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廖书兰女士,祖籍江苏,生长台湾,定居香港三十年,文学博士,香港新界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会长、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艺术)审批员、香港校际音乐暨朗诵节评判、民政总署赞助全港青年学艺创作比赛大会评判,曾获广兴文教基金会奖学金、中华侨联文教基金会华文著述奖、亚洲华文作家基金会文艺奖最佳散文奖等。出版:《放飞月亮》、《书兰中英短诗选》,其多年在《大公报》的专栏文章结集出版《煙雨十八伴》和辛亥革命研究《黄花岗外》等。
兰,花中君子,其叶绰约多姿,其花高洁雅致,其香幽远沁心,乃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徵。在西洋画中,兰多表现为色彩艳丽,而中国画中,兰则多表现为风姿素雅。汉语新诗女诗人、1949年後第一位在《大公报》撰写专栏的台湾作家、新界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廖书兰博士,人如其名,清新,优雅,温婉。她热爱文学,醉心诗词,从台湾到英国,再来到香港,心灵保持一地素洁,“我的一生,就是手执毛笔,绘画一朵中国兰,不爭名利,不染俗气,宁静澹泊,质朴自然。”
她的诗词散文
“读其诗,如煙雨徐行;观其文,若轻风舒拂”
“一个人的一生有许多个角色,但我一辈子唯一不变的角色是诗人,这是与生俱来的执著!未来,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近日,廖书兰女士取得了文学博士学位,完成她多年的夙愿,她称之为寻梦、追梦、圆梦人生三阶段。
自小,书兰对文学就产生了浓厚兴趣,视文学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乃是她今生的不变信仰:只要一个人爱文学,文学就永远爱他/她,不离不棄。
廖书兰女士,汉语新诗女诗人,她性情恬淡随意,犹爱大自然,能在自然界体会到别人察觉不出的生命的细微与美妙。在她的散文中,对自然的热爱、细腻如髪的感情,随处可见,“犹记小时爱与香花为伴/初夏的栀子花和玉兰花/仲夏的夜来香/秋天的野姜花/从‘她们’身上所散发的香/感悟世上真存有绝对的霸气和绝对的热情”;在她的文章里,有着许多关於家乡台湾“思念的果子”描写,一句句,一笔笔,更是入木三分,将那份离乡在外的遊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乡情,亲情,爱情,还是对大自然的鍾情,在廖书兰女士的文学作品中,总是离不开深深的情意。在爱情方面,她表现得直白而细腻,如她在《情丝如绢》里所描述,“我如丝绢的旅途,飘着相思林里如梦的落花飞絮;想你的愁怅,依如浓春的薄雾。”又如其《心湖的波浪》中“你来了,小心翼翼的试探走进来,我也小心翼翼地带着创伤悲情关上门。你敲门,愈敲愈急;我立在门内,以背脊用力的抵着门,汗珠与泪珠潸然而下,心跳声比敲门更响更恸。”短短几笔,即将女性渴望爱又恐惧爱的心理,一一真实地呈现出来。
至今为止,廖书兰女士出版了两本诗集,《放飞月亮》和《书兰中英短诗选》,收录了她大量的心血之作。如《缘起缘灭》“一棵树/几条藤/一个棚/多少瓜//藤枯树离/瓜熟棚落/聚散总是缘”,对情缘的来去无常,表现出无奈、惋惜之情;又如《凤凰花之恋——天长地久》“五月的凤凰/漫天奔放/遍地落红/火一样的朱唇/烈焰燃烧//树上千朵彤霞/林中万种风情/相思结蕊/相恋成流/渗进炽热的沙土//化成满天蝶彩/飞舞在/仲夏的原野//撑开小花伞/抖落阵阵香/瓣瓣朱唇/醉倒在/五月的怀里”,该诗作欣赏起来,犹如一树生命力旺盛的凤凰树,在蓝天白云下,热烈地绽放在眼前……
《放飞月亮》一出版,即获得著名诗人吉秋马加的高度讚赏,“作为一个诗人,她在面对这个喧嚣杂乱的世界时,其灵魂中自然流露出的那一份宁静和优雅,是如何地让人深感亲近。”
廖书兰女士被邀为《大公报》撰冩专栏,成为1949年後第一位在《大公报》开设专栏的台湾同胞。“当时,正碰上《大公报》改版,该报意欲加深香港、内地与台湾之间的互相了解。因此《大公报》的负责编辑找到了身为台湾同胞的我。”从那时起,由廖书兰女士撰稿的《兰窗小语》专栏一开即是多年,诗歌、散文、杂谈等多样形式,风土人情、时事小品等,包罗万象,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台湾文化,真正地为众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认识和喜爱台湾的小窗口。
