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的重要性,分析了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以及利用IT手段提高执行力的优势。最后通过借鉴科学的管理经验,利用IT技术建立的任务中心规范了任务的执行流程,达到了提升执行力的目的。
关键词:IT技术;MIS 执行力;任务中心
作者简介:王永忠(1970-),男,河南郑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109-02
一、执行力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对上级指令的贯彻和落实程度。本文中笔者更倾向于“执行力就是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具有的计划、指挥、跟进、协调能力”。因为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最终要分解成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中下层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完成经营目标。
从宏观上讲,执行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具体地说,执行力可以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的各项目标经过分解,成为各部门必须完成的部门目标,各部门如何落实取决于各部门的执行力。执行力还是保证公司各项制度落实的关键。制度是保证公司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制度是否被认真执行体现出制度责任部门的执行能力。另外,良好的执行力可以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管理是个动态过程,随时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变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这时任务接收部门的执行力决定了任务完成的好坏。因此,执行力在公司的经济活动中相当重要。
二、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现在企业里普遍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那么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分析如下。
1.执行者不明确
领导者在布置任务时经常用“相关部门”来代替具体执行者,让众多执行者各自“对号入座”来决定是否去完成这项任务。这样,有些任务的责任人边界模糊或“出力不讨好”时,大家会自觉地认为不是自己的工作,造成无执行者承担任务。
2.责任心不强,协作不力
与执行者不明确相反,如果有多个执行者,在协作不力时,会互相推诿、扯皮,加之责任心不强,任务就更难完成了。
3.执行者能力不够
执行力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不同的执行者因个体差异表现出的执行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个性追求完美,有的人觉得差不多就行;有的人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善于学习,办事能力强,有的人不思进取。对一个任务有些人能洞察全局,快速领会领导意图,认识到其重要性,有些人只顾眼前。这些执行能力不够的执行者将直接影响执行力,进而影响任务的完成效果。
4.沟通不及时或不完整
这可分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是从上往下传递信息,这时,问题通常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这是由于中层管理者出于本位主义而使信息传递不全或走样,或者中层本身对问题认识有偏差,结果执行在中层就出了问题;下情上达是由下而上传递信息,如果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就会影响执行力。
5.执行者惰性
惰性是人性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是接到任务不马上开始,等到最后期限快到时才开始。由于执行者对完成任务的时间评估不准和对难度认识不足,造成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一遇到困难,应对不及,又怕上级责罚,便草草了事,效果大打折扣。
6.人情关系和特权的影响
在国营大企业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甚至一家几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工作,方方面面的关系、人情理也理不清,特权思想也一直存在。这种掣肘让领导不厌其烦,却也无可奈何,但确实影响了执行力。如何让领导合理地从人情关系网中摆脱出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奖惩不严,赏罚不明
做得好没有奖励,做得不好没有惩罚,或者奖惩比例不平衡不公平,都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或者是给那些和领导关系好的员工安排好一点的工作、容易完成的工作,也会造成员工心理不平衡,最终影响执行力。
8.缺乏有效监督
监督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有效的监督是全过程的监督。可以避免执行者偏离目标,可以确保执行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另外还有在国有企业改制后,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不好等其他客观原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三、利用IT技术提高执行力
1.利用IT技术提高执行力的优势
分析出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只是完成了提高执行力的第一步,还要找到提高执行力的方法。现在常常采用的提高执行力的办法是开会和检查。这些传统手段占用大量人力,常常顾头不顾脚,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随着信息化普及,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基本人人都会操作计算机,使通过IT手段提高执行力成为可能。
