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他汀类药物除有明显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特性,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以及抗炎症反应,故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原发性高脂血症他汀类药物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71-02
脂代谢紊乱特别是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VLDL,水平升高和(或)HDL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高脂血症治疗的目的旨在通过降低血脂水平,以进一步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现将本院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72例的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72例病历资料,男42例,女30例,年龄45-76岁,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近两周内2次空腹血清TC≥5.72mmol/L;LDL-C≥3.64mmol/L;或合并TG≥1.70mmol/L、≤4.5mmol/L。除外肝、肾等疾病及内分泌疾患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
2治疗方法
服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辉瑞公司生产,每片20mg),20mg/d,晚睡前1次顿服,疗程12周。治疗期间病人保持治疗前的饮食习惯,不用其他干扰血脂代谢的药物。治疗前后均化验血清TC、TG、LDL-C、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血肌酐(Cr)、GLUC、血常规、尿常规等。
3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72例患者中,58例患者显效,经检测患者TC下降≥20%,TG下降≥40%,LDL-C下降≥20%;12例患者治疗有效,患者TC下降10%-20%,TG下降20%-40%,LDL-C下降10%-20%。治疗有效率97.22%。
4讨论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家族性)以及某些环境起因,通过各种机制所导致的,这些环境起因包涵膳食和药物等。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高脂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导致。高血脂膳食注意事项膳食失当或者膳食不节,摄食过分,或恣食肥腻甘甜美味,过多膏脂随膳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此為实证。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变态,血脂升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起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不正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起因。高血脂症还可引发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四面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因此高血脂选对治疗方法是关键。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1]。他汀类已成为有效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立普妥是最新一代人工合成的强效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内的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浓度,并通过增加细胞表面的肝脏LDL受体以增强LDL-C的摄取和代谢,减少LDL-C的合成及其微粒数,从而降低LDL-C和TC,并有降低TG的作用,HDL-C也有轻度升高。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有明显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特性,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以及抗炎症反应,故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应用大剂量的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同时,肝功能转氨酶升高、骨骼肌病变的危险也随之增高。尤其老年人多器官功能均有所下降、代谢效率降低,对于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同时老年人为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多数病例同时接受多种联合用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增加他汀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老年人的调脂治疗尚需小心、谨慎,遵循安全、有效、适度、经济的原则。
关键词:原发性高脂血症他汀类药物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71-02
脂代谢紊乱特别是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VLDL,水平升高和(或)HDL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高脂血症治疗的目的旨在通过降低血脂水平,以进一步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现将本院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72例的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72例病历资料,男42例,女30例,年龄45-76岁,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近两周内2次空腹血清TC≥5.72mmol/L;LDL-C≥3.64mmol/L;或合并TG≥1.70mmol/L、≤4.5mmol/L。除外肝、肾等疾病及内分泌疾患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
2治疗方法
服用阿托伐他汀(立普妥,辉瑞公司生产,每片20mg),20mg/d,晚睡前1次顿服,疗程12周。治疗期间病人保持治疗前的饮食习惯,不用其他干扰血脂代谢的药物。治疗前后均化验血清TC、TG、LDL-C、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血肌酐(Cr)、GLUC、血常规、尿常规等。
3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72例患者中,58例患者显效,经检测患者TC下降≥20%,TG下降≥40%,LDL-C下降≥20%;12例患者治疗有效,患者TC下降10%-20%,TG下降20%-40%,LDL-C下降10%-20%。治疗有效率97.22%。
4讨论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原发性高脂血症是指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家族性)以及某些环境起因,通过各种机制所导致的,这些环境起因包涵膳食和药物等。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高脂血症,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于基因缺陷导致。高血脂膳食注意事项膳食失当或者膳食不节,摄食过分,或恣食肥腻甘甜美味,过多膏脂随膳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此為实证。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变态,血脂升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起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不正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起因。高血脂症还可引发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四面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因此高血脂选对治疗方法是关键。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1]。他汀类已成为有效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立普妥是最新一代人工合成的强效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内的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浓度,并通过增加细胞表面的肝脏LDL受体以增强LDL-C的摄取和代谢,减少LDL-C的合成及其微粒数,从而降低LDL-C和TC,并有降低TG的作用,HDL-C也有轻度升高。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有明显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特性,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以及抗炎症反应,故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应用大剂量的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同时,肝功能转氨酶升高、骨骼肌病变的危险也随之增高。尤其老年人多器官功能均有所下降、代谢效率降低,对于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同时老年人为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多数病例同时接受多种联合用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增加他汀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老年人的调脂治疗尚需小心、谨慎,遵循安全、有效、适度、经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