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的质量与质量保证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学习项目的质量、学习结果的质量以及学习效果的质量进行了分析,为正确理解继续教育的质量和质量保证的内涵及继续教育的质量标准问题,提出了要把握继续教育质量的特点,把握继续教育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从而树立先进的继续教育质量观。
  关键词:继续教育;质量;质量保证;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质量和教学质量
  
  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或质量是事物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总和。
  教学质量就是教学活动或现象满足明显或隐含需要的特征。教学主要以两方面为对象,即社会与人。所以,教学质量可以概括为教学活动或现象协调满足社会与人两方面需要的特征。
  
  (一)学习项目的质量本质上是“学习结果的质量”,它有三个主要指标
  1.学术质量,不仅包括卓越的教学和研究,也包括对个人发展的促进;
  2.广泛和终身可持续的就业能力;
  3.各方面的灵活性,即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终身学习和学会学习将在这里找到立足点。
  在项目的和个人的灵活性方面——包括对非学术学习经历的认可和提供学习项目的多样化的入口和出口。其他方面的指标则是这些基本目标的工具或是次级的目标。
  
  (二)学习结果的质量首先意味着它是提供评价尺度的学习经历的产生
  或者说主要意味着虽然投入的质量毫无疑问会影响产出的质量,但投入并不是评价质量的主要标准。因此,把学习项目的质量描述成“对目的适合性”比较合适。但需清楚地理解后面两个要素的先后顺序,即首先要确定目的,即确定要达到的目的作为结果的学习效果,然后才是工具的适合性,即考虑它们对达到期望的学习效果的目的的适合性和一致性来选择项目,并对它们进行组织和教授。既然学习效果是“质量争论”的中心,可以得出获得既定学习领域里的事实性知识,是学习经历仅有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学习效果。
  另外,获得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能力确实是决定性的,学术背景下的能力,当然包括对方法论和术语学的认识和应用这种方法论的能力,包括对既定学术领域的内在系统的认识,也包括对能力自身的局限性的承认。能力是与社会交互性活动有关的,必须说明合作和迁移能力问题,这些能力很重要,因为这些品质标志着创新和领导才能,它们处于受过学术性教育的人员就业竞争力的中心,这对学术性学习项目是不可或缺的。
  
  (三)学习效果的质量到底是什么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经历的结果,可概括为提供学术的有效性和可持续的广泛就业能力,这是关注的本质;另一方面是透明性和灵活性,它与形式有关,这是围绕定量和定性基础的答案。原则上,优秀的质量本质上是相对的,或者说所有的都取决于机构的使命,这就是为什么作为“自我认识的基本法则”的使命陈述在质量争论里不可或缺的原因。
  
  (四)学习效果的质量是相对的
  因为它不是抽象的,而是人的质量,它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导向。因为它需要应对来自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导向也包括个人发展的方面,获得专门技术本身,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学习项目构想的效果和个人性格的变化是学术性学习项目“质量至上”观念的一部分。因为探索和对探索进行解释作为追求真理的无可附加的要求而存在。将思维的独立性和观念的新颖性与造就胜任持续性领导职位和革新的竞争力结合起来,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就业竞争力就被摆到工作日程之首位,看作必需的。很明显,“纯学术”和“就业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是一致的,两者所要求的技能也是一致的。首先是确定一种方法途径,然后进行系统构建。所以,仅需要认识到学术和职业之间存在目标和技能的同一性,而不是冲突这一事实。因此,质量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目标和技能的抵触上而在于如何设计与执行充足的学习经历及其教授。
  
  二、正确理解继续教育的质量
  
  要正确理解继续教育的质量,须从考察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入手,根据社会(市场)需求、继续教育机构确定的目标、实施的培养计划,经过各项教学管理环节,通过知识的加工与教授活动提供教育服务,进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加工”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体力、能力、素质等,将教育服务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向社会提供人才。即继续教育既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功能,又要适应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机构既向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又向社会提供了教育成果(人才);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消费者,又是教育质量的检验者。可见,继续教育的质量体现在向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和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成果(人才)的质量上。
  对于仅仅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强调的只是教育的附加功能,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功能,把教育变成了社会生产线上的一部机器;同样的只满足受教育者个人学习的需要作为确定质量标准的唯一依据,不利于继续教育的经济、文化、政治功能的实现。因此,继续教育的质量可理解为: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继续教育活动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市场)需要的程度,也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消费者(包括受教育者和社会)消费需求实现的程度。
  继续教育质量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样性
  继续教育的多层次性,特别是需求个性化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要求继续教育的质量要考虑多样性,避免使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继续教育的质量。当然,质量的多样性并不是质量要求上的随意性,任何层次的继续教育都应有一个基本的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各自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类型、层次、规格和社会适应面。
  
  (二)复杂性
  继续教育具有“短”、“频”、“新”、“活”、“快”的特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但这只体现了继续教育的一个方面,因为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具有引导和批判的功能,教育者有对受教育者行为进行规范的责任,应具有引领社会正常发展的前瞻意识,教育还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性功能,教育目标的实现、质量的提高是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需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三者的辨证统一。虽然继续教育因自身的特点,更倾向于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但人们对自我需求的满足和自我素质、自我品位的提高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因此,全面评价继续教育质量要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复杂性的特点。
  
  (三)时效性
  继续教育具有重复性、针对性、周期短、更多考虑社会需求的特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培训后很容易看到教育成效,更有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可以把学习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相互促进提高。但继 续教育内容因其具有太强的针对性,而容易被更新的知识信息所替代,这促使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要不断调整、更新。
  