多年後,廖书兰女士将其在《兰窗小语》发表的文章收集成辑,出版为《煙雨十八伴》一书。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如此评价,“书兰女史,性情率真,其新诗小品,不尚浮夸,从无巧饰,笔随意到,情见乎词。读其诗,如煙雨徐行;观其文,若轻风舒拂。”
她的家园情结
“我可以借夫家的根,弥补我心中的一种痛”
廖书兰女士,祖籍江苏,生於台湾,目前在香港生活近三十年。她的父母从内地经香港迁至台湾,而她从台湾经英伦再回到香港,几经辗转的人生轨跡,卻磨灭不掉她心中那个真真切切的家园情结。
抗日时期,廖书兰女士的父母在时代的洪流中颠沛流离,抗日结束内战又起,无奈在洪流中退迁台湾,在台北诞下女儿廖书兰女士。“自小记忆起,明白父母无时无刻地思念、牵挂着家乡,总盼望某一天能回故乡,但遗憾的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並未能如愿。”而这种寻根的情结,卻在儿时已植根於书兰女士的心底。青年时代,她赴英国留学,在那里认识了丈夫。
“我一直有一种飘泊的感觉,在台湾生活时,不仅台湾本地人,甚至於我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大陆人,因此小时候便心心念念一定要回大陆,而真正回到大陆的时候,大陆的亲戚们又都认为我是台湾人,两个地方似乎相近又似乎遥远。”这种找不到“根”的感觉,使廖书兰女士觉得自己是一朵浮萍,我到底是哪里人?直到在香港新界,她才找到答案。
“外子是香港新界原居民,这是与他结婚後才知道的事情。”伦敦结婚後,廖书兰女士放棄学业,陪先生回台湾工作,之後与先生先後返港,“无论翻阅祖谱或春秋扫墓,惊喜的发现,原来我们已有十几代祖宗居住在这座村落了,这里没有逃难,没有战乱。是个依山而建,傍水而生的小村庄,可看到乾隆、嘉庆年间的古墓,我意识到这就是我所需要的‘根’,足以弥补我漂泊无依的情感和补偿父母生於战乱,长於逃难,後来寄居台湾的思乡之情。” “上世纪许多人认为香港只是一块踏脚石,是借来的时间与空间;其实他们所讲的只能说是片面之词,因为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是港岛和九龙,新界当然不是。作为新界原居民媳妇,我可以借着夫家的根,去弥补我自己心中的一种痛。”正是如此,原本只打算在香港暂居的廖书兰女士,没想到一住就是三十年。心中那股强烈的家园情结,也真正在香港新界这个地方得以释然。
她的社会担当
“这是一份荣誉,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与认可”
“香港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条件,既有东方传统文化亦有西方现代思维,各族群各党派共存,兼容並蓄糅合性极强,真是太好太妙了。”身为香港社会的一份子,廖书兰女士的社会责任感亦一日日体现出来,不是旁观,而是参与。
西贡,位於新界东部,风景秀丽,海岸线延绵狭长,被誉为“香港的後花园”,百多年来,由於受政策保护,保留了浓厚的昔日农村风貌,成为今日香港的旅遊热门景点。自结婚後,廖书兰女士与新界的命运也紧紧地联繫一起。“由於是原居民的关係,一些乡事的活动我偶有参加,作为原居民的一份子表达自己的心声。”此举得到乡绅们认可,後来干脆推荐廖书兰女士进入乡议局作为增选议员,为原居民发声。“这是一份荣誉,是乡绅们对我的信任与认可”一直以来,她都全心全意履行肩负的责任。
在1997年前後,港人对香港回归後的形势很悲观,廖书兰女士的朋友纷纷移民国外,也劝说她一同移民,不过她对此表示“我不会离开香港,社会一定会朝着光明和美好的方面发展的。”她视香港为安身立命的城市,而事实也正如她所预期的那样……今日,廖书兰女士还担任着新界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以“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想办法”为座右铭,鼓励自己为社会做更多实事。
虽定居香港,廖书兰女士仍念念不忘生长之地台湾,“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人居环境,民风纯朴,无论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或朋友间的友情和上司和下属间的关係,都以‘情’为核心,整个社会人情味十足,充满了温馨的家的感觉;香港,是以效率而著称,每个人注重自我提升,人与人之间皆是步履匆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慢生活节奏的台湾。”
