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本校四、五、六年级161名学生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家长家庭教育的教养态度、主动教育行为、被动教育行为和孩子表现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小学高段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中表现较好的是“多赞扬不期待回报”,表现较差的是“控制情绪冷静交谈”,表现一般的为“倾听观察关心帮助”、“陪伴理解喜怒哀乐”、“称赞孩子努力过程”和“真诚沟通没有距离”。(2)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家长对子女的主动教育行为和被动教育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3)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对包括“向父母表达亲近”、“对父母理解信任”和“感受父母的关爱”在内的亲子关系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对孩子的交往品质和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也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家长教养态度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㈠实践意义
家庭教育是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不同历史阶段,家庭教育的教养态度、内容、方式是有差异的。从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养态度和方式已经出现理性化的倾向,但也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有:对子女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不计回报和后果,竭力予以满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较少关注孩子的成长经历,只重结果,发现孩子和自己的愿望有差异,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孩子的度;有家长自身情绪不稳定,以自己的心情好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情绪化的反应。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着家庭教养行为的偏差,影响着亲子关系的和谐,阻碍着孩子的良好发展。
当前,在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中,对教养行为和内容的指导较多,对家长教养态度的指导不是很重视。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在家庭教育中,态度不转变,对家长教养行为和内容的指导也只是零敲碎打,起不到整体提高的作用。再说,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纷繁复杂,每个孩子又都是独具个性的,所以,家庭教育指导只有转变了家长的教养态度,才能真正让家长举一反三,灵活把握各种教养内容,家长才会有正确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行为。
㈡研究价值
教养态度是人们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家长教育观念、情感的反映。它与家长本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经历、兴趣特长、道德修养以及当前社会、意识倾向都是分不开的。家长的教养态度总是转化为教育行为,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它直接影响孩子行为,所以,它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
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发现涉及家长教养态度的文章不多,实证研究的只有数篇,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国父母教养态度的分类;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期待态度高,有过度期待的倾向;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影响着孩子的孤独感、学业不良以及独生子女的自私行为。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对4-6年级小学生家长教养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多种方法的统计分析,对提高小学4-6年级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有价值的。这类研究首先应该从调查研究开始。
㈢具体问题
本研究对本校4-6年级家长教养态度、教养行为、亲子关系和孩子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本调查报告拟解决的具体问题:1.四五六年级小学生家长教养态度的现状是怎样的?2.不同类别家庭家长教养态度有什么特点?3.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教育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4.家长的教养态度对亲子关系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没有影响?
二、研究的方法
㈠调查的对象
1.对象的抽取。从本校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中抽取161名学生,以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为调查对象。
2.对象的特点。在161名对象(其中一张为废卷)中四、五、六年级学生家长的比率为31.1%、34.8%和34.2%;男生和女生的比率分别为49.1%和50.9%;家长的学历层次,小学及以下占10.6%,初中占47.2%,高中占28.0%,大专占7.5%,本科及以上占6.8%;本地非农业人口占54.7%,本地农业人口占42.2%,外地非农业人口占1.2%,外地农业人口占1.9%。
㈡调查的内容
反映幼儿、家长和家庭特点的基本情况11项;反映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17项,包括教养态度7项、主动教育行为5项和被动教育行为7项;反映孩子表现的内容33项。
㈢调查的手段和步骤
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具体的步骤为:班主任通过家校通短信平台通知调查对象;利用家长来校交费时间填写调查问卷;由班主任向家长说明调查的意义和填写要求;填写后由班主任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本人没有来交费时,由学生将问卷带回家,请调查对象填写后由学生带给班主任。
