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事论事,给孩子有效的帮助和培训
在一次成长夏令营中,有一个叫飞飞的11岁小男孩,自理能力很差,遇事抱怨,经常闹情绪、出状况,让工作人员都很头疼。有一次,在我的房间里,飞飞满脸不高兴,噘着嘴抱怨:“看我妈妈给我带的这个小包,东西拿出来就放不进去!”
其实,您听这话就知道问题不在别人,就在飞飞自己身上,放不进去是你自己不会放。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说效果肯定不好。我觉得,无论是纠正孩子抱怨的习惯,还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都要一时一事具体引导。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怎么解决麻烦,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于是,我就和飞飞说:东西既然能拿出来,一定就可以装进去。来,我装给你看。然后一件一件把他拿出来的东西叠好、摆好放进去。然后,摸着他的头说:谁说装不进去呀,动点脑筋不就装进去了吗?他不好意思地“嗯”着笑着,背着包出去参加活动了。
事后,我有点后悔,因为刚才只是示范给他看了,估计他学不会,应该再把东西拿出来,让他自己装一下。
事实上,飞飞很快就给了我“机会”。第二天,我们吃完午饭去广场集合,路上飞飞一边走一边又开始抱怨,都快哭了:“这该死的裤子!都怨我妈妈!”原来,他裤子的松紧带松了,裤子总往下掉,眼看露出半个小屁股,拖拖拉拉地走不了路。旁边有人对我说:一上午了,不够他抱怨的,也不知道羞,这孩子真没办法!
我没接话走过去对飞飞说:“松紧带松了,我们可以想其它的办法呀。”说着,把他的裤子提起来,并用他上衣的两支袖子拴了扣把裤子固定住。完了以后,飞飞不抱怨了,转身要走。我把他拉住,说:我这是教给你,不是帮你,你应该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说完,就把他的衣袖的扣子解开,把裤子拉下来。他毫无怨言地把裤子拉起来,按照我刚才的办法处理好。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状况。
反观这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耐烦地训教他飞飞:“你怎么一有事就抱怨别人,你自己有没有责任”,“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怎么这么多事,你怎么这么麻烦”。很可能会把孩子砸晕,可问题本身没有解决,还会压抑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自信。孩子那些不好的方面也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也需要一点点地修复,只有毫无怨怼、厌烦地帮助孩子增长实际的能力,让其感触和接纳新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才能让孩子停止抱怨。
申明规则,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前不久,我去上海的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再加上朋友崇尚宽松式教育,两个孩子经常制造一些“麻烦”。我去的那天,上洗手间的时候,发现盥洗台的镜子上被两个淘小子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已经找不到可以映出整张脸的镜面,而且是用牙膏画的。我的朋友看到后,没有任何批评,而是对孩子们说:嗯,画得不错!不过镜子是用来洗脸时看的,我只允许你们展览一天,明天你们放学后必须清理干净,而且你们还要用你们的零花钱来买牙膏。
第二天晚上,我离开后打电话问朋友孩子们怎样了,朋友说:牙膏还没有买,但镜子已经弄干净了,孩子在清理镜子的时候感叹,‘以后再也不在镜子上画了,因为太难清理了’!
