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概念多,内容杂,学生学习中存在很多障碍,且记忆负担过重。针对这些问题,本着为学生着想,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技巧,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就课堂教学策略、技巧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历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有着很多抽象概念,而大部分概念,教材未做任何解释,但这些概念往往起着衔接知识的主线作用,或成为理解历史知识的关键。不弄清它们,学生则存在很大的学习障碍。由此可见,教师突破概念难点,重视“概念教学”,就好比工兵“扫雷”,其意义在于清除学习路障。如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的崛起”中“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是重要历史概念。教师不能急于讲解正文部分的内容,因为学生不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也就不能理解中国革命是如何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也就不能接受教材为什么会在此安排这些内容的教学。新旧民主革命,就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有相同的一面,即都要求反侵略、反封建。辛亥革命失败,证明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中国“两半”社会性质依旧没有改变,历史重任呼唤着民主革命向前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中国革命逐渐具备了向前发展的历史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前途;十月革命的成功,极大鼓舞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志。对“新民主主义”概念,有了以上这些引导,学生也就能明白中国革命是如何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进而能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方面有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一课要讲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运动等史实。这节内容的教学,成败得失,关键就在于是否重视、如何处理这个概念。我在此概念上的教学时间,足足花了15分钟,但我认为十分值得。因为这个概念,虽然教材未做半点解释,但它不仅是本课的难点,且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到后面第15、16、17等课内容。
“概念教学”要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能为讲概念而讲概念,要将其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发挥其化解学习难度的作用。如学生在学习必修二第10课第一子目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甲午战后,列强加紧进行资本输出,为什么会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有何联系、区别?对此,教师应将“资本输出”这个概念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1)列强通过什么條约取得了“投资设厂”这项资本输出特权的?(2)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是列强两种经济侵略方式,前者较后者在侵略上表现出怎样的优势?(3)资本输出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怎样的双重影响?教师以“投资设厂”为例,说明资本输出可免除关税,且可减少运输成本,还可就近直接掠夺中国廉价劳动力、原料,从而降低其生产成本,使其产品更具市场竞争性,这样对自然经济的打击更大,促使其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从长远看,它也挤压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资本输出”这个历史概念,成了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历史知识点繁多,且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正文部分的文字作为组织教学的主线,文字内容往往具有抽象性,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繁多的知识点很难有一个简洁、清晰的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教学技巧。
(一)在教学设计中,变换组织教学的主线,用形象化的图片、图表来设计、组织教学。
以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教材给我们呈现出了“珍妮机”、“英国就业人口比重”、“19 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等三幅图片。对“珍妮机”图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珍妮纺纱机的问世,是怎样揭开了工业革命序幕的?(3)蒸汽机的问世是一次动力革命,它为什么能推动第一次工业进入崭新阶段?(4)珍妮机、蒸汽机等发明出现在英国,试分析英国是怎样具备工业革命条件的?对“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此图表反映英国怎样的经济现象?(2)该经济现象与工厂制的出现有何关系?(3)该经济现象产生后,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关系、政治变革、对外政策、经济思想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19 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该图反映了英国当时在世界上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世界工厂、贸易中心)。(2)工业革命与英国这种经济地位的确立有何关系?(3)该图能反映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英国为代表的工业国之间怎样的关系?(东方从属于西方)。在解决这些探究问题时,我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为什么出示这三幅图片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第一幅珍妮机图,引导我们认识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手段、生产方式方面的巨大变化。正是由于此变化,带来了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即工厂制。它又导致了第二幅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出现。第二幅图表主要引导我们认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政治领域等方面带来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具备了加紧对外扩张的必要性、可能性,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具有新特点,即以坚船利炮与廉价商品作为对外扩张的利剑。这也揭示了第三幅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产生的原因。该图表达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及英国的国际地位的确立。这节课我以三幅图为主线组织教学,围绕它们提出探究性问题,充分挖掘这三幅图的隐性知识,并建立其内在联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到影响,有一个感性认识,达到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繁难问题简易化,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驾驭教材,学生只需要结合这三幅图便可把握本节课的内容要点,课后依托三幅图片更容易再现知识,从而减轻了学生记忆负担。
(二)采取新方式做好课堂小结。如分析子目标题的设计,并揭示子目标题与课文大标题的关系。
再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为例,第一子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这从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的变革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领域的变革。由此可见,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第二子目:从工场到工厂。这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必将带来资本主义内部经济、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第三子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这是讲工业革命带来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总之,三个子目从工业革命的发生过程到其对资本国家内部及整个世界所带来的影响两大角度介绍了工业革命。课堂小结,围绕课文标题展开,不拘泥细节,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也能起到减轻记忆负担的作用。
