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留学生写真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毗邻古城的大理学院古城校区,校园广场、文化广场、理工实验楼、艺术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风雨操场错落有致的建筑之中,矗立着熠熠生辉寓意“学海风帆”的综合教学楼。这里有来自全国23个省近2万名学生攻读医、文、理、经、管、法、工、艺学科,他们中有三百多名异国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攻读中国汉语。
  翻开留学生们的一篇篇汉语作文,就如同翻开他们的生活,娓娓叙述着他们在美丽大理留学的心扉。
  
  憧憬,会成现实
  
  老挝女生尹曼思真情写道:“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从那时候我一直都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去看看。我终于实现了这个向往,我到了中国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大理’留学。”另外一位女生欧班丽写道:“去年我来到了中国大理,说来很奇怪,那时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越南男生黎春史倾吐他的心语:“我从小就喜欢中国,长大后来中国学习也是我从小的愿望,想不到现在真的实现了。来大理留学,我特别激动,特别高兴。”另一男生阮平原写道:“多年的期望、多年的等待,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来到大理学院快4个月了,我还以为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似的。”另一女生黎秋贤这么叙述:“这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第一次学会一个人到外国独立生活。那时候,我希望尽早可以飞到大理,飞到这个新环境,能学到许多东西。终于我到了自己常梦想的地方。”女生郑氏安和写了几句诗:“不知多少次/暗中祈祷/只为了心中的梦/不再飘渺——美丽的大理。”
  
  旅行箱,伴随着一句汉语的“你好!”
  
  作为教师的我,在班主任工作笔记里写道:“新学期开学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昆明接我班的留学生。学生们大包小裹的从机场缓缓走出,看着我手里举着‘大理学院’的招牌,他们怯生生的走过来。我用普通话询问他们是否从河内外国语大学到大理学院留学时,一个个都不敢开口,仅是点头作答,只有一个男生黎红河开口用普通话问‘你好’。”
  越南学生郑氏安和在她的笔记里,记叙了她初来乍到的情形:“我来中国的行李是一个大箱子,背着一个背包,嘴巴挂着唯一一句‘你好!’就没有了。飞机下降昆明机场,有一些老师来接我们(那时还不知道他们是老师,只知道是中国人,好傻啊,我。)我们坐汽车到学校,车一进公寓门口,就看见好多中国学生已经在那儿欢迎我们。哇!他们真热情,太好了!哎,真没想到不会说汉语碰到那么多困难,连‘谢谢’那两个字也不会。想跟中国朋友说一句话,过了两天我尝试说‘你好’,‘再见’,‘谢谢’,‘多少钱’,会数从一到十,就没有了。见了朋友、老师就‘你好’说完就不会说什么,最多说‘再见’,让我真不好意思,好几天都不敢出去,只怕碰见谁,他们问我或跟我打招呼,真太丢脸了!”
  老挝女生欧班丽写道:“到大理学院的时候,汉语连‘你好’也不会说,要做什么都挺难。去买东西啊怎么跟他们讲话,去吃饭也不知道要吃什么味道才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教学与自身的努力,他们的汉语有了很大的进步。越南女生范氏容写道:“中国人说话太快而我说得太慢,声调又不准确,语法的错误比较多。那时我才觉得在国内学过的汉语太少了。后来很多老师和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热情帮助我,交流的机会越多,汉语有了很大进步。”
  
  春节,放假了
  
  越南生陈芳清这样写道:“春节来了,放假了,我高高兴兴地收拾东西回国,回家。回到家谁都说我吃中国菜长胖了。今年我家过春节比往年都隆重,因为我刚从中国回来,得到很多人的问候、关心。他们问我大理学院怎样?大理的春节气氛怎样?我妈还逗我,是不是爱上中国男孩了?”。越南学生辈芳庄写道:“回国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照片给妈妈看。她急着想了解我在中国留学的生活。我的照片有在宿舍照的,有在校园照的,有我一个人照的,也有跟中国同学照的,还有一张是班主任生日我们全班照的。看到中国同学和老师的关爱,妈妈欣慰地笑了。”越南女生陶氏陲洋记述道:“越南过春节,每年农历二十三日,家里要准备供品和一条鱼让灶君飞上天向玉皇报告这一年地上的平安。28日全家要包粽子,春节吃粽子是越南与中国春节不同的传统风俗。三十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新年的一天我家有个习惯,就是总结去年家庭成果。公布新年计划,我说了我的学习和实现的目标,爷爷奶奶和父母给了红包,心里有一种温暖,连连说我不辜负全家。”
  
