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祭

来源 :新校园·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的脑子有时像一团飘浮不定的云,有时又像一块冥顽不化的岩石。你却要去追赶你的飘浮,锛凿你的冥顽。你的成功大多在半信半疑中,这实在应该感谢你冥顽不化、颠扑不灭的飘浮,还有相应的机遇和必要的狡黠。
  于是,你突然会讲一口流利的外语了,你突然会游泳了,你突然会应酬了,你突然会烤面包了。
  我父亲从干校回来,总说他是靠了一个偶然的机遇:庐山又开了一个什么会,陈伯达也倒了,影响到当时中国的一个方面,干校乱了,探亲的、托病的、照顾儿女的……他们大多一去不返,慢慢干校便把他们忘了。父亲的脱离干校是托病,那时他真有病,在干校得了一种叫作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病,犯起来心脏叮咚乱跳,心电图上显示着心律的绝对不规律。父亲的回家使我和妹妹也从外地亲戚家回到了他身邊,那时我十三岁,妹妹六岁。母亲像是作为我家的抵押仍被留在干校。
  那时我父亲是个安分的人,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大风大浪中他竭力使自己安分些,这使得军宣队、工宣队找他谈话时总是说“像你这样有修养的人”“像你这种有身份的人”当如何如何,话里有褒也有贬。但因了他的安分,他到底没有受到大的磕碰。关于他的大字报倒是有过,他说那是因为有人看上了他那个位置。其实那位置才是一家省级剧院的舞美设计兼代理队长。于是便有人在大字报上说他不姓铁,姓“修”,根据是他有一辆苏联自行车,一台苏联收音机,一只苏联闹钟,一块苏联手表。为了证明这存在的真实性,大字报连这四种东西的牌子都作了公布,它依次是:“吉勒”“东方”“和平”“基洛夫”。
  “也怪了。”事后父亲对我说,“不知为什么那么巧,还真都是苏联的。”
  这大字报震动不大,对他便又有了更具力量的轰炸。又有大字报说:干校有个不到四十岁的国民党员,挖出来准能把人吓一跳,因为“此人平时装得极有身份”。大字报没有指名道姓,父亲也没在意。下边却有人提醒他了:“老铁,你得注意点,那大字报有所指。”父亲这才感到一阵紧张。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虽有四件“苏修”却和国民党不沾边。当又有人在会上借那大字报旁敲侧击时,他火了,说:“我见过日本鬼子见过伪军,就是没见过国民党。”他确是没见过国民党,他生在农村,日本投降后老家便是解放区了。鬼子伪军他见过,可那时他是儿童团长。
  大字报风波过去了,父亲便又安分起来。后来他请病假长期不归也无人问津,或许也和他给人的安分印象有关。
  父亲把我们接回家,带着心房纤颤的毛病,却变得不安分起来:他刷房,装台灯,做柜子,刨案板,翻旧书旧画报,还研制面包。
  面包那时对于人是多么的高不可攀。这高不可攀是指人在精神上对它的不可企及,因此这研制就带出了几分鬼祟色彩,如同你正在同资产阶级一步步靠近。许多年后我像个记者一样问父亲:“当时您的研制契机是什么?”
  “这很难说。一种向往吧。”他说。
  “那么,您有没有理论或实践根据?比如说您烙饼,您一定见过别人烙饼。”
  “没有。”
  “那么您是纯属空想?”
  “纯属空想。”
  “您为什么单选择了面包?”
