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秘书,在现代已成为国家或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岗位,并打破了以往多对一的格局,实现了一对一的转变。简单点说,它的职能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分工也日臻完善,同时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它脱离了庞大机构群的限制,独自成型。
关键词:起源;矛盾;变革改制;效率
绪论
我国传统的秘书机构虽然名称、数量不一样,实际地位和作用也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变化,它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决策的辅助机构,仅凭这一点,它就有着其他机构极尽艳羡的资本。
一、产生的源流
商周以前,我国秘书机构就已经出现,但囿于资料的限制,具体设置尚未可知。商朝末年,中央秘书机构已具雏形,称为太史寮,其职掌为拟写册命、组织祭祀典礼等事务。当时,它的结构尚很简单,仅为雏型。西周初年,君主政务繁忙,太史寮被扩展,史官制度趋于完善,系统的设置了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不同等级、不同职责的秘书官员,据《史通·史官建置》载,这些史官各有所职,大史掌国之久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到了西周后期,太史寮的作用越来越大,被与中枢政务机构卿事寮合称为卿史寮。东周末年,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崛起,中央职位如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各诸侯国内完善的运行机构。
二、封建社会的秘书机构
秦统一六国之后,确立了封建大一统的地位,我国官僚制度正式进入崭新的阶段。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总领朝廷议事、上奏,收阅全国各地计书和公文,颁发皇帝诏令,并保管国家重要档案等。丞相虽位极人臣,但只不过是皇帝的总参谋和高级顾问而已。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兼管理国家重要图书档案的搜藏工作,其下有专职文书起草、送阅的“尚书”;引见百官、传达王命的“谒者令”;掌管皇帝玉玺的“主玺令史”等秘书官。
汉承秦制,沿用了丞相管理责任制,但随着国家的日渐繁荣,相权严重阻碍了君权的独大。于是,汉武帝时,始设内外朝,任用布衣为相,相权渐衰。取丞相而代之的是主管内廷文札的尚书,尚书署遂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参与朝政,这就是官史所称的“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行政系统“外朝官”相对。
曹魏时期,为削弱尚书台的“出纳帝命”之权,中书省兴起,成为总览中央机要的秘书部门。中书省源于西汉武帝时,以司马迁为中书令,掌传宣诏令。晋时又设“门下省”,是王朝中央政令的审查机关,实际上分掌了中书省的部分权力。此后,经过南北朝的不断发展,至隋唐趋于完善。
唐朝,進一步划分了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能,中书省负责制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辖的六部负责执行,由此,相权一分为三,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皇权得到了有效的加强。玄宗时,文风为之大胜,设“学士院”,考选“翰林学士”,除应对诗文、咨询外,还兼带起草官员任免、册立皇子后妃等重要诏令。至德之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秘书官和顾问,经常值宿内庭,称“内相”,与中书省分掌皇帝的“內制”和“外制”。唐时又有“知制诰”一职,常以他官兼任,职掌与中书省舍人相同,这两个职位非博学鸿词、文思敏捷者不能胜任。知制诰本为中书所掌,但宫禁之中,由皇帝亲自发出的特殊文告,如重要官员的任免、赦敕等,不预为外廷所道,于是由翰林学士承拟天子的“內制”,但最后经皇帝批准,由中书省颁发。
宋朝,在保留三省外,又新置军事情报与文书机构的“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与边防事物,同中书省并称“二府”。枢密院设都承旨,副都承旨。“文献通考”中记载他们“承宣皇帝旨命,通领枢密院务。”宋代省院之下设立了分工更为精细的秘书工作部门,如通进司、进奏院、开拆房、主事房、催驱房等,负责文书收发、登记、送阅及催办工作。宋还沿袭唐代的翰林制,设翰林学士,起草制诰、国书等,侍从皇帝,充当顾问,并参与人事任免,因此地位较高,受人尊敬。
元朝,中国历史上领土最为广阔,且第一个入主中原并建立了大一统的外族政权的朝代。统治初期,鉴于疆域的广大、交通不便等原因,统治者取消了门下省和尚书省,在各地设立“行中书省”,其下又设检校所、照磨所、承发思、架阁库等机构,负责文书的检查、校对、发送、立卷和档案工作。又在全国遍立驿站和“急传铺”,一旦有紧急文书,便有专人日夜兼程传送。
明初承袭汉唐旧制,实行丞相制。洪武十三年,由于胡惟庸党案,朱元璋撤销了丞相,至此有明一代,再无相爷。中书省被撤之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大权独揽,事皆亲裁,自然繁忙劳苦,应接不暇。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宋阁殿制,建武英殿、文渊阁、文华殿、华盖殿等,挑选有才之士入职,充当皇帝顾问,史称大学士,官正五品,中级官员,品阶较低,此乃内阁之源起。仁宗之后,大学士品位渐崇,尤其是票拟制度形成后,阁权益重。明世宗鉴于明武宗时期宦官掌权,干预朝政,便提高内阁的地位,使之位于六部之上,并选举其中一人为“首辅”,统领其他诸人。以致后期党政不断,加剧了明朝的衰落。