利用IT手段提高执行力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IT手段提高执行力体现在五个方面:任务明确、公事公办、信息公开、智能监督、过程追溯。和其他传统手段相比至少有以下优势。
操作方便。任务流程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只要一点鼠标就完成操作,各个环节操作都比较方便。
响应速度快。所有信息的流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无论下达任务,接受任务,还是信息反馈都非常快。
智能程度高。通过IT手段进行管理,可以减少大量人工作业,很多繁琐的、重复的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还有自动提醒功能,实现了智能监督。
流程规范。任务的流程由程序控制,每一步都严格按事先确定的步骤执行,使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排除人为因素。程序設定好后,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领导也不再为人情所困扰。信息一直保存在服务器上,可以对过程的每一步进行追溯。
沟通、共享、协同方便。网络平台使人与人之间沟通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的共享使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也可以让任务的执行者之间了解任务的执行细节,使彼此间达到协同、默契。
2.科学提高执行力的程序
下面以某公司为例,简要说明一下如何通过IT技术提升执行力。
执行力是公司主管一直关注的问题,要求“布置工作只说一遍”,还建立了由领导带队的临时督查组,检查公司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方式占用了领导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应是长久之计。公司的信息部门通过调研和学习,提出了利用IT技术提升执行力的方案。
通过学习专家关于执行力的论述,认为科学的程序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管理专家提出的提升执行力的程序包括:
(1)目标本身一定要清晰;
(2)要有明确的起讫时间表;
(3)按轻重缓急排列各项工作优先顺序;
(4)下达指令时要简明,不要偏误;
(5)要求下属检视执行条件并作出承诺;
(6)过程中不断关注,跟进紧盯;
(7)设立反馈机制,对重要环节脱钩要追究原因。
3.任务中心的功能说明
根据以上程序,信息部设计了一个流程,在MIS平台上建立了一个任务中心,通过IT技术,规范执行流程,提升公司的执行力。该平台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任务填报:主要内容包括任务名称,填报时间,任务来源,执行部门,负责人,最迟完成时间,紧急程度等。
任务接收:主要内容包括接收时间,接收人,接收人手机,计划完成时间,存在困难。
任务执行: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进度,关键节点,重要事件。
任务监督:主要内容包括任务发起人和监督人检查工作进度及工作过程与目标的一致性。
任务催办:未按时接收任务,或未按要求填写工作进度者,系统会自动发短信提醒。
任务完结:主要内容包括实际完成时间,任务完成情况。
异常处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影响任务进度的事件,增加的延时时间。
评估考核:任务下达部门和监督部门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提出考核意见。
沟通机制:为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沟通,信息部开发了一个沟通软件,可以将参与该项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临时组成一个小组,在网上沟通,类似QQ群。
知识中心:对任务进行评价,如是否加入长效机制,是否要修改相关制度,如何举一反三等,相关记录归档。知识中心对执行能力不强的员工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这个任务中心基本体现了有关执行力程序的要求,规范性、重复性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节省了劳动力。公司原先建立了一个短信平台,可以对其他系统提供接口。任务中心和短信平台通过接口程序关联,只要将手机号和信息插到数据库,信息就能自动发到接收者手机上。任务中心把催办信息和手机号发到短信平台上,就可实现通过短信催办任务。沟通机制采用的是原来公司办公系统上的一个“在线讨论”功能,由发起人在网上建立一个临时讨论组,针对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最后由发起人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一个合理的决定。任务中心通过接口程序调用了讨论组的功能。对一项任务来说,计算机只能完成程序化的工作,只能按时间检查操作者有没有输入内容来判断是否做了工作,至于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还要人去判断。本系统要求从任务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在网上在线填报,每一步都有文字资料,可追溯,还可以归档作为以后工作的依据。工作完成后,由任务发起人和监督人分别为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打分,通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评价,可以计算出某个部门的执行力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任务完成后,管理员根据该任务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对以后工作是否有借鉴意义,将该任务的处理过程纳入知识中心,并要求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或作业指导书。
4.任务中心工作流程图
图1为任务中心的工作流程图。
四、结束语