三、调查数据的处理
将全部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对“家长教养态度”进行现状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差别家庭家长教养态度的特点;通过相关分析获取对家长教养态度与家长教育行为、与学生表现之间关系的认识。
四、研究的结果
㈠家长教养态度的现状
表1数据表明,家长6项教养态度中表现较好的是“多赞扬不期待回报”,经常会这样的家长比率达67.7%,超过三分之二;表现较差的是“控制情绪冷静交谈”,经常会这样的家长比率仅32.9%,不足三分之一;表现一般的为“倾听观察关心帮助”、“陪伴理解喜怒哀乐”、“称赞孩子努力过程”和“真诚沟通没有距离”,经常会这样的比率在45-55%之间。这6项教养态度的“不会”一栏中,“称赞孩子努力过程”的比例最高,有16.8%,其次是“控制情绪冷静交谈” 比例为14.9%。
㈡不同类别家庭家长的教养态度特点
将反映学生特点、家长特点和家庭特点的前置变量(基本情况)中的类别资料进行类别转换后分解成“01”计分的类别资料。 以“01”计分的前置变量为自变量,以家长教养态度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均数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的结果叙述如下。
⒈学生年龄
表2数据表明,10-11岁和12-13岁学生家长关爱教养态度的平均数分别为14.78和13.99,10-11岁学生家长水平高于12-13岁学生家长;t检验的结果发现,两个年龄组平均水平的这种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30)。
⒉家长学历。家长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家庭,教养态度较好(p=.000)。
⒊家长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p=.040)。
⒋家庭收支。收支有剩余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p=.030)。
⒌家长业余活动。家长平时业余活动忙于辅导孩子功课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p=.003)。
未发现家长教养态度与学生所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健康状况、对象身份、家庭户口和家庭结构类型之间存在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联系。
㈢家长教养态度与教育行为的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家长对子女的主动教育行为和被动教育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529和+.519(p值均为.000)。结果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孩子关爱的教养态度水平愈高,其主动教育行为和被动教育行为水平也愈高。
㈣家长教养态度对亲子关系和孩子发展的影响
表4数据表明,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孩子教养态度的关爱水平与孩子向父母表达亲近、对父母理解信任和感受父母的关爱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641、+.616和+.346,反映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的p值均为.000。结果表明,家长对孩子关爱的教养态度,对包括“向父母表达亲近”、“对父母理解信任”和“感受父母的关爱”在内的亲子关系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家长对孩子教养态度的关爱水平与孩子的交往品质和孩子态度的积极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525和+.176,p值分别为.000和.026。结果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交往品质和对待事物态度的积极性均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五、分析与讨论
㈠结论
⒈现状分析发现,小学高段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中表现较好的是“多赞扬不期待回报”,表现较差的是“控制情绪冷静交谈”,表现一般的为“倾听观察关心帮助”、“陪伴理解喜怒哀乐”、“称赞孩子努力过程”和“真诚沟通没有距离”。
⒉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12-13岁学生家长教养态度不如10-11岁学生的家长;家长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家庭,家长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家庭收支有剩余的家庭,家长平时业余活动忙于辅导孩子功课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未发现家长教养态度与学生所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健康状况、家庭主要教养人、家庭户口和家庭结构类型之间存在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联系。
3.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家长对子女的主动教育行为和被动教育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
⒋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对包括“向父母表达亲近”、“对父母理解信任”和“感受父母的关爱”在内的亲子关系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对孩子的交往品质和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也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㈡解释与讨论
1.教养态度的现状。从调查的数据分析,“多赞扬不期待回报”的比率最高,“控制情绪冷静交谈”的比率最低,不会“称赞孩子努力过程”的比例最高,不会“控制情绪冷静交谈”的比例也较高。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关系也复杂,调查中没有这方面的综合判断,我们可以想见的原因是:①现在的家长都非常关爱孩子,重视对孩子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不惜余力地会多赞扬,但是不会期待孩子对自己的回报。在对孩子的教养中,家长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心,对孩子有着高期望,但是,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失望透顶,不能宽容接纳,情绪难以控制。②由于家长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调整不好自己的情绪,就由着自己的性情对待孩子,有时拿孩子当出气筒,不能冷静地和孩子交往,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温暖。③部分家长的教育功利性强,导致只注重孩子的结果轻过程,不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
