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国有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并持之以恒地抓落实。针对湖北国有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结构不够合理、发展方式粗放、质量和效益水平不高的现状,我认为应采取五条对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即“深化改革创效率,调整重组显效率,资本运营增效率,加强监管聚效率,创新党建见效率”。
一、深化改革创效率
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改革。湖北国有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功不可没,但要实现科学发展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敢于淌“深水区”、 啃“硬骨头”、打“攻坚战”。重点要抓好三件事:
一是尽快妥善解决好各类遗留问题。妥善安置职工,完善社会保障,化解各种债务。遗留问题不处理好,企业改革会功亏一篑,影响发展。省直机关企业托管中心是2007年底成立的,成立后托管了96家企业、近100亿元债务,4500名退休、内退人员及军转干部,这两年托管企业的改制工作做得很有成效,化解了债务,盘活了存量,保持了稳定,创造了一个依法推进劣势企业加快退出市场的新模式。要按照“有进有退、优进劣退”的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该进的要有力地进,该退的要有序地退,尽快地、妥善地解决好各类遗留问题,使企业真正轻装上阵,焕发生机,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积极推进股份制、公司制改造。我国发展和改革的实践证明,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企业推进上市融资的前提和基础。全省现在还有少数国有企业是按照《企业法》登记的,还没有按照《公司法》运作。在已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中还有许多方面不够规范和完善,有的企业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有的没有外部董事,有的没有公司章程,有的企业缺乏基本的规章制度。推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国有企业真正塑造成为结构合理、集约经营、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三是推进新一轮脱钩改制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脱钩改制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文化和交通以外,省直其他各个行业的经营性企业基本完成了脱钩改制任务。各市州对脱钩改制工作也抓得比较紧,宜昌、咸宁、黄冈、黄石等地的脱钩改制行动较快。各地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争取今年内基本完成脱钩改制任务,实现政资、政企分开的目标,将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国资监管部门监管范围。
二、调整重组显效率
要加大调整重组的力度,加大板块建设的力度,按照行业相关、业态相近的要求,将有限的国有资产集中到企业的主业上来,壮大主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省出资企业未来的调整目标,就是将现在的40多家调整重组到20家左右。对有些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调整,理直气壮地重组,毫不动摇地整合,比如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长期连续亏损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没有主业的企业等。
在调整重组的方法上采取“三种方式”:第一,自由恋爱。企业自己互相谈,如果情投意合,国资委来举行“婚礼”。第二,媒妁之言。国资委牵线搭桥,促成联姻。第三,父母包办。即出资人主导。去年以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重视,经过省国资委主导,全省2200多家煤炭企业重组为200多家企业。在这场浩大的重组过程中,众多的煤老板不可能都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最终在出资人的主导之下完成了重组,有少数企业的思想工作是做不通的,不主导不行,不当机立断不行。当前省出资企业中,有许多相关企业可以重组整合,必须加快推进。要通过调整重组,达到 “加法变乘法、手指变拳头、星星变月亮”的目标。
在调整重组问题上要讲“三个算术式”:在资源配置效率上做到1+1>2,体现调整重组的乘法效应;在企业文化上做到1+1=1,重组后的企业内部,人员要合心、合力、合拍,齐心协力谋发展。在管理成本上做到1+1<1,不能合并以后官多了、老总多了,办公室拥挤不堪,非生产性开支巨增,头重脚轻,尾大不掉。今后调整重组要坚持这种模式要求。
三、资本运营增效率
资本运营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让企业更多的有形和无形财富货币化,加快资源配置的速度,降低配置的成本,提升配置的效率。资本运营是我省国有企业的短板和弱项。广东珠海有一个“格力电器”是上市公司,还有一个“格力地产”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格力地产上市时资产只有2亿多元。格力电器上市,格力地产又上市。我省清能置业资产有16.8亿元,能源集团借壳上市后,清能置业16.8亿元的资产也可以实现上市。武汉的三特公司是做索道的,上市时总资产只有2.8亿元,利润8000万元,最后也成功上市了。省出资企业中有好多企业资产规模比三特大、比格力地产大,但没有实现上市。全省现在有67家上市公司,其中属于全省地方出资企业控股的只有18户,省出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数量按大口径算只有4家,包括三环股份、襄阳轴承、楚天高速、中国大冶有色金属(H股)。目前省里纳入上市后备企业的名单中,省属企业也只有7家。通过资本市场的溢价,一方面可以放大国有资产的体量,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成为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发展的载体。中央企业现在力推整体上市。葛洲坝就是通过整体上市,资产规模翻了8-10倍。因此,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工作,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不断提高资本证券化水平。在上市途径上,有的可以整体上市,有的可以部分上市,有的可以通过IPO上市,有的可以借壳上市,有的可以上创业板,有的可以定向增发,“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还可以推进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实行股权融资。
