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诗词这样隽永深邃的古典文化深入孩子心里,本身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而放置在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工作,一切的探索都是没有边际和确定的結果的。我只希望这样经典的纯粹,经典的隽永,以及经典所特有的美丽,在我们不断的探索中,能认真而尽可能多地传承给下一代。
关键词:古诗词 现状 对策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课内外古诗词百余首,它在语文中招考试的地位举足轻重(古诗词默写8分,诗词赏析4分,约占基础知识与阅读总分的17%)。因此,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古诗词诵读与赏析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应考复习中更是对学生进行了“大运动量”的训练,然而效果却不大理想。下面我就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一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予以批评指导。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疏于学习,文学素养不足。
应试的压力使得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能潜心研读古诗词,领会其精髓,平时对诗词的阅读积累不是很多,缺乏厚实的诗词艺术功底和驾驭诗词的理论厚度。一些教师疏于学习,特别是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对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其研究创新能力缺失,唯教材、唯教参,热衷于搞标准答案,使得古代诗词教学效率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以讲代读,烦琐讲解。
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不少教师往往在古诗词教学上,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去欣赏,去感悟,去整体把握,而是用烦琐的分析替代了阅读,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往往把一首韵味十足、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的诗词分析成索然无味的一堆文字符号。重标签式的分析和结论,而忽视诗词本身的审美和情感的共鸣,忽视学生个性的情感体味。老师过多地分析,学生少了诵读,少了欣赏,没了感悟,诗歌成了抽象的说教,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以练代读,本末倒置。
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本末倒置,以练代读”的做法。为了应付考试,许多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尤其是忽视对课外古诗词的指导,舍弃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在诗词教学中除了讲析外就是操练。让学生做大量的机械性默写和赏析练习题,背大量的老师总结出来的鉴赏知识。繁重的训练使学生疲于应付,其结果是剥夺了学生学习古诗词应有的趣味与快乐,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急功近利,随意增删。
眼睛紧盯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在诗词鉴赏方面,目标相对单一,只指向中考的34首诗词,直接针对中考的几个普遍考点进行教学(如重点字句的赏析和作者情感等),其他基本忽略不计。不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随意增删教学内容和课时,任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学生们得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不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重鉴赏技巧的灌输,轻自主感悟、审美愉悦情感的培养。
在中考这支指挥棒的指引下,初中语文诗词鉴赏长期以技术性训练为主导,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感悟、审美愉悦情感的培养,文学教育的任务并没有很好得到落实。尤其在初三阶段,老师们更加注重鉴赏技巧的灌输,各种诗词鉴赏的秘诀如潮水般涌向学生,忽视了诗词鉴赏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违背了诗词鉴赏的规律,错误地认为只要“狂轰滥炸”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对策探讨
(一)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诗词鉴赏素养。由于时代、教材的局限,教师曾经的诗词知识储备毕竟有限,教师要有一桶常流常新的活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清纯的新鲜水。所以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加倍地弥补,要围绕教材大量阅读诗词,不仅要积累古典诗词,而且要关注现当代诗词,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诗词鉴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鉴赏主体。
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用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从心灵自由感受诗词,去想象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心里的世界,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逐步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审美愉悦的情感。
(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诗词鉴赏教学来说,初中学生处于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设置情境,巧妙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广泛的联想活动,从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产生共鸣,得到启迪。及时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研究,敢于质疑,鼓励学生自主研习,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来理解诗词的内涵,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让他们自行把握、模仿,通过自主研习学会鉴赏诗歌的过程。
(四)引导学生熟悉积累诗词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词欣赏的常用技巧。
诗词表达技巧的获得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而需要学生结合自身鉴赏实践进行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一些零星的鉴赏体会总结成规律性的东西。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深入,这样学生的水平才会慢慢提高。当然,鉴赏经验的获得,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语感。
(五)加强对古代诗词课外阅读的指导。中学阶段的古代诗词教学,如果单纯依靠课本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讲解,自然对诗人及其作品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要改变这一不利的状况,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我们在诗词鉴赏教学中,应尊重诗词鉴赏的规律,在尊重学生个性阅读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一些鉴赏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词 现状 对策