2.不同类别家长教养态度的特点
⑴10-11岁学生家长关爱教养态度的水平高于12-13岁学生家长。我们对家长在这方面的态度转变原因没有全面调查,对其中原因的分析也是片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①家长的教养态度中没有认识到爱孩子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是需要持之以恒来经营亲子关系的。②12-13岁的孩子即将或者已经进入青春逆反期,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叛逆,发现孩子没有原来听话,但又不满意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几年来,孩子都没有改正的缺点,于是,就在懊恼无奈中对孩子放任了。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管一下,长大了就要慢慢放手,不需要像原来那样关爱了。
⑵家长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家庭,教养态度较好。我们认为:一般高学历的家长具备相当的教育素质,都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态度,也有各自的教育方法。他们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能注意到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他们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积极地吸收科学的教育理念。当然,高学历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对都比较好,家长会努力采取比较适宜的教育方式,这也促使了家长具有积极的教养态度。
⑶家长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家长教养态度较好。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的影响。这和受教育程度低、职业不稳定的家长比,在教育孩子时,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表现出溺爱、专制、忽视、惩罚、过高成就要求等行为,而更多地使用说理方式,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这一研究结果和本文的调研结论是一致的。
⑷家庭收支有剩余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家庭收支没有剩余家庭的家长教养态度较差的具体原因有多种,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由于城市扩大,使地处城郊结合的我校在近几年成为城市中心地带,我校就读的一部分孩子刚从农村拥入城镇,这些家长和原城郊结合部的低收入人缺少有技能和学识,他们主要在为家庭的温饱而奋斗,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教养孩子。②这些家长大多在较贫困家庭长大,多子女的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管教经历,导致他们以自己的成长经验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认为不管教,孩子自然也长大了,也有认为孩子有学校的教育就够了,把家长教育的责任转嫁给教师。③家长生存状态不佳,于是把自己没有文化的痛苦转化为对孩子孤注一掷的教育,把孩子成功的砝码仅仅压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又把家庭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一个人身上,但因没有经济实力,表现的是一种愧疚或者急功近利的教养态度。
⑸家长平时业余活动忙于辅导孩子功课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我们认为,家长的教养态度好主要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家长能和孩子一起,花时间于孩子的功课辅导,能感同身受于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自然亲近家长,这样家庭里就会体验到亲情的美好,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㈢建议
⒈对家长的建议:⑴家长要控制情绪,能冷静地和孩子沟通。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确实,影响家长教养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家长本身。因此,家长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调控,提高自身素质。⑵教育孩子时应淡化功利,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要只重结果,而应称赞孩子的每个努力过程。⑶随着孩子年龄的递增,家长应一以贯之地关爱孩子。正如圣经上说的:你种的是什么?收到的就是什么。亲情绝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快餐,只有一步一步地用心经营。
⒉对教师的建议:⑴家长控制情绪,能冷静地和孩子沟通,成为对家长指导的重点。⑵加强对家长进行教养态度的指导。因为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行为,要密切亲子关系,要促进孩子交往品质和态度积极性的发展,都必须改善家长的教养态度。同时,教师要明确,对家长教养态度的指导也是一场持久战,不管年级的高低,教师都要表现出很强的坚持性、专业性和创造性。⑶加强对学历较低的家庭、职业不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收支没有剩余的家庭、家长平时不辅导学生功课的家庭进行教养态度的指导和具体教养困难的帮助。