做好资本运营关键在于思路。思路一宽,天地就宽了。但是要严明纪律、严格监管,坚决打击内幕消息泄露行为,具体把握三条:第一,国资委对国企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要组织培训教育,上市公司及涉及内幕信息形成的相关各方,应严格保密意识,严格加强管理,严防资产重组停牌前的股价异动;第二,国资委工作人员、出资企业领导人员之前所开的股票账户要一律注销,不能以本人及直系亲属的名义开设股票账户;第三,凡是与出资企业相关的股票一律不要碰。
四、加强监管聚效率
要做到三条:增强监督意识,创新监督机制,突出监督重点。
一是增强监督意识。近年来,全省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两年省纪委的统计数据表明,国企大案要案每年下降25%。这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负责人的自律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功不可没。但是也要看到,现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不是过了头,而是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切实加强监督。在监督上要做到“监督无禁区,监督无级别,监督无情面”。第一,监督无禁区。监事会的监督在出资企业没有禁区,在出资企业的范围内可以“横冲直闯”。监事会是省政府派出的监事会,没有监事会不能看的地方,没有监事会不能查的账本。第二,监督無级别。国资委管企业和过去的经贸委管企业是两码事,经贸委管企业是行政隶属关系,国资委管企业是产权关系,国资委与出资企业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和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只是出资人代表和出资企业的关系,监督是没有级别的。国有企业要淡化级别观念,克服“官本位”思想。第三,监督无情面。无情监督,有情操作,仁不理财、慈不掌兵、柔不监国,要强化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是创新监督机制。监督机制要实现全覆盖,由过去监管国有企业向监管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股权转变,由过去的事后监督向当期监督转变。要坚持外派内设、整合监督资源毫不动摇。监事会要发挥“四个作用”:像巡视组一样的巡视作用,像纪检监察一样的调查作用,像组织部门一样的考核作用,像信访部门一样的初查作用。第一,像巡视组一样的巡视作用。一个时期,就一两个重点专题进行认真的巡视,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第二,像纪检监察一样的调查作用。要像纪委一样,根据线索开展深入的调查核实工作。第三,像组织部门一样的考核作用。企业发展最终是靠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人是否称职,能不能继续任用,监事会有重要的一票。第四,像信访部门一样的初查作用。对相关的信访件,监事会也可以初查,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当然有的可以查实,有的可以查否。查实是一种成绩,查否也是一种成绩。
三是突出监督重点。监督跟着权力行使走,监督跟着资金流向走,监督跟着产权管理走,监督跟着项目建设走。哪里有国资、哪里有股权、哪里有项目,哪里就得要有监事会,只有实行全覆盖、无缝监督,抓住重点问题监督,实施当期监督,才能确保权力运行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最后才能实现你好我好国家好。
五、创新党建见效率
国资委的职责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两手抓,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创新党建见效率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班子建设。重点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第一,增强团结。要齐心协力干事业,精诚团结谋发展。不要互相损、互相拱、互相咬、互相戳。第二,勤勉敬业。在岗要在状态。不压指标,但是要有压力;不搞攀比,但是要有比较;不强迫命令,但是要强化责任。国资委不搞强迫命令,也没有必要去强迫命令,但是要强化责任。不攀比,不能简单的与安徽比、与北京比、更不能与上海比,但是要比较,不能心安理得地满足于湖北所有的指标都靠后。不压指标,要有压力,不能去年主业不突出,今年主业不突出,明年面临的问题还是主业不突出,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一轮一个台阶。
二是廉洁从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的监督,是纪委和国资委党委联合抓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有一种舆论说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变成了“两院院士”,一个是在法院,一个是在医院。有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很忙很累,累倒病倒躺在医院里;还有一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因为涉嫌违法,呆在法院里。当然这种说法是以偏概全,应该说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领导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关键是要处理好“三重一大”问题。省纪委在能源集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过去清江公司出现腐败问题,最深刻的教训就是在“三重一大”问题上,由“一把手”个人随意说了算。“三重一大”要落实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就是要靠制度管人、管权、管钱,要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权力的约束和监督。