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窃听技术越来越先进。大量事实证明,外国特工机关把大使馆作为窃听情报的重要目标。在大使馆工作,对于窃听可以说防不胜防。
隔墙有耳
中国古人说:“隔墙有耳。”当今社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物品遍布全球,可以用来制造各种窃听器的材料五花八门,窃听早已超越“隔墙有耳”阶段,成为高科技行为。
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在苏联工作期间,收到苏方赠送的一件礼品——工艺品“老鹰”,美国大使非常喜爱,便将它摆在客厅。客厅是大使议事的地方,有许多重要事情都是在客厅商定。苏联人就是通过这只“老鹰”获取了大量情报。几年后,英国防窃听专家到莫斯科检查大使馆是否有窃听器,偶然从仪器中听到美国驻苏大使的谈话声音,遂向美驻苏大使馆报告,这时美国大使馆才发现苏方赠送的“老鹰”装有窃听器。
窃听器有的是安装在使馆内,而有的并不需要在使馆内,有一种抛物线窃听器,它可以在使馆外面听到使馆内部的谈话。
外交人员在交流情况时,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情况,一般都要十分谨慎。我在捷克斯洛伐克使馆工作期间,巴基斯坦使馆代办有一次访问我,随身携带特制的“写字器”,将要向我谈的内容写在“写字器”上,待我过目后,他用手一捏开关,文字便消逝了,我们便在无声中进行交谈。
“保密室”并非绝对保密
为了防止窃听,各国驻外大使馆都建有“保密室”。“保密室”经过技术处理,有的是将原墙壁加厚,有的是房中建房,就连桌、椅、灯具都经过特殊处理,并且在谈话时开动干扰器。尽管如此谨慎,但仍然时有泄密事件发生。
我国驻非洲某国大使馆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在一次会议上,大使馆官员讨论如何发展与驻在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翻译用了一句英文,意思是让该国更好地了解中国。这句英文意思确切,大家都称赞说得好。没想到,事过几天,在一次外交活动中,驻在国内务部一位高级官员在与我外交官交谈时突然冒出了这句话。令人不解的是,这话怎么传到了内务部高级官员的耳中?
经过分析,大使馆想到保密室存在问题,从此,再也不敢在保密室开会、研究工作。遇到重要事情商谈,只好开车到郊外,将车停放在远处,秘密交谈。
为了查找窃听器,他们对保密室做了全面检查,但一直未发现问题。
一天下午,临时代办在餐厅听收音机,当波段调到超短波时,忽然听到一对男女对唱湖北民歌,仔细一听,是机要员小两口的声音,同时还隐约听到扫地的声音。这位临时代办当即意识到——收音机的短波与窃听器的频率撞上了。他马上提着收音机走进保密室,沿墙壁测听,当收音机对准电源插座时,声音更加洪亮。他兴奋地告诉机要员:“问题就在这里。”当天下午使馆采取了行动,人们将插座周围的墙壁凿开,在插座附近发现了窃听器,接着又在办公室和其他地方共挖出了五个窃听器。
在上世纪60年代我驻东欧一个使馆,从蛛丝马迹发现保密室有窃听器,使馆做好准备在晚间采取行动,没想到刚一开始,便被驻在国特工人员发现,他们也开始行动,我们往外挖,他们往里挖,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两尺多厚的水泥墙壁被挖透了,但我们落后一步,窃听器被对方取走,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驻在国特工人员安装窃听器,大部分是在建馆施工时就动了手脚,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
1979年,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由苏方承建,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大楼的承重结构、墙壁和楼板用苏联的材料;饰面、内装修用的各种材料以及电梯、电器设备、窗户玻璃和窗框由美国国内提供。施工人员主要是苏联工人。施工过程中仅有美国安全部门的几个军官对工人进行监视并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查。美国特工部门也知道苏联要动手脚,但却表现得傲气十足,还曾大夸海口,说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和拆除一切窃听装置,他们这番表现显然是对苏联特工部门的科学技术水平估计不足。