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课内外古诗词百余首,它在语文中招考试的地位举足轻重(古诗词默写8分,诗词赏析4分,约占基础知识与阅读总分的17%)。因此,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古诗词诵读与赏析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应考复习中更是对学生进行了“大运动量”的训练,然而效果却不大理想。下面我就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一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予以批评指导。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疏于学习,文学素养不足。
应试的压力使得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不能潜心研读古诗词,领会其精髓,平时对诗词的阅读积累不是很多,缺乏厚实的诗词艺术功底和驾驭诗词的理论厚度。一些教师疏于学习,特别是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对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其研究创新能力缺失,唯教材、唯教参,热衷于搞标准答案,使得古代诗词教学效率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以讲代读,烦琐讲解。
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不少教师往往在古诗词教学上,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去欣赏,去感悟,去整体把握,而是用烦琐的分析替代了阅读,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往往把一首韵味十足、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的诗词分析成索然无味的一堆文字符号。重标签式的分析和结论,而忽视诗词本身的审美和情感的共鸣,忽视学生个性的情感体味。老师过多地分析,学生少了诵读,少了欣赏,没了感悟,诗歌成了抽象的说教,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以练代读,本末倒置。
古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本末倒置,以练代读”的做法。为了应付考试,许多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尤其是忽视对课外古诗词的指导,舍弃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在诗词教学中除了讲析外就是操练。让学生做大量的机械性默写和赏析练习题,背大量的老师总结出来的鉴赏知识。繁重的训练使学生疲于应付,其结果是剥夺了学生学习古诗词应有的趣味与快乐,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急功近利,随意增删。
眼睛紧盯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在诗词鉴赏方面,目标相对单一,只指向中考的34首诗词,直接针对中考的几个普遍考点进行教学(如重点字句的赏析和作者情感等),其他基本忽略不计。不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随意增删教学内容和课时,任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学生们得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不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重鉴赏技巧的灌输,轻自主感悟、审美愉悦情感的培养。
在中考这支指挥棒的指引下,初中语文诗词鉴赏长期以技术性训练为主导,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感悟、审美愉悦情感的培养,文学教育的任务并没有很好得到落实。尤其在初三阶段,老师们更加注重鉴赏技巧的灌输,各种诗词鉴赏的秘诀如潮水般涌向学生,忽视了诗词鉴赏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违背了诗词鉴赏的规律,错误地认为只要“狂轰滥炸”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对策探讨
(一)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诗词鉴赏素养。由于时代、教材的局限,教师曾经的诗词知识储备毕竟有限,教师要有一桶常流常新的活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清纯的新鲜水。所以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要加倍地弥补,要围绕教材大量阅读诗词,不仅要积累古典诗词,而且要关注现当代诗词,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诗词鉴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鉴赏主体。
引导学生走进作品中,用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从心灵自由感受诗词,去想象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心里的世界,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逐步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审美愉悦的情感。
(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诗词鉴赏教学来说,初中学生处于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设置情境,巧妙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广泛的联想活动,从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产生共鸣,得到启迪。及时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积极地研究,敢于质疑,鼓励学生自主研习,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来理解诗词的内涵,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让他们自行把握、模仿,通过自主研习学会鉴赏诗歌的过程。
(四)引导学生熟悉积累诗词创作的常见手法,掌握诗词欣赏的常用技巧。
诗词表达技巧的获得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而需要学生结合自身鉴赏实践进行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一些零星的鉴赏体会总结成规律性的东西。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深入,这样学生的水平才会慢慢提高。当然,鉴赏经验的获得,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语感。
(五)加强对古代诗词课外阅读的指导。中学阶段的古代诗词教学,如果单纯依靠课本所选录的作品进行讲解,自然对诗人及其作品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同时也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无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要改变这一不利的状况,老师的课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我们在诗词鉴赏教学中,应尊重诗词鉴赏的规律,在尊重学生个性阅读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一些鉴赏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