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煤炭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有利于遏止不良现象的发生,本文选择LM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环境会计的计量、核算、信息披露、确认入手,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合理利用,进而对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目前,煤炭企业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把环境会计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通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在一定期间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损失来协调煤炭企业环境关系,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效益,本文研究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会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宜于该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改进措施,并能为同类企业提供建议。
1 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现状
1.1 环境会计的计量
目前,LM企业只是对企业主体进行计量和记录,没有对生态主体进行计量,该企业对于购买设备发生的相关费用没有单独的进行计量,也没有列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对它长期效益也没有给予说明,进而掩盖了LM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
1.2 环境会计的核算
在成本核算方面,LM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未进行记录,而是采用了人造成本和制造成本,把成本项目分为“原材料、折旧费、修理费、地面塌陷赔偿费”等,还是仅限于传统会计核算。LM企业对环境费用的支出和账务处理上都计入管理费、其他业务支出,只有少数计入生产成本,没有针对发生环境问题进行处理。
1.3 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根据我去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走访,LM企业属于重污染行业,LM企业下设4个子公司,只有2个子公司在监事会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1个子公司在重要事项中披露环境信息,报告中大部分属于文字形式的定性分析,但是其信息数量不是很多,质量也不高,货币信息为数不多,虽然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一些自己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披露信息,但是LM企业子公司大部分偏重给企业做推广。
1.4 环境会计的确认
当企业购入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可确认为环境固定资产,由于LM企业具有煤炭的开采权和使用权,就构成了企业的环境资产。2012年10月份引进净化设备两台236.75万元,管路及设备安装108.88万元;2013年10月份, 投入资金1107.47万元建设瓦斯发电站,其中:引进设备4台440万元,安装设备190万元,土建工程477.47万元。预计2015年末完工。但是长期以来,企业自然资源产权模糊,传统会计的生态资源没有价值,所以LM企业对“环境资产“忽略不计,未将环境资源列入環境资产,因此,LM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不完整,导致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合理的评价企业的绩效。
2 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
2.1 计量缺乏统一标准
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把自然资源设为资产,会计中没有估价入账,这样导致了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国家已经下达通知要制定规章制度,但LM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还存在较大的距离,由于环境会计的特殊性,该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仅考虑开采和利用,没有全面精确的计量,出现传统会计和环境会计融入的问题,如何突破计量,避免环境会计计量单位,怎样解决该问题,是LM企业必须要面对的。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全
LM企业在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只集中在一项或几项内容上,这就导致披露的内容不完全,与环境相关的资产、负债、成本也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账户,在审计报告中没有涉及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一部分报表的附注中对某些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没有在一个完整的环境项目中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力度不够
LM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主要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反映,缺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说明,而这些信息可能对企业产生一定的财务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定相应的规范,在法律上,也没用明确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在该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是一种创新,并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环境会计是必要的。也可以看出,政府对制定环境会计相关的制度工作是不够的。
2.4 企业人员对环境会计不重视
LM企业财务人员已经熟悉传统会计,对新兴的环境会计不是很熟悉,企业相应人员想把企业利润最大化,忽略了环境会计的重视。虽然,近几年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会计,制定相应法律和制度的安排,但是LM企业会计人员对环境会计不重视,导致环境会计在LM企业的发展缺少原动力,这也是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缓慢的根本问题。
3 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改进措施
3.1 环境会计科目的设置
由于LM企业在会计核算体系中还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反映,造成资源浪费,可以在现行的账户下设置“环境收入”、“环境处理设备”“环境无形资产”“环境费用”“排污权”等科目来反映LM企业环境会计使用状况。当清洁生产或者少交排污费计入“环境收入”科目,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设备时,借“环境处理设备”,贷“银行存款”;有偿取得资源开采权时,借“环境无形资产”,贷“环境资源成本”;对超额排放确认环境负债时,借“费用—环境费用”,贷“其他应收交款权—排污权”。
3.2 加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度
LM企业应建立环境报告数据库,在年报中披露也可以在企业网站上或省级环保部门网站上发布,从而在互联网上公布企业相关环境信息。也可以在LM企业设立专门的批露审计机构,对该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进行鉴定,据LM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将环境会计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确认环境成本和环境损失,逐步实行表内披露,对于无法量化的环境问题,也应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第二阶段计量环境业绩,LM企业需设计一套环境会计体系,衡量环境管理业绩,在这一阶段要求LM企业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再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披露,也可以采用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进行表外披露。
3.3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修改并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将企业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从法律上明确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以便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以便于会计人员具体操作,这些都会使环境会计更具有执行力,得到稳定的发展,从而使LM企业得到有效保护,煤炭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
3.4 培养环境会计的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设计传统的会计知识,又涉及环境保护学和环境经济学等,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这对LM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LM企业会计人员不太熟悉环保法规及政策,缺乏专业技能和环保知识相结合,LM企业财会人员应通过外出学习开拓视野、集体研讨落实环境方案,通过到外矿参观学习,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环境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和LM企业环保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配合,适应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该企业的环境会计。
5 结论
1、虽然LM企业未实施环境会计,但在环境方面有相应的投资。
2、通过对LM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有必要设计一套实施环境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美兰.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N].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
[2] 李进虎.煤矿企业环境会计的运用探讨[J].会计之友,2009(21):84-85.