在香港匆忙的生活步调中,廖书兰女士极力保持着自身的一份閒适与优雅,阅读、写诗,认真地看世界,且犹爱兰之品性,修养出一股独特的惠兰之质,“不爭名利,不染俗气,坐享宁静澹泊。”
廖书兰女士,祖籍江苏,生长台湾,定居香港三十年,文学博士,香港新界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国际笔会香港中国笔会会长、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艺术)审批员、香港校际音乐暨朗诵节评判、民政总署赞助全港青年学艺创作比赛大会评判,曾获广兴文教基金会奖学金、中华侨联文教基金会华文著述奖、亚洲华文作家基金会文艺奖最佳散文奖等。出版:《放飞月亮》、《书兰中英短诗选》,其多年在《大公报》的专栏文章结集出版《煙雨十八伴》和辛亥革命研究《黄花岗外》等。
兰,花中君子,其叶绰约多姿,其花高洁雅致,其香幽远沁心,乃中华民族气节之象徵。在西洋画中,兰多表现为色彩艳丽,而中国画中,兰则多表现为风姿素雅。汉语新诗女诗人、1949年後第一位在《大公报》撰写专栏的台湾作家、新界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廖书兰博士,人如其名,清新,优雅,温婉。她热爱文学,醉心诗词,从台湾到英国,再来到香港,心灵保持一地素洁,“我的一生,就是手执毛笔,绘画一朵中国兰,不爭名利,不染俗气,宁静澹泊,质朴自然。”
她的诗词散文
“读其诗,如煙雨徐行;观其文,若轻风舒拂”
“一个人的一生有许多个角色,但我一辈子唯一不变的角色是诗人,这是与生俱来的执著!未来,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近日,廖书兰女士取得了文学博士学位,完成她多年的夙愿,她称之为寻梦、追梦、圆梦人生三阶段。
自小,书兰对文学就产生了浓厚兴趣,视文学为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乃是她今生的不变信仰:只要一个人爱文学,文学就永远爱他/她,不离不棄。
廖书兰女士,汉语新诗女诗人,她性情恬淡随意,犹爱大自然,能在自然界体会到别人察觉不出的生命的细微与美妙。在她的散文中,对自然的热爱、细腻如髪的感情,随处可见,“犹记小时爱与香花为伴/初夏的栀子花和玉兰花/仲夏的夜来香/秋天的野姜花/从‘她们’身上所散发的香/感悟世上真存有绝对的霸气和绝对的热情”;在她的文章里,有着许多关於家乡台湾“思念的果子”描写,一句句,一笔笔,更是入木三分,将那份离乡在外的遊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乡情,亲情,爱情,还是对大自然的鍾情,在廖书兰女士的文学作品中,总是离不开深深的情意。在爱情方面,她表现得直白而细腻,如她在《情丝如绢》里所描述,“我如丝绢的旅途,飘着相思林里如梦的落花飞絮;想你的愁怅,依如浓春的薄雾。”又如其《心湖的波浪》中“你来了,小心翼翼的试探走进来,我也小心翼翼地带着创伤悲情关上门。你敲门,愈敲愈急;我立在门内,以背脊用力的抵着门,汗珠与泪珠潸然而下,心跳声比敲门更响更恸。”短短几笔,即将女性渴望爱又恐惧爱的心理,一一真实地呈现出来。
至今为止,廖书兰女士出版了两本诗集,《放飞月亮》和《书兰中英短诗选》,收录了她大量的心血之作。如《缘起缘灭》“一棵树/几条藤/一个棚/多少瓜//藤枯树离/瓜熟棚落/聚散总是缘”,对情缘的来去无常,表现出无奈、惋惜之情;又如《凤凰花之恋——天长地久》“五月的凤凰/漫天奔放/遍地落红/火一样的朱唇/烈焰燃烧//树上千朵彤霞/林中万种风情/相思结蕊/相恋成流/渗进炽热的沙土//化成满天蝶彩/飞舞在/仲夏的原野//撑开小花伞/抖落阵阵香/瓣瓣朱唇/醉倒在/五月的怀里”,该诗作欣赏起来,犹如一树生命力旺盛的凤凰树,在蓝天白云下,热烈地绽放在眼前……
《放飞月亮》一出版,即获得著名诗人吉秋马加的高度讚赏,“作为一个诗人,她在面对这个喧嚣杂乱的世界时,其灵魂中自然流露出的那一份宁静和优雅,是如何地让人深感亲近。”
廖书兰女士被邀为《大公报》撰冩专栏,成为1949年後第一位在《大公报》开设专栏的台湾同胞。“当时,正碰上《大公报》改版,该报意欲加深香港、内地与台湾之间的互相了解。因此《大公报》的负责编辑找到了身为台湾同胞的我。”从那时起,由廖书兰女士撰稿的《兰窗小语》专栏一开即是多年,诗歌、散文、杂谈等多样形式,风土人情、时事小品等,包罗万象,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台湾文化,真正地为众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认识和喜爱台湾的小窗口。
