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2018年3月2日起施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二十条,增加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一公益诉讼案件类型,笔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到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近1500起,,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全国才近100起。笔者认为存在一下机个原因:一方面是《解释》中对适合本案件类型的刑事部分的刑法罪名规定不明确,另一方面是本案件类型的受案范围过于狭窄。因此,本文就着重从这两方面探讨解决路径。
  关键词:检察机关;公共利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一、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概况
  经历了顶层设计、法律授权、试点先行、立法保障、全面推进五个阶段,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典型样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道路。3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我们注意到,《解释》在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基础上,增加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一新的案件类型。在司法实践中,一些不法者在从事相关违法活动时不但造成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而且还触犯了刑事法律规定,构成犯罪。当发生这类情况时,检察机关既要作为公诉人提起刑事公诉,又可以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从而形成两个案件。为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妥善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解释》在第20条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
  截止到今年6月15日,笔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决106条刑事部分都是来源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刑法第140条至第148条,共9个罪名)和第六章第六节破坏资源保护罪(刑法第338条至345条,共15个罪名)的规定。这主要受到《解释》第十三条关于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限制。本条对受理民事公益诉讼部分不完全列举了两种案件类型,更使得相当少的案件能在刑事部分被附带提起。
  笔者还发现,在实践中有两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都是交通肇事罪,但是《解释》中并未涉及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罪名,如此类推适用公益诉讼制度有违法律。另外还有两个案件是放火罪和失火罪,分别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而提起。
  近年来,社会上有些人以“学术自由”“还原历史”“探究细节”等为名,不断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雄烈士,歪曲历史,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质疑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公开调侃邱少云烈士、否定“狼牙山五壮士”真实性……这些行为引起社会各界愤慨谴责。行为不仅侵害了烈士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利,而且严重伤害了烈士亲友及社会公众的情感,是对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否定,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据笔者统计,5月2日,董存瑞故乡怀来县检察院正式提起英雄烈士保护诉讼,依法捍卫董存瑞,打响捍卫英烈第一枪;5月9日,对歪曲于2016年先后在佛堂镇嘉博朗毯业有限公司火灾、北苑街道洁康管业有限公司火灾中牺牲的二位烈士义乌市检察院决定立案并展开调查,对这一浙江省首例侮辱、诋毁烈士名誉案实施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向义乌市公安局发出检察建议;5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检察院启动办理湖南首例保护英雄烈士公益诉讼案件,通过诉前程序向长沙市望城区公安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查处网络上歪曲、丑化、亵渎、否定雷锋事迹和精神的相关网络信息并作处置;5月17日银川市蒋某某通过个人微博帐号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则侮辱、亵渎革命烈士董存瑞、黄继光的信息;5月21日,烟台市检察院对徐某侮辱救火牺牲消防烈士一案;5月21日,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针对一起污蔑消防烈士行为,依法提起针对侵犯英烈名誉权的民事公益诉讼。以上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革命烈士的名誉,伤害了社会公众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实践中,很多英雄烈士的近期书不愿起诉,检察机关也仅仅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或民事公益诉讼,这是很难达到预防犯罪的的效果的,不足以警示社会公众,自觉维护人民英雄烈士的形象。
  三、几点建议
  1.扩大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适用范围,把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纳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
  2.为保护革命烈士名誉,维护和弘扬革命精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针对维护英烈权益,应完善相应的部门法,追究侵权人的寻衅滋事的刑事责任并可附带提起赔礼道歉、停止侵害、等民事责任。通过刑事判决的形式从刑法层面对侵犯人民英雄的行为予以确认,可以更好地对全社会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颜运秋、周晓明:《公益诉讼制度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载《法治研究》2011年第11期。
