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古人说:学会支乎者也矣焉哉。文言虚词是组成文言语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包含副词、介词、助词、叹词。虽然文言虚词数量较少,不过使用方法灵活,应用率较高,在汉语中发展变化较大。接下来,笔者结合学习经验,就文言虚词“乎”的用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文言虚词 乎 用法
文言虚词“乎”用于语气助词,用在后词后分为两种,即:助词和介词。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一.文言虚词乎用法
文言虚词中的“乎”主要用于语气助词,但是“乎”在句子中与动词用法分为助词和介词,介词应用较多。比如:师说中“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乎”翻译为“于”,用于介词。不过,有时将句子跟在动词后作为介词也是可行性,比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就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在该句中作为介词翻译则不太恰当,只能当做“在”后的后缀,并无具体意义,是虚词中的助词。这样一来,句子中放在动词后面的“乎”作为助词。“乎”和“于”意思相近,“于”放在动词后作为后缀时,“于”就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忠”与“于”形成“忠于”,“于”就不能当做介词。这是因为“忠于”后能够带宾语,“于”主要作为构词成分,无具体意义,因此属于助词。尽管“于”多应用在汉语中,但其根源是文言虚词应用。比如:“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和“良剑期乎,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鳌”,改句子中的“乎”等于“于”。但是也有作为介进对象或代表停顿的介词不太合理,两个“乎”根据现代汉语翻译都是作为词缀,结合文言虚词则用于助词。与“者”使用方法相近,“者”原本作为文言虚词的助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动词、形容词,比如:“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其中,瞽者与聋者的“者”都表示为助词,译为人。但是,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后缀,代表有这样的人。其实,“乎”也并非可以完全取缔“于”,例如:文言文中被动句多应用“于”而很少使用“乎”,“对于”的意义不用“乎”。文言文中的“乎”不会因为在句子中的作用而看作“于”,或是认为二字使用方法相同,例如:“府吏见丁宁”中的“见”在动词前代表对自己怎么样,等同于“我”,但它作为一种副词。所以,该句中在动词后的“乎”用法详细划分可以作为助词、介词等。
目前,文言虚词使用方法多是根据汉语语法定义的。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使用没有明确的定义,语法作用和词的形态、词汇也不是汉语语法能够完全解释的。因此,一些时候难以具体指出也是情有可原的,比如:“吕公女,乃吕后也”中的“乃”代表判断,意为“是。”如果按照汉语语法划分,“是”表示实词中的动词,有“是”之意的“乃”,根据古汉语此类是虚词中的副词,因而就出现了句子成分不完整的问题。这也是由于句子中没有谓语。汉语中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例如:“(张)良乃入,具告沛公”中的“乃”,因为在动词“入”前,因而作为副词。但“吕公女,乃吕后也”中的“乃”是主语与宾语的连接,所以将其作为实词的动词,非虚词中的副词。对于文言虚词“乃”的划分其词汇意义是一样的,只是根据汉语语法划分,实词与虚词语法功能不同。通常情况下,实词表示有实质性的意义,可以独立用于回答问题或作为句子成分的词。虚词则无实质性的意义,不可以用于独立回答问题,这也是在文章翻译中很多句子存在理不通的主要原因。的至于副词属于实词还是文言虚词问题至今也未有明确答案,例如:一些人提出副词属于半实词,出现异议主要因为认识到实词与虚词的不同属性。按照这一思路,“吕公女,乃吕后也”中的“乃”虽然是副词,但也可以作为实词看,这样句子就理通了。而另一些认识,这些句子都在句尾,不是都有一个表示判断的语气助词,这些句子属于判断句,文言虚词的语气助词既表示语气又具有句子连接的作用,但与汉语的语气助词语法又存在差别。
结合词法上分析,古汉语实词与虚词的定义较为模糊,一些文言虚词也是基于文言实词演变的,意义与作用具有实词性。比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中的“所”,一些人将其作为代次,也有人作为助词,而无论如何区分都属于虚词。“所”实质上是由名词演变的,如:“某所,而母立于兹”,“所”代表名词,表示处所。所以,“所至”中的“所”放在动词前面形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代表处所。此外,也有一些文言虚词是由实词演变的,相同的虚词用法主要应用在现代汉语相近虚词的使用方法。比如:“则”应用在汉语中为连词,但在古汉语中还可作为助词、副词,也有文言虚词的使用,这是因为无法使用现代汉语翻译。因此,根据现代汉语将其作为助词,比如:“其”作为代次、副词、连词时可以用汉语诠释,进而确定使用方法。但是,对于“余与四人皆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中的“其”就不能使用漢语词汇诠释,无实质意义。因此,只能作为助词。
结合现代汉语实词与虚词定义,实词指的是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虚词则无意义。而在文言虚词中也表示具有实质性意义,如:“久久莫相忘”,“相”表示指代性副词,等于“我”,这时我们就不能说没有实质性意义。或者“因利乘便”中的“因”,通常看作介词,有“凭证”等意义。但是,结合其该句结构分析,“利”和“便”同义,“因”与“乘”同义。所以,“因”具有实质性意义,可以将其作为动词。此外,也有文言虚词是结合现代汉语明确使用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恰当但也是无可厚非,这也是存在异议的主要原因。比如:军惊而坏都舍”中的“而”,汉语可译为“好像”,但在该句中则成为动词,或者在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和“天涯若比邻”中的“若”也可译为好像、似乎,也可作为动词。如果只是因为翻译意思相同就将“而”与“若”作为动词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军惊而坏都舍”中的“而”表示递进连词也是合适的,因为该句主语为“军”,“而”连接“惊与坏”词性相同,译为更进一步,“军惊而坏都舍”可译为:士卒惊骇进而使大房屋倒塌。
