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及运动功能分析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效果与运动功能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重症病毒脑炎76例患儿为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使用康復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及运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惊厥、意识障碍、脑神经障碍、肢体障碍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应用在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能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康复护理;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7-0095-03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旦患上该疾病,患儿可出现惊厥、意识障碍、发热、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还会严重危及健康甚至生命安全[1]。据临床研究显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在治疗同时接受安全、有效护理措施,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2]。本研究对2018年5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7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给予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经医学伦理相关批准,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重症病毒脑炎76例患儿为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13岁,平均(8.53±2.17)岁;病程最短1 d,最长6 d,平均(3.42±0.68)d。研究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3~12岁,平均(7.81±2.22)岁;病程最短1 d,最长7 d,平均(4.26±0.75)d。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不具统计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重症病毒性脑炎[3],家属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相关疾病,资料相关不完整,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相关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内压,改善神经损伤,保持肢体功能位,训练指导进行肢体活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具体如下。健康宣教:主动与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告知病毒性脑炎病因。临床症状等相关知识,促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后期治疗;心理护理:详细与家属讲解病毒性脑炎发生、进展、转归及预后情况等,进一步加深对于疾病的认识,并告知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鼓励家属克服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配合医务人员康复训练干预,减少发生后遗症概率;康复护理:教会进行鼻吸嘴呼干预,呼气末配合吞咽相关动作,掌握正确方法后可减少误吸现象;咳嗽训练干预:指导患儿憋气咳嗽深呼吸,以便气道出现阻塞排除异物;冷刺激训练:将蘸取冷水的压舌板放置于患儿舌根、软腭,以便进行刺激;舌肌训练干预:指导舌头左右及上下等运动,并做卷舌动作干预,若无法自主运动,可引导其开展被动运动,促进其对温觉、味觉敏感性,进一步提高口腔敏感度;面部训练干预:指导咬颌等干预,若肌肉功能仍恢复不佳,通过按摩其面颊使面部肌肉运动;语言训练干预:指导跟读、复读,由词汇、短语开始,并以录音方式评估患儿语言功能;鼓励多和患儿沟通,采用亲子游戏、听舒缓音乐、语言沟通方式恢复或是提高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能力。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情况根据FMA量表(Fugl-Meyer)评估,100分满分,分数高运动功能越佳;两组家属满意度情况选择本科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评价包含护理态度、质量及技能等情况,分值0~100分,包括非常满意(大于85分)、一般满意(60~85分)、不满意(低于60分)情况,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4]。
  1.5  统计学处理
  根据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与分析,计量数据选择(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以χ2检验差异,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研究组惊厥、意识障碍、肢体障碍等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Fugl-Meyer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重症病毒脑炎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感染病,通常是因病毒侵犯至脑实质所导致。该疾病主要意识障碍、呕吐恶心、惊厥、发热等为常见症状,倘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儿产生一系列后遗症,如肢体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时甚至会使其死亡[5-6]。目前,临床治疗患儿同时多给予其有效康复护理干预,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效提高其临床效果[7]。为分析康复护理于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效果及运动功能情况,本研究针对医院收治7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惊厥、意识障碍、脑神经障碍、肢体障碍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果与唐春花等[8]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相符,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对重症病毒脑炎患儿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能提升家属满意度情况。分析原因考虑是:本研究中,临床对重症病毒脑炎采用临床康复护理干预,对患儿开展基础训练,协助其恢复咳嗽、呼吸控制功能、吞咽功能和相关舌肌抗阻等功能,刺激机体口腔味觉,能促使及早恢复正常的摄食功能,营养补充充足,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逐渐缓解病毒感染脑神经症状[9]。此外,通过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可帮助患儿缓解肢体功能,开展肢体训练,并辅助按摩患儿肢体,可提高其运动积极性,使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进一步提高,减少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同时,主动和家属交流沟通,结合病情制定针对康复锻炼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患儿家属配合度,协助医务人员鼓励患儿进行康复运动,促进早日康复,提升其康复信心。另外,采用娱乐方式对患儿进行引导,促使其以乐观积极心态面对训练,这有助于恢复功能,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10-11]。相比常规护理,临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其尽早康复,改善其症状,能提升患儿预后生活质量情况[12]。受外部环境、样本等因素,康复护理实施于小儿重症病毒脑炎对心理状态影响,待研究补充。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实施于小儿重症病毒脑炎中,能提高患儿运动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还能有效提高臨床满意度情况,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卫卫.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护理效果[J].临床研究,2020,28(10):195-196+198.
  [2]徐娜娜.康复护理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甘肃医药,2020,39(4):369-370.
  [3]Liu J,Yu L,Ding W.Efficacy and safety of Kanglait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radio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A PRISMA-compliant metaanalysis[J].Medicine,2019,98(32):e16656.
  [4]朱金玲,黄彩虹.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9,38(35):160-162.
  [5]林娟娟,牛迪.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对临床效果、恢复时间及预后伤残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8):123-125.
  [6]田相静,张辰辰.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1):41-43.
  [7]蔡晓培.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46-148.
  [8]唐春花,陆遥,涂亚莉,等.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5):60-62.
  [9]万娜,胡天兰,袁曼,等.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4):92-93.
  [10]付珊珊.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1):2084-2085.
  [11]杨云.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0):73-74.
  [12]薛庆凡.康复护理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2):164-166.
其他文献
玩沙畅想rn还记得小班的时候,我班幼儿在东沙池里乐此不疲地挖坑再填满、用沙子“做饭炒菜”、挖出一块块小田……升入中班后,幼儿玩沙的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在游戏过程中社
期刊
摘 要:目的 分析对老年卧床患者应用踝泵运动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期间莘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随机抽取64例进行研究,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A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B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踝泵运动护理,分析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下肢肿胀程度、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在血液速度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及每分钟血流量情况均优于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治疗原始细胞不增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且接受CsA联合达那唑±沙利度胺治疗的115例原始细胞不增高初诊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疗效及疗效影响因素,并建立疗效预测模型。结果55例(47.8%)患者获得治疗反应,其中11例获得完全缓解,
摘 要:目的 研究在早期管饲肠内营养支持非计划性拔管中肠内营养管改良固定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于2017年10月~2020年10月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以肠内营养管固定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标准,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改良后的肠内营养管固定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普通细棉绳固定,观察两组别患者不良结果发生率、耐受程度
摘 要: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期间辅以体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脊柱损伤患者94例观察分析,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体位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负性心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总概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摘 要:目的 对根管治疗中实施四手操作技术护理配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济南市口腔医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7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根管治疗患者的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摘 要:目的 探究分析行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施行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在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淄博市淄川区医院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的产后护理,实验组产妇行优质的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剖宫产术后产妇对新生儿相关知识的掌握评分、护理依从评分、整体护理效果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