在大楼建成后美国人才发现,早在苏联工厂预制混凝土框架时,就将大部分窃听器安装在里面。苏联克格勃使用了美国尚未掌握的技术,在墙壁内安装的窃听器非常灵敏,连耳语都能收录下来。他们甚至还在打字机内安装了窃听装置,可以根据打字机的声响辨识出所打的内容。显然,整个大楼成了一座巨大的送话器。
这座大楼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一座用红砖建成的八层建筑物,后来美国情报部门发现了问题,花费2300万美元进行检查,结果是整幢大楼到处都有窃听器,甚至连大楼的基础构件也是窃听系统的有机组件,在此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不得不下令将大楼推倒重建。
窃听器无孔不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窃听器的体积越来越小,灵敏度越来越高。现在的窃听器不但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内,还可以隐藏在圆珠笔、打火机、计算机、手表和戒指上。
最为奇妙的窃听器叫“听诊窃听器”,这种窃听器用专门的吸盘将话筒和发射机固定在窗户、墙壁或地板上,它可以透过50厘米的墙壁进行窃听。
还有一种窃听器叫“无极窃听器”,把这种窃听器安装在电话筒内,不仅可以把通话内容窃听到,就是在离电话机十米以内的谈话也可以听到。如果被安装窃听器的电话停止使用,窃听器便处于沉睡状态,一旦电话机开始启用,窃听器便恢复工作。
目前最小的窃听器只有米粒大小,体积微小,便于隐藏。1997年4月中旬,秘鲁恐怖组织分子占领日本驻秘鲁大使馆、劫持人质长达18个星期,为解救被困人质,秘鲁警方在解救行动之前,利用给人质送食品的机会将微小的窃听器带进大使馆,通过窃听随时掌握恐怖分子的动向,里应外合,突然采取行动,赢得解救人质的胜利。
窃听器虽然神奇,但必须到现场安装,而大使馆戒备森严,特工人员根本无法进入,更不用说进入保密室了。现在外国特工人员研究出一种激光窃听器,可以远距离将窃听器送到要进行窃听的地方。其方法就是将米粒大小的窃听器安装在一个短箭头内,用专门的手枪从25米~30米处无声地射进保密室的墙壁,它就可以窃听到周围15米~20米距离以内的谈话。
当今,五花八门的窃听器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在外交战线上工作,如何防止窃听,已成为各国驻外机构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隔墙有耳
中国古人说:“隔墙有耳。”当今社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物品遍布全球,可以用来制造各种窃听器的材料五花八门,窃听早已超越“隔墙有耳”阶段,成为高科技行为。
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在苏联工作期间,收到苏方赠送的一件礼品——工艺品“老鹰”,美国大使非常喜爱,便将它摆在客厅。客厅是大使议事的地方,有许多重要事情都是在客厅商定。苏联人就是通过这只“老鹰”获取了大量情报。几年后,英国防窃听专家到莫斯科检查大使馆是否有窃听器,偶然从仪器中听到美国驻苏大使的谈话声音,遂向美驻苏大使馆报告,这时美国大使馆才发现苏方赠送的“老鹰”装有窃听器。
窃听器有的是安装在使馆内,而有的并不需要在使馆内,有一种抛物线窃听器,它可以在使馆外面听到使馆内部的谈话。
外交人员在交流情况时,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情况,一般都要十分谨慎。我在捷克斯洛伐克使馆工作期间,巴基斯坦使馆代办有一次访问我,随身携带特制的“写字器”,将要向我谈的内容写在“写字器”上,待我过目后,他用手一捏开关,文字便消逝了,我们便在无声中进行交谈。
“保密室”并非绝对保密
为了防止窃听,各国驻外大使馆都建有“保密室”。“保密室”经过技术处理,有的是将原墙壁加厚,有的是房中建房,就连桌、椅、灯具都经过特殊处理,并且在谈话时开动干扰器。尽管如此谨慎,但仍然时有泄密事件发生。
我国驻非洲某国大使馆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在一次会议上,大使馆官员讨论如何发展与驻在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翻译用了一句英文,意思是让该国更好地了解中国。这句英文意思确切,大家都称赞说得好。没想到,事过几天,在一次外交活动中,驻在国内务部一位高级官员在与我外交官交谈时突然冒出了这句话。令人不解的是,这话怎么传到了内务部高级官员的耳中?