清代内阁同明代相仿,亦是是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康熙中叶之后,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宫内另设“南书房”,任用亲信撰写圣谕。到了雍正年间,又另设军机处代替南书房,最初它的成立只是因用兵而暂时设置的军事行政组织,后来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在军机处理,皇帝选派多名亲信供职,统称军机大臣,选举一人成为“首枢”或“领班”。他们每日面见皇帝,根据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直接寄给相应的机关。从此,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
三、秘书与君主的分分合合
特殊的地域、特殊的文化、特殊的经济环境孕育了特殊的封建制度。纵观我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设置,从中不难发现他们一直是国家有效管理的中枢系统。他们随时领受皇帝旨意,洞悉最高统治者的意图而相机行事,这就是软实力的无形杀伤力。随着制度的完善,相权与君权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从未休止,事实证明,尽管君权有时受限,但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确是君权一家独大,相权最后饮恨败北。古代秘书的工作都是多对一的为君主服务,听候君主调遣,其职掌范围基本涉及到现代秘书工作的各种范畴。封建专制时代,秘书机构是君主专权的重要代言人和窗口。历代统治者都极力避免群臣之间拉帮结派,以免有才之士互相攻讦,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损失或一党独尊的情况出现。秘书与君主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大臣权重之时,皇帝召集近身微臣夺取国家大臣之权,待夺权之后又恐发生类似的状况,实行互相牵制,以消除对君权的威胁。汉武帝时,虽置三公,尚书独尊;魏晋削弱尚书,重用中书;此后,又用侍中,分中书之权;唐又分中书之权与翰林学士;明朝则直接废黜中书,至权于六部,并设内阁掌管秘书之职,继而又设司礼监以牵制;清代的军机处又取代了内阁的职权,将君主专制推向了顶峰,但无论如何变革,结局都是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消除任何对皇权有威胁的潜在因素,这可以说是古代秘书机构不断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每一次的秘书改革,都对后世的秘书机构独立成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职能方面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完善的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丁晓昌.中国公文发展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剑宇.中国秘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孔令纪.中国历代管制.中华书局,2004
作者简介
李晓亚,1990年1月,女,汉族,河南内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起源;矛盾;变革改制;效率
绪论
我国传统的秘书机构虽然名称、数量不一样,实际地位和作用也有差异,但无论如何变化,它都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决策的辅助机构,仅凭这一点,它就有着其他机构极尽艳羡的资本。
一、产生的源流
商周以前,我国秘书机构就已经出现,但囿于资料的限制,具体设置尚未可知。商朝末年,中央秘书机构已具雏形,称为太史寮,其职掌为拟写册命、组织祭祀典礼等事务。当时,它的结构尚很简单,仅为雏型。西周初年,君主政务繁忙,太史寮被扩展,史官制度趋于完善,系统的设置了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不同等级、不同职责的秘书官员,据《史通·史官建置》载,这些史官各有所职,大史掌国之久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到了西周后期,太史寮的作用越来越大,被与中枢政务机构卿事寮合称为卿史寮。东周末年,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崛起,中央职位如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各诸侯国内完善的运行机构。
二、封建社会的秘书机构
秦统一六国之后,确立了封建大一统的地位,我国官僚制度正式进入崭新的阶段。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总领朝廷议事、上奏,收阅全国各地计书和公文,颁发皇帝诏令,并保管国家重要档案等。丞相虽位极人臣,但只不过是皇帝的总参谋和高级顾问而已。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兼管理国家重要图书档案的搜藏工作,其下有专职文书起草、送阅的“尚书”;引见百官、传达王命的“谒者令”;掌管皇帝玉玺的“主玺令史”等秘书官。
汉承秦制,沿用了丞相管理责任制,但随着国家的日渐繁荣,相权严重阻碍了君权的独大。于是,汉武帝时,始设内外朝,任用布衣为相,相权渐衰。取丞相而代之的是主管内廷文札的尚书,尚书署遂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参与朝政,这就是官史所称的“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行政系统“外朝官”相对。
曹魏时期,为削弱尚书台的“出纳帝命”之权,中书省兴起,成为总览中央机要的秘书部门。中书省源于西汉武帝时,以司马迁为中书令,掌传宣诏令。晋时又设“门下省”,是王朝中央政令的审查机关,实际上分掌了中书省的部分权力。此后,经过南北朝的不断发展,至隋唐趋于完善。