  [2]白彦:《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16年第3期
  [3]齐树洁:《我国公益诉讼主体之界定——兼论公益诉讼当事人适格之扩张》,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李晓勇(1990—),男,汉族,辽宁锦州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2016級研究生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成果显著。作为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管理同样硕果累累。从总体看,工商管理工作的内容具有出综合性和技术性的特征,这对从事工商管理工作者具有一定挑战。关注和研究工商管理成为当前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此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才能促进我国工商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热点问题;发展趋势  工商管理是
期刊
绵延两千余载的罗马法,至今仍是世界法制文明的瑰宝。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王朝史上的鼎盛时期,其法制建设也经历了不断地完善的过程。与民事司法组织相区分,刑事司法组织主要涉及国家利益等公权力领域,因而完善的刑事司法组织设置是促进法制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古罗马的刑事司法机关  (一)王政时期  1、王拥有刑事审判权,主要审理侵犯国家利益的犯罪。  2、库利亚大会是民众会议的古老形式,其成员由氏族全体成年男
期刊
摘 要:自然中所有物质是发出来的光,山陵、小溪、空气、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是发出的光。这块皱成一团叫做物质的东西投射一道影子,而影子属于光。——路易·康,本人从路易斯康对于建筑的精神来探讨其设计的作品.  关键词:读路易斯康;作品设计;分析  喜悦:在所有的感觉中,我首先感受到喜悦…假若我是个画家,打算作一幅惊人巨画,若心中无喜悦的话,我不可能在画布上画下第一笔。除非充满喜悦去做,不然你创造不出一栋
期刊
摘 要:罗中立是中国著名的油画家,在中国美术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早期以作品《父亲》轰动美术界使他名声大噪。在这张画中他突破了原有的、大众化的绘画风格,这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史上的美术地位。他的绘画风格可概括为两大类型一是,早期的乡土写实风格,二是后期的表现主义风格。本文试图从造型,题材,语言等方面重点来阐述罗中立当代绘画艺术特征。  关键词:罗中立;艺术特征;影响  罗中立的绘画从早期的乡土写实
期刊
1获得品牌溢价  品牌一个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价值就是获得品牌溢价,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品牌给商品开创了一个新的竞争维度。好的品牌可以增强房地产商品的不可代替性,从而客户对房地产的价格的敏感程度会降低,这就使得具有优质品牌的楼盘可以按更高的价格销售。据调查,在地理位置等条件近似的情况下,北京万科房子要比没有品牌的房子售价每平方米平均高20-30%。  1.2加快产品的销售速度  房地产的利润与销售速度
期刊
一、绘画与摄影的相爱相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致力于研究一种光学现象,从而产生“暗箱”;17世纪,相机暗箱成为绘画理念不可或缺的工具。于是,“摄影”成为绘画的辅助工具,众多优秀绘画作品流传至今。摄影就此埋没了吗?并没有,随着技术革新,摄影初露尖尖角,《View from His Window at Le Gras》加速了艺术家们对平凡而又朴实无华的纪实性追逐,到了“达盖尔式摄影术”风靡的时代,许多
期刊
摘 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常见的精密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测定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强的主要优点。本文阐述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测定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及其原因,提出了处理这些故障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原子吸收;原理;故障;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概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常见的精密分析仪器,在实际的化学分析里应用非常广泛。可测70多
期刊
摘 要:安全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女工家属安全协管工作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家属参与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载体。随着煤矿企业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家属协管会在实践中立足矿井实际,围绕安全生产主题,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煤矿安全协管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煤矿;安全协管工作  1、前言  煤礦安全协管工作,是煤炭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
期刊
摘 要:漆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精品。但由于漆画制作方式的局限性与复杂性,因此将其技法运用到书籍装帧设计中是较为困难。并且,目前国内外少有此类型的书籍装帧方式。本文内容主要旨在将漆艺制作的技法和工艺,运用到书籍装帧封面设计当中,使得这种技艺不但能够长久保存下来,增加书籍的艺术性。还能够令漆艺被更多大众所了解,让创作出来的书籍更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光亮等特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徐悲鸿先生的《负伤之狮》为例浅析其艺术形象与作品隐含的深意。通过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的分析来看《负伤之狮》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存在的中西融合的特点,更好的理解徐悲鸿艺术特色。  关键词:徐悲鸿;负伤之狮  《负伤之狮》作者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负伤之狮》的尺寸:110*109cm,创作年代为1938年,作品材质为水墨纸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