省国资委党委的民主集中制做得比较好的,委内重大问题都要上党委会、主任办公会,各位领导成员充分发表意见,一把手末位表态。党委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心情舒畅,主要负责人也感觉比较轻松。三峡工程建设经历了17年,17年期间没有调过一次概算,投资了1800亿元,国家审计署150人审了一年多,没有发现重大的投资损失,没有发现重大的财务风险。很多人就此讨教李永安同志,他说了两个字:“制度”,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钱、靠制度管权。国有企业领导人应从中受到启发,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拒腐防变。想干事是境界,敢干事是作风,会干事是本领,干成事是目的,不惹事、不出事是最基本的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要讲政治,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做到廉洁自律。
三是创先争优。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国有企业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展顺利,开局良好。省国资委党委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立自上而下,層层负责,分级指导,各司其责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稳步推进。第一,要形成氛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学习动员,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紧密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职工提素质、企业上水平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第二,要突出特色。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特别要抓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切实兑现向职工群众做出的承诺,努力形成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共产党员率先垂范的良好局面,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第三,要务求实效。要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省国资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要在理论上、实践上、工作上勇于探索和创新,争取在国务院国资委有地位、在省内有影响。省国资委机关通过创先争优,使各项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有地位,在兄弟省市有名次,在湖北省内有影响,在机关内部有口碑;市州国资委要完善机构职责,落实出资企业,争创优良绩效,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格局。要突出活动载体,抓好薄弱环节,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湖北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一、深化改革创效率
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改革。湖北国有经济的发展国企改革功不可没,但要实现科学发展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敢于淌“深水区”、 啃“硬骨头”、打“攻坚战”。重点要抓好三件事:
一是尽快妥善解决好各类遗留问题。妥善安置职工,完善社会保障,化解各种债务。遗留问题不处理好,企业改革会功亏一篑,影响发展。省直机关企业托管中心是2007年底成立的,成立后托管了96家企业、近100亿元债务,4500名退休、内退人员及军转干部,这两年托管企业的改制工作做得很有成效,化解了债务,盘活了存量,保持了稳定,创造了一个依法推进劣势企业加快退出市场的新模式。要按照“有进有退、优进劣退”的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该进的要有力地进,该退的要有序地退,尽快地、妥善地解决好各类遗留问题,使企业真正轻装上阵,焕发生机,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积极推进股份制、公司制改造。我国发展和改革的实践证明,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企业推进上市融资的前提和基础。全省现在还有少数国有企业是按照《企业法》登记的,还没有按照《公司法》运作。在已进行公司制改造的企业中还有许多方面不够规范和完善,有的企业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有的没有外部董事,有的没有公司章程,有的企业缺乏基本的规章制度。推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必须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把国有企业真正塑造成为结构合理、集约经营、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三是推进新一轮脱钩改制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脱钩改制高度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除了文化和交通以外,省直其他各个行业的经营性企业基本完成了脱钩改制任务。各市州对脱钩改制工作也抓得比较紧,宜昌、咸宁、黄冈、黄石等地的脱钩改制行动较快。各地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争取今年内基本完成脱钩改制任务,实现政资、政企分开的目标,将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国资监管部门监管范围。
二、调整重组显效率
要加大调整重组的力度,加大板块建设的力度,按照行业相关、业态相近的要求,将有限的国有资产集中到企业的主业上来,壮大主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省出资企业未来的调整目标,就是将现在的40多家调整重组到20家左右。对有些企业要坚定不移地调整,理直气壮地重组,毫不动摇地整合,比如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长期连续亏损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没有主业的企业等。