  大理报刊,开始了他们汉语写作的耕耘
  
  我在教学笔记里写道:“我每个星期都要给留学生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中国报刊阅读教程》课,显然把课中学的阅读引导在动笔写作上这是我的方法。我在课堂上,开始了每节课前5分钟都请一名同学上台自由演讲,内容不限。为了破除紧张带来干扰,我发现不少同学事先都准备了‘手稿’。有一次一位学生还给大家念了一段她的‘日记’,她写得生动、细腻。于是,我便发动学生写自己的‘新闻报道’——引导留学生们写作文。于是,我要他们每个人交一篇作文。在汉字写得歪歪倒倒语法都有错误的一篇篇作文中,我认真加以修改,挑选,并尝试着到大理报刊刊发。2月22日《苍洱时讯》副刊登出了越南男生黎红河的《画里的古城》。文中他写道:“雨中古城,会让我有点忧愁,但不是有人说过‘忧愁是最美丽的’吗?下雨的时候古城中的各种各样的花儿在雨中微笑。有时候古城的雨很小,小小的雨珠就像小猫的毛那么细那么温柔,弥漫了整个天空,那时仿佛自己的灵魂也跟着细雨飞啊飞,飞翔在犹如神话中的仙境般古城。”杨清峰的《我的名字和大理点苍山》3月6日也在《苍洱时讯》发表。文中写道:“我每天都抓紧时间认真地学习汉语,专心听老师讲课,努力做练习。现在我能够用汉语和中国的朋友交流,越来越觉得学习汉语很有意思。通过两年的学习,我已经很喜欢我的名字了,而且渐渐明白了爷爷给我取名“清峰”的意义!清峰——就是清新秀丽的点苍山和我冥冥之中的缘分!”
  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大理,21世纪正步入让大理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大理的轨道。到2004年,大理学院已接收来自欧美、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240多人,2005年又招收了印度、尼泊尔等国的一批学生,成为云南省留学生最多的院校之一。大理对外留学生教育如春天的烂漫之花,正芬芳吐艳开放在苍洱大地。
其他文献
五月  东方地平线上  我们的城市气宇轩昂    所有的店门打开了  心灵之窗敞开了  天空展现无边的蔚蓝  随着苦闷 迷惘  从街道巷口一一散尽  我们的城市  在往来旅人的眼中  已举起广厦之笔  挥毫欢愉的情愫    让贫穷落后  远离我们的城市  阳光下思想  不再彳亍徘徊  当文明与和谐的圣水  浇入我们的内心  城市于是奏响了  许多美妙动听的曲调  连同未来和希望    五月  东方
期刊
2002年10月30日21时,是我们全家一个悲痛万分的日子。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的母亲,走过了一个农村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在母亲很小的时候,我的段氏祖母就去世了。祖父领着她和父亲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母亲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母亲就陪伴着祖父一路从艰难困苦中走来。也许是命运多舛,母亲一辈子都过得异常艰辛。  母亲那个年代的人,结婚早,儿女多,负担重
期刊
1997年11月30日凌晨3时4分,这个时刻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对于沉睡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甚至毫无记忆可言。然而,这个时刻,对于我来说,就是创世纪,就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个时刻,我的女儿,以她清亮的哭啼声撕破了浓酽酽的夜幕,让我的天宇缀满璀璨的星子。这声音,带着只属于天界的清纯,任情任性,全然不顾地闯入了过于成人化的世界。它带着新生命的乳香,温暖了我的冬夜。  我几乎虔诚地站在
期刊
