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发展概略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p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秘书,在现代已成为国家或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岗位,并打破了以往多对一的格局,实现了一对一的转变。简单点说,它的职能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分工也日臻完善,同时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它脱离了庞大机构群的限制,独自成型。
  关键词:起源;矛盾;变革改制;效率
  绪论
  我国传统的秘书机构虽然名称、数量不一样,实际地位和作用也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变化,它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决策的辅助机构,仅凭这一点,它就有着其他机构极尽艳羡的资本。
  一、产生的源流
  商周以前,我国秘书机构就已经出现,但囿于资料的限制,具体设置尚未可知。商朝末年,中央秘书机构已具雏形,称为太史寮,其职掌为拟写册命、组织祭祀典礼等事务。当时,它的结构尚很简单,仅为雏型。西周初年,君主政务繁忙,太史寮被扩展,史官制度趋于完善,系统的设置了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不同等级、不同职责的秘书官员,据《史通·史官建置》载,这些史官各有所职,大史掌国之久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到了西周后期,太史寮的作用越来越大,被与中枢政务机构卿事寮合称为卿史寮。东周末年,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崛起,中央职位如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各诸侯国内完善的运行机构。
  二、封建社会的秘书机构
  秦统一六国之后,确立了封建大一统的地位,我国官僚制度正式进入崭新的阶段。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总领朝廷议事、上奏,收阅全国各地计书和公文,颁发皇帝诏令,并保管国家重要档案等。丞相虽位极人臣,但只不过是皇帝的总参谋和高级顾问而已。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兼管理国家重要图书档案的搜藏工作,其下有专职文书起草、送阅的“尚书”;引见百官、传达王命的“谒者令”;掌管皇帝玉玺的“主玺令史”等秘书官。
  汉承秦制,沿用了丞相管理责任制,但随着国家的日渐繁荣,相权严重阻碍了君权的独大。于是,汉武帝时,始设内外朝,任用布衣为相,相权渐衰。取丞相而代之的是主管内廷文札的尚书,尚书署遂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参与朝政,这就是官史所称的“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行政系统“外朝官”相对。
  曹魏时期,为削弱尚书台的“出纳帝命”之权,中书省兴起,成为总览中央机要的秘书部门。中书省源于西汉武帝时,以司马迁为中书令,掌传宣诏令。晋时又设“门下省”,是王朝中央政令的审查机关,实际上分掌了中书省的部分权力。此后,经过南北朝的不断发展,至隋唐趋于完善。
  唐朝,進一步划分了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能,中书省负责制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辖的六部负责执行,由此,相权一分为三,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皇权得到了有效的加强。玄宗时,文风为之大胜,设“学士院”,考选“翰林学士”,除应对诗文、咨询外,还兼带起草官员任免、册立皇子后妃等重要诏令。至德之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秘书官和顾问,经常值宿内庭,称“内相”,与中书省分掌皇帝的“內制”和“外制”。唐时又有“知制诰”一职,常以他官兼任,职掌与中书省舍人相同,这两个职位非博学鸿词、文思敏捷者不能胜任。知制诰本为中书所掌,但宫禁之中,由皇帝亲自发出的特殊文告,如重要官员的任免、赦敕等,不预为外廷所道,于是由翰林学士承拟天子的“內制”,但最后经皇帝批准,由中书省颁发。
  宋朝,在保留三省外,又新置军事情报与文书机构的“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与边防事物,同中书省并称“二府”。枢密院设都承旨,副都承旨。“文献通考”中记载他们“承宣皇帝旨命,通领枢密院务。”宋代省院之下设立了分工更为精细的秘书工作部门,如通进司、进奏院、开拆房、主事房、催驱房等,负责文书收发、登记、送阅及催办工作。宋还沿袭唐代的翰林制,设翰林学士,起草制诰、国书等,侍从皇帝,充当顾问,并参与人事任免,因此地位较高,受人尊敬。
  元朝,中国历史上领土最为广阔,且第一个入主中原并建立了大一统的外族政权的朝代。统治初期,鉴于疆域的广大、交通不便等原因,统治者取消了门下省和尚书省,在各地设立“行中书省”,其下又设检校所、照磨所、承发思、架阁库等机构,负责文书的检查、校对、发送、立卷和档案工作。又在全国遍立驿站和“急传铺”,一旦有紧急文书,便有专人日夜兼程传送。
  明初承袭汉唐旧制,实行丞相制。洪武十三年,由于胡惟庸党案,朱元璋撤销了丞相,至此有明一代,再无相爷。中书省被撤之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大权独揽,事皆亲裁,自然繁忙劳苦,应接不暇。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宋阁殿制,建武英殿、文渊阁、文华殿、华盖殿等,挑选有才之士入职,充当皇帝顾问,史称大学士,官正五品,中级官员,品阶较低,此乃内阁之源起。仁宗之后,大学士品位渐崇,尤其是票拟制度形成后,阁权益重。明世宗鉴于明武宗时期宦官掌权,干预朝政,便提高内阁的地位,使之位于六部之上,并选举其中一人为“首辅”,统领其他诸人。以致后期党政不断,加剧了明朝的衰落。
  清代内阁同明代相仿,亦是是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康熙中叶之后,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宫内另设“南书房”,任用亲信撰写圣谕。到了雍正年间,又另设军机处代替南书房,最初它的成立只是因用兵而暂时设置的军事行政组织,后来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在军机处理,皇帝选派多名亲信供职,统称军机大臣,选举一人成为“首枢”或“领班”。他们每日面见皇帝,根据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直接寄给相应的机关。从此,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
  三、秘书与君主的分分合合
  特殊的地域、特殊的文化、特殊的经济环境孕育了特殊的封建制度。纵观我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设置,从中不难发现他们一直是国家有效管理的中枢系统。他们随时领受皇帝旨意,洞悉最高统治者的意图而相机行事,这就是软实力的无形杀伤力。随着制度的完善,相权与君权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从未休止,事实证明,尽管君权有时受限,但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确是君权一家独大,相权最后饮恨败北。古代秘书的工作都是多对一的为君主服务,听候君主调遣,其职掌范围基本涉及到现代秘书工作的各种范畴。封建专制时代,秘书机构是君主专权的重要代言人和窗口。历代统治者都极力避免群臣之间拉帮结派,以免有才之士互相攻讦,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损失或一党独尊的情况出现。秘书与君主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大臣权重之时,皇帝召集近身微臣夺取国家大臣之权,待夺权之后又恐发生类似的状况,实行互相牵制,以消除对君权的威胁。汉武帝时,虽置三公,尚书独尊;魏晋削弱尚书,重用中书;此后,又用侍中,分中书之权;唐又分中书之权与翰林学士;明朝则直接废黜中书,至权于六部,并设内阁掌管秘书之职,继而又设司礼监以牵制;清代的军机处又取代了内阁的职权,将君主专制推向了顶峰,但无论如何变革,结局都是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消除任何对皇权有威胁的潜在因素,这可以说是古代秘书机构不断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每一次的秘书改革,都对后世的秘书机构独立成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职能方面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完善的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丁晓昌.中国公文发展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剑宇.中国秘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孔令纪.中国历代管制.中华书局,2004