  “它能使你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
  父亲比着蜂窝煤炉盘的大小做了一个有门、门内有抽屉的铁盒子,然后把这盒子扣在炉上烧一阵,挖块蒸馒头的自然发酵面团放进抽屉里烤,我们都以为这便是面包了。父亲、我和妹妹三人都蹲在炉前等着面包的出炉,脸被烤得通红。父亲不时用身子挡住我们的视线拉开抽屉看看,想给我们个出其不意。我和妹妹看不见这正被烘烤着的面团,只能重视父亲的表情。但他的表情是暧昧的,只煞有介事地不住看表——他的“基洛夫”。半天,这面包不得不出炉了,我和妹妹一阵兴奋。然而父亲却显不出兴奋,显然他早已窥见了那个被烤得又糊又硬的黑面团。掰开闻闻,一股醋酸味儿扑鼻而来。他讪讪地笑着,告诉我们那是因为炉子的温度不够,面团在里边烤得太久的缘故。妹妹似懂非懂地拿起火筷子敲着那铁盒子说:“这炉子。”父亲不让她敲,说,他还得改进。过后他在那盒子里糊了很厚一层黄泥说:“ 没看见吗?街上烤白薯的炉里都有泥,为了增加温度。”再烤时,泥被烤下来,掉在铁抽屉里。
  后来他扔掉那盒子便画起图来。他画了一个新烤炉,立面、剖面都有,标上严格的尺寸,标上铁板所需的厚度。他会画图,布景设计师都要把自己的设计构想画成气氛图和制作图。他画成后便骑上他的“吉勒”沿街去找小炉匠,后来一个小炉匠接了这份活儿,为他打制了一个新炉子。新烤炉被扣在火炉上,父亲又撕块面团放进去。我和妹妹再观察他的表情时,他似有把握地说:“嗯,差不多。”
  面包出炉了,颜色真有点像,这是够我们欢腾一阵了。父亲嘘着气把这个尚在烫手的热团掰开,显然他又遇到了麻烦——他掰得很困难。但他还是各分一块给我们,自己也留一块放在嘴里嚼嚼说:“怎么?烤馒头味儿。”我和妹妹都嘎嘎嚼着那层又厚又脆的硬皮,只觉得很香,但不像面包。我们也不说话。
  后来父亲消沉了好一阵,整天翻他的旧书旧画报,炉子被搁置门后,上面扔着白菜土豆。
  一次,他翻出一本《苏联妇女》对我说:“看,面包。”我看到一面挂着花窗帘的窗户,窗前是一张阔大的餐桌。桌上有酒杯,有鲜花,有摆得好看的菜肴,还有一盘排列整齐的面包。和父亲烤出的面包相比,我感到它们格外的蓬松、柔软。
  也许是由于画报上面包的诱发,第二天父亲从商店里买回几只又干又黑的圆面包。那时我们这个城市有家被称作“一食品”的食品厂,生产这种被称作面包的面包。不过它到底有别于馒头的味道。我们分吃着,议论、分析着面包为什么称其为面包,我们都发言。
  那次的议论使父亲突然想起一位老家的表叔,四十年代,这表叔在一个乡间教堂里,曾给一位瑞典牧师作过厨师。后来这牧师回了瑞典,表叔便作起了农民。父亲专程找到了他,但据表叔说,这位北欧传道者对面包很不注重,平时只吃些土豆蘸盐。表叔回忆了他对面包的制作,听来也属于烤馒头之类。这远不是父亲的追求。从表叔那里他只带回半本西餐食谱,另外半本被表叔的老伴铰了鞋样。面包部分还在,但制作方法却写得漫无边际。比如书中指出:发面时需要“干酵母粉一杯”。且不说这杯到底意味着多大的容积,单说那干酵母粉,当时对于一个中国家庭来说大概就如同原子对撞,如同摇滚音乐,如同皮尔·卡丹吧?再说那书翻译之原始,还把“三明治”翻作“萨贵赤”。   一天,父亲终于又从外面带回了新的兴奋。他进门就高喊着说:“知道了,知道了,面包发酵得用酒花,和蒸馒头根本不是一回事。真是的。”我听着酒花这个奇怪的名字问他那是一种什么东西,他说他也没见过。想了想他又说:“大概像中药吧。”我问他是从哪里听说的。他说,他在汽车站等汽车,听见两个中年妇女在聊天,一个问一个说,多年不见了,现时在哪儿上班,另一个回答在“一食品”面包车间。后来父亲便和这个“一食品”的女工聊起来。
  那天,酒花使父亲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他便远征那个“一食品”找到了那东西。当然,平白无故从一个厂家挖掘原料是要费一番周折的。为此他狡黠地隐瞒了自己这诡秘而寒酸的事业,只说找这酒花是为了配藥,这便是其中的一味。有人在旁边云山雾海地帮些倒忙,说这是从新疆“进口”的,以示它购进之不易。但父亲总算圆满了起初就把这东西作为药材的想象。
  “很贵呢。”他举着一个中药包大小的纸包给我看,“就这一点,六块钱。”
  那天他还妄图参观“一食品”的面包车间,但被谢绝了,那时包括面包在内的糕点制作似都具有一定保密性。幸好那女工早已告诉了他这东西的使用方法,自此他中断一年多的面包事业又继续起来。
  他用酒花煮水烫面,发酵,接面,再发酵,再接面,再发酵……完成一个程序要两天两夜的时间。为了按要求严格掌握时间,他把他的“和平”闹钟上好弦,“和平”即使在深夜打铃,他也要起床接面。为了那严格的温度,他把个面盆一会儿用被子盖严,一会儿又移在炉火旁边,拿支温度表放在盆内不时查看。
  一天晚上他终于从那个新烤炉里拽出一只灼手的铁盘,铁盘里排列着六只小圆面包。他垫着屉布将灼手的铁盘举到我们面前说:“看,快看,谁知道这叫什么?早知如此何必如此!”我看着他那连烤带激动的脸色,想起大人经常形容孩子的一句话:烧包。