经过分析,大使馆想到保密室存在问题,从此,再也不敢在保密室开会、研究工作。遇到重要事情商谈,只好开车到郊外,将车停放在远处,秘密交谈。
为了查找窃听器,他们对保密室做了全面检查,但一直未发现问题。
一天下午,临时代办在餐厅听收音机,当波段调到超短波时,忽然听到一对男女对唱湖北民歌,仔细一听,是机要员小两口的声音,同时还隐约听到扫地的声音。这位临时代办当即意识到——收音机的短波与窃听器的频率撞上了。他马上提着收音机走进保密室,沿墙壁测听,当收音机对准电源插座时,声音更加洪亮。他兴奋地告诉机要员:“问题就在这里。”当天下午使馆采取了行动,人们将插座周围的墙壁凿开,在插座附近发现了窃听器,接着又在办公室和其他地方共挖出了五个窃听器。
在上世纪60年代我驻东欧一个使馆,从蛛丝马迹发现保密室有窃听器,使馆做好准备在晚间采取行动,没想到刚一开始,便被驻在国特工人员发现,他们也开始行动,我们往外挖,他们往里挖,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两尺多厚的水泥墙壁被挖透了,但我们落后一步,窃听器被对方取走,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驻在国特工人员安装窃听器,大部分是在建馆施工时就动了手脚,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
1979年,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由苏方承建,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大楼的承重结构、墙壁和楼板用苏联的材料;饰面、内装修用的各种材料以及电梯、电器设备、窗户玻璃和窗框由美国国内提供。施工人员主要是苏联工人。施工过程中仅有美国安全部门的几个军官对工人进行监视并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查。美国特工部门也知道苏联要动手脚,但却表现得傲气十足,还曾大夸海口,说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发现和拆除一切窃听装置,他们这番表现显然是对苏联特工部门的科学技术水平估计不足。
在大楼建成后美国人才发现,早在苏联工厂预制混凝土框架时,就将大部分窃听器安装在里面。苏联克格勃使用了美国尚未掌握的技术,在墙壁内安装的窃听器非常灵敏,连耳语都能收录下来。他们甚至还在打字机内安装了窃听装置,可以根据打字机的声响辨识出所打的内容。显然,整个大楼成了一座巨大的送话器。
这座大楼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一座用红砖建成的八层建筑物,后来美国情报部门发现了问题,花费2300万美元进行检查,结果是整幢大楼到处都有窃听器,甚至连大楼的基础构件也是窃听系统的有机组件,在此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里根不得不下令将大楼推倒重建。
窃听器无孔不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窃听器的体积越来越小,灵敏度越来越高。现在的窃听器不但可以安装在建筑物内,还可以隐藏在圆珠笔、打火机、计算机、手表和戒指上。
最为奇妙的窃听器叫“听诊窃听器”,这种窃听器用专门的吸盘将话筒和发射机固定在窗户、墙壁或地板上,它可以透过50厘米的墙壁进行窃听。
还有一种窃听器叫“无极窃听器”,把这种窃听器安装在电话筒内,不仅可以把通话内容窃听到,就是在离电话机十米以内的谈话也可以听到。如果被安装窃听器的电话停止使用,窃听器便处于沉睡状态,一旦电话机开始启用,窃听器便恢复工作。
目前最小的窃听器只有米粒大小,体积微小,便于隐藏。1997年4月中旬,秘鲁恐怖组织分子占领日本驻秘鲁大使馆、劫持人质长达18个星期,为解救被困人质,秘鲁警方在解救行动之前,利用给人质送食品的机会将微小的窃听器带进大使馆,通过窃听随时掌握恐怖分子的动向,里应外合,突然采取行动,赢得解救人质的胜利。
窃听器虽然神奇,但必须到现场安装,而大使馆戒备森严,特工人员根本无法进入,更不用说进入保密室了。现在外国特工人员研究出一种激光窃听器,可以远距离将窃听器送到要进行窃听的地方。其方法就是将米粒大小的窃听器安装在一个短箭头内,用专门的手枪从25米~30米处无声地射进保密室的墙壁,它就可以窃听到周围15米~20米距离以内的谈话。
当今,五花八门的窃听器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在外交战线上工作,如何防止窃听,已成为各国驻外机构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