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ion_dar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高效化的阅读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长期坚持下去,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训练
  一、 语文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方法训练的力度
  好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只有特别注重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做很重要,如何读和如何写更重要。在日常教学和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将要阅读的内容,明确方向和目标,要让学生明白如何阅读和理解。对于主题不同的文章,它们有不同的体裁和语言风格,在表达方式和行文脉络方面更是不大相同。不同的作者由于个人文学素养、爱好和习惯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写作习惯和语言风格。在教学和指导学生时,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逐步发现这些差异,并根据他们的具体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叙事类文章时,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侧重品味叙事和议论抒情性文字。一般来说,初中生所接触的议论文论点经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处。但是有些论点也会出现在正文中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对待。在学习说明文时,要认真分析课文内容,明确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根据关键词和句子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归纳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的知识点,从而逐步提高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提倡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小组间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在同学之间进行个性化的展示。学生的自主阅读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个体独立阅读、理解和掌握文章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在书中做好圈点批注,在阅读笔记中写下感受、欣赏和评价语。研讨应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提问和启发,加深理解。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良好的组织和指导作用,而且要及时、适当地参与讨论。不应“依赖”学生思维的既定框架和结论,而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展示出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品质和习惯。在自我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让每位同学思考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些方面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的某些方面加以对照。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起到头雁引领作用
  阅读教学应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借助多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我在平时的阅读实践环节中通常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体验情境、品味鉴赏为主导。具体要求如下:
  1. 文章要读得优美,就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作品的情感和语言之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
  2. 通过略读和快速阅读技巧,大致了解文本内容,整理思路,提取和筛选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3. 通过精读和默读的实践,引导学生领会和体味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进行鉴赏和研究性阅读。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努力创造学习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顺利开展个性化阅读。
  四、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本都是语言作品,任何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甚至精巧的结构,都必须得依靠语言来表现。因此,文本语言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著名语文教师洪振涛说:“听、说、读、写,其中阅读是语文的第一种教学方法。”阅读是激活和激发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阅读。关于阅读,有许多深刻的见解,如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是感知文本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良好语感的积累过程。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诱导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吸收文本语言,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教读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举出身边的真实例子:有位母亲一边打工一边照顾上学的孩子,每天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做饭;父母给孩子留下美味的东西等等,然后感受那个胖胖的、蹒跚的父亲的背影,被父亲的真爱所感动,从而领会文章的情感,引发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从而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五、 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之美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语境,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文章的主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细读课文时还得了解作者创作文本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包括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生活处境等。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大语境,也是实现文本细读的重要途径。例如,李白的诗《行路难》中有两个典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是姜子牙在渭河上钓鱼时遇到了周文王,受到周文王赏识并重用,进而灭了商朝;二是商汤雇用伊尹,伊尹梦见乘船在日月边经过,后来受到商汤的重用,辅佐商汤灭了夏朝。我们学习这首诗要理解李白在这里使用此典故的用意何在,这就得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在写这首诗时,李白遭到权贵的排挤被迫离开长安。他写这首诗时情绪异常低落。其实这里暗指的是用古人的经历来安慰自己。古人能有这样的机会,他也满怀希望,希望自己能够被朝廷再次任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善于结合文本,灵活选择适合文本阅读的方法,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品味语言,鉴赏文本结构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感受。
  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投入学习精力,而且要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无论如何,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基石、语感的培养、对生活的感知,还有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教材,掌握整体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选择,从而明确教学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及阅读教学的重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这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将具有坚实的基础保证。
  作者简介:张继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中最基础性的一门学科,关系着学生以后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影响深远。而语文作文一直是小学生的烦恼,“无词可写”和“无例可举”是大多数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通病。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对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 目前小学生在语文作文方面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其中包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各个民族、各个朝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了实现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将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现代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作用,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學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有效途径  一、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中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语文知识的教授、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成绩的提升上面,在教学中还要渗透人文性,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渗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人文性渗透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对广大老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
大型管道输水工程的特点是距离长、流量大、管径大,存在一些特殊的水力学问题,本文提出这些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对于管道糙率的选取问题,不宜采用某一定值,而应综合分析
诵读课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生每天清晨面对的第一节课.如何规划好晨诵课,提升学生的诵读技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此次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