  父亲是烧包了,假如一个家庭中孩子和大人是具平等的地位的话,我是未尝不可这样形容爸爸一下的。
  我已知道那铁盘里发生了什么事,放下正在写着的作业就奔了过去。妹妹为等这难以出炉的面包,眼皮早打起了架,现在也立刻精神起来。父亲发给我们每人一只说:“尝呀,快尝呀,怎么不尝。”他执意要把这个鉴定的权利让给我们。那次他基本是成功的,第一,它彻底脱离了馒头的属性;第二,颜色和光泽均属正常。不足之处还是它的松软度。
  不用说,最为心中有数的还是父亲。
  之后他到底又找到了那女工,女工干脆把这位面包的狂热者介绍给那厂里的一位刘姓技师。他从刘技师那里了解到一些关键所在,比如发酵后入炉前的醒面,以及醒面时除了一丝不苟的温度,还有更严格的温度。
  后来,当父亲确信他的面包足已超过了“一食品”(这城市根本没有“二食品”)所生产的面包时,他用张干净白纸将一个面包包好,亲自送到那面包师家去鉴定。
  父亲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个晚上刘技师一家五六口人正蹲在屋里吃晚饭,他们面前是一个大铁锅,锅里是又稠又粘的玉米面粥,旁边还有一碗老咸菜,仅此而已。一个面包师的晚餐给他终生留下了印象。
  面包师品尝了父亲的面包,并笑着告诉他说:“对劲儿。自古钻研这个的可不多。我学徒那功夫,也不是学做面包,是学做蛋糕。十斤鸡蛋要打满一小瓮,用竹炊帚打,得半天时间。什么事也得有个时间,时间不到着急也没有用。”他又掰了一小口放在嘴里品尝着,还把其余部分分给他的孩子,又夸了父亲“对劲儿。”
  父亲成功了,却更不安分起来,仿佛面包一次次的发酵过程,使他的脑子也发起酵来,他决心把他的面包提到一个更高阶段。
  那时候尼迈里、鲁巴伊、西哈努克经常来华访问,每次访问不久便有一部大型记录影片公演,从机场的迎接到会见、参观,到迎宾宴会。父亲对这种电影每次必看,并号召我们也看。看时他只注意那盛大的迎宾国宴,最使他兴奋的当然莫过于主宾席上每人眼前那两只小面包了。他生怕我们忽略了这个细节,便提醒我们说:“看,快看!”后来他干脆就把国宴上那种面包叫做“尼迈里”了。那是并在一起的两只橄榄型小面包,颜色呈浅黄,却发着高贵的乌光。父亲说,他能猜出这面包的原料配制和工艺过程,他下一个目标,便是这“尼迈里。”
  为烘制“尼迈里”,他又改进了发酵工艺及烤炉的异热性能。他在炉顶加了一个拱形铁板,说,过去他的炉子属于直热式,现在属热回流式。
  他烤出了“尼迈里”,说:“你面对一只面包,只要看到它的外观,就应该猜到它的味道,纤维组织和一整套生产工艺。”自此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便是对面包的分析。多年之后当我真的坐在从前尼迈里坐过的那个地方,坐在纽约曼哈顿的饭店里,坐在北欧和香港那些吃得更精细的餐馆里,不论面前是哪类面包,我总是和父亲的“尼迈里”做着比较,那几乎成为我终生分析面包的一个标准起点。也许这标准的真正起点,是源于父亲当年为我们创造的意外的氛围。我想,无论如何父亲那时已是一位合格的面包师了。
  这些年父亲买了好几本关于面包烘制法的书籍,北京新侨饭店的发酵工艺、上海益民厂的发酵工艺、北京饭店的、瑞典的、苏格兰的……还买了电烤箱。我们所在的城市也早已引进了法式、港式、澳大利亚式面包生产线,面包的生产已不再是当年连车间都不许他进的那个秘密时代了。然而父亲不再烘制了,他正在安分着他的绘画事业。只在作画之余,有时任意翻翻这书们说:“可见那时我的研究是符合这工艺的。”后来我偶然地知道,发酵作为大学里的一个专业,学程竟和作曲、高能物理那样的专业同样长短。
  一只生着锈的老烤炉摆在他的画架旁边,作为画箱的依托。也许父亲忘记了他的存在,但它却像是从前的一个活见证,为我们固守着那不可再现的面包岁月。
  (选自《安徽文学》,2008年09期)
其他文献
除监督元博师外,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呂思勉诚之师。亦常州人。任历史地理两课。闻城之师曾亲受业于敬山太老师之门。诚之师长于余可十二岁,则初来任教当是二十五岁,在诸师中最为年轻。诚之师不修边幅,上堂后,尽在讲台上来往行走,口中娓娓不断,但绝无一言半句闲言旁语羼入,而时有鸿议创论。同学争相推敬。其上地理课,必带一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印中国大地图。先将各页拆开,讲一省,择取一图。先在附带
期刊
我和贾平凹先生年龄差不多,出身也很相似,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70年代以及之后的改革开放的全部历程。我们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猜忌、斗争,以及社会变革浪潮当中,各種道德价值观念的碰撞、混乱,发展进步,沉渣泛起以及光彩照人等等各个方面。我们这一代人的作品和这个时代是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我们这批作家和作品。  尽管我们有很多共同点,但我们
