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解决,首先得有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标准理念认为:要通过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生成问题。学习过程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培养提问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学会提问方法,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要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培养能力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很常见的一种模式,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上能提出问题的则寥寥可数,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痛。学习过程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出现的语文课肯定不是优秀的语文课。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语文上或科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卻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在实际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提问激情,可以采用下面的策略:
一、放弃包办,引导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把学生视作被动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自主性非常有限。《新课标》转变了教师角色,改善了教学行为,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教师要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尊重他们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而不是扮演高高在上的裁判角色。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因此教师要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自信的信息。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问,并且说谁在课堂上敢于提问,谁就会受到表扬;如果谁提的问题使老师张口结舌不能回答,这最好,说明同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比老师还要深,老师今天不能回答可以留待以后回答。通过我们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说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生自尊心强,在课堂上总是不愿开口,怕说错问题后不好意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开口。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对发生在身边或耳闻目睹的每一事物都提出为什么,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做不来的、书中看不透的应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再有,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可笑时,教师应予引导说明而不是嘲笑、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时回答不了的,教师应灵活应变而不敷衍塞责;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教师应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最后,还要保证给学生提供有效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学中,可以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逐步过渡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思考、讨论。
三、比较阅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发现问题的逻辑起点。由于学生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及显示欲,所以精心设计比较阅读文段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探索的动机。如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小组讨论,碰撞出问题
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的伙伴意义已不停留在游戏水平上,而产生了友谊的需要。他们已不满足于单纯地参加集体活动,而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好感与信任,而这种需要往往在伙伴中才能得到。健康而真挚的伙伴关系可以成为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动力。尤其在教育上,孩子们通常愿意同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讨论并听取意见和建议。我们首先可从课业激励上出发,分层次地选择一些有一定号召力、上进心强的孩子,进行有意识的的培养,促进他们的进步,然后,以他们的行动去影响其他伙伴,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专题实践活动,培养有效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就是培养和训练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想方法。这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是合情推理,利用一般化、特殊化、类比和归纳等进行猜想、质疑和提问,通过对一个情境或给定的问题寻求结论、探求条件、改变结论、改变条件、隐藏条件、隐藏结论、寻求关系、改变关系、转化问题、分解问题等,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猜测。这些方法的掌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进行。比如用《园的联想》、《拼接小故事》、《桥与路》等联想活动来训练学生;还可以用语文课本提供的彩图或制作课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或是成语辩论活动如“我看对牛弹琴”等。这些新鲜的内容会让学生积极性高涨,而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让学生掌握提问方法。
六、结束语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可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和素质。敢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端,同时也是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语文这本讲究个人体验的学科更应让学生懂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培养能力 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很常见的一种模式,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上能提出问题的则寥寥可数,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痛。学习过程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出现的语文课肯定不是优秀的语文课。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语文上或科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卻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在实际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提问激情,可以采用下面的策略:
一、放弃包办,引导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把学生视作被动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自主性非常有限。《新课标》转变了教师角色,改善了教学行为,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教师要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尊重他们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而不是扮演高高在上的裁判角色。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因此教师要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自信的信息。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问,并且说谁在课堂上敢于提问,谁就会受到表扬;如果谁提的问题使老师张口结舌不能回答,这最好,说明同学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比老师还要深,老师今天不能回答可以留待以后回答。通过我们的鼓励就会使学生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地说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
学生自尊心强,在课堂上总是不愿开口,怕说错问题后不好意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开口。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还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对发生在身边或耳闻目睹的每一事物都提出为什么,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做不来的、书中看不透的应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再有,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采取积极、热情、严谨的态度,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当学生的提问过于简单可笑时,教师应予引导说明而不是嘲笑、讽刺;当学生的提问教师一时回答不了的,教师应灵活应变而不敷衍塞责;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教师应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提出问题的意识和兴趣。最后,还要保证给学生提供有效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学中,可以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逐步过渡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思考、讨论。
三、比较阅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发现问题的逻辑起点。由于学生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及显示欲,所以精心设计比较阅读文段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探索的动机。如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小组讨论,碰撞出问题
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他们的伙伴意义已不停留在游戏水平上,而产生了友谊的需要。他们已不满足于单纯地参加集体活动,而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好感与信任,而这种需要往往在伙伴中才能得到。健康而真挚的伙伴关系可以成为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动力。尤其在教育上,孩子们通常愿意同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讨论并听取意见和建议。我们首先可从课业激励上出发,分层次地选择一些有一定号召力、上进心强的孩子,进行有意识的的培养,促进他们的进步,然后,以他们的行动去影响其他伙伴,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专题实践活动,培养有效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就是培养和训练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想方法。这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是合情推理,利用一般化、特殊化、类比和归纳等进行猜想、质疑和提问,通过对一个情境或给定的问题寻求结论、探求条件、改变结论、改变条件、隐藏条件、隐藏结论、寻求关系、改变关系、转化问题、分解问题等,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猜测。这些方法的掌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来进行。比如用《园的联想》、《拼接小故事》、《桥与路》等联想活动来训练学生;还可以用语文课本提供的彩图或制作课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或是成语辩论活动如“我看对牛弹琴”等。这些新鲜的内容会让学生积极性高涨,而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让学生掌握提问方法。
六、结束语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可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和素质。敢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开端,同时也是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语文这本讲究个人体验的学科更应让学生懂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