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耐特运动精神的偏执狂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法拉利实现了无数成年人的跑车梦想,那么菲尔。耐特则成功地使拥有一双最新款的Nike跑鞋成为无数少年们的愿望。
  
  1985年春天,美国数以百万计的电视观众,看到了这样一段广告,一个篮球飞快地滚向球场一端,一位篮球运动员轻松地用穿着彩色运动鞋的脚将球勾入掌中,开始带球前进,与此同时,传来发动机引擎的刺耳噪音,小伙子随之一飞冲天,开始云中漫步。在这个广告中,那个神奇的篮球运动员就是NBA最伟大的球星迈克尔·乔丹,他脚下的那双运动鞋就是著名的品牌“耐克”。退役前,乔丹由衷地感叹:“菲尔·耐特和耐克把我变成了一个梦幻人物。”
  
  不及格的运动员
  
  1938年,一个普通的男孩子出生在美国,和当时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他喜欢运动,打篮球、棒球、跑步,他的名字叫菲尔·耐特,作为一个普通平常的年轻人,他对阿迪达斯·彪马这类运动品牌十分熟悉,但没有人能够想到,就是这个平凡的小伙子,以后开创出一个新的品牌——耐克,甚至超过了阿迪达斯在运动领域的支配地位。
  耐特一直很喜欢运动,他高中的论文几乎全都是跟运动有关的,就连大学也选择的是美国田径运动的大本营——俄勒冈大学。虽然耐特喜欢运动,但只是一位成绩平庸的1英里跑运动员,他的最好成绩是4分13秒,这使得他从未进入过世界级运动员(成绩为4分)的行列。
  天意使然,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少了一个平庸的运动员,却多了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在俄勒冈,耐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良师益友——自己的教练比尔·鲍尔曼。鲍尔曼曾在50年代名噪一时,他年复一年地获得破世界记录的长跑冠军,使俄勒冈州尤金市名扬于世。他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一心要使自己的运动队超过其他队。鲍尔曼不断地试穿各种运动鞋,他的观点是,跑鞋重量轻一盎司,也会对赢得比赛产生极好的效果。训练比赛中,运动员的脚伤是最容易犯的,鲍尔曼便想设计出这样一种跑鞋,底轻而支撑又好,摩擦力小且稳定性强,这样既可以减少运动员脚部的伤痛,又能帮助他们跑出好成绩。
  于是,鲍尔曼精心设计了几幅运动鞋的图样。他找了好几家制鞋公司,但却没有人理会他,倔强的鲍尔曼干脆自己请教补鞋匠,学会了做鞋,在一次运动会上,他的运动员穿上了由他亲手制作的、外表难看但轻巧舒适的跑鞋,结果跑出了比以往任何一次比赛都好的成绩。毕业后,耐特到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学位,而鲍尔曼则继续在大学里做他的超级运动鞋。
  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期间,菲尔写了一篇论文,指出日本人能够以他们制造照相机的方式制造运动鞋。1960年获得学位后。奈特前往日本,寻找机会。
  在日本的展览会上,耐特碰到了日本著名的“虎”牌运动鞋厂家,他自称自己来自美国的“蓝丝带运动公司”,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他杜撰出来的一个名字。而精明的制鞋商鬼冢虎看到耐特的设计稿后倍加赞赏,刚好虎牌又需要一个代理商来打入美国市场。于是就把代理权给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拿到代理权的耐特立即找到了鲍尔曼,他们两个人出资500美元,组成真正的蓝丝带运动公司,成为虎牌运动鞋在美国的独家经销商。这个“蓝丝带”便是今天NIKE的前身。
  