多年後,廖书兰女士将其在《兰窗小语》发表的文章收集成辑,出版为《煙雨十八伴》一书。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如此评价,“书兰女史,性情率真,其新诗小品,不尚浮夸,从无巧饰,笔随意到,情见乎词。读其诗,如煙雨徐行;观其文,若轻风舒拂。”
她的家园情结
“我可以借夫家的根,弥补我心中的一种痛”
廖书兰女士,祖籍江苏,生於台湾,目前在香港生活近三十年。她的父母从内地经香港迁至台湾,而她从台湾经英伦再回到香港,几经辗转的人生轨跡,卻磨灭不掉她心中那个真真切切的家园情结。
抗日时期,廖书兰女士的父母在时代的洪流中颠沛流离,抗日结束内战又起,无奈在洪流中退迁台湾,在台北诞下女儿廖书兰女士。“自小记忆起,明白父母无时无刻地思念、牵挂着家乡,总盼望某一天能回故乡,但遗憾的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並未能如愿。”而这种寻根的情结,卻在儿时已植根於书兰女士的心底。青年时代,她赴英国留学,在那里认识了丈夫。
“我一直有一种飘泊的感觉,在台湾生活时,不仅台湾本地人,甚至於我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大陆人,因此小时候便心心念念一定要回大陆,而真正回到大陆的时候,大陆的亲戚们又都认为我是台湾人,两个地方似乎相近又似乎遥远。”这种找不到“根”的感觉,使廖书兰女士觉得自己是一朵浮萍,我到底是哪里人?直到在香港新界,她才找到答案。
“外子是香港新界原居民,这是与他结婚後才知道的事情。”伦敦结婚後,廖书兰女士放棄学业,陪先生回台湾工作,之後与先生先後返港,“无论翻阅祖谱或春秋扫墓,惊喜的发现,原来我们已有十几代祖宗居住在这座村落了,这里没有逃难,没有战乱。是个依山而建,傍水而生的小村庄,可看到乾隆、嘉庆年间的古墓,我意识到这就是我所需要的‘根’,足以弥补我漂泊无依的情感和补偿父母生於战乱,长於逃难,後来寄居台湾的思乡之情。” “上世纪许多人认为香港只是一块踏脚石,是借来的时间与空间;其实他们所讲的只能说是片面之词,因为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是港岛和九龙,新界当然不是。作为新界原居民媳妇,我可以借着夫家的根,去弥补我自己心中的一种痛。”正是如此,原本只打算在香港暂居的廖书兰女士,没想到一住就是三十年。心中那股强烈的家园情结,也真正在香港新界这个地方得以释然。
她的社会担当
“这是一份荣誉,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与认可”
“香港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条件,既有东方传统文化亦有西方现代思维,各族群各党派共存,兼容並蓄糅合性极强,真是太好太妙了。”身为香港社会的一份子,廖书兰女士的社会责任感亦一日日体现出来,不是旁观,而是参与。
西贡,位於新界东部,风景秀丽,海岸线延绵狭长,被誉为“香港的後花园”,百多年来,由於受政策保护,保留了浓厚的昔日农村风貌,成为今日香港的旅遊热门景点。自结婚後,廖书兰女士与新界的命运也紧紧地联繫一起。“由於是原居民的关係,一些乡事的活动我偶有参加,作为原居民的一份子表达自己的心声。”此举得到乡绅们认可,後来干脆推荐廖书兰女士进入乡议局作为增选议员,为原居民发声。“这是一份荣誉,是乡绅们对我的信任与认可”一直以来,她都全心全意履行肩负的责任。
在1997年前後,港人对香港回归後的形势很悲观,廖书兰女士的朋友纷纷移民国外,也劝说她一同移民,不过她对此表示“我不会离开香港,社会一定会朝着光明和美好的方面发展的。”她视香港为安身立命的城市,而事实也正如她所预期的那样……今日,廖书兰女士还担任着新界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以“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想办法”为座右铭,鼓励自己为社会做更多实事。
虽定居香港,廖书兰女士仍念念不忘生长之地台湾,“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人居环境,民风纯朴,无论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或朋友间的友情和上司和下属间的关係,都以‘情’为核心,整个社会人情味十足,充满了温馨的家的感觉;香港,是以效率而著称,每个人注重自我提升,人与人之间皆是步履匆匆。相对来说,我更喜欢慢生活节奏的台湾。”
在香港匆忙的生活步调中,廖书兰女士极力保持着自身的一份閒适与优雅,阅读、写诗,认真地看世界,且犹爱兰之品性,修养出一股独特的惠兰之质,“不爭名利,不染俗气,坐享宁静澹泊。”