期刊
一棵茂盛的古树用它的枝桠轻轻地托着一颗未爆的炸弹,就像一个老人拉住了一个到处乱跑,莽撞闯祸的孩子。炸弹有一个老式暖水瓶那么大,高高地悬在半空,它是从千多米高的天空飞落下来后被这棵树轻轻接住的。就这样在浓密的绿叶间探出头来,瞪大眼睛审视人世,己经整整80年。眼前是江西瑞金叶坪村的一棵老樟树。  樟树在江西、福建一带是常见树种,家家门前都有种植。民间习俗,女儿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妆。
期刊
上世纪赴欧学艺的著名官费生,先有二十年代的徐悲鸿与林风眠,继之有三十年代的吴作人与吕斯百,到了四十年代,赵无极、熊秉明、吴冠中三位先生,成为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  2000年我初到清华美院,被领去拜访吴先生,问及此事。他说,抗战期间他考取杭州艺专,一路流亡,途中苦学法语,预备将来去巴黎。胜利后,国民政府迅即恢复各学科专业官派留学,全国42个名额,其中绘画
期刊
黄色的冬日来了,充满厌烦。雪像一条磨得露出织纹的旧桌布,尽是窟窿,铺在铁锈色的大地上。桌布不够大,有些屋顶没有盖住,这些屋顶就这样屹立在那里,黑色和棕色,木瓦顶和茅草顶,它们像一艘艘方舟,控制着像汪洋大海似的被煤烟熏黑的顶楼——漆黑的大教堂,布满肋骨似的椽子、梁和桁梁——黑黢黢的冬天的阵风的肺。每天的黎明揭示在黑暗中涌现出来的被夜晚的风充了气的一排排新烟囱和烟囱管帽:魔鬼的管风琴的黑色的管子。扫烟
期刊
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高职院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多方面的,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双师型”发展现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高职院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往往具有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简要提出几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并使自身获得全面而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期刊
摘要: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体育教育也不例外。传统的体育教学因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不利方面已逐渐暴露。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更能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利用多媒体组织体育教学是可行和完全必要的,这也对新时期体育教师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如何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现今中学生的一个通病是阅读量小,局限于对课文的精耕细作,碰到涉及现实生活的文章不是内容看不懂就是体裁没见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尚未跳出课文阅读的圈子,尚未摆脱应试阴影。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要精读更要泛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生动的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核心。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正确指导高中学生进行英语课外
期刊
贝加尔湖啊,贝加尔湖……  大司祭阿瓦库姆留下了一篇俄罗斯人对贝加尔湖的最早赞誉。1662年夏,这位“狂人”大司祭从达斡尔流放地返回途中,他只得从东岸到西岸横渡这个海洋般的大湖,当时他对贝加尔有过这样的记述:  ……其周围,群山崔嵬,岩峭壁高耸入云——我跋涉迢迢万里,任何地方都不曾见到这样的山景。山上,石房、木屋、大门、立柱、石砌的围墙和庭院——无不都是上帝的赐予。山上边长有葱蒜——不仅茎头之大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