我很赞同这个方式,就是这样,如果孩子损坏了别人或者家里的物品,与其斥责孩子,不如让孩子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来赔偿。如果孩子每次向我们借东西都不记得还,有时候还乱丢,那么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你要么及时归还,要么就再也不要借。如果让孩子再次违犯,那么我就拒绝再借。如果要孩子在超市里不要乱跑,可孩子总也不听。那么,下次我们再去超市的时候,就拒绝带他去,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拒绝。
有时候,当我们的规则足够明确的时候,孩子不用品尝“自然后果”就会适应我们的规则。
在一次亲子夏令营中,有一个叫款款的孩子,遇到困难和不如意就会哭。她一哭,妈妈就过来哄她并帮她把事情搞定,等遇到事情,款款就再哭,依次循环。晚上,在父母沙龙上,我把这一点提出来,款款妈妈说不知道怎么办。我说不妨就从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开始。
第二天,在活动的间隙,大家在一片空地上,做一个叫做“猎人和松鼠”的游戏,大家都玩得高高兴兴,可是款款只要被抓住或者找不到同伴搭建森林,就会“哇——”地大哭。有过两次以后,我就走过去对款款说:被抓住和找不到同伴都没关系,每个人都难免这样,但是你哭起来,就会影响大家游戏。如果你能遵守游戏规则,那就继续和大家玩,如果你不能遵守规则,那请你站到一边去。说完,我们大家就继续玩游戏。款款看别人都兴致勃勃地玩起来,自己愣了几秒,也融入到游戏中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哭过。
我知道款款哭就是从前“被安慰、被帮助”的习惯养成的,如果我们再去安慰她,就是对这种消极习惯的巩固。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清规则,让孩子自己选择并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一定要提醒的是,在孩子承担行为的自然后果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一定是平静而充满爱意的。既不要愤怒、生气,也不要“幸灾乐祸”,觉得我又对了!和孩子共情,但最好不要去安慰,应该让孩子感觉到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是一件人人如此的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表达愤怒以“我”开头,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期望
情境:
孩子洗完澡后,把湿湿的浴巾扔到你的床上就去玩了。你看到浴巾已经把床弄湿了。这时候,你会对孩子怎么做呢?
做法A 生气地:怎么搞的你!床被你弄得这么湿,你想让我睡到地上去吗?
做法B 努力平静地:我的床被弄湿了,这让我很生气!
孩子的行为的确给大人带来了麻烦,我想很多父母朋友都会采取生气的A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这样做虽然没什么不对,但是效果却不如做法B好。两者都表达了愤怒,但是前者带有指责性和攻击性,后者只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要知道:太强的指责色彩,即便孩子做错了,也很容易激起他的自我保护和辩白,比如他可能会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发那么大的火。事实证明,不带攻击性的表达愤怒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并获得积极回应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情,我们除了让孩子了解这件事情做得不妥外,还应该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来弥补,让孩子除了把浴巾拿开外,还要把床上弄湿的东西换掉,如果孩子太小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我们可以帮忙,但一定要孩子参与,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他要承担。 有一个经验就是怎么对孩子说,当我们用“你”开头的时候难免就会陷入指责,而用“我”开头的时候,则更容易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不同的人称表达出的含义大有不同,比如当你在和客人说一件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孩子突然过来喊你,你可以说“别打扰我,妈妈正在说事情!”,也可以说“我不喜欢别人打断我”或者“说话被打断,会让我很生气”。前者虽然没有出现“你”字,但实际上还是用第二人称,明显带有指责色彩。后者同样表达了自己感受,却没有指责色彩。这是一个简单而神奇的经验,我们不妨试一试。
说出自己的期望,有时候是对孩子的提醒,比如我们对孩子说“我希望别人进我的房间前征得我的同意”,实际上是提示了孩子要敲门;再比如我们对孩子说“我希望我想看我的书的时候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实际上是提醒孩子看完书后把书放回原处。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多的避免了冲突和对立。有些孩子对家长的反对意见非常敏感。他们可能承受不了,诸如“我生气了”,或者“那样做,我不高兴”的表达。他们可能会反过来回答你:“那好,我也生你的气。”这时候,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期望是一种最可取的做法,比如:“我希望你能善待小动物”显然比“你揪猫尾巴,让我很生气”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最后的提醒:第一次不成功不意味着又回到老路上去
有一位妈妈说:我承认自己以前对女儿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现在我想改变。可是女儿却不吃这一套。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很多力求改变沟通方式的父母都会碰到的,因为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经常挨批评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即使你温和地说“该吃午饭了”,对他来说,也像是指责他“天生健忘”。比如,当运用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技巧说: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他们可能会说:“那又怎么样?我还生气呢。”
所有这些都代表着家庭内部缺乏某种基础,前者缺乏的是建设性的沟通基础,后者缺乏的是大家在意彼此感受的基础。只有当孩子的感受受到尊重后,他们才会尊重别人的感受。
不见效、被泼了冷水后,千万别回到老路上去,我们应该接受“沟通模式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这一事实。不要让孩子的负面态度阻碍我们,通过持续的努力,孩子们会发现我们的变化,我们的改变必然带来孩子的改变,但是,这不能急。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习惯也不是几天养成的。但是,如果好习惯养成了,你会发现:太好啦!