  作者简介
  李晓亚,1990年1月,女,汉族,河南内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罗中立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早期以作品《父亲》轰动美术界使他名声大噪。在这张画中他突破了原有的、大众化的绘画风格,这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史上的美术地位。他的绘画风格可概括为两大类型一是,早期的乡土写实风格,二是后期的表现主义风格。本文试图从造型,题材,语言等方面重点来阐述罗中立当代绘画艺术特征。  关键词:罗中立;艺术特征;影响  罗中立的绘画从早期的乡土写实
期刊
1获得品牌溢价  品牌一个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价值就是获得品牌溢价,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品牌给商品开创了一个新的竞争维度。好的品牌可以增强房地产商品的不可代替性,从而客户对房地产的价格的敏感程度会降低,这就使得具有优质品牌的楼盘可以按更高的价格销售。据调查,在地理位置等条件近似的情况下,北京万科房子要比没有品牌的房子售价每平方米平均高20-30%。  1.2加快产品的销售速度  房地产的利润与销售速度
期刊
一、绘画与摄影的相爱相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致力于研究一种光学现象,从而产生“暗箱”;17世纪,相机暗箱成为绘画理念不可或缺的工具。于是,“摄影”成为绘画的辅助工具,众多优秀绘画作品流传至今。摄影就此埋没了吗?并没有,随着技术革新,摄影初露尖尖角,《View from His Window at Le Gras》加速了艺术家们对平凡而又朴实无华的纪实性追逐,到了“达盖尔式摄影术”风靡的时代,许多
期刊
摘 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常见的精密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定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强的主要优点。本文阐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测定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及其原因,提出了处理这些故障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原子吸收;原理;故障;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概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常见的精密分析仪器,在实际的化学分析里应用非常广泛。可测70多
期刊
摘 要: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女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家属参与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载体。随着煤矿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家属协管会在实践中立足矿井实际,围绕安全生产主题,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煤矿安全协管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煤矿;安全协管工作  1、前言  煤礦安全协管工作,是煤炭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
期刊
摘 要:漆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精品。但由于漆画制作方式的局限性与复杂性,因此将其技法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是较为困难。并且,目前国内外少有此类型的书籍装帧方式。本文内容主要旨在将漆艺制作的技法和工艺,运用到书籍装帧封面设计当中,使得这种技艺不但能够长久保存下来,增加书籍的艺术性。还能够令漆艺被更多大众所了解,让创作出来的书籍更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光亮等特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徐悲鸿先生的《负伤之狮》为例浅析其艺术形象与作品隐含的深意。通过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的分析来看《负伤之狮》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存在的中西融合的特点,更好的理解徐悲鸿艺术特色。  关键词:徐悲鸿;负伤之狮  《负伤之狮》作者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负伤之狮》的尺寸:110*109cm,创作年代为1938年,作品材质为水墨纸本。
期刊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2018年3月2日起施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二十条,增加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一公益诉讼案件类型,笔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到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近1500起,,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全国才近100起。笔者认为存在一下机个原因:一方面是《解释》中对适合本案件类型的刑事部分的刑法罪名规定不明确,另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中相契合的部分,运用唯物辨证主义的观点,立足中国实际,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结构,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核心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二气”  毛泽东
期刊
摘 要:《诗经》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弃妇诗作为《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物内心和情感的充分展现,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弃妇形象。本文在分析弃妇形象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弃妇现象大量存在于诗经时代的原因。  关键词:《诗经》;弃妇诗;形象分析;产生原因  “弃妇”是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棄妇”作为《诗经》中极其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