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演三重角色,培育实证素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目标由原来的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史料实证是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在该核心素养培养中所饰演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到培育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具体案例,从“史料鉴定者”“史料组织者”“实证培育者”三个维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师在培育“史料实证”学科素养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教学;史料实证;学科素养
   史料实证是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徑”。什么是史料实证呢?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培育,饰演好鉴定者、组织者和培育者的角色。
   一、史料鉴定者:去伪存真
   在培育“史料实证”学科素养中,课前对教学中所用史料进行去伪存真地鉴别,是有效培育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时,学生往往仅关注教师所呈现的史料,不会过多质疑这些史料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考证史料的真实性,不可偏听偏信。
   例如,在苏联经济体制弊端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运用图一漫画《片面的经济》来说明苏联在经济发展中存在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问题。但笔者看到该图片时,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把苏联的形象设计成一个西方资本家的样子?
   带着疑问,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刘迅先生编写的《苏联政治讽刺画选集》第17页找到了这幅漫画的原画。原画的作者是前苏联的库克雷尼克塞,这是三位苏联画家(М.В.库普里亚诺夫、П.Н.克雷洛夫、Н.А.索科洛夫)从1926年起共同从事绘画创作所使用的笔名,他们主要合作创作政治讽刺画。在图二原画中,人物胸前的衣服上写有“资本主义经济”六个字,右腿上写有“军事工业”四个字,左腿上写有“民用工业”四个字。从原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原意想讽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片面发展军事工业,忽视民用工业,穷兵黩武。在人物形象上设计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西方资本家的样子也就非常合情合理。但此后的某位“大师”凭借其高超的PS技术,将图片上原有的文字抹去,偷梁换柱,貌似能说明苏联经济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但从漫画的整体设计上已经违背初衷,且改得不伦不类,经不起仔细推敲,更给学生传递了错误的历史信息。
   所以,教师的史学素养对学生“史料实证”学科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教学,除了钻研教材,还要多阅读历史专业的书籍文章,了解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史料组织者:恰到好处
   能否将史料恰当好处地设计在教学内容中是在考验初中历史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罗列堆积大量史料,但这些史料往往内容不够精简,且与知识点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
   在江苏师范大学承办的2018年“国培计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中历史教师培训中,有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来证明张骞通西域时面临着恶劣自然环境;笔者又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下载《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共72份课件和教案,其中有30份也引用了这两句诗作为西域自然环境恶劣的证据。虽然在课堂上学生能从诗歌中得出教师预设的答案,但用唐朝诗歌佐证汉朝时西域自然环境恶劣是否恰当呢?笔者认为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形成于中更新世或中更新世晚期,所以教师可以直接提供西域地形地貌的图片,进而说明张骞通西域时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史料。其次,史料运用要有针对性,即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组织史料教学,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需要通过史料来教学。第三,以史料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提高学生依据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最后,要充分考虑史料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教学设计。
   三、实证培育者:史料实证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
   在现行统编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历史图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模块内容,提供了相当多的史料。教材所提供史料的难易度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情况相适应,且这些史料可信度较高,这就减轻了教师在课前鉴别史料的负担。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史料的来源及价值,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和运用史料的能力。这对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发学生的实证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史料实证”学科素养,要从激发初中学生的实证兴趣入手。如何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实证兴趣呢?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初中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史料,包括史料来源多样性、史料角度多样性和史料类型多样性,这既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历史的真相,也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史料之间的价值。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求真精神。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师、教材是权威,学生不敢质疑,不敢僭越;有时即便有疑问,也首先质疑自己。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学生对史料质疑的瞬间,一旦发现,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导学生查找相关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3.培养解读史料的能力
   在史料解读中,首先要看史料中的关键词句或史料的显著特征,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判断作者的观点和他描述的历史事实。其次是要看史料的来源,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对史实作进一步的研判。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历史结论。
   例如,在《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教学中,在评价辛亥革命教学环节时,向学生提供以下史料:
   材料一:在这样的国家里(中华民国),是否能够突然用一个同东方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的共和国政府形式,来代替君主政体?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社论
   材料二: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7期
   这两则材料一则来自欧洲,一则来自本国,可以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在“突然、概念和传统格格不入、共和国政府”,史料来源于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正值清帝退位之后的第四天。从材料的内容看,欧洲国家不看好中国革命的前途,认为实行共和制在中国缺少历史传统。材料二从内容上看,反映出农夫不了解时局,史料来源于1913年2月23日的《独立周报》,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了一周年,这说明辛亥革命缺少广泛的社会基础。从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结语
   历史是一门具有严密论证的实证性学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恰到好处地运用去伪存真后的史料培育学生的实证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客观的历史认知,是历史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页
   [2]穆桂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时代及发展过程[J].干旱区地理,1994年第3期第17卷第7页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英语的交际性原则为切入点,阐述互动教学策略对活化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围绕学生学习认知发展需要,从团队争辩、情景表演、师生商讨等中进行互动,帮助学生走出被动学习境地。探讨多元化互动策略,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和信心,满足其多样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交际;互动;小组;对话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交际,在于能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规则进行自由表达和交流。在英语课堂
期刊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碎片化的学习增加了学生建构立体知识体系的难度,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应有的深度,在回归数学学科本质的需求下,在迎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需求下,结构化学习能使学生的“基础学力”更快地提升,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幅增长,让学生学会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自身要具备结构化学习的理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展开结构化的学习。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课程改革;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本文拟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指标体系。针对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与就业能力指标的差距,结合学科优势和民族特色,利用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探索如何以应用为导向,建设“统计类”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以有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应用为导向;统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网络教学平台  2014年11月,美国统计学会发布了统
期刊
【摘 要】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有效的物理实验,以达到启迪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目的。但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始终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实验。所以,笔者认为,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为物理情景的创设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实验设计;有效
期刊
【摘 要】在课程发展和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计划”环环相扣。单元教学设计是保证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应该被提倡的教研和教学模式,本文以苏教版“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例,论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说明了单元教学设计能够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也能引导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
期刊
【摘 要】深度理解和建立初中物理概念对物理学习至关重要,而复杂概念的建立需要将问题分解和细化,本文通过对“光的色彩颜色”的课例分析,主要阐述问题的优化与分解,将提问的设计技巧应用于“可视化”的教学中。  【关键词】问题分解;可视化;教学  2018年9月25日,“应用可视化策略促进初中物理概念深度理解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来到星辰实验学校开展活动。活动中,笔者观摩了谢婷叶老师执教的“光的色彩 颜色”一
期刊
【摘 要】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职德育课教学从工匠精神出发,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也越发重视。不过,从我国中职教育当下的发展形势来看,中职德育教学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情景的设置需要优化,以及课程教学中理论过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等。这些原因,都让德育教学的效应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当务之急是探索有效的德育
期刊
【摘 要】为全面推动学校在新时代的建设和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团学活动文化,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有所得,本校逐步打造有厚度、有温度、有鲜度、有广度的“四度”团学活动文化平台,不断提升学校团学活动品质。  【关键词】中职德育;团学活动;文化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职校学生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正值福建省示范性现
期刊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和“制高点”。“课前预习”不仅是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而且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诗外工夫”,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演练场”和“实习地”。教师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前预习,能为语文阅读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有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
期刊
【摘 要】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的主要核心素养。本文以一节初三英语阅读专题复习课——词义猜测技巧点拨为例,阐述如何在阅读专题复习课中帮助学生通过有效策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全面提升阅读素养。  【关键词】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