唐朝,進一步划分了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职能,中书省负责制定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辖的六部负责执行,由此,相权一分为三,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皇权得到了有效的加强。玄宗时,文风为之大胜,设“学士院”,考选“翰林学士”,除应对诗文、咨询外,还兼带起草官员任免、册立皇子后妃等重要诏令。至德之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最亲近的秘书官和顾问,经常值宿内庭,称“内相”,与中书省分掌皇帝的“內制”和“外制”。唐时又有“知制诰”一职,常以他官兼任,职掌与中书省舍人相同,这两个职位非博学鸿词、文思敏捷者不能胜任。知制诰本为中书所掌,但宫禁之中,由皇帝亲自发出的特殊文告,如重要官员的任免、赦敕等,不预为外廷所道,于是由翰林学士承拟天子的“內制”,但最后经皇帝批准,由中书省颁发。
宋朝,在保留三省外,又新置军事情报与文书机构的“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与边防事物,同中书省并称“二府”。枢密院设都承旨,副都承旨。“文献通考”中记载他们“承宣皇帝旨命,通领枢密院务。”宋代省院之下设立了分工更为精细的秘书工作部门,如通进司、进奏院、开拆房、主事房、催驱房等,负责文书收发、登记、送阅及催办工作。宋还沿袭唐代的翰林制,设翰林学士,起草制诰、国书等,侍从皇帝,充当顾问,并参与人事任免,因此地位较高,受人尊敬。
元朝,中国历史上领土最为广阔,且第一个入主中原并建立了大一统的外族政权的朝代。统治初期,鉴于疆域的广大、交通不便等原因,统治者取消了门下省和尚书省,在各地设立“行中书省”,其下又设检校所、照磨所、承发思、架阁库等机构,负责文书的检查、校对、发送、立卷和档案工作。又在全国遍立驿站和“急传铺”,一旦有紧急文书,便有专人日夜兼程传送。
明初承袭汉唐旧制,实行丞相制。洪武十三年,由于胡惟庸党案,朱元璋撤销了丞相,至此有明一代,再无相爷。中书省被撤之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大权独揽,事皆亲裁,自然繁忙劳苦,应接不暇。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仿宋阁殿制,建武英殿、文渊阁、文华殿、华盖殿等,挑选有才之士入职,充当皇帝顾问,史称大学士,官正五品,中级官员,品阶较低,此乃内阁之源起。仁宗之后,大学士品位渐崇,尤其是票拟制度形成后,阁权益重。明世宗鉴于明武宗时期宦官掌权,干预朝政,便提高内阁的地位,使之位于六部之上,并选举其中一人为“首辅”,统领其他诸人。以致后期党政不断,加剧了明朝的衰落。
清代内阁同明代相仿,亦是是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康熙中叶之后,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在宫内另设“南书房”,任用亲信撰写圣谕。到了雍正年间,又另设军机处代替南书房,最初它的成立只是因用兵而暂时设置的军事行政组织,后来发展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在军机处理,皇帝选派多名亲信供职,统称军机大臣,选举一人成为“首枢”或“领班”。他们每日面见皇帝,根据皇帝的命令草拟诏书,直接寄给相应的机关。从此,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至顶峰。
三、秘书与君主的分分合合
特殊的地域、特殊的文化、特殊的经济环境孕育了特殊的封建制度。纵观我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设置,从中不难发现他们一直是国家有效管理的中枢系统。他们随时领受皇帝旨意,洞悉最高统治者的意图而相机行事,这就是软实力的无形杀伤力。随着制度的完善,相权与君权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从未休止,事实证明,尽管君权有时受限,但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确是君权一家独大,相权最后饮恨败北。古代秘书的工作都是多对一的为君主服务,听候君主调遣,其职掌范围基本涉及到现代秘书工作的各种范畴。封建专制时代,秘书机构是君主专权的重要代言人和窗口。历代统治者都极力避免群臣之间拉帮结派,以免有才之士互相攻讦,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损失或一党独尊的情况出现。秘书与君主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大臣权重之时,皇帝召集近身微臣夺取国家大臣之权,待夺权之后又恐发生类似的状况,实行互相牵制,以消除对君权的威胁。汉武帝时,虽置三公,尚书独尊;魏晋削弱尚书,重用中书;此后,又用侍中,分中书之权;唐又分中书之权与翰林学士;明朝则直接废黜中书,至权于六部,并设内阁掌管秘书之职,继而又设司礼监以牵制;清代的军机处又取代了内阁的职权,将君主专制推向了顶峰,但无论如何变革,结局都是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消除任何对皇权有威胁的潜在因素,这可以说是古代秘书机构不断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每一次的秘书改革,都对后世的秘书机构独立成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职能方面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完善的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丁晓昌.中国公文发展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剑宇.中国秘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孔令纪.中国历代管制.中华书局,2004
作者简介
李晓亚,1990年1月,女,汉族,河南内黄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