  成功的开端
  
  1000美元构成了耐克的全部初始资产,一年后,日本方面送来200双运动鞋,公司才算正式开始营业。
  耐特和鲍尔曼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为运动员服务,且从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公司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营业室,所以他们销售产品时,推销车就是办公室,住房就是店铺,为了节省房租,他们选在垃圾站附近开了个店面;为了不耽误运货时间,他们常常顾不上吃饭;包装费太高,他们就从废品收购站买来旧的包装纸作包装。耐特甚至一直兼做会计糊口,直到1971年才辞去兼职,开创初期的艰难可以想见。
  耐特和鲍尔曼两个人一个管财务,一个管设计,配合得十分默契。事实证明,耐特对市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种低价运动鞋销量很好,第一年便销售了价值8000美元的货品。后来,鬼冢虎察觉产品销路不错,便要求耐特先汇款后发货,这样一来,耐特的资金压力加大,只好加倍努力推销。鬼冢虎还常常不按期交货,甚至把一等品偷偷地留在日本销售,把次品送往美国。
  1968年,经鲍尔曼改制过的Cortez鞋成为虎牌运动鞋的最畅销产品,而耐特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财务基础,公司的生意开始逐渐好转起来。1971年,耐特的公司销售额已超过600万美元。鬼冢虎派人来到美国,提出由鬼冢虎购买鲍尔曼公司51%的股份,并在5个董事中占两席,如果不答应这个要求,立即停止供货。
  对日商的一再刁难,耐特忍无可忍,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并终止了与鬼冢虎的合作,凭着自己的设计专利,他们很快找到了合伙人,并且就在这年年底正式改名为“耐克”。这是根据希腊胜利之神的名字而取的。而NIKE这个名字,在西方人的眼光里是很吉利的,易读易记。耐特很快推出了以“耐克”命名的运动鞋,并且发明出一种独特标志Swoosh(意为“嗖的一声”),它极为醒目、独特,每件耐克公司制品上都有这种标记。耐克的商标十分醒目,具有视觉上的吸引力,以及运动鞋和其他体育用品应具有的那种动感,象征力量和速度。这也符合耐特对自己独特运动精神的追求,在他看来,这种美好的开始已经是成功的一半。
  那时的美国制鞋业,阿迪达斯和锐步各占半壁江山,美国的各大制鞋商,特别是最大的阿迪达斯公司,根本没把耐克这类销量仅几百万的小公司放在眼里。直到70年代中期,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少运动员都喜欢穿耐克公司的新款运动鞋,这时,阿迪达斯等大公司才着了急,千方百计想挤垮崭露头角的耐克公司,他们似乎已经隐约看到,一个不按常理出牌、异常强大的对手正在缓缓浮出水面。
  
  仿造者的反击
  
   1975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鲍尔曼在烘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丙烷橡胶,制成一种新型鞋底,这种“华夫饼干”式的鞋底上的小橡胶圆钉,使它比市场上流行的其他鞋底的弹性更强。这种产品革新——看上去很简单,却最先成就了耐特的事业。然而推动耐克公司在美国市场上跨入最前列的真正动力主要的还不是产品革新而是仿造。耐克公司以阿迪达斯公司的制品为模型进行仿造,结果是,仿造者最终战胜了发明者。
  事实证明,耐克的“华大饼干”鞋底大受运动员欢迎,随着市场行情转好,这种鞋底在1976年的销售额达到1400万美元,而这之前一年的销售额为830万美元,1972年这一数字仅为200万美元。
  从被阿迪达斯、国威、锐步等运动鞋巨头看作是“挫败的、内部士气低落的二流制造企业”,到急速 增长的后起之秀,耐特看到了与阿迪、锐步叫板的资本和可能。此时,耐特对公司的战略及时作出了调整,他并不再将精力放在如何模仿阿迪达斯而不被对方抓住把柄上,而是广泛网罗创新研究人员,这也使得耐克由于精心研究和开发新样式鞋的工作而在制鞋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到70年代末,耐克公司的研究和开发部门雇用的研究人员将近100名。公司生产出140多种不同式样的产品,其中某些产品是市场上最新颖和工艺最先进的,这些样式是根据不同脚型、体重、跑速、训练计划、性别和不同技术水平而设计的。
  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市场对耐克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需求已经十分巨大。以至于它的8000个百货商店、体育用品商店和鞋店经销人中的60%都提前订货,并常常为货物到手等待半年之久。这给耐克公司的生产计划和存货费用计划的完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耐克公司销售额在1976年为1400万美元,仅半年后便上升到6.4亿美元。耐克公司的市场份额为33%,为市场占有率之首。两年之后,它更遥遥领先,其市场份额已达近50%。阿迪达斯公司的市场份额则减少了,不仅大大低于耐克公司,而且像布鲁克公司和新巴兰斯公司这样的美国公司也成为使它担忧的对手。从一定程度上说,阿迪达斯是死于耐特的强力挤压。
  真正使耐克得以与阿迪、锐步三分天下,正式成为运动产业霸主的收获,是来自密苏里州泰特拉公司制造的充气气垫,以及1984年签下的代言人迈克尔·乔丹。耐特破天荒地为乔丹专门设计了一款以公牛队队服的黑红色为主调,带有独特“插翅篮球”商标的飞人一代篮球鞋。虽然NBA官方在此后的一个赛季中以违反联盟规定为名,禁止乔丹在比赛中穿着飞人一代,然而耐特以公司支付罚款的方式让这双革命性的球鞋每天出现在球场上,禁令反而成了最有效的广告,飞人一代在1985年创下了1.3亿美元的销售纪录,进而改变了职业体育和运动产品销售的传统理念。将运动产品无孔不入地与流行文化的每一个侧面结合起来,是耐特与耐克成功的秘诀。虽然耐特本人固执地宣称自己讨厌广告,但1987年,当耐克销售主管斯科特·贝德伯利战战兢兢地将一份3400万美元的年度广告预算案递交给耐特时,耐特出乎意料地反问“我们怎么知道这个数目够?”于是当年耐克的广告支出高达4800万美元,作品包括以乔丹、麦肯罗以及无数运动健身者为主角的概念广告“革命”,它大胆地使用了甲壳虫乐队的同名金曲作为BGM,片尾闪现的广告词“Justdo it”也成为万千少年运动迷的口头禅。
  阿迪达斯终于在耐克凌厉的攻势面前溃不成军,从80年代在体育运动用品市场的霸主地位退位于耐克之后。然而耐特并不因为在美国本土上的胜利而满足,他继而发动了一场全球性的促销攻势,使耐克占有了更大的海外市场。耐特挟其在美国取胜的余威,与竞争对手角逐西欧、亚洲两大战场,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
  