⒊对分管领导、政府、社会相关部门的建议:⑴多组织关于家长教养态度的培训活动。因为要改变家庭教育现状,首先要加强对家长教养态度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家长寻找到合适的教育行为,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孩子交往品质和态度积极性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孩子良好发展的最终目的。⑵加强对高年级学生家长的关爱教养态度的教育和教养技巧的指导活动。⑶适当对学历较低的家庭、职业不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收支没有剩余的家庭倾斜,帮助这些家长进行教养态度的指导,以多元的思维方式关注这些家长需要,对他们的指导尽可能做到治标和治本的统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①张勤.中日两国父母教养态度和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国知网
②郑智贤.易造成学业不良的家庭教养态度.中国知网
③赵万霞.高学历家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指导建议.中国知网
关键词:家长教养态度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㈠实践意义
家庭教育是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不同历史阶段,家庭教育的教养态度、内容、方式是有差异的。从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养态度和方式已经出现理性化的倾向,但也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有:对子女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不计回报和后果,竭力予以满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较少关注孩子的成长经历,只重结果,发现孩子和自己的愿望有差异,就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孩子的度;有家长自身情绪不稳定,以自己的心情好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情绪化的反应。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着家庭教养行为的偏差,影响着亲子关系的和谐,阻碍着孩子的良好发展。
当前,在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中,对教养行为和内容的指导较多,对家长教养态度的指导不是很重视。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在家庭教育中,态度不转变,对家长教养行为和内容的指导也只是零敲碎打,起不到整体提高的作用。再说,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纷繁复杂,每个孩子又都是独具个性的,所以,家庭教育指导只有转变了家长的教养态度,才能真正让家长举一反三,灵活把握各种教养内容,家长才会有正确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行为。
㈡研究价值
教养态度是人们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家长教育观念、情感的反映。它与家长本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经历、兴趣特长、道德修养以及当前社会、意识倾向都是分不开的。家长的教养态度总是转化为教育行为,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它直接影响孩子行为,所以,它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
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发现涉及家长教养态度的文章不多,实证研究的只有数篇,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国父母教养态度的分类;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期待态度高,有过度期待的倾向;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影响着孩子的孤独感、学业不良以及独生子女的自私行为。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对4-6年级小学生家长教养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多种方法的统计分析,对提高小学4-6年级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有价值的。这类研究首先应该从调查研究开始。
㈢具体问题
本研究对本校4-6年级家长教养态度、教养行为、亲子关系和孩子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本调查报告拟解决的具体问题:1.四五六年级小学生家长教养态度的现状是怎样的?2.不同类别家庭家长教养态度有什么特点?3.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教育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4.家长的教养态度对亲子关系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没有影响?
二、研究的方法
㈠调查的对象
1.对象的抽取。从本校四、五、六年级全体学生中抽取161名学生,以他们的父亲或母亲为调查对象。
2.对象的特点。在161名对象(其中一张为废卷)中四、五、六年级学生家长的比率为31.1%、34.8%和34.2%;男生和女生的比率分别为49.1%和50.9%;家长的学历层次,小学及以下占10.6%,初中占47.2%,高中占28.0%,大专占7.5%,本科及以上占6.8%;本地非农业人口占54.7%,本地农业人口占42.2%,外地非农业人口占1.2%,外地农业人口占1.9%。
㈡调查的内容
反映幼儿、家长和家庭特点的基本情况11项;反映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17项,包括教养态度7项、主动教育行为5项和被动教育行为7项;反映孩子表现的内容33项。
㈢调查的手段和步骤
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具体的步骤为:班主任通过家校通短信平台通知调查对象;利用家长来校交费时间填写调查问卷;由班主任向家长说明调查的意义和填写要求;填写后由班主任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本人没有来交费时,由学生将问卷带回家,请调查对象填写后由学生带给班主任。
三、调查数据的处理
将全部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对“家长教养态度”进行现状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差别家庭家长教养态度的特点;通过相关分析获取对家长教养态度与家长教育行为、与学生表现之间关系的认识。
四、研究的结果
㈠家长教养态度的现状
表1数据表明,家长6项教养态度中表现较好的是“多赞扬不期待回报”,经常会这样的家长比率达67.7%,超过三分之二;表现较差的是“控制情绪冷静交谈”,经常会这样的家长比率仅32.9%,不足三分之一;表现一般的为“倾听观察关心帮助”、“陪伴理解喜怒哀乐”、“称赞孩子努力过程”和“真诚沟通没有距离”,经常会这样的比率在45-55%之间。这6项教养态度的“不会”一栏中,“称赞孩子努力过程”的比例最高,有16.8%,其次是“控制情绪冷静交谈” 比例为14.9%。