[3] 郭晓梅著.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4] 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目前,煤炭企业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把环境会计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通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在一定期间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损失来协调煤炭企业环境关系,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效益,本文研究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会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宜于该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改进措施,并能为同类企业提供建议。
1 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现状
1.1 环境会计的计量
目前,LM企业只是对企业主体进行计量和记录,没有对生态主体进行计量,该企业对于购买设备发生的相关费用没有单独的进行计量,也没有列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对它长期效益也没有给予说明,进而掩盖了LM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
1.2 环境会计的核算
在成本核算方面,LM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未进行记录,而是采用了人造成本和制造成本,把成本项目分为“原材料、折旧费、修理费、地面塌陷赔偿费”等,还是仅限于传统会计核算。LM企业对环境费用的支出和账务处理上都计入管理费、其他业务支出,只有少数计入生产成本,没有针对发生环境问题进行处理。
1.3 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根据我去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走访,LM企业属于重污染行业,LM企业下设4个子公司,只有2个子公司在监事会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1个子公司在重要事项中披露环境信息,报告中大部分属于文字形式的定性分析,但是其信息数量不是很多,质量也不高,货币信息为数不多,虽然在公司网站上发布一些自己在环保节能方面的披露信息,但是LM企业子公司大部分偏重给企业做推广。
1.4 环境会计的确认
当企业购入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可确认为环境固定资产,由于LM企业具有煤炭的开采权和使用权,就构成了企业的环境资产。2012年10月份引进净化设备两台236.75万元,管路及设备安装108.88万元;2013年10月份, 投入资金1107.47万元建设瓦斯发电站,其中:引进设备4台440万元,安装设备190万元,土建工程477.47万元。预计2015年末完工。但是长期以来,企业自然资源产权模糊,传统会计的生态资源没有价值,所以LM企业对“环境资产“忽略不计,未将环境资源列入環境资产,因此,LM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不完整,导致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合理的评价企业的绩效。
2 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
2.1 计量缺乏统一标准
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把自然资源设为资产,会计中没有估价入账,这样导致了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国家已经下达通知要制定规章制度,但LM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还存在较大的距离,由于环境会计的特殊性,该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仅考虑开采和利用,没有全面精确的计量,出现传统会计和环境会计融入的问题,如何突破计量,避免环境会计计量单位,怎样解决该问题,是LM企业必须要面对的。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完全
LM企业在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只集中在一项或几项内容上,这就导致披露的内容不完全,与环境相关的资产、负债、成本也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账户,在审计报告中没有涉及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一部分报表的附注中对某些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没有在一个完整的环境项目中对环境信息作出反应。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力度不够
LM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主要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反映,缺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说明,而这些信息可能对企业产生一定的财务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定相应的规范,在法律上,也没用明确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在该企业建立环境会计是一种创新,并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LM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环境会计是必要的。也可以看出,政府对制定环境会计相关的制度工作是不够的。
2.4 企业人员对环境会计不重视
LM企业财务人员已经熟悉传统会计,对新兴的环境会计不是很熟悉,企业相应人员想把企业利润最大化,忽略了环境会计的重视。虽然,近几年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会计,制定相应法律和制度的安排,但是LM企业会计人员对环境会计不重视,导致环境会计在LM企业的发展缺少原动力,这也是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缓慢的根本问题。
3 LM企业实施环境会计改进措施
3.1 环境会计科目的设置
由于LM企业在会计核算体系中还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的反映,造成资源浪费,可以在现行的账户下设置“环境收入”、“环境处理设备”“环境无形资产”“环境费用”“排污权”等科目来反映LM企业环境会计使用状况。当清洁生产或者少交排污费计入“环境收入”科目,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环境保护和污染处理设备时,借“环境处理设备”,贷“银行存款”;有偿取得资源开采权时,借“环境无形资产”,贷“环境资源成本”;对超额排放确认环境负债时,借“费用—环境费用”,贷“其他应收交款权—排污权”。
3.2 加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度
LM企业应建立环境报告数据库,在年报中披露也可以在企业网站上或省级环保部门网站上发布,从而在互联网上公布企业相关环境信息。也可以在LM企业设立专门的批露审计机构,对该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进行鉴定,据LM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将环境会计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要确认环境成本和环境损失,逐步实行表内披露,对于无法量化的环境问题,也应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第二阶段计量环境业绩,LM企业需设计一套环境会计体系,衡量环境管理业绩,在这一阶段要求LM企业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再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披露,也可以采用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进行表外披露。
3.3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修改并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将企业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从法律上明确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以便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以便于会计人员具体操作,这些都会使环境会计更具有执行力,得到稳定的发展,从而使LM企业得到有效保护,煤炭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
3.4 培养环境会计的专业人员
环境会计设计传统的会计知识,又涉及环境保护学和环境经济学等,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这对LM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LM企业会计人员不太熟悉环保法规及政策,缺乏专业技能和环保知识相结合,LM企业财会人员应通过外出学习开拓视野、集体研讨落实环境方案,通过到外矿参观学习,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环境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和LM企业环保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配合,适应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该企业的环境会计。
5 结论
1、虽然LM企业未实施环境会计,但在环境方面有相应的投资。
2、通过对LM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有必要设计一套实施环境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美兰.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N].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
[2] 李进虎.煤矿企业环境会计的运用探讨[J].会计之友,2009(21):84-85.
[3] 郭晓梅著.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4] 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