  偏执狂的反省
  
  耐克曾以反文化自居,尊重逆反和冒险,鄙视大公司的条条框框。比如从1997年到1999年,耐克甚至连一个首席财务官都没有。耐克公司充满着学校的气氛,员工们穿着运动鞋和运动服来上班。
  “我们一直没有伟大的计划,依靠着直觉在增长。”耐特不得不承认,“但随着我们成为行业第一,就必须改变以前的文化而有所规划。在纪律和创新、创造力和组织机构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对运动精神、反文化推崇备至的耐特开始了改变。
  从1999年开始,耐特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运营公司上。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一个新的管理团队,除了依靠公司的一些老经理外,还从外界招聘了一些关键的管理人员,如1999年从百事可乐招来的CFO布莱尔。
  过去,耐克的文化鼓励地方经理为扩大市场份额大笔花钱,而不管利润是多少。1998年,在赞助巴黎世界杯足球赛时,耐克竟然比预算多花了100万美元,让华尔街怀疑到底有没有人管这事。
  虽然耐特年轻时对运动很着迷,但他还是一个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当他变得很兴奋时,从来不会大叫大嚷或激动不安。在众人面前,耐特看起来和蔼可亲,还有一点僵硬和害羞。耐克缺少了耐特会怎样?至少在他90年代中期的短暂隐退中,耐克就遇到了许多麻烦,1999年,耐克的销售额跌到了96亿美元,前全球运动营销主管史蒂夫,米勒回忆说,尽管原因也可以归咎于乔丹退役,经济疲软,但66岁的耐特仍然在耐克总部面对数千名员工发表了讲话,坦率地承认了自己和管理层的失误。
  耐特重新出山后,耐克似乎开始从一个酷产品制造者逐渐向一个稳重的收购者转变,从90年代开始,它先后收购了Cole Haan登山鞋、国威运动帆布鞋,以及轮滑极限等品牌,令人不禁怀疑耐特先前的固执形象是否是一种成功的伪装。他甚至允许耐克进入他曾经鄙视的足球、高尔夫甚至时装领域:今日,耐克的足球产品销售额已经达到1亿美元,占领了市场大约1/4的份额,并首次在欧洲超越了阿迪达斯,更不用提它斥资4.5亿美元夺取了英超豪门曼联长达14年的装备赞助权,2004财政年度,耐克的销售额增长了15%,达到了123亿美元,资本回报率达到惊人的22%。然而耐特对耐克的未来仍然充满担心:复古运动鞋的流行可能对耐克的高端路线再次形成打击,新兴品牌如Diesel,K-swiss与彪马会吸引那些尚未形成品牌忠诚度的一般消费群体。在退休前夕,当记者问他,所能想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时,他回答:“那就是有朝一日,当我抱着孙子,孙子问‘耐克是什么’的时候。”
  
  (责任编辑:刘 冰)
其他文献
天气好,带孩子到公园玩耍。孩子在常玩的小土丘上玩泥土。我手中拿着书,无心看。只坐在旁边看天,看云。  明亮,澄澈……我拎出心中储藏的对天空描绘的词语,总觉得不对劲。  “真好,真好,真好啊!”一位阿姨站在土丘上,望着头顶上的天空啧啧赞叹。她旁边在玩泥土的小孙子也抬起头,懵懵懂懂的对着天空出神,而后小大人似的赞叹:“真蓝,真蓝,真蓝啊!”  蓝,蓝蓝的天空,就是这个“蓝”字!多简单,多精准,没有那么
說起家乡的美味,我就想起了儿时吃榆的幸福经历。  记得在我家的房前屋后长着几棵榆树,一到春天,我就爬上那棵树干有水桶粗的榆树上,往朝阳处的树杈上一坐,折一枝大而嫩黄的榆钱儿捋下来,放在嘴里品尝。一边尽情地享受着那种又甜又香的黏滑味儿,一边观看着眼前的榆钱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地亮着金色光芒的样子,真是开心极了。待我又吃又赏,过了瘾后,再捋上一书包带回家中,娘就给我们拌上玉米面蒸榆钱吃。蒸好后,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