风  下关风,下关风,  清风徐徐报春浓。  春风化雨润五谷,  夏风拂面添喜容。  秋风送爽人寿年丰,  冬风卷云一碧苍穹。  人在风中抖精神,  鸟在风中击长空。  风爱百花催新蕾,  情满山川万木荣。  年年吹不断啊,  风城四季风。    下关风,下关风,  狂风浩荡腾蛟龙。  掀开洱海千层波,  望夫云和石骡来相逢。  荡平世上不平事,  悲欢离合相与共。  风有良知遂人愿,   喜怒哀
期刊
前些年我住漾濞,有很多时间都闲着没事,于是就仰着脸去看苍山,通常我是坐在院子里,捧着一杯清茶赏一道风景,整个身心就被美美地滋润起来。院子里的牵牛花开得正红,照耀着花朵的阳光早已是暖暖的了,而那苍山却仍顶着白雪。从雪线那儿吹来的风像孩子的唇,被它们轻轻柔柔地亲过,心里便有了浓浓的醉意。  我长久地望着苍山,其实并没怎么在意山腰上的葱绿,主要是在看那山顶上的银白。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贫穷之中我们
期刊
一、历史文化背景    大理历史上重教尊儒,勤学上进之风非常突出,《西云书院序》中说“迤西文教之盛,往昔甲于滇省”。大理历史渊源深厚,文化底蕴十足,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与中原地区有了联系。从楚国庄蹻开滇,到汉武帝元封年间司马相如持节开越巂,直到后来的张叔传经,杜光庭讲学,郑回教授南诏宗室弟子,南诏王室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大量派遣大理学子到成都等地学习汉文经典。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期刊
一    雨,整整下了一夜,在接近天亮的时候,虽然稍小了些,但还没有想停的意思,淅淅沥沥的雨声和青蛙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奏出一曲和谐动听的音乐,使这静谧的僻静山村显得愈加宁静。  淡白的天光水似的浸进纸糊的窗棂,但它微弱的力量,仍然驱散不尽屋子里带着潮湿味和尿臊味的暗影,母亲那瘦削的身躯像一尊轮廓不甚分明的雕像,凝固在床上,已经很久了。她正在犹豫着。往常的这个时候,她差不多已经割满了一背篓猪草。但这
期刊
一个春日黄昏,我在嘈杂的市声中停下,转入一条窄窄的小巷。光线暗了下去,县医院高大的住院大楼,把小巷很少的一点阳光挡住了,心情也暗了下来。废弃物、污血、苍蝇、蚊子还有老鼠……所有与医院有关的让人恶心的词,都涌了上来。尽管小巷很干净并款款地透着凉爽,然而,在住院大楼黑黝黝的阴影下,心情却怎么都爽不起来。  猛地一声鸟鸣,突兀地从一户人家门前高大浓密的树阴里透了出来。接着,成千上万的鸟鸣声,密匝匝地撞蹭
期刊
在风光绮丽的洱海源头,在茈碧湖与海西海之间,三营坝子在蓝天下舒展开平坦的躯体,滇藏公路214国道纵贯南北、连接着州府下关、省会昆明,向西北,可抵鹤庆、剑川,直达丽江、香格里拉、西藏。这里是各种民族文化的交汇地,积淀了太多的历史沧桑。  三营镇海拔2050-2700米,平均气温13.9℃,距县城17公里。全镇土地面积258平方公里,辖三营等10个村委会、85个自然村、152个村民小组,有汉、白、彝、
期刊
真正的快乐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诗人亚历山大·蒲柏说:“快乐是我们生存的终极目标”。可是,随着生活逐步走向现代化,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还是不快乐,心里充满不安。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整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有了汽车想飞机,到了月球想火星。同时我们还面临一大堆问题:水污染了,能喝的水越来越少;大气污染了,天空不再蔚蓝;食物污染了,绿色食品难觅踪影;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了,朋友正离我们远去……真的,生命中可以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