总之,学生学习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教学应本着为学生着想,努力改进教学策略、技巧,以适应学生需要,为其减负。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湖县第二中学)
历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有着很多抽象概念,而大部分概念,教材未做任何解释,但这些概念往往起着衔接知识的主线作用,或成为理解历史知识的关键。不弄清它们,学生则存在很大的学习障碍。由此可见,教师突破概念难点,重视“概念教学”,就好比工兵“扫雷”,其意义在于清除学习路障。如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的崛起”中“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是重要历史概念。教师不能急于讲解正文部分的内容,因为学生不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也就不能理解中国革命是如何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也就不能接受教材为什么会在此安排这些内容的教学。新旧民主革命,就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有相同的一面,即都要求反侵略、反封建。辛亥革命失败,证明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中国“两半”社会性质依旧没有改变,历史重任呼唤着民主革命向前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中国革命逐渐具备了向前发展的历史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新前途;十月革命的成功,极大鼓舞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志。对“新民主主义”概念,有了以上这些引导,学生也就能明白中国革命是如何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进而能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等方面有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一课要讲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运动等史实。这节内容的教学,成败得失,关键就在于是否重视、如何处理这个概念。我在此概念上的教学时间,足足花了15分钟,但我认为十分值得。因为这个概念,虽然教材未做半点解释,但它不仅是本课的难点,且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到后面第15、16、17等课内容。
“概念教学”要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能为讲概念而讲概念,要将其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发挥其化解学习难度的作用。如学生在学习必修二第10课第一子目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甲午战后,列强加紧进行资本输出,为什么会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有何联系、区别?对此,教师应将“资本输出”这个概念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1)列强通过什么條约取得了“投资设厂”这项资本输出特权的?(2)资本输出、商品输出是列强两种经济侵略方式,前者较后者在侵略上表现出怎样的优势?(3)资本输出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怎样的双重影响?教师以“投资设厂”为例,说明资本输出可免除关税,且可减少运输成本,还可就近直接掠夺中国廉价劳动力、原料,从而降低其生产成本,使其产品更具市场竞争性,这样对自然经济的打击更大,促使其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从长远看,它也挤压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资本输出”这个历史概念,成了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历史知识点繁多,且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正文部分的文字作为组织教学的主线,文字内容往往具有抽象性,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繁多的知识点很难有一个简洁、清晰的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教学技巧。
(一)在教学设计中,变换组织教学的主线,用形象化的图片、图表来设计、组织教学。
以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教材给我们呈现出了“珍妮机”、“英国就业人口比重”、“19 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等三幅图片。对“珍妮机”图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珍妮纺纱机的问世,是怎样揭开了工业革命序幕的?(3)蒸汽机的问世是一次动力革命,它为什么能推动第一次工业进入崭新阶段?(4)珍妮机、蒸汽机等发明出现在英国,试分析英国是怎样具备工业革命条件的?对“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此图表反映英国怎样的经济现象?(2)该经济现象与工厂制的出现有何关系?(3)该经济现象产生后,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关系、政治变革、对外政策、经济思想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19 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该图反映了英国当时在世界上处于怎样的经济地位?(世界工厂、贸易中心)。(2)工业革命与英国这种经济地位的确立有何关系?(3)该图能反映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英国为代表的工业国之间怎样的关系?(东方从属于西方)。在解决这些探究问题时,我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为什么出示这三幅图片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第一幅珍妮机图,引导我们认识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手段、生产方式方面的巨大变化。正是由于此变化,带来了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即工厂制。它又导致了第二幅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出现。第二幅图表主要引导我们认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政治领域等方面带来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具备了加紧对外扩张的必要性、可能性,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具有新特点,即以坚船利炮与廉价商品作为对外扩张的利剑。这也揭示了第三幅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产生的原因。该图表达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及英国的国际地位的确立。这节课我以三幅图为主线组织教学,围绕它们提出探究性问题,充分挖掘这三幅图的隐性知识,并建立其内在联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发生到影响,有一个感性认识,达到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繁难问题简易化,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驾驭教材,学生只需要结合这三幅图便可把握本节课的内容要点,课后依托三幅图片更容易再现知识,从而减轻了学生记忆负担。
(二)采取新方式做好课堂小结。如分析子目标题的设计,并揭示子目标题与课文大标题的关系。
再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为例,第一子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这从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的变革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技术领域的变革。由此可见,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第二子目:从工场到工厂。这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必将带来资本主义内部经济、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第三子目: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这是讲工业革命带来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总之,三个子目从工业革命的发生过程到其对资本国家内部及整个世界所带来的影响两大角度介绍了工业革命。课堂小结,围绕课文标题展开,不拘泥细节,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也能起到减轻记忆负担的作用。
总之,学生学习中存在很多实际困难,教学应本着为学生着想,努力改进教学策略、技巧,以适应学生需要,为其减负。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