的,新时代的青年是时代的中坚力量,唯有重视青年的发展,认真对待客观观点,“思体”并行,体德兼进,才能在未来担起大任,担起民族之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传宝,做一个不负伟大时代的有志青年[N].观点中国,2017-05
[2] 贾玉芝,李春光,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探索,2014
[3] 王飞,试论在体育教学中塑造学生意志品质[J].田径,2018
[4] 马卫东,体育运动参与程度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
[5] 王佳骏,苗国智.年轻人应该有血性,泱泱华夏,何以不兴[N].中国军视网,2017-05
[6] 刘艳.争做新时代有志青年的实践路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8)
[7] 董鲁皖龙,韩晓萌.新时代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N].中国教育报,2018-03(003)
作者简介:
贺骞 (1994.08)性别: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運动与体质健康促进。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体育;青年;远大志向
前言
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发展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新时代新青年的主题教育,青年的状态象征着繁荣发展。“青年怎样,国家的未来就怎样,要将这种意识深植于心,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发展紧紧地联系起来,年轻人才能超越利己主义的格局,具有龙腾虎跃、舍我其谁的时代担当和不凡器局。”【1】在这样伟大的时代中,青年该树立一个远大志向,做一个有志青年。而现实却是青年们都在追求一种“舒适”的生活,舒适的现状使青年敢想不敢为,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体育运动能培养塑造青年的品质。
1. 体育对人的塑造
体育满足人的需求是其发展的原始动力。只有真正促进人和谐、完整发展的教育才能为人所接受。[2] 而体育是伴随人类起源和发展而形成身体实践的文化活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理论越发成熟;延伸出很多与文化领域交汇融合的功能,形成交叉文化,体育锻炼有效的促进身体健康、锻炼人的意志力,而体育比赛的可以培养其心理素质。
青年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可以开阔眼界,探索新事物,能提高青年的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等;体育锻炼可为青年树立远大志向打下坚实的基础,包含培养青年坚强的意志、调控情绪、形成合作意识、打造健康的体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1.1 体育运动对培养意志、调控情绪的影响
体育精神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正是塑造意志品质的良好机会,为此,通过设置具有挑战难度的任务目标来实现。[3] 体育运动中存在未知性,在运动中个体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坚持完成“任务”,例如在运动中克服“极点”反应;在练习或比赛遭遇挫折时仍继续努力;都是个体意志力的表现。青年在运动中正确认识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调整好心态,充满信心迎接挑战。现今的生活压力较高,在运动时消耗能量让身心先疲劳然后得到放松,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手段,它能消除内心的焦虑不安,同时运动宣泄的方式能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
情绪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来至外界的刺激越丰富,引起的体验越强烈,运动中容易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情绪的变化导致处理事情的理性偏向。青年在运动中经过丰富的情绪体验使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发展,对自我的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自我评价和个人自控能力,提高个体的情绪调控能力。
1.2体育对合作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体育运动中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在追求实现同一目标时会协同配合。在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中,为了获得游戏的优胜与同伴进行沟通合作,在团队中积极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帮助其他同伴完成任务,树立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共进退、同荣辱;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在比赛中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为了集体的最终胜利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青年在活动中的合作体验提高个体的合作意识。
体育锻炼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适当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4] 现代社会生活“手机病”的泛滥,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匮乏。马塞等人(1971)经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使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之间产生和谐友好交流。
1.3体育给予人健康的体魄
体育的本质是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没有健康的体魄就如纸上谈兵,正如蔡元培所说:“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精神何由发达”;张伯苓:“有了好身体,才有坚强的意志,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身体形态会渗透影响到日常生活中,包含工作、学习和交际等。一般来说,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身体更健康、形态更优美,且在社交中都较自信。而一个驼背、皮肤松弛的人在社交中会产生自卑感,长时间还会对健康生活产生影响。
2.体育对青年树立志向的影响
2.1培养青年坚定信念、不畏困难的品质
王阳明先生曾言:“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即“思体”并行,缺一不可,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潮流中,争做一个思想与行动相结合的有志青年。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而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两者之间不谋而合。思想的探索需要以身体为基石,体育运动让身体强健,让青年意志更坚定,在探索中即便遇到困难也能坚持不懈。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青年不止一代,而是一代代,更是大有作为的一代代。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青年肩上任务重,更多的是在压力中学习、进步。而压力导致心理健康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是进行现代慢性病预防和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体育锻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遇到困难迎难而上。运动中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疏导调控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控力,坚定信念,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
2.2培养青年勇于担当、敢于竞争的品质
树立青年使命意识,培养其勇于担当的品质。广大青年要结合自身进行合理定位,明白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在社会进步的同时,青年也要共同进步。“竞争”就是培养青年有血性,敢于锐意进取。“有血性的年轻人,在于责任和担当,在过去几十年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5] 这正是有血性的民族表现力。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青年不愿意参军入伍、入伍后吃不了苦打退堂鼓;受不了学校的军训,太阳一晒就中暑天天生病。这是思想上的一种病态现象,利用体育锻炼培养他们“有担当、有血性”的品质成为必要。体育会赋予青年勇敢坚毅的品格、血性阳刚的魄力。
3.结束语
体育运动在本质上是通过“挑战”来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过程中会克服各种困难,这样既培养了意志又强健了体魄。身体基础打得厚,就能身体力行建立远大志向。青年当逆流而上,坚定信仰;有理想的青年当撸起袖子加油干,做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做事要勇于承担、敢于竞争,做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青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代代人接续努力才能实现的,新时代的青年是时代的中坚力量,唯有重视青年的发展,认真对待客观观点,“思体”并行,体德兼进,才能在未来担起大任,担起民族之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传宝,做一个不负伟大时代的有志青年[N].观点中国,2017-05
[2] 贾玉芝,李春光,论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培养路径[J].教育探索,2014
[3] 王飞,试论在体育教学中塑造学生意志品质[J].田径,2018
[4] 马卫东,体育运动参与程度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
[5] 王佳骏,苗国智.年轻人应该有血性,泱泱华夏,何以不兴[N].中国军视网,2017-05
[6] 刘艳.争做新时代有志青年的实践路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8)
[7] 董鲁皖龙,韩晓萌.新时代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N].中国教育报,2018-03(003)
作者简介:
贺骞 (1994.08)性别: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運动与体质健康促进。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