在调整重组的方法上采取“三种方式”:第一,自由恋爱。企业自己互相谈,如果情投意合,国资委来举行“婚礼”。第二,媒妁之言。国资委牵线搭桥,促成联姻。第三,父母包办。即出资人主导。去年以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重视,经过省国资委主导,全省2200多家煤炭企业重组为200多家企业。在这场浩大的重组过程中,众多的煤老板不可能都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最终在出资人的主导之下完成了重组,有少数企业的思想工作是做不通的,不主导不行,不当机立断不行。当前省出资企业中,有许多相关企业可以重组整合,必须加快推进。要通过调整重组,达到 “加法变乘法、手指变拳头、星星变月亮”的目标。
在调整重组问题上要讲“三个算术式”:在资源配置效率上做到1+1>2,体现调整重组的乘法效应;在企业文化上做到1+1=1,重组后的企业内部,人员要合心、合力、合拍,齐心协力谋发展。在管理成本上做到1+1<1,不能合并以后官多了、老总多了,办公室拥挤不堪,非生产性开支巨增,头重脚轻,尾大不掉。今后调整重组要坚持这种模式要求。
三、资本运营增效率
资本运营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让企业更多的有形和无形财富货币化,加快资源配置的速度,降低配置的成本,提升配置的效率。资本运营是我省国有企业的短板和弱项。广东珠海有一个“格力电器”是上市公司,还有一个“格力地产”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格力地产上市时资产只有2亿多元。格力电器上市,格力地产又上市。我省清能置业资产有16.8亿元,能源集团借壳上市后,清能置业16.8亿元的资产也可以实现上市。武汉的三特公司是做索道的,上市时总资产只有2.8亿元,利润8000万元,最后也成功上市了。省出资企业中有好多企业资产规模比三特大、比格力地产大,但没有实现上市。全省现在有67家上市公司,其中属于全省地方出资企业控股的只有18户,省出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数量按大口径算只有4家,包括三环股份、襄阳轴承、楚天高速、中国大冶有色金属(H股)。目前省里纳入上市后备企业的名单中,省属企业也只有7家。通过资本市场的溢价,一方面可以放大国有资产的体量,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成为企业集团主营业务发展的载体。中央企业现在力推整体上市。葛洲坝就是通过整体上市,资产规模翻了8-10倍。因此,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工作,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不断提高资本证券化水平。在上市途径上,有的可以整体上市,有的可以部分上市,有的可以通过IPO上市,有的可以借壳上市,有的可以上创业板,有的可以定向增发,“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还可以推进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实行股权融资。
做好资本运营关键在于思路。思路一宽,天地就宽了。但是要严明纪律、严格监管,坚决打击内幕消息泄露行为,具体把握三条:第一,国资委对国企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要组织培训教育,上市公司及涉及内幕信息形成的相关各方,应严格保密意识,严格加强管理,严防资产重组停牌前的股价异动;第二,国资委工作人员、出资企业领导人员之前所开的股票账户要一律注销,不能以本人及直系亲属的名义开设股票账户;第三,凡是与出资企业相关的股票一律不要碰。
四、加强监管聚效率
要做到三条:增强监督意识,创新监督机制,突出监督重点。
一是增强监督意识。近年来,全省国有企业的监督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两年省纪委的统计数据表明,国企大案要案每年下降25%。这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负责人的自律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监事会的监督功不可没。但是也要看到,现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不是过了头,而是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切实加强监督。在监督上要做到“监督无禁区,监督无级别,监督无情面”。第一,监督无禁区。监事会的监督在出资企业没有禁区,在出资企业的范围内可以“横冲直闯”。监事会是省政府派出的监事会,没有监事会不能看的地方,没有监事会不能查的账本。第二,监督無级别。国资委管企业和过去的经贸委管企业是两码事,经贸委管企业是行政隶属关系,国资委管企业是产权关系,国资委与出资企业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和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只是出资人代表和出资企业的关系,监督是没有级别的。国有企业要淡化级别观念,克服“官本位”思想。第三,监督无情面。无情监督,有情操作,仁不理财、慈不掌兵、柔不监国,要强化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是创新监督机制。监督机制要实现全覆盖,由过去监管国有企业向监管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股权转变,由过去的事后监督向当期监督转变。要坚持外派内设、整合监督资源毫不动摇。监事会要发挥“四个作用”:像巡视组一样的巡视作用,像纪检监察一样的调查作用,像组织部门一样的考核作用,像信访部门一样的初查作用。第一,像巡视组一样的巡视作用。一个时期,就一两个重点专题进行认真的巡视,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第二,像纪检监察一样的调查作用。要像纪委一样,根据线索开展深入的调查核实工作。第三,像组织部门一样的考核作用。企业发展最终是靠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人是否称职,能不能继续任用,监事会有重要的一票。第四,像信访部门一样的初查作用。对相关的信访件,监事会也可以初查,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当然有的可以查实,有的可以查否。查实是一种成绩,查否也是一种成绩。