  三、关于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按定义其中心是质量,从质量角度来理解,意味着从质量存在和质量要求观念延伸的序列,一种提供质量的意愿、质量的观念、质量的实行、质量的监控和加强质量的过程中的这些序列的交互作用。因此,质量保证是一种意识和承诺,狭义上可以称之为质量文化;技术层面上,可以概括为质量管理的那些制度、程序和工具。所有这些要素联合起来。就构成了更广阔意义上的质量文化。
  质量保证属于“质量文化”。但狭义的质量保证通常归结为一套有助于质量的创造和维持的工具和技术,然而这个常被接受的解释只对了一部分,而且是两个部分中最差的那部分,这个差强人意的半截子真理就是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的目的有两个方面,对内它是学校提高在竞争环境中的地位,这自然包括了加强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内在学术价值;对外它是学校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对学生和社会,即雇主或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一)质量保证要求总体性
  质量保证不能仅以评价、鉴定、排序或质量基准而闻名。虽然这些质量管理工具是重要的,但从形成质量概念,执行到最后学习项目的监控这个总体的程序中,质量管理的应用很显明太偏迟了。因此,质量保证的设置必须与学习项目发展的全部进程平行,并且必须涵盖属于学习项目所有特征的发展的方方面面。
  
  (二)质量保证是预见性和辅助性的
  这意味着提供与程序的所有阶段同时进行的实施事先控制的工具,它不是简单的监控,即使监控能提供维持正确的方向,以防脱轨的信息。但这个概念有反作用和干涉主义的性质,最好的质量保证是通过设置一个信息交流和咨询系统,为传播知识和质量承诺建立一个好的体制。
  
  (三)质量保证在狭义上是指工具
  若它们没有交付给清楚怎样应用它们的合适的人,或若那些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不知道用它的目的是什么,或若不同人手中的几个工具不在同一纬度和目标上应用,那么这些工具将是无用的,或者是功能紊乱的。质量保证要抽象化为术语,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否则质量保证的概念就会含糊不清,并且缺乏导向和质量的标准。
  
  (四)质量保证必须确定某些个体
  团体或机构部门的责任,当有工作分配时,就需要相关人的合作,来确保其一致性。时间表和里程碑是重要的,包括在整个进程中在合适的时间应用合适的工具的阶段划分问题。如何分配责任,维护合作,设立里程碑和既定的时间里在适当的利益相关者中分配合适的工具,这些并不存在固定的普遍的答案。这绝大部分取决于该学校的具体的合法性设置,取决于学校中具体执行者的特征及学校与国家的传统和社会性风气。
  总之,关于质量保证机制的传统理解认为:质量保证机制是平行于责任制度和交流路径的建立过程的整套工具,这些工具是事后监控和再调整的手段。
  
  四、关于继续教育的质量标准问题
  
  质量标准是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质量标准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课题。继续教育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其质量标准的多样性。社会行业多种多样,所以不能千篇一律的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因此继续教育的质量观应是一个动态的、分层次的。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形式其质量标准应有所区别。只要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岗位的需要深受学习者和社会的欢迎,那就是高质量的。但是仍需要在各形式、各层次的继续教育中有一个大致统一的基本标准,以防止教育培训过程中的随意性带来质量失控的局面,对各级各类继续教育机构来说,要树立以下的质量观。
  
  (一)发展的质量观
  在原有的平台上有所发展提高就是质量,即质量是相对的,也是发展变化的;
  
  (二)适合目标的质量观
  只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质量。因此,各级各类继续教育机构(学校)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不要越位;
  
  (三)需求性的质量观
  学习者学习后的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习后(毕业后)有出路就是质量;
  
  (四)多元化的质量观
  能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适应性强,就是质量;
  
  (五)特定性的质量观
  继续教育机构一旦形成特色后,教师和学习者就会蜂拥而来,加上毕业生(学习者)出路又好,在这一领域能做出贡献,也能推动其他学科发展和机构(学校)本身发展;
  
  (六)渐进性的质量观
  只要能渐进而不是停止就是质量,多一些纵向比,少一些横向比,就会增长信心,不断前进提高。
  衡量一所学校的质量,要从学风、校风方面;要从教师、学员素质、管理水平方面;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对学校和学员学习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全面考察和评价。因此,继续教育要正确处理发展与提高、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要正确理解继续教育的内涵,把握继续教育质量的特点,把握继续教育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树立先进的继续教育质量观。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数量时代(其特点是:机械技术、规模经济、注重发展计划、等级式组织管理、从数量求价值、技术孤立、利用环境)、质量时代(其特点是:程序控制、速度经济,注重顾客反馈、班组式组织管理、从业绩求价值,技术组合、关心环境)之后,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和谐时代”(其特征是:直接获取信息、便利的经济、重视人格化、建筑式组织管理、从协作求价值、技术融合、复新环境,即是一个商业和技术加强统一协调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继续教育从教育的边沿移到了中心位置,成为人们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拼搏的希望之光,成为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继续教育应与时俱进,树立应变观念,在大规模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坚持切实把大幅度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使继续教育与新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与科技人员和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金 平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作为其主要课业的欣赏教学,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学校远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了搞好
“仪器分析实验”是高等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随着科技的发展,该门实验课程的学习内容在化工企业、医药企业、食品安全监测、环境监测、农林院所等诸多领域有越来越广泛
教师资格制度是一项针对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对于规范教师任用标准,加强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教师资格认定实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普通高
健康是21世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健康教育作为新的教育模式进人学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近年来根据大学生体质调查显示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正> 十二月十一日,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秘书长陈侠同志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陈侠同志在会上除扼要介绍了日本教育的发展及其现状之外,还深刻地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本质
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跨国公司、政府机构等部门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和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中合作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本文试对全球化背景下研
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但当前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符合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一些弊端,迫切需要重建。成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必
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由群体专业发展、个体被动专业发展走向个体主动专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学校管理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协助者和推动者,通过学校管理这种外在推动力内化为教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