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是一个崇学有文化的人。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识字,母亲对读书有一种膜拜的情结。有时刚想叫我们姐妹做点家务活,看到我们几个在看书,不管是正书还是“野书”(小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于是,忙碌的母亲默默地打理着一切,再也不惊动我们。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直到今天,有两个举动仍让我很有些愧意。年少的我有时为了偷懒,会拿着一本书装样子,母亲不知不觉中计了,于是,逃过了不少不愿干的家务活。直到后来我真正体会到母亲那份良苦用心后,渐渐地养成了早晚睡前醒后都看点书的习惯。还有一个举动也很“恶作”,不识字的母亲有她特殊的督学方式——每天早晨,她边做饭边要我练算盘,而我为了让母亲听起来感觉悦耳熟练,就从1打到20,然后重来,反反复复,还自以为很聪明。现在想来,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把戏既辜负了母亲,又枉待了自己。假如是背诵乘法口诀想糊弄母亲,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奇怪,母亲不仅能娴熟地背诵乘法口诀,而且心算还算得很快,对此我们几个子女一直很费解。
母亲对读书的那种膜拜,还表现在把我们6个子女拉扯大的过程中,硬是一个接一个地把我们送进学校。父亲去得早,作为一个小脚妇女,把我们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何况读书呢!在那个年代,农家女孩上学简直是一种奢侈!所幸的是,我的母亲对子女的读书决不含糊。我们5个女儿学历最低的是高中。这在当时的农村是极为罕见的。
我出生那年,正是二姐考上师范、哥读中学的时候。为了筹足学费,母亲两毛三毛东拼西凑到处借钱。对于母亲千方百计衬(培养)子女读书,乡里乡亲有敬仰的,也有不屑的。在一次偶然的对话里,母亲道出了她的心声:“美,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你知道吗?你叔(方言:对父亲的称谓)以前常说,在外面工作,字识得少,文化不高是要受欺侮的!”原来正是父亲这样一句朴素的话,支撑着一个小脚妇女的“大梦想”!当年高考我还算顺利,幸运地走进了法律学校,这让母亲格外高兴,对我们子女说:“我们家有当老师的,有当医生的,这个老末(排行最小的)还真争气——将来可以当个法官!”“你呀,当法官就要像包公那样!”喜悦之情洋溢在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参加工作后,尽管我没有当上法官,但一直谨记母亲的教诲,公道办好每一件事。
母亲的崇学不仅反映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更渗透在她那待人做事的示范中。母亲是本“无字天书”,她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流淌在我们子女的血脉中。
身教重于言教,母亲用她那“挖心”待人的方式教育我们真心待人,善待他人。二姐和哥是父亲走后家里的顶梁柱,那时他们都已工作。每次过年,他们会分到4两花生,带回家后,那花生一定是待贵客的果子,只有剩到没几颗,母亲才会开口让我们解解馋。这也应了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少吃多知味”。除了过年以外,家里偶尔炒肉烧鱼煮蛋滚豆腐,要么是家里来了客人,要么是“宗老师”(小学老师轮流在学生家派饭),还有就是用“匠人”(农村的木工、砖工、裁缝等手艺人)。村里有几个在外工作的邻居回家了,总要到我家走走,母亲每次都要请他们吃个饭,而且像待贵客一样,先煮上5个鸡蛋,手头不凑巧时借都要借3个来,然后再炒几个像样的菜或者就是包菜粿给他们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绝对属于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奢华版。受母亲这种掏心掏肺待人的影响,我给女儿的定位是做一个善良大气的人。
母亲不单单是用自己的言行来诠释做人的道理,而且用追求几近完美的做事风范来引导我们成长。无论是家庭主妇那些烧饭做菜、纳鞋补衣的份内活,还是养家糊口挣工分的田地活,母亲永远属于令人“羡慕忌妒恨”的那款。她包的菜粿回头客很多,她做的鞋远近有名,她种的蔬菜瓜果特别绿油肥硕……以至于她的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也反映在我们这些子女的身上。我曾经跟我的同事们说过,凡事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至少是自己能力的极致发挥。如果有10件事,若做不好,宁可放弃1件不做,也要把其余9件事做好。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觉得母亲那双慈祥的眼睛一直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就不敢放任,不敢懈怠,血液里就会重新焕发出那种活态传承。