三是突出监督重点。监督跟着权力行使走,监督跟着资金流向走,监督跟着产权管理走,监督跟着项目建设走。哪里有国资、哪里有股权、哪里有项目,哪里就得要有监事会,只有实行全覆盖、无缝监督,抓住重点问题监督,实施当期监督,才能确保权力运行安全、资金运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最后才能实现你好我好国家好。
五、创新党建见效率
国资委的职责一方面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另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要两手抓,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创新党建见效率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班子建设。重点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第一,增强团结。要齐心协力干事业,精诚团结谋发展。不要互相损、互相拱、互相咬、互相戳。第二,勤勉敬业。在岗要在状态。不压指标,但是要有压力;不搞攀比,但是要有比较;不强迫命令,但是要强化责任。国资委不搞强迫命令,也没有必要去强迫命令,但是要强化责任。不攀比,不能简单的与安徽比、与北京比、更不能与上海比,但是要比较,不能心安理得地满足于湖北所有的指标都靠后。不压指标,要有压力,不能去年主业不突出,今年主业不突出,明年面临的问题还是主业不突出,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一轮一个台阶。
二是廉洁从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的监督,是纪委和国资委党委联合抓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有一种舆论说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变成了“两院院士”,一个是在法院,一个是在医院。有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很忙很累,累倒病倒躺在医院里;还有一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因为涉嫌违法,呆在法院里。当然这种说法是以偏概全,应该说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领导人是好的和比较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关键是要处理好“三重一大”问题。省纪委在能源集团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过去清江公司出现腐败问题,最深刻的教训就是在“三重一大”问题上,由“一把手”个人随意说了算。“三重一大”要落实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就是要靠制度管人、管权、管钱,要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权力的约束和监督。省国资委党委的民主集中制做得比较好的,委内重大问题都要上党委会、主任办公会,各位领导成员充分发表意见,一把手末位表态。党委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心情舒畅,主要负责人也感觉比较轻松。三峡工程建设经历了17年,17年期间没有调过一次概算,投资了1800亿元,国家审计署150人审了一年多,没有发现重大的投资损失,没有发现重大的财务风险。很多人就此讨教李永安同志,他说了两个字:“制度”,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钱、靠制度管权。国有企业领导人应从中受到启发,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靠制度拒腐防变。想干事是境界,敢干事是作风,会干事是本领,干成事是目的,不惹事、不出事是最基本的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要讲政治,从思想上筑牢防线,做到廉洁自律。
三是创先争优。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国有企业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展顺利,开局良好。省国资委党委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立自上而下,層层负责,分级指导,各司其责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稳步推进。第一,要形成氛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进行学习动员,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学习型企业建设;紧密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形成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职工提素质、企业上水平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第二,要突出特色。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特别要抓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切实兑现向职工群众做出的承诺,努力形成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共产党员率先垂范的良好局面,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第三,要务求实效。要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全省国资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要在理论上、实践上、工作上勇于探索和创新,争取在国务院国资委有地位、在省内有影响。省国资委机关通过创先争优,使各项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有地位,在兄弟省市有名次,在湖北省内有影响,在机关内部有口碑;市州国资委要完善机构职责,落实出资企业,争创优良绩效,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格局。要突出活动载体,抓好薄弱环节,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湖北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