任务中心上线后,完成任务时间提前了,完成任务的质量也提高了,各部门的执行力明显提升。领导在办公室点一下鼠标,就可以轻松了解所有工作的进展情况。但这套软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复杂任务分解功能还需加强;制度规定的定期任务自动生成功能等,将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完善。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IT技术;MIS 执行力;任务中心
作者简介:王永忠(1970-),男,河南郑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109-02
一、执行力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对上级指令的贯彻和落实程度。本文中笔者更倾向于“执行力就是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具有的计划、指挥、跟进、协调能力”。因为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最终要分解成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中下层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完成经营目标。
从宏观上讲,执行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具体地说,执行力可以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的各项目标经过分解,成为各部门必须完成的部门目标,各部门如何落实取决于各部门的执行力。执行力还是保证公司各项制度落实的关键。制度是保证公司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制度是否被认真执行体现出制度责任部门的执行能力。另外,良好的执行力可以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管理是个动态过程,随时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变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这时任务接收部门的执行力决定了任务完成的好坏。因此,执行力在公司的经济活动中相当重要。
二、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现在企业里普遍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那么执行力不强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分析如下。
1.执行者不明确
领导者在布置任务时经常用“相关部门”来代替具体执行者,让众多执行者各自“对号入座”来决定是否去完成这项任务。这样,有些任务的责任人边界模糊或“出力不讨好”时,大家会自觉地认为不是自己的工作,造成无执行者承担任务。
2.责任心不强,协作不力
与执行者不明确相反,如果有多个执行者,在协作不力时,会互相推诿、扯皮,加之责任心不强,任务就更难完成了。
3.执行者能力不够
执行力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完成任务的程度。不同的执行者因个体差异表现出的执行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个性追求完美,有的人觉得差不多就行;有的人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善于学习,办事能力强,有的人不思进取。对一个任务有些人能洞察全局,快速领会领导意图,认识到其重要性,有些人只顾眼前。这些执行能力不够的执行者将直接影响执行力,进而影响任务的完成效果。
4.沟通不及时或不完整
这可分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是从上往下传递信息,这时,问题通常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这是由于中层管理者出于本位主义而使信息传递不全或走样,或者中层本身对问题认识有偏差,结果执行在中层就出了问题;下情上达是由下而上传递信息,如果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就会影响执行力。
5.执行者惰性
惰性是人性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是接到任务不马上开始,等到最后期限快到时才开始。由于执行者对完成任务的时间评估不准和对难度认识不足,造成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一遇到困难,应对不及,又怕上级责罚,便草草了事,效果大打折扣。
6.人情关系和特权的影响
在国营大企业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的甚至一家几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工作,方方面面的关系、人情理也理不清,特权思想也一直存在。这种掣肘让领导不厌其烦,却也无可奈何,但确实影响了执行力。如何让领导合理地从人情关系网中摆脱出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奖惩不严,赏罚不明
做得好没有奖励,做得不好没有惩罚,或者奖惩比例不平衡不公平,都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或者是给那些和领导关系好的员工安排好一点的工作、容易完成的工作,也会造成员工心理不平衡,最终影响执行力。
8.缺乏有效监督
监督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有效的监督是全过程的监督。可以避免执行者偏离目标,可以确保执行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另外还有在国有企业改制后,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不好等其他客观原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三、利用IT技术提高执行力
1.利用IT技术提高执行力的优势
分析出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只是完成了提高执行力的第一步,还要找到提高执行力的方法。现在常常采用的提高执行力的办法是开会和检查。这些传统手段占用大量人力,常常顾头不顾脚,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随着信息化普及,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基本人人都会操作计算机,使通过IT手段提高执行力成为可能。