在一次成长夏令营中,有一个叫飞飞的11岁小男孩,自理能力很差,遇事抱怨,经常闹情绪、出状况,让工作人员都很头疼。有一次,在我的房间里,飞飞满脸不高兴,噘着嘴抱怨:“看我妈妈给我带的这个小包,东西拿出来就放不进去!”
其实,您听这话就知道问题不在别人,就在飞飞自己身上,放不进去是你自己不会放。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说效果肯定不好。我觉得,无论是纠正孩子抱怨的习惯,还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都要一时一事具体引导。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怎么解决麻烦,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于是,我就和飞飞说:东西既然能拿出来,一定就可以装进去。来,我装给你看。然后一件一件把他拿出来的东西叠好、摆好放进去。然后,摸着他的头说:谁说装不进去呀,动点脑筋不就装进去了吗?他不好意思地“嗯”着笑着,背着包出去参加活动了。
事后,我有点后悔,因为刚才只是示范给他看了,估计他学不会,应该再把东西拿出来,让他自己装一下。
事实上,飞飞很快就给了我“机会”。第二天,我们吃完午饭去广场集合,路上飞飞一边走一边又开始抱怨,都快哭了:“这该死的裤子!都怨我妈妈!”原来,他裤子的松紧带松了,裤子总往下掉,眼看露出半个小屁股,拖拖拉拉地走不了路。旁边有人对我说:一上午了,不够他抱怨的,也不知道羞,这孩子真没办法!
我没接话走过去对飞飞说:“松紧带松了,我们可以想其它的办法呀。”说着,把他的裤子提起来,并用他上衣的两支袖子拴了扣把裤子固定住。完了以后,飞飞不抱怨了,转身要走。我把他拉住,说:我这是教给你,不是帮你,你应该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说完,就把他的衣袖的扣子解开,把裤子拉下来。他毫无怨言地把裤子拉起来,按照我刚才的办法处理好。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状况。
反观这个过程,如果我们不耐烦地训教他飞飞:“你怎么一有事就抱怨别人,你自己有没有责任”,“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怎么这么多事,你怎么这么麻烦”。很可能会把孩子砸晕,可问题本身没有解决,还会压抑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自信。孩子那些不好的方面也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也需要一点点地修复,只有毫无怨怼、厌烦地帮助孩子增长实际的能力,让其感触和接纳新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才能让孩子停止抱怨。
申明规则,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前不久,我去上海的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再加上朋友崇尚宽松式教育,两个孩子经常制造一些“麻烦”。我去的那天,上洗手间的时候,发现盥洗台的镜子上被两个淘小子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已经找不到可以映出整张脸的镜面,而且是用牙膏画的。我的朋友看到后,没有任何批评,而是对孩子们说:嗯,画得不错!不过镜子是用来洗脸时看的,我只允许你们展览一天,明天你们放学后必须清理干净,而且你们还要用你们的零花钱来买牙膏。
第二天晚上,我离开后打电话问朋友孩子们怎样了,朋友说:牙膏还没有买,但镜子已经弄干净了,孩子在清理镜子的时候感叹,‘以后再也不在镜子上画了,因为太难清理了’!