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亲享》 主编:王学武 )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识字,母亲对读书有一种膜拜的情结。有时刚想叫我们姐妹做点家务活,看到我们几个在看书,不管是正书还是“野书”(小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于是,忙碌的母亲默默地打理着一切,再也不惊动我们。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直到今天,有两个举动仍让我很有些愧意。年少的我有时为了偷懒,会拿着一本书装样子,母亲不知不觉中计了,于是,逃过了不少不愿干的家务活。直到后来我真正体会到母亲那份良苦用心后,渐渐地养成了早晚睡前醒后都看点书的习惯。还有一个举动也很“恶作”,不识字的母亲有她特殊的督学方式——每天早晨,她边做饭边要我练算盘,而我为了让母亲听起来感觉悦耳熟练,就从1打到20,然后重来,反反复复,还自以为很聪明。现在想来,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把戏既辜负了母亲,又枉待了自己。假如是背诵乘法口诀想糊弄母亲,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奇怪,母亲不仅能娴熟地背诵乘法口诀,而且心算还算得很快,对此我们几个子女一直很费解。
母亲对读书的那种膜拜,还表现在把我们6个子女拉扯大的过程中,硬是一个接一个地把我们送进学校。父亲去得早,作为一个小脚妇女,把我们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何况读书呢!在那个年代,农家女孩上学简直是一种奢侈!所幸的是,我的母亲对子女的读书决不含糊。我们5个女儿学历最低的是高中。这在当时的农村是极为罕见的。
我出生那年,正是二姐考上师范、哥读中学的时候。为了筹足学费,母亲两毛三毛东拼西凑到处借钱。对于母亲千方百计衬(培养)子女读书,乡里乡亲有敬仰的,也有不屑的。在一次偶然的对话里,母亲道出了她的心声:“美,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你知道吗?你叔(方言:对父亲的称谓)以前常说,在外面工作,字识得少,文化不高是要受欺侮的!”原来正是父亲这样一句朴素的话,支撑着一个小脚妇女的“大梦想”!当年高考我还算顺利,幸运地走进了法律学校,这让母亲格外高兴,对我们子女说:“我们家有当老师的,有当医生的,这个老末(排行最小的)还真争气——将来可以当个法官!”“你呀,当法官就要像包公那样!”喜悦之情洋溢在她那满是皱纹的脸上。参加工作后,尽管我没有当上法官,但一直谨记母亲的教诲,公道办好每一件事。
母亲的崇学不仅反映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更渗透在她那待人做事的示范中。母亲是本“无字天书”,她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流淌在我们子女的血脉中。
身教重于言教,母亲用她那“挖心”待人的方式教育我们真心待人,善待他人。二姐和哥是父亲走后家里的顶梁柱,那时他们都已工作。每次过年,他们会分到4两花生,带回家后,那花生一定是待贵客的果子,只有剩到没几颗,母亲才会开口让我们解解馋。这也应了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少吃多知味”。除了过年以外,家里偶尔炒肉烧鱼煮蛋滚豆腐,要么是家里来了客人,要么是“宗老师”(小学老师轮流在学生家派饭),还有就是用“匠人”(农村的木工、砖工、裁缝等手艺人)。村里有几个在外工作的邻居回家了,总要到我家走走,母亲每次都要请他们吃个饭,而且像待贵客一样,先煮上5个鸡蛋,手头不凑巧时借都要借3个来,然后再炒几个像样的菜或者就是包菜粿给他们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绝对属于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奢华版。受母亲这种掏心掏肺待人的影响,我给女儿的定位是做一个善良大气的人。
母亲不单单是用自己的言行来诠释做人的道理,而且用追求几近完美的做事风范来引导我们成长。无论是家庭主妇那些烧饭做菜、纳鞋补衣的份内活,还是养家糊口挣工分的田地活,母亲永远属于令人“羡慕忌妒恨”的那款。她包的菜粿回头客很多,她做的鞋远近有名,她种的蔬菜瓜果特别绿油肥硕……以至于她的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也反映在我们这些子女的身上。我曾经跟我的同事们说过,凡事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至少是自己能力的极致发挥。如果有10件事,若做不好,宁可放弃1件不做,也要把其余9件事做好。
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觉得母亲那双慈祥的眼睛一直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于是,就不敢放任,不敢懈怠,血液里就会重新焕发出那种活态传承。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亲享》 主编:王学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