利用IT手段提高执行力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IT手段提高执行力体现在五个方面:任务明确、公事公办、信息公开、智能监督、过程追溯。和其他传统手段相比至少有以下优势。
操作方便。任务流程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只要一点鼠标就完成操作,各个环节操作都比较方便。
响应速度快。所有信息的流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无论下达任务,接受任务,还是信息反馈都非常快。
智能程度高。通过IT手段进行管理,可以减少大量人工作业,很多繁琐的、重复的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还有自动提醒功能,实现了智能监督。
流程规范。任务的流程由程序控制,每一步都严格按事先确定的步骤执行,使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排除人为因素。程序設定好后,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领导也不再为人情所困扰。信息一直保存在服务器上,可以对过程的每一步进行追溯。
沟通、共享、协同方便。网络平台使人与人之间沟通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的共享使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任务的进展情况,也可以让任务的执行者之间了解任务的执行细节,使彼此间达到协同、默契。
2.科学提高执行力的程序
下面以某公司为例,简要说明一下如何通过IT技术提升执行力。
执行力是公司主管一直关注的问题,要求“布置工作只说一遍”,还建立了由领导带队的临时督查组,检查公司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方式占用了领导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应是长久之计。公司的信息部门通过调研和学习,提出了利用IT技术提升执行力的方案。
通过学习专家关于执行力的论述,认为科学的程序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管理专家提出的提升执行力的程序包括:
(1)目标本身一定要清晰;
(2)要有明确的起讫时间表;
(3)按轻重缓急排列各项工作优先顺序;
(4)下达指令时要简明,不要偏误;
(5)要求下属检视执行条件并作出承诺;
(6)过程中不断关注,跟进紧盯;
(7)设立反馈机制,对重要环节脱钩要追究原因。
3.任务中心的功能说明
根据以上程序,信息部设计了一个流程,在MIS平台上建立了一个任务中心,通过IT技术,规范执行流程,提升公司的执行力。该平台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任务填报:主要内容包括任务名称,填报时间,任务来源,执行部门,负责人,最迟完成时间,紧急程度等。
任务接收:主要内容包括接收时间,接收人,接收人手机,计划完成时间,存在困难。
任务执行:主要内容包括工作进度,关键节点,重要事件。
任务监督:主要内容包括任务发起人和监督人检查工作进度及工作过程与目标的一致性。
任务催办:未按时接收任务,或未按要求填写工作进度者,系统会自动发短信提醒。
任务完结:主要内容包括实际完成时间,任务完成情况。
异常处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影响任务进度的事件,增加的延时时间。
评估考核:任务下达部门和监督部门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提出考核意见。
沟通机制:为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沟通,信息部开发了一个沟通软件,可以将参与该项工作的部门负责人临时组成一个小组,在网上沟通,类似QQ群。
知识中心:对任务进行评价,如是否加入长效机制,是否要修改相关制度,如何举一反三等,相关记录归档。知识中心对执行能力不强的员工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这个任务中心基本体现了有关执行力程序的要求,规范性、重复性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节省了劳动力。公司原先建立了一个短信平台,可以对其他系统提供接口。任务中心和短信平台通过接口程序关联,只要将手机号和信息插到数据库,信息就能自动发到接收者手机上。任务中心把催办信息和手机号发到短信平台上,就可实现通过短信催办任务。沟通机制采用的是原来公司办公系统上的一个“在线讨论”功能,由发起人在网上建立一个临时讨论组,针对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最后由发起人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一个合理的决定。任务中心通过接口程序调用了讨论组的功能。对一项任务来说,计算机只能完成程序化的工作,只能按时间检查操作者有没有输入内容来判断是否做了工作,至于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还要人去判断。本系统要求从任务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在网上在线填报,每一步都有文字资料,可追溯,还可以归档作为以后工作的依据。工作完成后,由任务发起人和监督人分别为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打分,通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评价,可以计算出某个部门的执行力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任务完成后,管理员根据该任务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对以后工作是否有借鉴意义,将该任务的处理过程纳入知识中心,并要求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或作业指导书。
4.任务中心工作流程图
图1为任务中心的工作流程图。
四、结束语
任务中心上线后,完成任务时间提前了,完成任务的质量也提高了,各部门的执行力明显提升。领导在办公室点一下鼠标,就可以轻松了解所有工作的进展情况。但这套软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复杂任务分解功能还需加强;制度规定的定期任务自动生成功能等,将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完善。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