我很赞同这个方式,就是这样,如果孩子损坏了别人或者家里的物品,与其斥责孩子,不如让孩子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来赔偿。如果孩子每次向我们借东西都不记得还,有时候还乱丢,那么我们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你要么及时归还,要么就再也不要借。如果让孩子再次违犯,那么我就拒绝再借。如果要孩子在超市里不要乱跑,可孩子总也不听。那么,下次我们再去超市的时候,就拒绝带他去,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拒绝。
有时候,当我们的规则足够明确的时候,孩子不用品尝“自然后果”就会适应我们的规则。
在一次亲子夏令营中,有一个叫款款的孩子,遇到困难和不如意就会哭。她一哭,妈妈就过来哄她并帮她把事情搞定,等遇到事情,款款就再哭,依次循环。晚上,在父母沙龙上,我把这一点提出来,款款妈妈说不知道怎么办。我说不妨就从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开始。
第二天,在活动的间隙,大家在一片空地上,做一个叫做“猎人和松鼠”的游戏,大家都玩得高高兴兴,可是款款只要被抓住或者找不到同伴搭建森林,就会“哇——”地大哭。有过两次以后,我就走过去对款款说:被抓住和找不到同伴都没关系,每个人都难免这样,但是你哭起来,就会影响大家游戏。如果你能遵守游戏规则,那就继续和大家玩,如果你不能遵守规则,那请你站到一边去。说完,我们大家就继续玩游戏。款款看别人都兴致勃勃地玩起来,自己愣了几秒,也融入到游戏中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哭过。
我知道款款哭就是从前“被安慰、被帮助”的习惯养成的,如果我们再去安慰她,就是对这种消极习惯的巩固。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清规则,让孩子自己选择并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一定要提醒的是,在孩子承担行为的自然后果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一定是平静而充满爱意的。既不要愤怒、生气,也不要“幸灾乐祸”,觉得我又对了!和孩子共情,但最好不要去安慰,应该让孩子感觉到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是一件人人如此的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表达愤怒以“我”开头,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期望
情境:
孩子洗完澡后,把湿湿的浴巾扔到你的床上就去玩了。你看到浴巾已经把床弄湿了。这时候,你会对孩子怎么做呢?
做法A 生气地:怎么搞的你!床被你弄得这么湿,你想让我睡到地上去吗?
做法B 努力平静地:我的床被弄湿了,这让我很生气!
孩子的行为的确给大人带来了麻烦,我想很多父母朋友都会采取生气的A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这样做虽然没什么不对,但是效果却不如做法B好。两者都表达了愤怒,但是前者带有指责性和攻击性,后者只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要知道:太强的指责色彩,即便孩子做错了,也很容易激起他的自我保护和辩白,比如他可能会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发那么大的火。事实证明,不带攻击性的表达愤怒是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并获得积极回应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情,我们除了让孩子了解这件事情做得不妥外,还应该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来弥补,让孩子除了把浴巾拿开外,还要把床上弄湿的东西换掉,如果孩子太小自己不能独立完成,我们可以帮忙,但一定要孩子参与,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他要承担。 有一个经验就是怎么对孩子说,当我们用“你”开头的时候难免就会陷入指责,而用“我”开头的时候,则更容易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不同的人称表达出的含义大有不同,比如当你在和客人说一件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孩子突然过来喊你,你可以说“别打扰我,妈妈正在说事情!”,也可以说“我不喜欢别人打断我”或者“说话被打断,会让我很生气”。前者虽然没有出现“你”字,但实际上还是用第二人称,明显带有指责色彩。后者同样表达了自己感受,却没有指责色彩。这是一个简单而神奇的经验,我们不妨试一试。
说出自己的期望,有时候是对孩子的提醒,比如我们对孩子说“我希望别人进我的房间前征得我的同意”,实际上是提示了孩子要敲门;再比如我们对孩子说“我希望我想看我的书的时候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实际上是提醒孩子看完书后把书放回原处。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更多的避免了冲突和对立。有些孩子对家长的反对意见非常敏感。他们可能承受不了,诸如“我生气了”,或者“那样做,我不高兴”的表达。他们可能会反过来回答你:“那好,我也生你的气。”这时候,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期望是一种最可取的做法,比如:“我希望你能善待小动物”显然比“你揪猫尾巴,让我很生气”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最后的提醒:第一次不成功不意味着又回到老路上去
有一位妈妈说:我承认自己以前对女儿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现在我想改变。可是女儿却不吃这一套。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很多力求改变沟通方式的父母都会碰到的,因为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了。经常挨批评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即使你温和地说“该吃午饭了”,对他来说,也像是指责他“天生健忘”。比如,当运用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技巧说: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他们可能会说:“那又怎么样?我还生气呢。”
所有这些都代表着家庭内部缺乏某种基础,前者缺乏的是建设性的沟通基础,后者缺乏的是大家在意彼此感受的基础。只有当孩子的感受受到尊重后,他们才会尊重别人的感受。
不见效、被泼了冷水后,千万别回到老路上去,我们应该接受“沟通模式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这一事实。不要让孩子的负面态度阻碍我们,通过持续的努力,孩子们会发现我们的变化,我们的改变必然带来孩子的改变,但是,这不能急。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习惯也不是几天养成的。但是,如果好习惯养成了,你会发现:太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