关键词:文言虚词 乎 用法
文言虚词“乎”用于语气助词,用在后词后分为两种,即:助词和介词。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一.文言虚词乎用法
文言虚词中的“乎”主要用于语气助词,但是“乎”在句子中与动词用法分为助词和介词,介词应用较多。比如:师说中“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乎”翻译为“于”,用于介词。不过,有时将句子跟在动词后作为介词也是可行性,比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就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在该句中作为介词翻译则不太恰当,只能当做“在”后的后缀,并无具体意义,是虚词中的助词。这样一来,句子中放在动词后面的“乎”作为助词。“乎”和“于”意思相近,“于”放在动词后作为后缀时,“于”就没有任何意义,比如:“忠”与“于”形成“忠于”,“于”就不能当做介词。这是因为“忠于”后能够带宾语,“于”主要作为构词成分,无具体意义,因此属于助词。尽管“于”多应用在汉语中,但其根源是文言虚词应用。比如:“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和“良剑期乎,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鳌”,改句子中的“乎”等于“于”。但是也有作为介进对象或代表停顿的介词不太合理,两个“乎”根据现代汉语翻译都是作为词缀,结合文言虚词则用于助词。与“者”使用方法相近,“者”原本作为文言虚词的助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动词、形容词,比如:“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其中,瞽者与聋者的“者”都表示为助词,译为人。但是,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后缀,代表有这样的人。其实,“乎”也并非可以完全取缔“于”,例如:文言文中被动句多应用“于”而很少使用“乎”,“对于”的意义不用“乎”。文言文中的“乎”不会因为在句子中的作用而看作“于”,或是认为二字使用方法相同,例如:“府吏见丁宁”中的“见”在动词前代表对自己怎么样,等同于“我”,但它作为一种副词。所以,该句中在动词后的“乎”用法详细划分可以作为助词、介词等。
目前,文言虚词使用方法多是根据汉语语法定义的。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使用没有明确的定义,语法作用和词的形态、词汇也不是汉语语法能够完全解释的。因此,一些时候难以具体指出也是情有可原的,比如:“吕公女,乃吕后也”中的“乃”代表判断,意为“是。”如果按照汉语语法划分,“是”表示实词中的动词,有“是”之意的“乃”,根据古汉语此类是虚词中的副词,因而就出现了句子成分不完整的问题。这也是由于句子中没有谓语。汉语中副词主要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例如:“(张)良乃入,具告沛公”中的“乃”,因为在动词“入”前,因而作为副词。但“吕公女,乃吕后也”中的“乃”是主语与宾语的连接,所以将其作为实词的动词,非虚词中的副词。对于文言虚词“乃”的划分其词汇意义是一样的,只是根据汉语语法划分,实词与虚词语法功能不同。通常情况下,实词表示有实质性的意义,可以独立用于回答问题或作为句子成分的词。虚词则无实质性的意义,不可以用于独立回答问题,这也是在文章翻译中很多句子存在理不通的主要原因。的至于副词属于实词还是文言虚词问题至今也未有明确答案,例如:一些人提出副词属于半实词,出现异议主要因为认识到实词与虚词的不同属性。按照这一思路,“吕公女,乃吕后也”中的“乃”虽然是副词,但也可以作为实词看,这样句子就理通了。而另一些认识,这些句子都在句尾,不是都有一个表示判断的语气助词,这些句子属于判断句,文言虚词的语气助词既表示语气又具有句子连接的作用,但与汉语的语气助词语法又存在差别。
结合词法上分析,古汉语实词与虚词的定义较为模糊,一些文言虚词也是基于文言实词演变的,意义与作用具有实词性。比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中的“所”,一些人将其作为代次,也有人作为助词,而无论如何区分都属于虚词。“所”实质上是由名词演变的,如:“某所,而母立于兹”,“所”代表名词,表示处所。所以,“所至”中的“所”放在动词前面形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代表处所。此外,也有一些文言虚词是由实词演变的,相同的虚词用法主要应用在现代汉语相近虚词的使用方法。比如:“则”应用在汉语中为连词,但在古汉语中还可作为助词、副词,也有文言虚词的使用,这是因为无法使用现代汉语翻译。因此,根据现代汉语将其作为助词,比如:“其”作为代次、副词、连词时可以用汉语诠释,进而确定使用方法。但是,对于“余与四人皆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中的“其”就不能使用漢语词汇诠释,无实质意义。因此,只能作为助词。
结合现代汉语实词与虚词定义,实词指的是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虚词则无意义。而在文言虚词中也表示具有实质性意义,如:“久久莫相忘”,“相”表示指代性副词,等于“我”,这时我们就不能说没有实质性意义。或者“因利乘便”中的“因”,通常看作介词,有“凭证”等意义。但是,结合其该句结构分析,“利”和“便”同义,“因”与“乘”同义。所以,“因”具有实质性意义,可以将其作为动词。此外,也有文言虚词是结合现代汉语明确使用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并不恰当但也是无可厚非,这也是存在异议的主要原因。比如:军惊而坏都舍”中的“而”,汉语可译为“好像”,但在该句中则成为动词,或者在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和“天涯若比邻”中的“若”也可译为好像、似乎,也可作为动词。如果只是因为翻译意思相同就将“而”与“若”作为动词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军惊而坏都舍”中的“而”表示递进连词也是合适的,因为该句主语为“军”,“而”连接“惊与坏”词性相同,译为更进一步,“军惊而坏都舍”可译为:士卒惊骇进而使大房屋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