㈡不同类别家庭家长的教养态度特点
将反映学生特点、家长特点和家庭特点的前置变量(基本情况)中的类别资料进行类别转换后分解成“01”计分的类别资料。 以“01”计分的前置变量为自变量,以家长教养态度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均数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的结果叙述如下。
⒈学生年龄
表2数据表明,10-11岁和12-13岁学生家长关爱教养态度的平均数分别为14.78和13.99,10-11岁学生家长水平高于12-13岁学生家长;t检验的结果发现,两个年龄组平均水平的这种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30)。
⒉家长学历。家长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家庭,教养态度较好(p=.000)。
⒊家长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p=.040)。
⒋家庭收支。收支有剩余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p=.030)。
⒌家长业余活动。家长平时业余活动忙于辅导孩子功课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p=.003)。
未发现家长教养态度与学生所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健康状况、对象身份、家庭户口和家庭结构类型之间存在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联系。
㈢家长教养态度与教育行为的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家长对子女的主动教育行为和被动教育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529和+.519(p值均为.000)。结果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孩子关爱的教养态度水平愈高,其主动教育行为和被动教育行为水平也愈高。
㈣家长教养态度对亲子关系和孩子发展的影响
表4数据表明,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孩子教养态度的关爱水平与孩子向父母表达亲近、对父母理解信任和感受父母的关爱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641、+.616和+.346,反映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的p值均为.000。结果表明,家长对孩子关爱的教养态度,对包括“向父母表达亲近”、“对父母理解信任”和“感受父母的关爱”在内的亲子关系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家长对孩子教养态度的关爱水平与孩子的交往品质和孩子态度的积极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525和+.176,p值分别为.000和.026。结果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交往品质和对待事物态度的积极性均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五、分析与讨论
㈠结论
⒈现状分析发现,小学高段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中表现较好的是“多赞扬不期待回报”,表现较差的是“控制情绪冷静交谈”,表现一般的为“倾听观察关心帮助”、“陪伴理解喜怒哀乐”、“称赞孩子努力过程”和“真诚沟通没有距离”。
⒉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12-13岁学生家长教养态度不如10-11岁学生的家长;家长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家庭,家长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家庭收支有剩余的家庭,家长平时业余活动忙于辅导孩子功课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未发现家长教养态度与学生所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健康状况、家庭主要教养人、家庭户口和家庭结构类型之间存在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联系。
3.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家长对子女的主动教育行为和被动教育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
⒋相关分析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对包括“向父母表达亲近”、“对父母理解信任”和“感受父母的关爱”在内的亲子关系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对孩子的交往品质和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也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㈡解释与讨论
1.教养态度的现状。从调查的数据分析,“多赞扬不期待回报”的比率最高,“控制情绪冷静交谈”的比率最低,不会“称赞孩子努力过程”的比例最高,不会“控制情绪冷静交谈”的比例也较高。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关系也复杂,调查中没有这方面的综合判断,我们可以想见的原因是:①现在的家长都非常关爱孩子,重视对孩子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不惜余力地会多赞扬,但是不会期待孩子对自己的回报。在对孩子的教养中,家长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心,对孩子有着高期望,但是,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失望透顶,不能宽容接纳,情绪难以控制。②由于家长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调整不好自己的情绪,就由着自己的性情对待孩子,有时拿孩子当出气筒,不能冷静地和孩子交往,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温暖。③部分家长的教育功利性强,导致只注重孩子的结果轻过程,不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
2.不同类别家长教养态度的特点
