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民增收; 长效机制; 二元结构; 土地经营权流转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04-0039-01
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不仅鲜明地指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也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农民如何富裕的道路,鲜明地指出了农民如何持续稳定增收的道路。
我们知道,十七大报告在肯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的成绩下,仍然看到了我国农业面临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看到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的问题。为此,十七大报告从民生的角度,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用很重的分量讲了农民如何增收的问题。胡锦涛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胡锦涛总书记还从增加农业投入、农民就业、金融改革、土地经营流转权、新型农民等指出了农民增收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长效机制和新格局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构建社会和谐具有战略的意义。
农民增收是一个老问题。长期以来,尽管政府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方面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问题。这是因为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农村的产业结构自身决定的。传统的农业使农民的收入途径非常单一,收入一般来源于种植业。如果要提高农民收入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单位产量;二是提高初级农产品的价格。事实上这两种方法的效用都很有限。中国农民拥有的土地很少,即使新的技术提高产量,对农民增收也是有限的。反过来。如果过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则会引起市场中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农业部门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影响到工业部门,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也会上涨,如果涨幅大于农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再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的实际收入还是下降的。显然这条增收途径也是有局限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在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出的大思路。
在农民贫穷和增收问题方面,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做出有利于农民富裕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民来讲,他们的主要财产是土地和自身的劳动力。一个国家要想让农民不贫穷,就要使国家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有利于保护农民的财产和尊重农民的身份。那么,如何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的有效保护和流转,如何平等地对待农民的身份,需要国家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制度变革。农民的贫穷和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确立的二元制度有直接关系。从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讲,有一个农业对工业化的资本积累问题,也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问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形成了不同的财政支付转移、教育和户籍等制度,农民与城镇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甚至是在国家工业化上升时期,国家依靠剥夺农民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要改变二元结构机制问题,首先要在制度的设计方面保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给农民享有相应的平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的角度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我国物权法的公布,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实现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保护农民承包的土地不受侵犯提供了法律和制度基础。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变迁。一是把保护农田的权利和责任赋予农民,让农民的生产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才能有保障。二是要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提高农业部门的边际报酬,同时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来吸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
十七大报告围绕农民增收提出了建立富农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思路。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规划,很多地方各搞各的,结果是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要把城乡基础建设进行统一考虑,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垃圾处理等建设的投入。三是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这里包括农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等,应逐步享受国家公民的同等待遇。四是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一体化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农民增收的问题,不仅要强调制度变迁和环境问题,还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和自身创业问题。农民真正要摆脱贫穷,实现持续稳定的增收,关键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十七大报告着重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农民的勤劳和牺牲精神,通过农民对农村改革的首创精神,通过农民对乡镇企业的创业精神,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使我们看到广大农民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农民的增收,要依靠农民,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只有把农民变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把亿万农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富裕。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民要接受现代文明和文化的教育,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创业。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责任编辑许冬梅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04-0039-01
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不仅鲜明地指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也鲜明地指出了中国农民如何富裕的道路,鲜明地指出了农民如何持续稳定增收的道路。
我们知道,十七大报告在肯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的成绩下,仍然看到了我国农业面临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看到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的问题。为此,十七大报告从民生的角度,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用很重的分量讲了农民如何增收的问题。胡锦涛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胡锦涛总书记还从增加农业投入、农民就业、金融改革、土地经营流转权、新型农民等指出了农民增收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长效机制和新格局是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举措,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构建社会和谐具有战略的意义。
农民增收是一个老问题。长期以来,尽管政府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方面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问题。这是因为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农村的产业结构自身决定的。传统的农业使农民的收入途径非常单一,收入一般来源于种植业。如果要提高农民收入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单位产量;二是提高初级农产品的价格。事实上这两种方法的效用都很有限。中国农民拥有的土地很少,即使新的技术提高产量,对农民增收也是有限的。反过来。如果过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则会引起市场中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农业部门产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影响到工业部门,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也会上涨,如果涨幅大于农产品价格调整的幅度,再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农民的实际收入还是下降的。显然这条增收途径也是有局限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农民增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在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基础上,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出的大思路。
在农民贫穷和增收问题方面,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做出有利于农民富裕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农民来讲,他们的主要财产是土地和自身的劳动力。一个国家要想让农民不贫穷,就要使国家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必须有利于保护农民的财产和尊重农民的身份。那么,如何实现对农民土地权的有效保护和流转,如何平等地对待农民的身份,需要国家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制度变革。农民的贫穷和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确立的二元制度有直接关系。从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讲,有一个农业对工业化的资本积累问题,也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问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形成了不同的财政支付转移、教育和户籍等制度,农民与城镇享受的待遇是不同的,甚至是在国家工业化上升时期,国家依靠剥夺农民来完成工业化的原始资本积累。要改变二元结构机制问题,首先要在制度的设计方面保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给农民享有相应的平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的角度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我国物权法的公布,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实现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保护农民承包的土地不受侵犯提供了法律和制度基础。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变迁。一是把保护农田的权利和责任赋予农民,让农民的生产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才能有保障。二是要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提高农业部门的边际报酬,同时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来吸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
十七大报告围绕农民增收提出了建立富农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思路。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规划,很多地方各搞各的,结果是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要把城乡基础建设进行统一考虑,增加对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垃圾处理等建设的投入。三是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这里包括农民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等,应逐步享受国家公民的同等待遇。四是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逐步实现城乡就业和劳动力一体化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农民增收的问题,不仅要强调制度变迁和环境问题,还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和自身创业问题。农民真正要摆脱贫穷,实现持续稳定的增收,关键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十七大报告着重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农民的勤劳和牺牲精神,通过农民对农村改革的首创精神,通过农民对乡镇企业的创业精神,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使我们看到广大农民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农民的增收,要依靠农民,要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只有把农民变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把亿万农民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富裕。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民要接受现代文明和文化的教育,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创业。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责任编辑许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