⑴10-11岁学生家长关爱教养态度的水平高于12-13岁学生家长。我们对家长在这方面的态度转变原因没有全面调查,对其中原因的分析也是片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①家长的教养态度中没有认识到爱孩子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的,是需要持之以恒来经营亲子关系的。②12-13岁的孩子即将或者已经进入青春逆反期,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叛逆,发现孩子没有原来听话,但又不满意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几年来,孩子都没有改正的缺点,于是,就在懊恼无奈中对孩子放任了。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管一下,长大了就要慢慢放手,不需要像原来那样关爱了。
⑵家长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家庭,教养态度较好。我们认为:一般高学历的家长具备相当的教育素质,都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态度,也有各自的教育方法。他们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能注意到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他们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积极地吸收科学的教育理念。当然,高学历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对都比较好,家长会努力采取比较适宜的教育方式,这也促使了家长具有积极的教养态度。
⑶家长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家长教养态度较好。研究表明:父母的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的影响。这和受教育程度低、职业不稳定的家长比,在教育孩子时,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表现出溺爱、专制、忽视、惩罚、过高成就要求等行为,而更多地使用说理方式,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这一研究结果和本文的调研结论是一致的。
⑷家庭收支有剩余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家庭收支没有剩余家庭的家长教养态度较差的具体原因有多种,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由于城市扩大,使地处城郊结合的我校在近几年成为城市中心地带,我校就读的一部分孩子刚从农村拥入城镇,这些家长和原城郊结合部的低收入人缺少有技能和学识,他们主要在为家庭的温饱而奋斗,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教养孩子。②这些家长大多在较贫困家庭长大,多子女的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管教经历,导致他们以自己的成长经验来对待自己的孩子,认为不管教,孩子自然也长大了,也有认为孩子有学校的教育就够了,把家长教育的责任转嫁给教师。③家长生存状态不佳,于是把自己没有文化的痛苦转化为对孩子孤注一掷的教育,把孩子成功的砝码仅仅压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又把家庭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一个人身上,但因没有经济实力,表现的是一种愧疚或者急功近利的教养态度。
⑸家长平时业余活动忙于辅导孩子功课的家庭,家长教养态度较好。我们认为,家长的教养态度好主要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家长能和孩子一起,花时间于孩子的功课辅导,能感同身受于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自然亲近家长,这样家庭里就会体验到亲情的美好,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㈢建议
⒈对家长的建议:⑴家长要控制情绪,能冷静地和孩子沟通。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家庭教育对于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确实,影响家长教养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家长本身。因此,家长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调控,提高自身素质。⑵教育孩子时应淡化功利,要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要只重结果,而应称赞孩子的每个努力过程。⑶随着孩子年龄的递增,家长应一以贯之地关爱孩子。正如圣经上说的:你种的是什么?收到的就是什么。亲情绝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快餐,只有一步一步地用心经营。
⒉对教师的建议:⑴家长控制情绪,能冷静地和孩子沟通,成为对家长指导的重点。⑵加强对家长进行教养态度的指导。因为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行为,要密切亲子关系,要促进孩子交往品质和态度积极性的发展,都必须改善家长的教养态度。同时,教师要明确,对家长教养态度的指导也是一场持久战,不管年级的高低,教师都要表现出很强的坚持性、专业性和创造性。⑶加强对学历较低的家庭、职业不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收支没有剩余的家庭、家长平时不辅导学生功课的家庭进行教养态度的指导和具体教养困难的帮助。
⒊对分管领导、政府、社会相关部门的建议:⑴多组织关于家长教养态度的培训活动。因为要改变家庭教育现状,首先要加强对家长教养态度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家长寻找到合适的教育行为,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孩子交往品质和态度积极性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孩子良好发展的最终目的。⑵加强对高年级学生家长的关爱教养态度的教育和教养技巧的指导活动。⑶适当对学历较低的家庭、职业不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收支没有剩余的家庭倾斜,帮助这些家长进行教养态度的指导,以多元的思维方式关注这些家长需要,对他们的指导尽可能做到治标和治本的统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①张勤.中日两国父母教养态度和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国知网
②郑智贤.易造成学业不良的家庭教养态度.中国知网
③赵万霞.高学历家长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指导建议.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